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ky16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教育随笔:特殊孩子平常对待,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教育随笔:特殊孩子平常对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特殊孩子要特殊对待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特殊孩子要特殊对待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刘宇是本学期开学时刚刚转来的一个孩子。以前住在东北,由于爸爸妈妈关系不好,爷爷奶奶带他回到了老家,来到我们幼儿园。按年龄校长把他安排到了我们中班。实际上他一天学也没上过。说实话,当时接受他时我有点不情愿。但我还是欣然收下了他。
为了让刘宇尽快的适应新环境,我尽量和他多接触,缩短与他的距离,给与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让他感到在幼儿园和在家一样温暖。让他进园就有好心情。按说,他这年龄段的孩子,一日生活常规不应该再专门培养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他的许多做法和习惯不合常规,如:大小便不上厕所;不知道爱护桌椅、玩具;衣服、携带不会整理;有垃圾随地乱扔等。对此,我没大声训斥他,而是耐心的引导他,教育他该怎样做,并组织我班幼儿学习了关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儿歌,随时对他进行提醒,同时小朋友们也积极的帮助他。过了三个星期以后,刘宇乱扔东西的习惯改掉了,也变得有爱心了,和小伙伴有时能相处一会儿。对于他的点滴进步,我都及时的给与表扬。
刘宇平时爱与同伴打架,争抢玩具、上课不专心听讲、过分好动、攻击性强、损坏东西等。小朋友经常告状,说:“老师,刘宇是坏蛋,他常捣蛋!”“他还会打人!”“老师,你罚他到反思角去”。他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活动中要有一人专门看管,要不,就不知会玩出什么新花样。成为班中的特殊人物。不会与人合作;自制力差、易分心;感到被侵犯时以武力反抗;不愿安静的坐在教室里;不时要站起来走动一下;好奇心强;什么都要动手;希望独立;不愿受约束。这些状况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生理因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等。却反映了刘宇在园的独立,孩子们无论干什么事都拒绝他,针对这种情况我实在无计可施,我曾一度想放弃他。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周一的早上,孩子们陆续的来到了幼儿园,在一声声的问候之后,我把孩子们安排到区域中去活动。“老师,你看”,随着一声清脆的叫声,我回头一瞧。是杉杉小朋友,她手里领着一个鸟笼,已快步如飞的来到了我的身边。
这时,其他小朋友也都围了过来,看着笼中的小家伙,韩颖说:“这只小鸡真漂亮”。刘宇则说:“是一只可爱的小鸭,你看它嘴巴扁扁的,脚上还有蹼呢!”孩子们议论纷纷。我望着刘宇的脸,他让我刮目相看,再调皮的背后,还隐藏着聪明与细心。我决定抓住其优点,因势利导,我面带微笑的注视着他,耐心地听他讲完,并伸出大拇指表扬了他。告诉他,要是把小鸭画出来多好啊!回到座位上,他认真画啊画,画了一群小鸭虽画得不太形象,我还是表扬了他,并奖给他一个五角星。和他约定,上课时也要好好约束自己,不要再下座位乱跑。第二节课表现果然不错。孩子的一些过分调皮的行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当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有时,情况有了好转,过阵子又会出现反复,如果一时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因此,对待调皮的孩子,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只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恒心,最终会收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我想,特殊的孩子要特殊对待,不能轻易放弃,只要你把爱心和耐心全部奉献出来,只要你有恒心,你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篇2:教育随笔:换个角度对待孩子
在班里,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让老师们喜欢,而那些调皮,捣乱的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仔细想起来,其实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也是需要老师表扬的。
子晨是我们班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其实他长得怪可爱,一双大眼睛。可是每天都会有很多孩子们告他的状,每次我都会说你不听话不让妈妈来接你了。这时候他就对我说“老师,我听话然后做好”虽然只是一时的,但我也能感受到他的真诚。他虽然调皮,但在我的观察中,他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也经常的谈论什么动画片好看,经常打闹。每次活动,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或者小红花。只是因为他调皮,所以会在不经意间碰了小朋友一下之类的,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现在,我对他的就是摸一下他的头,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鼓励他与小朋友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慢慢的,他的调皮也稍有好转了,现在见了我就会问老师好,还会和我谈论他在家干了什么,妈妈给他买什么玩具了。虽然调皮,但看见他的大眼睛低头认错的模样想吵他的念头一瞬间就没有了。
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让我们给那些调皮的孩子多一点关心,多一些爱护,换种态度看他们的顽皮,自然会有不同收获。
篇3:用心对待孩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用心对待孩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在孩子的世界里,也许没有难么多的情感纠结,高兴了就笑,难过了就哭,生气了就跺脚,他们从不会掩饰自己的内心。但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能够看懂孩子们的内心话语,要学会用眼神和孩子沟通。当你的孩子明白你之后,你会发觉原来一切都是那么容易,心领神会的感觉真的很棒!
幼儿园的孩子的自控能力还没有的到很好的发展,所以总是要老师不停的絮絮叨叨,然而还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那么,我们为何不换一种方法来尝试一下呢?
心领神会的意思是:对方还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到了其中的'意思。就是说你可以给一个眼神来表示你现在的情感。比如说:当一个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霸占其他小朋友的,我就投去一个严厉的眼神,孩子看到后立马就把玩具还给对方;当孩子做作业不认真的时候,我投去一个生气的眼神,孩子立刻坐好,专心完成他的作业;当孩子主动帮助他人的时候老师投去肯定的眼神,不用你夸赞,孩子的脸上也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当孩子遇到事情胆怯,不敢尝试的时候,你投去一个相信的眼神,孩子瞬时间就觉得勇气十足。诸多的情况下,不用我们苦口婆心的说很多话,只要一个眼神就解决了许多问题。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有的孩子根本不用眼神和你沟通。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因人而异,学会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学会用最最适合孩子的方法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来对待孩子,你会发现其实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充满乐趣的事情!
篇4:教育随笔:怎样对待撒谎的孩子
最近,我发现孩子们有说谎的现象,我意识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于是,针对这一现象我搜集了许多资料,从中了解到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发展想象力的时期,常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幼儿园的教师和父母应帮助孩子渡过这一真假难辨的年龄阶段。但当孩子确实在撒谎时,就须引起成人的注意了。
近段时间我发现班上的孩子有了一个坏毛病,那就是撒谎。在上课时间前都会有固定的时间去上厕所。有次上课时间到了,肖雨晴说:“老师,我要上厕所。”接着朱嘉豪也说:“我也要去。我问他们:刚之前有没有上厕所了。他们说有。”本来我不觉得怎么样。可紧接着有好几个孩子都说要上厕所,我不禁觉得很奇怪。我便偷偷跟着他们去了厕所,这时,我发现去厕所的这五个孩子中,只有两个在小便,其余三个在打打闹闹,我也没有说什么,就离开了……
午餐结束了,阿姨整理桌子的时候,我发现桌子上有好几碗的饭都是还有没吃完的就摆在桌子上,我便问:“谁的饭没有吃完就走了。其中有个小朋友说“我的吃完了,那个不是我的,我的位置在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位置。很明显他指位置的时候想了半天。
为了纠正孩子的这个错误,我在下午的教育活动中给孩子们讲了《狼来了》的故事,孩子们听完故事,了解了撒谎的坏处,我相信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篇5: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教育随笔
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教育随笔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平时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使用到教育上。
面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能一贯的顺着孩子的意思在那不停的哄他,这样只会惯得孩子,还解决不了问题的所在。也不能对着孩子大发雷霆,去责骂孩子。
当孩子发脾气时,只依旧做着自己手头上做的事情,不去看他。有时候只是瞥了他一眼,他却像受到鼓舞继续闹下去。有的时候也可以讲几句简明扼要的话:“你不哭了咱们再一起玩。”不用多说。如果孩子哭闹的更厉害也不必介意。必要时把这话重复一次。在有的时候转移法是一个很有用的'方法,用一些桌面游戏来转移孩子的想法,很快孩子不仅不哭了还会很开心的玩起了玩具。在某些方面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冷处理。
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不能剥夺他们的言语权,不让孩子讲话,自己在那不停的说。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我们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批评的时候一定要自己保持冷静,不要冲动。一时的冲动的言语会无意之间对孩子造成伤害。孩子犯错后,情绪往往会比较低落,心情往往也会受到影响,在批评孩子后,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以从语言上来安慰孩子,比如说些“没关系,知道错了改正就行”、“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己会知道怎么做”、“老师也有犯错的时候,重新再来”之类的话;也可以从行动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或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虽然他们犯了错,但老师还是爱他们的,也还是信任他们的,他们会对老师充满感激,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
有一次,下午吃点心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她吃完了点心之后不想吃水果就一个人坐在椅子上,过去询问了之后发现只是孩子不想吃苹果。后来,我对孩子说:“女孩子吃了苹果才能更漂亮……”小女孩开始有点动摇的,之后我又乘机说苹果的好,小女孩犹犹豫豫的说:“可是那些苹果都长得不好看。”于是我带着她去找了一个“好看”一点的苹果,最后她很愉快的吃了下去。通过这件事我发现有些孩子需要哄的,他们的自尊很强,更需要一个“台阶”下。
每个孩子表达事情的不同代表着孩子的性格的差异,如何对待孩子犯的错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需要继续努力的研究学习。
篇6:教育随笔:发现特殊孩子的闪光点
教育随笔:发现特殊孩子的闪光点
杨**是我们班的小朋友,和其他男小朋友一样调皮,很喜欢和别人打闹,但却吃不得一点点的亏,他玩拼图的时候要一个人拼完,不让小朋友帮忙;画画的时候别人不能指出他的缺点、不能接受其他小朋友的意见;睡觉起床以后要有一阵子的不开心,有时候会更加严重;偶尔因为旁边的小朋友说了他几句,他就钻到桌子底下和你捉迷藏,经常有小朋友告他的“罪状”,说他又生气了;吃饭时总是桌上、地上一片狼藉,上课时要么坐在椅子上一摇一晃的,要么就趴在地上寻宝。正因为如此,班上的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玩,因为他总会出其不意的生气。面对这样的孩子,我和搭班老师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
有一天,午睡起床以后,我看见杨**起床了也没有闹脾气,觉得有点纳闷,于是往他的小床方向一看,他原来已经起来了不在哭闹,而是在帮助其他小朋友叠被子,我也曾听说过杨裔风在家会帮助奶奶一起做一些家务,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可是因为他的脾气,我们总是看到了他不好的一面,而忽视了他好的.一面,我突然意识到这样是不公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哪怕是很小的闪光点,那也是值得表扬的,突然间,我心中有了一个想法:会不会他老生气,是因为要得到老师的注意呢?那如果我表扬了他,效果一定会比批评好的。于是我等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以后,我当着全体小朋友的面表扬了他,表扬他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还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而且今天他还把起床以后闹脾气的坏毛病改掉了,奖了他一个红苹果。我和小朋友一起为他鼓掌,并和他说要继续保持下去,还要把其他的坏脾气也改掉,他点点头高兴地笑了。
也许是这次的表扬给了他很大的鼓舞,我惊喜地发现他在慢慢地进步。每天前来告他“罪状”的小朋友少了,“他又生气了”这样的话也少了很多;很多小朋友乐意和他做游戏了;吃饭,也比以前干净了。我也发现了他有他自己的特点,在放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他忙碌的小身影,他爱收拾玩具,喜欢整理图书角,喜欢把娃娃家、超市、医院等都打理一下,午睡起来还主动地帮助班上其他小朋友的椅子全都搬下来。
这件小事使我深深领悟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需要教师充当伯乐去努力发现。特殊孩子也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同样渴望老师的表扬、同伴的接纳,只要教师能换个角度看“特殊孩子”,善于发现“特殊孩子”的优点,真正的了解、理解他们,给他们提供相等的机会,就能主动开启他们的心扉,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发展。
篇7: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不公平的待遇,更何况,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不管什么样,都是最棒的,孩子是父母的焦点,同样,到了幼儿园孩子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教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如果教师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几个孩子的身上,那么,作为“陪衬品”的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受到重创,对老师对班级的`情感也会随之淡化。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以发展的机会。
记得带上一届孩子的时候,往年的“六一”节,我们都会挑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参加表演。那次的 “六一”表演节目,我让每一个孩子都参加了,我知道这是每一个孩子应得的机会。排练前我给孩子们制定了一些要求:排练时不可以怕累,不可以偷懒,不可以随便讲话,不可以捣乱。大家都有机会参加歌表演,但是如果达不到要求的话就不能参加。达到这些要求对于平时的乖孩子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对于那些调皮的孩子来讲就很难。于是要求制定好后,我分别找了那些调皮的孩子谈话,我知道他们都很想参加表演,也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我分别对他们这样说:“老师知道你很能干,歌也唱的很好听,如果你能认真参加排练的话,一定能表演的很好,是不是?”到了排练时,这些孩子真的没有再调皮,我也及时给予他们肯定的目光。有时有的孩子忍不住讲话、偷懒,我上前轻拍他们或给予一个提醒的目光,他们就能马上调整过来,认真的投入到排练中。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我会抓住他们每一次表现的机会,加以鼓励和赞扬,并投以希望的目光,很多孩子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而这次的节目表演,也很是成功,我也相信这次表演过后,所有孩子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篇8:教育随笔:对待孩子,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
教育随笔:对待孩子,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
在幼儿园,调皮的孩子会经常做出一些不符合规则的事情,会经常犯一些小错误。经过老师的教育,孩子经常是当面说得很好,转身却又故态复萌。这时我们老师是否应该想一想:为什么孩子会屡教不改?如何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你了解孩子吗?你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否合适。
如:千千在我们班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有一次,我带着孩子们去上厕所的时候,班里有个孩子来了,我就上前去看看。等我再回到厕所的时候,千千正和一个小朋友打闹呢,我当时很生气,面对这样的孩子,作为教师是应该批评、命令、说教甚至惩罚的方法呢还是心平气和地接纳孩子的错误,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我看着他低着头,知道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就说:“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吗?以后还这样吗?”他马上回答:“老师,我知道自己错了,以后再也不这样了。”我又说:“那咱们两个有个约定,以后再上厕所和进行其他活动的时候,不能再和其他小朋友打闹了。”他点了点头。
午睡的时间到了,我发现千千在厕所的表现就很好,很有秩序地和小朋友们小便、洗手。我看到以后,及时地在小朋友面前表扬和鼓励了他,千千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这一天,他午睡时的表现也特别好。通过这件事情,我想,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地运用我们的表扬和鼓励来唤发孩子们的积极性。
篇9:每个孩子都需要宽容对待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每个孩子都需要宽容对待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今天中饭结束后,与往常一样,小朋友们各种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有的玩数字接龙;有的玩找不同;也有的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人书在看,少少也很喜欢看书,她拿起书翻翻这儿翻翻那儿,哗啦!把书给撕坏了,浩宇马上报告老师:“梅老师!少少把我的书撕坏了。”一听到有人告少少的状,我马上一脸的不高兴,此时,只见少少一脸无辜的话:“我不是故意的啊!我翻翻它就坏了。”……
少少是我们班一个聪明可爱又调皮好动的孩子。平时的他,脸上一直是笑嘻嘻的,而在他感兴趣的.活动中都是一脸的专注,有时很可爱,但是有时也会很调皮。如果老师批评他,他就会一声不吭,或者赶忙讨饶道歉。但过不了多久,他多动、惹事的毛病又要犯了,有时甚至来点恶作剧。搞点小破坏,经常有小朋友告状。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如果我们的正确引导,加上有效的教育,那么他就会闪闪发光。我们老师要以爱、耐心来关注幼儿,了解他们的内心、尊重他的个性,用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坚持,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篇10:幼儿教育随笔:公平对待每个孩子
晚饭后,儿子忽然告诉我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玩沙时,老师批评了他的同伴,未批评他。听了儿子的话,我心中一惊问:“是不是老师把你忘了?”儿子说:“不可能的,老师看见我玩沙子了。”我说:“大概老师太忙,还未来得及批评你,不信明天,老师还会让你认错得。”其实我明白儿子话中的意思:妈妈在幼儿园上班,老师不批评我。
儿子的一句话让我一夜未睡,早晨起床,我对儿子说:“你昨天告诉妈妈你做了错事,说明你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不如你先打电话向老师承认错误好吗?”在我的提示下儿子通过电话向老师认了错。经过了解,儿子的老师批评儿子的同伴不是因为玩沙,而是因为他扬沙子,当然,这件事儿子的老师也向儿子做解释。
事后,我与儿子的老师做了严肃的协议,一定公平对待孩子,不能让他有侥幸心理,有错要及时指正,不能让孩子存在优越感,特别是同事的孩子,更要严格要求。
篇11:幼儿教育随笔:用合理的方式教育特殊的孩子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良好的师幼关系就是幼儿教育成功 的关键.老师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幼儿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幼儿的需要,并引导幼儿懂得如何满足老师的需要,师幼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那么任何教育都可以使幼儿产生兴趣和接受性。
大家都知道“环境造就人”这样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我们每个成人 都会感同身受相信他,但作为教师,对于在沟通过中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这些有特殊习惯的孩子呢?
情况分析:
凡兵小朋友是今年九月份刚入园的新生,已经度过了入园时的适应期,因此能很快的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但是规则意识不强。随意性很大;而且比较懒惰,做任何事情小手 都不肯拿出来,同时也比较地任性。
由于刚入园对于幼儿的规则训练并不是很注意,再加上幼儿年龄小,没有太多的规则。来园后幼儿对桌面游戏活动兴趣不是很高,每天玩了一会儿就会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因此兵兵形成了一种玩完玩具不整理地习惯。课后一会儿时间他就会到各个区域乱跑,把各种玩具都拿出来玩并扔地到处都是。
兵兵比起其他幼儿又比较懒惰,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拍铃鼓的时候,他也坐着不动,不配合老师的活动而是把整个身子躺在椅背上。在操作活动中耐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做任何事老师都要不断地提醒他,催促他。
兵兵也很任性,有一次吃水果后其他幼儿都在老师的提示下把桌上吃剩的果皮扔到垃圾桶里。只有兵兵面前还有一大堆果皮,老师提醒他应该把果皮扔到垃圾箱里,可他就是不扔,还在一边撒娇。让老师又好气又好笑,因为这样老师没有奖给他红五星。放学爷爷接他时,他对爷爷说让爷爷帮他买好多红五星。爷爷就要求老师帮他贴一颗,而且也没问为什么没有奖到红五星。我综合上述兵兵的各种行为得出:这与他的家庭教育方式肯定存在着不小的关系。
针对兵兵的不良行为习惯,首先制定出具体的措施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
1:在活动中增强他的规则意识,教师教给他整理玩具的方法,让他知道玩了玩具后应该自己整理的道理
2:让他知道下课后老师没同意拿玩具玩的情况下不应该随意去拿。
(二)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想办法(通过口头表扬鼓励及物质奖励法红五星的方式)。调动他的积极性,使他有主动参加活动的欲望。并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2:在平时的活动中老师多注意对他进行动手操作方面的培养,提高其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良好个性的培养
1:在日常生活及教学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个性,让他学会谦让.互助。
2: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配合共同培养其好的个性。在家不要太娇惯和溺爱孩子。
总之,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这些不良行为的幼儿。对于他们身上的优点,我们给予鼓励,表扬。对于他们的不足,应相信他们会改正,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一起克服,以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快乐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