“yueyufrankti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第五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第五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第五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五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一、语言的实际运用
1 、“我们要学习文件”是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边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
A. 请做好准备 B. 请把电视机关上
C .小说不要带来。 D 、请你告诉小王。
答:
2 .下面各组中,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②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 ①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
②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 ①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②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 ①他缺乏经验,难免会出现差错。
②他缺乏经验,难免不出现差错。
答:
3 .指出下列各句句意不明确的地方
( l )这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答:
( 2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答:
( 3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一定要有新的作风。
答:
二、阅读
(一)
(甲文)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祆,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文)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嚏!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手大笑道:“喧!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端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4 、这是节选自《孔乙己屿(范进中约中的文段,分别与了孔乙己与范进在封建制度的毒害下各自不同的命运。
两个文段中都运用了描写方法写人:都写了人物的语言、()和()。不同的是:《孔乙己》还有()和()描写。
在语言描写方面,两段文字各有不同:《孔乙己》写();而《范进中举》只写()。“噫!好了!我中了!”这一句反复出现的作用是()。
5 .两段文字在人物出场的描写上各有不同。甲文段先写人物的(),而后写人物的();乙文段一开头便写人物的();甲方段这样写,或多或少表现出作者对所写人物命运的(),而乙文段则表现了作者对所写人物的()。
6 .两段文字都精心地写了人物的“笑”。《孔乙己》写掌柜的“笑着说”,聚集的人和“掌柜都笑了”,孔乙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慢慢走去了。”《范进中举》写范进“拍了一下,笑了一声”,“爬将起来,又拍手大笑”,“笑着,不由分说……”请分别简要说明这两段文字写“笑”的不同含义和作用。
答: __________
( 二 )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 4 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麾(同“挥”)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找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为着万物毁灭而更变!
( 她的爱不仅包围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爱着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天下的母亲 )。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而大人们以为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选自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
7 .第一段有两处细节描写,分别表现出“幼小的我”的()和母亲的()。
8 、第一段的“不迟疑”与第二段中的那两句话相呼应?
9 .第二段的“屏”应读作(),意思是:()。
10 、根据文意,第二段中与“拂拭”词义相同的两个词语是()()。“拂拭一切”的目的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1 、第二段,为什么说母亲爱的是“我的自身”?(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12 .第三段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是什么?拥原文的语句概括) 答:
13 .文中为什么要插入写景的文字(即第三段)呢?
答:
14 .第四段划线的部分说明母爱有什么特点?
答:
15 、第四段的括号内应填人哪个词语?
答:
(三)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发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 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 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 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倒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场的水陆道场,磬儿、铙儿、钹儿一齐响 。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6 .本文段节选自我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作者___,是___朝人。
17.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拳分别打在镇关西的什么部位?
答:第一拳打在___。
第二拳打在___。
第三拳打在___。
18 .文中划线的三个比喻句分别描写了郑屠被打后的哪一种感觉?
答:① ② ③
19 .请找出文段中属于心理描写的语句。
答:心理描写的语句
20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鲁提辖“真个打死了”镇关西?写出这些语句来。
答:
21 、最后一段表现了鲁提辖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三、作文
22 、题目: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
提示:“波折”当中有教益。不管是教训,还是启示,最好通过对事件的记叙表现出来。①要写确实是自己经历过的`;②是一次,不是几次;③是小的,不是重大关头的转折;不是成功的经历,而是波折。“波折”是指事情进行中发生的曲折。审题要审清。然后才知道应该写什么。
答案:五册五单元
一、l 、B 。“我们要学习文件”有两种理解:①是理解为“我们要学习的文件。”②是理解为“我们(现在)要学习------- 文件了。”
“文件”是一个名词,“与“要”构成动宾结构,作为“要”(索取)的对象。 ACD 项接上去都不能消除歧义、只有 B 项接上去歧义才能消除:请关上电视机,我们马上就开始学习文件了。
2 、C.A 项①中的“非”与“不”构成呼应,表示必须。这句意思是“必须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②句中“非得”是在肯定的句式的基础上进行强调,所以 A 项两句表意相同。
B 项①句中“除非”是该词,表示唯一的条件,相当于“只有”,常与副词“才”呼应,构成一组关联词。②句中的“除非”相当于“除了”,意在肯定,表唯一的。该句意思是“除了你,别人去请,……”所以两句表意相同。 D 项①句中“难免出差错”的意思是“出现差错难免”;②匈中“难免不出现差错”是说“不出现差错难免”,两句都是说“出现差错是正常的”。而 C 项中的两句虽然都是反问句,但是,①句是表否定;②句是表肯定,所以答案应为 C.3 、
( 1 )“他”指代不清,可指“得分最高的嘉宾”,也可指另外的人。
( 2 )“背着”的宾语不清,可理解为总经理一人,也可理解为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人。
( 3 )“几个”修饰不清,可理解为几个“学校”,也可理解为几个“领导”。
二、(一) 4 .科举;动作和外貌;环境和心理描写;对话;独白;深刻刻画出范进中举后的精神极端兴奋的状态。
5 、语言,神态;神态;同情;嘲讽。
6 、《孔乙己》中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照,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冷酷与人情的炎凉。《范进中举》中范进白头中举,心酸事和高兴事一起涌上心头而狂喜,传神地写出了科举制度毒害下中举后的丑态。
( 二 )7. 天真幼稚 温柔慈爱
8. 何等刚决 何等无回旋
9.b ǐ ng ng 除去
10. 屏除 , 麾开 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11. 因为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 唯一的理由 , 就是我是她的女儿 .
12. 万象纷乱
13. 烘托母校的爱是永恒的爱
14. 无私的 博大的
15. 浅显
篇2:第五册第二单元检测题题目
第五册第二单元检测题题目
一、语言的实际运用连贯的练习
l 、下列文字括号内应填入哪一句话才一致、连贯、协调呢?
刚一步人游乐园的大门,就看见一只巨大的蓝蜘蛛趴在那里,呈 A 字形的前爪分立躯体两侧,(),锋利的长牙恫吓着人城的游客。
A 、张开的血盆大口化作了城门
B .血贫大口张开着化作了城门
C .城门就是张开的血盆大口
D .城门就是血盆大口张开着答:
2 、下列文字括号内应填入哪一句呢?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蟑奇观。
A 、元代石刻天门铭的门外西侧。一幅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 、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幅。
C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的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幅。
D 、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幅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答:
3 .因此人们夸他胸有成竹一句应该插入下面文段哪一个位置最恰当呢?
据说,古代有个画家,善于画竹子。( 1) 他随手挥几笔,就能画出一支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竹子来。 (2 )原来他在院子里种了许多竹子,经常观察竹子的形态。( 3 )日子久了,他闭上眼睛,竹子的各种形象就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幕一慕地浮现在他的脑子里,画起竹来自然就容易了。( 4 ) 答:
4 、阅读下面一句不好的译文,然后回答问题。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院的指示的禁令。
(1 )地方法院究竟允许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 2 )把这段文字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
答:( l ) _____ _____ ( 2 )① ____ ____ ② ____ ____ ③ _____
5 .她是教练中的教练前有如下六个修饰成分,这六个修饰成分应如何排列才连贯呢?
①优秀的②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③国家队里(的)④篮球(教练)⑤女(教练) ⑥一位(教练) 答:
二.阅读
( 一)
①这本书的实用性很强。②当然不是不讲理论。③比如其中《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提出实准简三原则,话不多,只三千字左右,可是写应用文的指导原则都在这里了。④然而,这本书之可贵还在于它议论少而实例多。⑤第一篇谈写信,出自王力教授的手笔,完全从实际出发,而且无微不至,读者要能照办,准错不了。⑥韩少华同志谈写日记,举了不同类型的例子七条。⑦宁致远同志谈写公文,举的几个例子都是实有其事,可供参考。⑧纪希晨同志谈怎样写新闻,虽然例子不多,可是从头到尾都是经验之谈,给未来的新闻记者上了一堂最好的入门课。⑨还有金铁觉同志谈怎样写间报,引了一篇写得也还可以的简报,指出其中的缺点,加以修改,把七百多字压缩成四百多字。⑩这种写法,对于读者最为实惠。
6 、这段文字共 10 句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在下面的序号上用竖线画出来。
答: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7 .最能概括这段文字内容的句子是:(只须写出其序号) 答:
8 、文中这本书是指哪本书?这种写法是指哪种写法? 答:
9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答:
(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技,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 20 多年的怀乡梦,终于在 1975 年的夏天变成事实,无奈当时四人帮指鹿为马,焚书坑儒,九亿神州惨遭浩劫。但在那风雨如晦的时刻,各地的建设依旧屹立人间,光辉夺目。没有新中国,便没有长江大桥,黄浦江中便没有独立自尊的人格;没有新中国,便没有孩子弹,更没有今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10 、这段话共 4 句:第一层 ___ 句话,抒发作者 ____ 的感情;第二层 __ 句话,抒发作者 ___ 感情。
11 、第 1 句引用古诗句和运用典故的目的是什么? 答:
12 .第 4 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呢?
答:
(三)
①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电子信息网络,它能把某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使公路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能享用信息资源。
②铺成信息高速公路的材料不是钢筋混凝土和沥青,而是光导纤维。一条典型的光导纤维,直径不足 13 毫米,其中却包容着 32 根用塑料皮包 guo ()的玻璃纤维。
③信息高速公路以光导纤维为媒介、激光脉冲束为数据载体来传输信息。光导纤维柔软而坚韧,传导能力特别强。经过处理的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变成强弱不同的光信号,通过光导纤维传输到远方。( 信息高速公路每秒钟可以传输 30 亿比特的信息相当于在 1 秒钟内传输整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而且,在传递过程中,几乎不会出现信息的失真。 )
④信息高速公路是以交互方式来传递信息的。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信息高速公路的入网十分便捷。用户()把电脑的专用接口卡接到电话线上,() [ 可进入信息高速公路 ]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用户还可将电脑、电视、电话连成一体,以多种通信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
⑤有了高速传输功能的光导纤维,又有了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再加上卫星通信的配合,信息高速公路的优越性便能充分地显示出来。
( 6 )信息高速公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不久前,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诊所的医生,根据电视屏幕上显示的病人肝脏图像,指导远在 公里外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肝脏的图像是从那里通过人造卫星传送过来的。这是使用信息高速公路进行的远距离医疗。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使远隔重洋的通信双方,彼此看得清清楚楚;可以让学生在电视屏幕上请最优秀的教师为自己上课,而且能够互相对答;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随时翻阅世界各地的图书资料
(7) 信息高速公路。办公会议可在各自的家里进行;天南地北的'贸易伙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商谈;复杂的研究可在电脑屏幕上进行,最新研究成果能及时进行交流
(8) 信息高速公路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提高幅度预计可达 20 %- 40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预测,美国 12 年内每投入 1 美元的资金将增加 6 美元的产值。
(9) 信息高速公路这一 全球性的跨世纪宏伟工程 ,自 1993 年起步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它的发展却是惊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开始改变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缩短地域之间的距离,形成频繁交往的新型社会。信息公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
13 、根据第②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答:包 guo ()。
14 、第③段画线部分说明了信息高速公路传输信息具有()、()、()的特点。
15 、第④段中与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说明交互方式的语句是(),根据上下文,第④段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16.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第②段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的辅成材料;第③段介绍了 ____ ;第④段介绍了
17 .第 (6) 段中加点的词那里指的是()的地方。从上文看,要进行远距离医疗,信息高速公路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一是 _______ ;二是 ____ 。
18 、第 (6)(7)(8) 段分别从三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信息高速公路的优越性。概括第 (7) 段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入信当的文字。
信息高速公路 ________
19 .第(8)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等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
20 、第 (9) 段中两个加点词语全球性跨世纪,分别从 ___ 和 ___ 角度来强调信息高速公路的意义。
三、片断作文
21 、我读书的方法
不必考虑成功与失败,只须写出自己读书的方法。介绍时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方法。
答案:五册二单元
1 、A 。这段文字按照蜘蛛的爪、口、牙的顺序叙述的,所以只能从 A . B 两项中选择,再从上下文句式结构来看, A 最一致, B 不够协调,故选 A 、2 、B 。这句话的陈述对象是南天门,只有 B 项两句以门做主语,才能使上下文陈述的对象保持一致。 3 、放在( 2 )处最恰当。这段文字实际上讲了三层意思:善于画竹一受到夸奖一善画的原因。因此插入( 2 )处最恰当。
4 、( 1 )不允许。( 2 )①某市市长发出了关于不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剧场的指示。②但警方却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这一指示的禁令。③今天,地方法院又推翻了这禁令。 5 、③ (6) ②①④ (5) 二、(一〕 6 ①②③④ || ⑤ -(10) 。分二层。 7 、第①句。 8 .这本书是指:《应用文写作知识》这种写法是指;理论少而实例多的写法。 9 、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二) 10 、第一层 1 句话,抒发作者思念相国盼望回归的强烈的思想感情;第二层包括 234 句话,抒发作者对祖国建设成就的由衷赞叹之情,抒发了作者喜悦自豪之情 11 、引用古诗句抒发怀乡恋土的爱国之情;胡马依恋北风,越马喜欢把巢筑在南技上。表现游子身在异域但心系故土的故园情。
用水土不服的故园橘树的典故,深沉含蓄地表现作者远离故园、生活在异域的苦闷,和要回归祖国的原因,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归根的追求。 12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抒发作者喜悦、自豪之情。
( 三 )13. 裹 14. 速度快 容量大 质量高 ( 或不失真 ) ) 1 入网 ; 既是信息的接收者 , 又是信息的提供者 ; 只要 ...... 就 .....16. 依次为 : 介绍了信息传输的特点 ; 介绍了使用方法 .17. 指美国明尼苏达州 2000 公里外的地方 . . 一是多媒体的先进技术 , 二是卫星通信的配合 18. 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重大的变革 ,( 或者说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 1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 其中二个 ) )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0. 空间 ,( 或者说 世界范围 涉及范围广等 ); ); 时间 ( 或说时代跨度 延续时间之长 )
篇3: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9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皲裂(jūn) 横柯(kē) 骈死(bìng)
B. 吝情(lìn ) 绮绣(qǐ ) 黔娄(qián)
C. 沃灌(wò) 衔觞(shāng) 戾(hù)天
D. 媵人(téng) 缥(piǎo)碧 寥落(liáo)
2. 指出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 仿照例句续写一个句子。(2分)
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
4. 《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以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 ,绰号 。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长坂坡桥头一声大吼,百万大军魂飞魄散,他就是 。(3分)
5.名句积累(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2)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_。《马说》
(3)《赤壁》中诗人接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 。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与朱元思书(12分)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www.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一百许里( ) (2)横柯上蔽( )
7.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9.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 (4分)
10.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2分)
(二)五柳先生传(14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
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从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1.补充课文所缺的语句: , ,晏如也。(2分)
1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 (2)每有会意 ( )
(3)造饮辄尽 ( ) (4)晏如也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4.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4分)
(1)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与方法是:
(2)五柳先生的居室环境怎样:
(三)送东阳马生序(17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 无从致书以观 ( ) ②援疑质理 ( )
③ 烨然若神人 ( ) ④色愈恭,礼愈至 ( )
16.翻译句子为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7.“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2分)
18.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19.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2分)
20.作者在求学过程中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其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试结合今天学习环境,谈谈你的体会。(3分)
(四)李贺作诗(8分)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②,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③,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④程课⑤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者。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注释]①皇甫(shí):当时著名文人。②素构:早就构思好的。③小奚奴:带着小童仆。④牵合:牵强符合。⑤程课:固定的格式。
2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始闻未信( ) (2)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 )
22.李贺对于作诗的态度是什么?(2分)
23.李贺的母亲得知李贺写了很多诗的时候为什么发怒?(2分)
24.读完“李贺作诗”这个故事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2分)
三、写作(30分)
读下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只有经过劳作,经过奋斗得来的快乐,才是真正快乐的,而且快乐常常不是等到艰苦之后,而是在艰苦之中。 ――谢觉哉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地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不少于600字。
篇4:七年级地理第五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地理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目前,世界有__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_______以外的各大洲。
2.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洲、_______洲、_______洲,亚洲的发达国家是_______。
二、选择题。
1.中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2.下列四组国家中,人口均在1亿以上且都位于亚洲的是()。
A.中国、印度、日本
B.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
C.中国、美国、加拿大
D.中国、印度尼西亚、巴西
3.下列所给出的山脉、河流、海峡成为国与国之间,或洲与洲之间的分界线的是()。
①比利牛斯山脉②巳拿马运河③土耳其海峡④台湾海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既属于发展中国家,又位于非洲的是()。
A.巴西B.墨西哥C.伊拉克D.尼日利亚
5.划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依据是()。
A.人口的'多少B.人种的差异
C.军事力量的强弱D.经济发展水平
6.一个国家的领土是指()
A.这国的耕地面积B.这国的陆地面积
C.这国的陆地及其上空D.这国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
三、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填字母),是_______。
(2)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是_______(填字母),是_______。
(3)有赤道穿过的国家是_______填字母),是_______。
(4)面积居世界第四位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是_______。
(5)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填字母),是_______。
(6)发展中国家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
(7)主要使用英语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8)以白种人为主的国家有_______个。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200南极洲2.北美 欧大洋 日本
二、选择题
1.C2.A3.A4.D5.D6.D
三、综合题
(1)C中国(2)F澳大利亚(3)E巴西(4)D美国(5)B加拿大
(6)CE(7)BDF(8)4
篇5:第五册第五单元的试卷
人教版第五册第五单元的试卷
一、积累地运用.(30分)
(一)、拼音。
1、看拼音写词语。
Sheying caifu mi shu jiao juan zhou zi
( ) ( )( ) ( ) ( )
ju gong yongji zazishe ji shu chepai
( ) ( )( )( ) ( )
2、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考卷(juan juan)胶卷(juan juan)钻石(zuan zuan)钻洞(zuan zuan)
(二)、字词。
1、比一比,再组词。
安( )射( )票( )财( )
按( )躬( )飘( )材( )
2、把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且横线划出来,并在括号里改正。
测身( )经长( )纪者( )象片( )密书( )
(三)、句。
1、填空。
火要空心,( )。
树直用处多,( )。
( ),真人不说假话。
2、写一句你喜欢的为人处世的谚语。(不能写试卷上有的)
3、在第五单元的课文中,你积累了哪个好词,把它写在下面,并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
4、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
月红喜欢唱歌 跳舞 更喜欢书法
小军 快点 妈妈说 要不然要迟到了
小朋友 等等我 小东追上去说
5、修改病句。
(1)“六一”儿童节到了,全校小学生和少先队员表演了大合唱。
(2)小红改掉了不好的缺点。
二、阅读。(30分)
1、读句子,完成练习。
他缓缓地转过身来,“你有事吗?”他脸上的肌肉直抽动,表情很不自然。
(1)用“ ”画出他动作的词。
(2)你从哪些动作中看出他很不自然?
(3)为什么他会这么不自然呢?他心里会怎样想?
2、那天下午,有个衣裳不整、又高又瘦的人总在柜台前溜达,从他苍白忧郁的脸庞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失业者。
哪些词语是描写失业都有的外貌?
语段二|:春风送暖,冰雪融化,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大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柳树发了芽,果树开了花。小鸟在枝头唱着春天的歌,蝴蝶在花间飞舞。啊!它们在美好的春光里,多么快乐呀!
1、这段话把物当作 来写。
2、这段话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作者描写了 、、、和 这些景物。
3、最后一句话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
4、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的意思来写的?
5、“钻出来”的“钻”读( )
Azhan Bzuan
6、“春风送暖”中的“送”的意思是( )
A赠送 B 把东西拿去 C 一起走
7、这段话的意思是
三、作文。(30分)
篇6: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一、填空
1.4200平方米( )公顷。0.8平方千米=( )公顷。
2.一个三角形底是2.5厘米,高3.2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梯形的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
4.李师傅每天做b个零件,王师傅每天比李师傅少做3个。4(b-3)表示:( )
5.求方程的解得过程叫做( )
6.一个数的4倍加上3与8的积,和是72,这个数是( )
7.0.37×8.6的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8.被除数是27.3,商是1.3,除数是( )
9.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 )级运算。
10.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46.58平方厘米,它的高是7.4厘米,它的底是( )厘米。
二、判断(对的划“∨”,错的划“×”)
1.比1小的两个小数相乘,所得的.积一定比1小。 ( )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 )
3.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底和高的乘积一定相等。( )
4.张师傅a天加工了b个零件,加工一个零件需要ab天。( )
5.一个自然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数,所得的商一定比这个自然数大。( )
三、选择(把正确打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表示( )
①a+a
②a×2
③2×a
④a×a
2.44÷49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①0.89
②0.87
③0.90
④0.88
3.4.8乘0.38所得的积是( )位小数。
①一
②二
③三
④四
4.计算4.93÷(5.2-3.5)×0.8时,按照运算顺序先算( )。
①乘法
②除法
③减法
四、计算下面各题
①9.7+7.82÷(20.8-18.5)
②1.32×1.8+1.8×3.68
③[25-(7.84+12.76)] ×0.8
④32.1-(8.3+0.25×48)
五、解方程
①6.8x-2.9x=54.6
②12×2.8+7x=61.6
六、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一个数的5倍加上这个数的3倍等于41.6。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一半减去18是2.6,这个数是多少?
七、应用题
1.艳红服装厂要制作3600件羽绒服,计划12天做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做60件。完成制作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大妈买了5千克鱼和3千克肉,一共用了99.6元。每千克肉18.2元,每千克鱼多少元?(用方程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果园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是150米,下底是200米,高是80米。如果每棵果树占地10平方米,这个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城市之间的公路长247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8小时相遇。甲汽车每小时行32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能力冲浪
1.口算下面各题
2.4+12.6=
0.93÷0.3=
8.4×4.2=
24÷2.5=
1.6÷0.2=
3.1-0.8=
50÷0.5=
12-8.8=
0.42÷0.6=
1.4×0.5=
0.36÷12=
0.5×101=
5.6×0.3=
5÷0.25=
8×0.125=
6×0.5×4=
28÷4+36÷4=
(1.2+0.3)×0.2=
3.7+12+6.3=
0.7×16-16×0.2=
①在图中画出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②测量出底边和高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精确到十分位。)
底边长( )厘米 高( )厘米
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九、思考题。
从甲地租用汽车运62吨货物到乙地,已知大车每次可以运10吨,运费200元,小车每次可以运4吨,运费95元。请你设计出运费最少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7: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同步检测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同步检测题及答案
1.—Howis filmyousawlastnight?
—Youmean one,LostinThailand(《人再囧途之泰囧》)?That’swonderful!
A.a;the B.the;the C.the;/ D./;the
【解析】选B。考查冠词的用法。a/an表示泛指,the表示特指。第一个空表示昨天晚上看的电影,应该是特指,故用the,第二个空表示特指《人再囧途之泰囧》,故应该用the。
2.Wearewatchinga .Thefootballplayersarerunningfast.
A.actionmovieB.sportsshow
C.sitcomD.talkshow
【解析】选B。考查词义辨析。由句意“足球运动员正在快速奔跑”可知“我们正在观看体育节目”。B项意为“体育节目”。
3.Paulwants anactorbecausehelikesacting.
A.tobeB.beC.becomeD.becoming
【解析】选A。考查固定搭配。wanttodosth.“想做某事”,want后可跟动词不定式作宾语。
4.—Areyousureyoucandowellintomorrow’stest?
—Ithinkso.I’vegoteverything .
A.seriousB.simpleC.readyD.enjoyable
【解析】选C。考查词义辨析。句意:——你确定明天考试能考好吗?——我想是吧。我把一切都准备好了。ready“准备好的”。
5.ThestoryofTomSawyer inMissouri,America,inthe19thcentury.
A.hadhappenedB.washappening
C.hashappenedD.happened
【解析】选D。考查动词的.时态。根据时间状语inthe19thcentury可知要使用一般过去时。
6.—Whatdoyouthinkofsoapoperas?
— .Butmymotherlikesthem.
A.IlikethemB.Ienjoythem
C.Ican’tstandthemD.Idon’tagree
【解析】选C。考查情景交际。根据上句“你认为肥皂剧怎么样?”提问对事物的看法,再根据下句转折的语气“但是我妈妈喜欢”,可知“我无法忍受”。
篇8:仁爱版七年级第五单元检测题
仁爱版七年级第五单元检测题
I.单项选择。(15分)
1.—Howdoyougotoschool?
—Igotoschool.
A.byabusB.inabusC.takeabusD.onabus
()2.—doyouwatchTV?
—Twiceaweek.
A.HowlongB.HowoftenC.HowmanyD.Whattime
()3.—Wow!Whatanicedressyouarewearing!
—
A.Thankyou.B.Ithinkso.C.Yes,itis.D.No,it’sbad.
()4.Wow!Theseflowersverynice.Doyoulikethem?
A.lookB.looksC.tolookD.looked
()5.—Excuseme,isthis______watch?
—No,it’snot.It’sTom’s.
A.your;myselfB.yours;mineC.your;mineD.your;my
()6.Theyusuallygetup8:00Sunday.
A.on;onB.at;atC.on;atD.at;on
()7.It’sseventhirty.It’stimeto.
A.getupB.gettingupC.getsupD.getingup
()8.Janecanplaypiano,butshecan’tplaybasketball.
A./;/B./;theC.the;/D.the;the
()9.—MayIhaveyourname,please?
—
A.I’mastudent.B.No,youcan’t.
C.YoucancallmeTom.D.MyfriendisTom.
()10.Annoftenlunchathomewithherparents.
A.haveB.hasC.eatD.eating
II.完形填空。(15分)
Whatdoyoudoatweekends?Somepeopleliketo1athome,butothersliketogoforawalk2haveapicnic.MyfriendJackworkshardinafactoryon3.Atweekendshealways4thesamething.OnSaturdayhe5hiscarandon6hetakeshisfamilytoanearbyvillage.Hisuncleandaunthaveafarmthere.Itisn’ta7one,butthere’salways8todo.Thechildrenhelpwiththeanimalsandgivethemtheir9.Jackandhiswifehelpinthefields.Attheendoftheday,theyareall10andJack’sauntgivesthemabigmeal.
()1.A.playB.liveC.stayD.like
()2.A.andB.orC.butD.so
()3.A.dayB.timeC.autumnD.weekdays
()4.A.doesB.makesC.borrowsD.has
()5.A.watchesB.drivesC.sellsD.washes
()6.A.MondayB.WednesdayC.SaturdayD.Sunday
()7.A.smallB.bigC.hardD.short
()8.A.muchB.littleC.fastD.far
()9.A.clothesB.placesC.foodD.drinks
()105.A.cleanB.lateC.tiredD.friendly
III.阅读理解。(20分)
A
Mr.GreenisfromEngland.Heandhiswifeareteachers.TheyteachEnglishinChongqing.Theyhaveasonandadaughter.TheirnamesareJackandMary.Jackisten.Heisastudentinaschool.ButMaryisn’tastudent.Sheisonlyfive.Theyhavetwobikesandacar.Onebikeisbig,theotherissmall.ThebigoneisforJack,andthesmalloneisforMary.Mr.andMrs.Greengotoworkintheircar.Theydon’tliketostayathomeonSaturdaysandSundays.Theysometimesgotothepark.Sometimestheygototheirfriends’homes.TheyhavealotoffriendsinChina.
阅读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TheGreenfamilyisinnow.
A.EnglandB.ChinaC.theU.S.A.D.Japan
()2.TheGreensteachinChina.
A.EnglishB.ChineseC.JapaneseD.math
()3.Thesmallbikeis.
A.Mr.Green’sB.Jack’sC.Mrs.Green’sD.Mary’s
()4.TheGreensgotowork.
A.ontheirbikesB.intheircarC.onfootD.onfeet
()5.Theydon’tliketostayathome.
A.onSundaysB.onSaturdaysC.BothAandB.D.Wedon’tknow.
B
Hello,mynameisJimGreen.I’mastudentatNo.14MiddleSchool.IhaveclassesfromMondaytoFriday.Ihavemanythingstodoafterclass.OnMondayandWednesday,IhelpmyfriendswiththeirEnglish.OnTuesday,Imakemodelplanes.OnFridayafternoon,Ihaveagoodrestathomeanddomyhomework.
Nowitis8:30inthemorning.Iamsittingintheclassroomandhavingamathclass.Iamlisteningtotheteachercarefully.MyfriendsLiLeiandDavidarelookingattheblackboard.Lucyisthinking.LiMeiiswritingsomething.Allofthemareworkinghard.
阅读短文内容,判断正(T)误(F)。
()6.JimGreenisastudentatNo.14MiddleSchool.
()7.HehasclassesfromMondaytoSaturday.
()8.HehelpshisfriendswiththeirChinese.
()9.NowheislisteningtohisEnglishteacher.
()10.Allthestudentsareworkinghard.
IV.句型转换。(15分)
1.HuBinplayssoccerthreetimesaweek.(对划线部分提问)
doesHuBinplaysoccer?
2.JaneoftenwatchesTVforalittlewhileaftersupper.(对划线部分提问)
doesJaneoftenwatchTVaftersupper?
3.Mikeusuallywalkstoschooleveryday.(变为同义句)
Mikeusuallygoestoschooleveryday.
4.Shegoestobedatabout9:45.(变为同义句)
Shegoestobedataboutato.
5.LiXiangoftengoestoschoolbybike.(变为同义句)
LiXiangoftenatoschool.
V.情景交际。从方框内选择恰当的`句子补全对话,使对话完整、通顺、其中有两项是多余的。(10分)
()A:Hello,Maria!1
()B:Sometimes.2SoIrideabikeorwalktoschoolsometimes.
()A:3
B:No,heisbusyandalwaysgoestoworkveryearly.
A:Doeshecomebackhomeverylate?
()B:Yes.4
()A:5
B:Bybike.Sheisateacherinourschool.
A:Really?That’sgood.Thenyouandyourmothercangotoschooltogether.
VI.词汇。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10分)
1.Theearlybirdctheworm.
2.Ourteacherusuallygoestoschoolverye.
3.WangHuanplayssocceronSundaysbecausehehasalotofhomeworktodo.
4.—Howoftendoyoureadnovels?
—Oaweek.
5.—Whatdoyouoftendoinyourfreetime?
—Listentom.
VII.书面表达。(15分)
根据下面图表所列的信息,写一则50词左右的小短文。注意语句通顺,表达清晰,语法正确。
篇9: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随堂检测题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随堂检测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iébáizhōuwèiɡūniánɡxīwànɡhùxiānɡ
jīngyínɡchànɡɡēfēnɡxuěqíɡuài
二、在田字格里写一写。(8分)
歌互围晶囱被晨跳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12分)
洁白的()灿烂的()淡淡的.()
平静的()可爱的()清清的()
()清()秀()语()香欢()笑()
气象()()()()勃勃喜气()()
四、仿例子,填一填。(10分)
玖(九)
捌()佰()伍()肆()壹()
柒()仟()陆()贰()拾()
五、选字组词。(8分)
()布(沙纱)()工(作做)
泥()(沙纱)()业(作做)
()白(洁结)大()(丰风)
团()(洁结)()收(丰风)
六、连一连,读一读。(4分)
小蜜蜂飞向南方在本地过冬
小青蛙采蜜在外地过冬
小燕子忙搭窝在洞里过冬
喜鹊刨土挖洞冬天吃
篇10: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五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灭亡西晋的是
A、匈奴人B、氐族人C、乌孙人D、大月氏人
2、东晋的建立者是()
A、司马炎B、司马睿C、司马懿D、司马昭
3、东晋的都城是()
A.建康B、洛阳C、长安D、成都
4、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西晋B、东晋C、魏国D、前秦
5、淝水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东晋和西晋B、西晋和前秦
C、东晋和前秦D、南朝和前秦
6、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①揭竿而起②风声鹤唳③破釜沉舟④草木皆兵⑤斩木为兵
⑥纸上谈兵⑦问鼎中原⑧退避三舍 ⑨投鞭断流
A、①⑦⑧ B、②④⑨ C、③⑤⑥⑦ D、②③⑤⑧
7、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①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②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
③南朝从4开始④南朝包括前秦
A、①②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8、纸取代简为主要书写材料是在()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
9、东晋南朝时期,南方海外贸易的中心是()
A、建康B、番禺C、扬州D、江州
10、下列关于东晋南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②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③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④发明了灌钢法
A、①②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东汉到东晋,北方人口南迁出现了三次高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高潮是什么时候?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第二次高潮是什么时候?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3)第三次高潮是什么时候?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4)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更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反映的南方经济状况如何?
(2)材料一反映的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南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A2、B3、A4、D5、C6、B7、A8、D9、B10、D
11、(1)东汉末年。原因:中原地区连年战争,许多人为躲避战争,迁移到南方。(2)西晋末年。原因:国家动荡,内乱不断,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3)西晋灭亡后,各民族在北方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4)北方人南迁到南方,不仅补充了劳动力,而且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良种。
12、(1)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2)农业和丝织业发展水平很高。(3)①南方相对安定,一些统治者也努力革除弊政,注意发展生产。②北方人南迁到南方,不仅补充了劳动力,而且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4)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篇11:初二上册生物第五单元检测题
初二上册生物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据调查,绿化区空气里细菌比闹市区的细菌少7倍以上,其原因之一是有些植物能()
A.释放氧气 B.吸收二氧化碳
C.吸收二氧化硫 D.分泌抗生素
2.素有“植物中的熊猫”之称的是()
A.银杏 B.银杉 C.水杉 D.珙桐
3.森林对大气粉尘污染起到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①林木枝叶茂盛,能减小风速;②叶面有茸毛,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③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④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下列生物不是“活化石”生物的是()
A.扬子鳄 B.水杉 C.银杉 D.珙桐
5.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是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A.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B.过滤尘埃,杀灭细菌
C.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D.光合作用,储藏能量
6.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A.濒危物种种质库 B.自然保护区
C.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D.植物的种子库
7.除哪一项外,其余都是毁林造田,大面积砍伐森林直接造成的严重后果()
A.水土流失加剧 B.土地沙漠化
C.降雨量减少 D.空气污染严重
8.我国特有的淡水哺乳动物是()
A.扬子鳄 B.海豚 C.大鲵 D.白鳍豚
9.地球大气层中有一层臭氧层,臭氧层发生大范围的减薄现象称为臭氧层“空洞”,产生“空洞”时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显著升高
B.大量紫外线通过大气层对地球表面生物的生存造成危害,破坏生态环境
C.会破坏地球磁场对地球的磁屏蔽
D.大量的宇宙射线会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对地球生物的生存造成伤害
10.人们大量地捕杀麻雀,将导致()
A.食物链破坏B.生态平衡失调
C.环境污染D.降低种群密度
11.保护和利用池塘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是()
A.禁止捕鱼
B.适时有计划捕捞成鱼
C.捕捞小鱼
D.适时放养小鱼且饲养单一品种
12.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是()
A.金丝猴 B.白鳍豚 C.扬子鳄 D.猫熊
二.判断题
1.“酸雨”是空气中的氯化氢溶于雨水中形成的()
2.保护环境,一方面要防止“三废”污染,但更重要的是自然保护()
三、填空题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污染已经达到空前严重的地步。据统计,建一个100万千瓦的煤电站,每年给大气带来6000吨飞尘,80万吨二氧化碳,4万吨二氧化硫,1万吨氮的氧化物。当前环境保护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1)工业“三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
四.分析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野外考察时,采回植物标本后拍摄了如下一些照片。
(1)请你协助兴趣小组同学,按下列分类表解逐一分类,写出下表中③、④、⑥对应的植物名称。
③_______④_______⑥_______
(2)水绵、葫芦藓和肾蕨都不能产生种子,它们是用_______繁殖后代。
(3)上述六种植物中,哪种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篇12: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及答案参考
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及答案参考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2010扬州)(茂名市)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 马上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2、(2010广东)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 )
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华 D、升华 凝华
3、(2010福州)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 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4、(2010荆门)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5、(2010南通)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B、
C、D、
6、(2010鸡西)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7、(2010哈尔滨)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
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
8、(2010宜昌)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宜昌冬季的最低气温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9、如 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B、图线可能是 冰的熔化过程
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
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
10、(2010宁夏)宁夏的冬天,人在户外说话时呼出白汽,白汽形成的原因是(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11、(2010北京)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12、(2010成都)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过程,放热的是( )
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晒小麦
C、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霜的形成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满分28分)
13、(2010广东)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______ ___ 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_________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 _________ .
14、(2010苏州)初春的早晨会看到大量的露水,露水是由水蒸气 _________ 形 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_________ (吸收/放出)热量.
15、(2010泸州)如图是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照片,高温的岩浆使冰盖 _________ (选填熔化或凝固),导致河流水位暴涨.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 _________ (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导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量减少,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
16、今年4月20日,江城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前几天我市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 _________ ,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_________ ,极易发生 _________ 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冷汗.
17、(2010菏泽)火山爆发是近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吗,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18、(2010沈阳)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__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6分)
19、世博会展区通过喷射水雾来降温.请用物态变化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喷射水雾区域的温度会降低?
20、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21、(2008北京)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4 ﹣3 ﹣2 ﹣1 0 0 0 0 0 1 2 3 4
(1)该物质的熔点是 _________ ℃.
(2)该物质是 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 _________ .(选填固或液).
22、(2010镇江)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_________ 有关.
(2)通过 _________ 两图的对比,可 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_________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 确),理由是 _________ .
23、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_________ 的原理制成的.
(2) 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 ℃.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t/min 0 1 2 3 4 5 6 7
T/℃ 80 84 88 92 96 96 96 96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 .
(5)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进的规律是: _________ .
(6)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C 2B 3A 4 B 5D 6C 7A 8C 9D 10B 11C 12D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满分28分)
13. 热胀冷缩,乙,缩口
14. 液化,放出
15. 熔化,反射
16. 较低,较高,液化
17. 降低
18. 凝华;放出;凝固.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6分)
19. 采用喷射水雾确实能有效降温,因为水蒸发 属于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使周围物体温度下降.
20. 答: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哈气是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传递被手吸收了,手的内能增加,手会感到暖和.若使劲儿向手吹气,则是加快手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发时从手上吸热,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
21. (1)0;(2)晶体;(3)液.
22.
(1)表面积大小
(2)A,C;表面积
(3)不正确;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23. 液体热胀冷缩.
(2)96.
(3)如图所示.
(4)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5)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6)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物理网初中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