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关于24节气中小满时节钓鱼的经验,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关于24节气中小满时节钓鱼的经验,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关于24节气中小满时节钓鱼的经验
小满时节钓鱼技巧
小满钓鱼的时间选择
小满钓鱼,早晚适宜
小满是鱼类食欲的旺盛、生长速度快的季节,又是难以钓获的季节,也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小满的早晨一般气温都在15-25度之间,一般水温在20-30度之间。天未亮之前的凌晨三时左右,鱼多浮在水面吸氧,天蒙蒙亮,水生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而释放氧气,气压升高。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由于早晨凉爽,人们垂钓也避开了酷暑的干扰,鱼吃钩,人感觉舒适,这时钓鱼效果最好。
夏日的辐射温度很高,中午气温最高的时候就可以达到40-60度,人都会受不了的,更别说是鱼了。这时河塘表水和岸边浅水的水面都会发烫,钓者在这样的高温下吃不消,鱼也吃不消,多数鱼避入深水凉爽处或水草下、树荫下,鱼不爱进食所以上钩的鱼也寥寥无几。中午当然可以钓,只是鱼的生活规律决定此时食欲性差,上钩率低。
早晨钓鱼,要起早床,要赶在天亮之前来到塘边打窝。早晨凉快,鱼为了吸食露水会来到浅水区,而且比较饥饿,见什么会吃什 么。早晨清静,脚步声都可以惊鱼,所以,打窝动作要轻,上鱼遛鱼要轻,要尽量做到不惊鱼散窝。早晨钓鱼叫钓早黄昏,也叫钓出窝鱼,一直可以钓到太阳光照在窝位上,才改变钓点钓深水。
傍晚钓鱼叫钓晚黄昏,主要是钓归窝鱼,所以傍晚钓鱼要钓鱼 的归窝位置,往往水位相对比早晨钓鱼时要深。归窝鱼是肯咬钩的。为了在夜晚不至于挨饿,鱼在归窝前会抓紧时间寻找食物,碰到什么吃什么,这种鱼也是容易钓的。
至于在酷热难当的中午钓鱼,应该在浑水里钓鲤鱼,在清水里钓草鱼、鲫鱼。
小满钓鱼的地点选择
一、小满钓鱼是在水草丛中好,树荫下好,还是光水面好?
夏日的水草已长得十分繁茂,将水面严严实实盖住。夜里,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使用,要向水中吸取氧气,水草中的鱼虾及水生动物都游到光水面进食,清晨还在光水面游戈,故夏日早钓鱼,多钓光水面和水草外缘。太阳不断升高,表水、浅水渐渐发烫,水草进行光合作用了,水下不仅阴凉,且氧气丰富,鲤鱼、鲪鱼、以至怕光的鲶鱼、鳜鱼等,都回到水草下。
这时,在水草中打洞座钓,效果是不错的。但甲鱼、鳊鱼,似乎不怕热,越热食量越大,活动量也越大。它们还在光水面迎风抢食从陆地上吹来的昆虫和草、菜叶。在夏日的中午前后,钓者如果不怕热的话,用浮钓、悬钓法,在钩上装菜?、青草、芦苇嫩芯、蚂蚁等,顺风抛钓,草鱼、蝙鱼上钩率惊人,当然,吃钩后挣扎力大得也惊人。也有的草鱼和鳊鱼进入草丛,但多在稀疏的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中或边缘,不大肯进入浓密黑晴的水草底下面。青鱼也不大肯进入水草,它们多在光水面较深的地方吞食螺、虫等贝壳动物。钓青鱼要用螺丝肉、蝇肉,抛入较远的深水。
但是,中午太热,这三种鱼也会感到炎热难当。它们也进入深水,或隐身树荫下休息。这时,钓树荫下的阴影,不仅可钓到青鱼、草鱼、蝙鱼、鳗鱼、甲鱼、黄颡等,也可钓到鲪鱼,鲤鱼、鳜鱼等。傍晚前后,浅水热。深水阴凉。水草经过一天的曝晒,所吸收的热量大量向下方水域传递,导致草下水炎热难当,草下的鱼儿也纷纷出草乘凉。这时,钓光水面深水比水革中要好得多。
当然,如果水草下水深在2米以上,水草中还是可以垂钓的,但效果没有光水面好。
二、小满钓鱼是在流水好,还是静水好?
小满烈日高照,水面蒸发量大,静水中由于水分蒸发而温度上升,含氧量减少,水变稠厚,鱼儿很不适应,不是浮头,就是避入深水,寻找新水。静水中浮游生物繁殖过快,水色易很快变绿色或褐色,造成缺氧,这也是鱼儿不适应的原因之一。因此,多数钓者不愿在静水中垂钓,而喜欢和鱼一样,寻觅活水。
流水多数是雨水降到陆地再流入河湖,或山涧较冷之水。新水含氧丰富,清澈无杂质。少浮游生物,但带有陆地植物茎叶和昆虫等食物。鱼儿喜爱在活水中享受清凉,吞噬食物。钓者在流水口下钩。效果之好,不言而喻。
三、小满钓鱼是深潭好,还是浅水好?
小满钓鱼选浅不选深,选近不选远。“夏钓深”、“夏钓潭”,这是小满在水库钓鱼时的一般选位原则。这是因为,小满时期,绝大部分时间气温都比较高,水库的近岸浅水部位的水温也就相应较高,基本达到了鱼儿们生存和生活的上限,于是鱼儿们便大规模地躲到远方深水去避暑纳凉。于是,此时钓鱼,非将钓竿伸向三四米、五六米乃至七八米的深水区不可。
但是雨天就不同厂,雨水能使平时居高不下的水温迅速下降;雨水撞击水面能激活平时死气沉沉的库水,给水体带来丰富的氧气;雨水冲刷堤岸能将岸上植物性和动物 性的食物带到水中……以上这些由雨水带来的适宜鱼儿生存和生活的便利条件,会在库区周边的浅水部位率先产生并表现得最为突出,鱼儿们只有来到这里才能尽情享受;再加上近岸浅水区域本来就水草丰茂,各种生物和微生物比较丰富,于是雨天一到,平时躲避于阴暗少食深水区水温鱼儿们就纷纷来到凉爽、富氧、食物丰富的近岸浅水区域来。
小满前后夏季的雨天,水库近岸七八米的范围之内,水深不超过1.5米的周边浅水区域,都是鱼儿聚集、洄游、觅食的最佳场所,在这里伸竿,定有平时所料想不到的收获。
四、小满钓鱼是选草边好,还是草间好?
小满钓鱼草边不选草间,选稀草不选密草。“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这是一年四季于自然水域选位的一般规律,夏季晴热天气里于水库钓鱼时,深水部位的稠密水草间的草洞、草间通道都是人们抢占的热点 地带,这里有可食的生物和微生物,有丰富的氧气,有阴凉,又是鱼儿藏身的理想场所,在这里钓鱼收获一般都比较可观。夏季雨天于水库钓鱼同样也离不开水草, 只不过钓水草的方式和平时要有所区别。夏季的雨天,一般都受热带低压的控制,气压较低,天气较闷,虽然雨水能给水体带来丰富的氧气,但稠密的水草间由于闭 塞、密不透风和水草在没有阳光的日子里光合作用微弱,于是雨天的草丛中就显得沉闷缺氧,此时,鱼儿们就会纷纷从平时赖以生存的稠密水草中逃到周边开阔、敞 亮、气流畅通的亮水区或稀草区。于是,夏季的雨天,稠密水草区的边缘上,浅边水草的稀疏地便成了钓鱼时炙手可热的好钧点,在这里伸竿才有可能获得比较理想 的收获。夏季雨天钓鱼虽然不宜在密草间下竿但也不能离水草太远,离开密草区一两米就可以了。如果在水草稀疏的水域下竿,则应稀中选密,将钩饵投在较密的草 丛或草片的附近就行了。
五、小满钓鱼是沙石底好,还是泥土底好?
小满钓鱼选沙石底不选泥土底。夏季雨天钓鱼,要尽量选择沙石底的水域下 竿而不选泥底特别是臭青泥底的水域下竿。泥质水底,特别是臭青泥底的水域,虽然平时水质也比较清澈,也有水草,但由于阴雨天地气上返的原因,隐藏于水底烂 泥中的臭气、沼气等会随地气上返并浸透于水体,平时生活在这里的鱼儿由于忍受不住异味有毒气体的熏蒸而纷纷外逃,于是,夏季雨天在这里便很难钓到鱼。相 反,那些沙质、石质水底水域的环境在雨天里就会显得比较清新,鱼儿在雨天很愿意聚集到这里来。在这里钓鱼,鱼儿多,岸边又不泥泞,是夏季雨天非常理想的钓 位和钓点。
六、小满钓鱼是进水口好,还是死水潭好?
小满钓鱼选进水口不选死水潭。“进水口,鱼上走”这是人所共知的鱼儿活动的一般规律。平时,水库的进水口一般很少,几乎仅有作为水库水源地的溪河与库区连接处的进水口,而且干旱时进水还比较微弱。小满雨天一到,水库的进水口一下子就变得多起来,而且水量还比较丰沛,除溪河的入水口外,还会增加沟汊的进水口、山谷的进水口、堤岸低洼处的进水口等。由于鱼儿有逆水上溯的习性,由于进水能带来丰富的食物和氧气,又由于雨天的进水处水质浑浊便于鱼儿藏身,是,雨天一到,平时禁锢于深潭或深渊里的鱼儿就会纷纷汇聚到进水口的附近区域来,这里也就会成为小满雨天里钓鱼者们的绝佳钓位,而那些我们在平时晴热天气里经常伸竿的深水处,此时就会变得无鱼可钓。
小满钓鱼的鱼竿选择
小满钓鱼,大鱼小鱼都能钓,鱼的个头相差很大。钓大鱼要用大钩,钓小鱼要用小钩,这是常理。用小钩钓大鱼是需要很强的钓 鱼技巧的。多数情况下,钓鱼用钩是需要分三六九等的,实际上就 是要分出大、中、小三种基本钩型。比如,钓鲫鱼,就应该使用伊 势尼4号、5号钩或丸世6号、7号钩。钓2~3千克的草鱼,就应 该使用伊势尼8号、9号钩或丸世1 0号、1 1号钩。而钓大青鱼、鲶鱼、才鱼之类凶猛鱼,就应该使用伊势尼1 2号、1 3号钩或丸世 1 4号、1 5号大钩。尽量不要用小钩去钓大鱼,特别是小满钓鱼, 容易失手。
小满钓鱼,常常会出现手竿钓不了鱼,钓不上鱼的情况,此时 只得用海竿远投钓鱼不可。特别是盛夏深水中钓鲫鱼,必须使用串钩钓鱼,如果没有海竿,只能望鱼兴叹,玩不下去。小满钓鱼必须做到手竿海竿随身带,近钓远钓都能对付。
小满钓鱼的鱼饵、打窝技巧
小满钓鱼,俗话说“三分钓、七分饵”,“春荤夏素”。夏季用饵也比较讲究。一般主要用素饵,比如饭粒、米粒、麦粒、面团、红薯、玉米粉以及配方饵等,甚至还看到有文章介绍用水果糖咬碎后伴糠钓鲫的,上鱼率很高;
一般不建议用荤性饵料,如蚯蚓等,但是对于鲫鱼等吃口较粗的或者是肉食类的猛鱼,如桂鱼、鮰鱼等也还是可以用荤饵。
但由于小满时期鱼儿异常活跃,变数相当大,尤其去不熟悉的水域钓鱼,常常会有凶猛鱼出现,如果没有晕饵下钓只能眼巴巴干着急,会令人感到遗憾。所以,小满钓鱼,不能仅仅只带粉饵类的素饵, 而应该带上蚯蚓、活蛆、青虫之类晕饵,以备急用。
小满钓鱼,是钓软饵还是钓硬饵,是由水情鱼情来确定的。比如,钓浅水就可以钓软饵,钓深水就应钓硬饵。深水中钓饵下沉距离较长,受水的冲刷,软饵有可能半途脱离,造成空钩,无法钓鱼。又如钓浑水,浑水中应钓浅色软饵,特别是白灰面之类软饵, 效果明显。如果钓那些色泽暗淡的颗粒饵及饼饵,鱼在浑水中很难 发现目标,浮标会变得没有动作,什么鱼也钓不上来。所以,小满钓鱼,是钓软饵还是钓硬饵,应经过分析水情鱼情后定夺。
小满钓鱼,一定要根据鱼的泡相打窝,受高温高热的影响,水体中常常见不到鱼的泡相。没有泡相,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水体中确实无鱼,没有鱼泡制造对象;一种是由于天气过闷,气压过低,水中缺氧,造成鱼群离底上浮,失去泡相。对于这种情形可以 采取两种做法:一种是将窝饵打在远水中的浅水里,试着看是否有鱼上窝;另一种做法是钓悬浮鱼、半水鱼,也就是改钓中上层鱼。 与此同时密切观察钓场水底情况,发现鱼沉底吐泡,再行打窝。
小满钓鱼注意事项
1、带墨镜远眺,保护视力
夏天烈日炎炎,阳光照在水面上形成的反光,长时间盯着水面容易造成眼睛损伤,所以一方面要带好太阳墨镜,另一方面要定时远眺绿荫处保护视力。
2、带遮阳帽,保护皮肤
酷日当头,钓鱼时长时间在太阳紫外线下暴晒,很容易变黑脱皮,所以带好遮阳帽,涂上防晒霜是保护皮肤的有效手段。有条件的话,撑把遮阳伞是最好的,既能遮阳还能挡雨。
3、带风油精,防止蚊虫
河边往往是蚊子滋生的地方,所以小满时期钓鱼一定要带好风油精或防蚊贴等,免得提着鱼获回家的时候身上也大包小包的。
4、备好雨衣雨伞
小满的天气说变就变,雷阵雨一会下,一会停,雨后也是上鱼的好时机,所以雨伞,雨衣得备好。
5、常备人丹防中暑
小满时期钓鱼是非常考验人的体力的,尤其是酷暑高温时往往会体力不支而中暑,所以人丹、茶杯是要备好的,事先吃上一点有备无患。
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
南方地区
“小满大满江河满”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一般来说,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长江中下游
“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因此有民谚说“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黄河中下游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小满节气时,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就是指小麦在此时刚刚进入乳熟阶段,非常容易遭受干热风的侵害,从而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防御干热风的方法很多,比如营造防护林带、喷洒化学药物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江南地区
“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去舂(chong)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农活自然不能耽误。可家里的蚕宝宝也要细心照料,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sao一声)丝。《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此外,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安徽、江西、湖北3省有“小满不满,无水洗碗”的说法;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区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的农谚;四川省还有“小满不下,犁耙高挂”之说。这里的“满”字,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而是雨水多的意思了。
篇2:关于24节气中小满时节的故事
关于24节气中小满时节的故事
从四千多年前的《山海经》开始,在海外北经中就有记载《欧丝国》跪在桑树边吐丝的蚕女,到了晋《搜神记》中的《女化蚕》,蚕女被演绎为了马头人身的蚕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马头娘,而杭嘉湖一代的老百姓都喜欢叫她“蚕花娘娘”,每年养蚕的时候,大家都会来拜拜蚕花娘娘的。以上关于蚕神就有了三个故事,虽跨越千年,故事流传框架变化不大,但细节处各有不同。这些不同,会给你打开一个视野,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我们已经将这些故事归类放到民间故事库中,当然跟蚕相关的故事还有更多,比如最先养蚕的,就有多种故事版本,我们也一并放到二十四【节气】之下的子类【小满】中了。这类蚕神的故事,涉及到一个很古老的'故事主题:人与动物联姻。这个主题的故事,在中国相当的普遍,日本也很多,而在西方的故事中,目前还没看到。
二十四节气小满的意义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冰雹的袭击。南方宜抓紧水稻的追肥、耘禾,促进分孽,抓紧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小满以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注意防暑工作。“小满”时节谨防灾 。小满节气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节气,小满节气在我们国家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小满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节气,二期还是我们国家的一种文化的代表,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二十四节气小满的来历
小满小满,将要饱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己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古时候,人们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己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在南方地区用“满”来形容雨水的盈缺,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如果小满时田里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谚语中谈小满气候
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己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小满以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需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
华南地区:小满大满江河满
谚语“小满大满江河满”,反映了小满时节华南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一般来说,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紧张防汛的阶段。
小满时节,华南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常有冬干春早,大雨来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华南中部夏早更为严重。俗话说:
“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为了抗御干早,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西北高原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但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时,使赣、浙、闽、粤等省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连续三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 C、日最低气温低于17℃的低温阴雨天气,会影响这些地区的早稻稻穗发育和扬花受粉。俗称“五月寒”,又称为“小满寒”。
长江中下游: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因此有民谚说“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黄河中下游: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小满节气时,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就是指小麦在此时刚刚进入乳熟阶段,非常容易遭受干热风的侵害,从而导致小麦灌浆不足、子粒干瘪而减产。防御干热风的方法很多,比如营造防护林带、喷洒化学药物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江南地区: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子也等待着农人去春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子油;田里的农活自然不能耽误,可家里的蚕宝宝也要细心照料,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0丝。《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此外,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安徽、江西、湖北3省有“小满不满,无水洗碗”的说法;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区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的农谚;四川省还有“小满不下,犁耙高挂”之说。这里的“满”字,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而是雨水多的意思。
篇3:24节气中小满时节要如何养生
小满时节养生方法
起居养生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则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情志养生 小满时风火相煸,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饮食养生 饮食方面,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另外,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出汗较多,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热利湿、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当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还可以常饮些生脉饮以益气生津。
小满养生指南
宜清晨运动 忌吃肥腻食物
木形人:
莫劳心多虑 多吃黑木耳
体质特点:肤色苍白,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
生活调养:早睡早起,避免劳心思虑,暗耗阴液。可适当减轻运动量,以太极拳等静态运动为主,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
饮食调养:可多吃清热养阴生津之品,如绿豆、冬瓜、黄瓜、荸荠、黑木耳、西红柿等食物。
药膳可选择“薏苡仁百合粥”:
薏苡仁50克,百合20克,粳米200克。上述用料淘洗干净后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有健脾祛湿,清心安神的功效。
火形人:
睡好“子午觉” 枇杷正当时
体质特点: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形瘦尖,头小,肩背髀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性情急。
生活调养:每天子时、午时两个时段的睡眠要保证,戒怒戒躁,避免情绪激烈波动引发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宜选择在清晨,在公园或河边的林荫道上运动。
饮食调养:可多吃清热、养阴、降火食物,如鲜茅根、玉竹、百合、香瓜、枇杷等,少吃肥甘厚腻的食物。
药膳可配合“鲜茅根煮猪瘦肉”:
鲜茅根150克(干品100克),猪瘦肉250克。将茅根截成2厘米长,猪瘦肉切成丝,两味加适量水共煮熟,加精盐,分顿食用,每天饭后服6~9克,1日3次,连用1周。有健脾清热祛湿的功效。
土形人:
少处湿潮地 食宜祛湿健脾
体质特点: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
生活调养:睡眠时居室通风,少待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保持开朗乐观的精神。运动过后不可立即饮用冷饮。
饮食调养:注意健脾祛湿,可多吃淮山、苡仁、荷叶、赤小豆、香瓜等。
药膳可配合“车前草瘦肉汤”:
鲜车前草150克,猪瘦肉30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将鲜车前草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白术、茯苓洗净,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煮1小时,加味精、精盐即成。有清热解毒,健脾祛湿的功效。
金形人:
减少运动量 润肺最紧要
体质特点: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肤色较白。
生活调养:早睡早起,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添减衣服,防止外邪侵袭而患上呼吸道疾病。戒暴戒怒,以免加重肺脏的功能负担。减少运动量,慎防运动后大汗淋漓耗气伤津。
饮食调养:可多吃润肺益胃、益气生津食物,如枇杷、木瓜、香瓜、荸荠、甘蔗等。
药膳可配合“玉竹二汁饮”:
玉竹20克,甘蔗250克,鲜生姜片15克,冰糖末10克。将甘蔗去皮,切成小段,与生姜片共同压榨取汁。玉竹洗净后入锅,加适量水,用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甘蔗、生姜汁调匀,加入冰糖末,待冰糖末溶化即成。有滋胃阴,清热生津的功效。
水形人:
忌久居空调房 宜化湿清热气
体质特点:体形比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肤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
生活调养:避免熬夜以防耗气伤津,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及时增加衣物,避免感受外邪。适当减轻运动量,多进行太极拳等静态运动。
饮食调养:可多吃健脾清热化湿食物,如薏苡、赤小豆、绿豆、白术、茯苓等。
药膳可配合“化湿消滞粥”:
鸡内金15克,麦芽30克,莱菔子20克,香附15克,苍术12克,苡米15克,粳米150克。前5味同入砂锅,加适量水煎煮取汁,加苡米、粳米按常法熬煮成粥即成。有行气化湿,消积导滞的功效。
小满时节饮食养生
小满是皮肤病的易发期,所以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野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这里推荐四款对皮肤病人有利的保健食疗菜:
1.芹菜拌豆腐:芹菜150克,豆腐1块,食盐、味精、香油各少许。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后用凉开水冷却,控净水待用。将芹菜和豆腐搅拌,加入食盐、味精、香油拌搅匀即成。平肝清热、利湿解毒。清凉适口,夏令佳菜。
2.冬瓜草鱼煲:冬瓜500克,草鱼250克,食盐、味精、植物油适量。冬瓜去皮,洗净切三角块,草鱼剖净,留尾洗净待用。先用油将草鱼(带尾)煎至金黄色,取沙锅一个,其内放入清水适量,把鱼、冬瓜一同放入沙锅内,先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炖至2小时左右,汤见白色,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平肝、祛风、利湿、除热。
3.青椒炒鸭块:青椒150克,鸭脯肉200克,鸡蛋1个,黄酒、盐、干淀粉、鲜汤、味精、水淀粉、植物油各适量。鸭脯肉切成2寸长、6分宽的薄片,用清水洗净后淋干;将鸡蛋取清和干淀粉、盐搅匀与鸭片一起拌匀上浆;青椒去籽、去蒂洗净后切片。锅烧热后加油烧至四成热,将鸭片下锅,用勺划散,炒至八成熟时,放入青椒,待鸭片炒熟倒入漏勺淋油。锅内留少许油,加入盐、酒、鲜汤,烧至滚开后,再将鸭片、青椒倒入,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装盘即成。温中健脾,利水消肿。
4.荸荠冰糖藕羹:荸荠250克,藕150克,冰糖适量。荸荠洗净去皮,藕洗净切小块。沙锅加水适量,将荸荠、藕同入锅内文火煮炖20分钟时,加入冰糖再炖10分钟,起锅即可食用。
篇4:关于24节气中小满时节的文章
泉水叮咚
山路弯弯
我在溪水里抓鱼
你在山岗上放牛
——
昏黄的灯光挂起来
热闹的田野、静幽的夜晚
满天的星星眨着眼
远远的
闪电照亮天边,隐约有雷声
夜了,人们都休息了
——
这个季节
空气变得湿润起来
河水渐渐丰满起来
干枯的双眼泪水朦胧
丰收的喜悦映在脸上
篇5:关于24节气中小满时节的文章
小满这天,我正在老家的地里浇麦子。麦子已经灌浆,岭上的已经开始泛黄。我掐了几穗,放在手里搓啊搓,麦芒扎在手心里,开始有些痛痒,禁不住两手的用力,麦芒和麦糠渐被搓碎,脱离了麦粒,双手捧着,放在嘴边轻轻一吹,麦芒与麦糠飘走,剩下绿绿的、绵软的、饱胀的麦粒,填进嘴里轻轻一嚼,汁浆流淌,满嘴清香。
如果身边有把柴火,把青麦放在火上一燎,麦芒烧掉,麦糠薰黑,里面的麦粒青中泛黄,放在手里或簸箕里一搓,去除麦糠,放进嘴里,细嚼慢咽,会有麦的清醇,汁的甜润,火的焦香,很是美味。
水在轻轻流淌,细细地滋润着麦下的土地,一个个的汽泡从泥土里钻出来,在水里露个脸儿,又倏地破灭了,就这样一个个地你拥我挤,你争我抢地顺着水流跳跃着,热闹着。麦子贪婪地汲取着这凉爽的滋润,瞬间来了精神,纷纷直起头来,噌噌地向上生长。水是用水泵抽出的井水,用胶皮水管漫山遍野地引过来,放在麦垅的地头上,任其流淌。水凉凉的、清清的、爽爽的,在这艳阳高照的夏日里,掬一捧放在脸上,那种透进骨子里的舒爽,令人神往。
家里的麦子三分多地,规则而狭长。家里一共三亩多地,是父母的。父母八十多岁了,身体状况很不好,几年前就动员他们转包给别人,可父亲就是不同意,只把岭上较远的两块给哥种,剩下的三分麦地,六分花生地要留着。收种的时候哥和外甥们齐上阵,半天工夫就忙完了。
父亲每天到地里转一转,松松土,拔拔草,一上午或一下午的时光也就磨完了。等到收了花生,父亲和母亲常常在堂屋门口的屋檐下剥花生,剥完的花生米除了自己留下点打油吃,剩下的就你一袋他一袋地分给在城里的我和外甥们啦。至于麦子,就留着碾糊涂面或换烧饼馒头吃。
麦子很快就浇完了,我和哥蹲在地头上抽烟,说些家长里短的话。二子两口子去了北京干装修,把地和孩子都留给了咱叔婶。小伟家带着孩子进城做生意,孩子花钱进了城郊的小学校,花生到现在没种上,地一直荒着,辣辣蒿、蓟蓟芽之类的野草长满了地。
现在村里人都不待见土地了,种麦子又麻烦,又劳累,很少有人愿意再种。能浇上水的好地块也都栽上了杨树,省事,基本上不用侍候它,过上个七、八年也就能伐掉卖钱了。哥说,咱爹的这块麦地多象这到处是荒草,到处是闲地的田野上的一片独特的风景呀!我说,在这小满的节气里,再也看不到麦浪翻滚,看不到磨镰霍霍的景象啦。
舍不得地的也就是咱爹这辈人啦!哥说,也难怪,咱爹从七、八岁开始就赶牛犁地,解放后跟着生产队在地里劳累了半辈子。八O年起,终于分得了自己的自留地,可缴公粮,缴三提五统的,一年到头的也剩不下什么,加上咱姊妹几个相继结婚成家,花销大,没指望。
娘没黑没白地喂猪羊、养鸡鸭,爹不让自留地里长一棵杂草,见到一棵荒苗赶紧补上,不舍得丢掉一寸地,哪怕是田间地头,哪怕是坝顶沟底。在山后的那个石坑里,废了多大劲,出了多少汗,把大到上千斤,小到鸡蛋般的石头一一清走,开出那块分把大的荒地,一种就是十多年,给咱家收获了多少土豆、地瓜,多少荞麦、棉花?哥说着说着哽咽了,我也抹起了溢出眼眶的眼泪来。
摁灭了烟头,点燃第二颗烟的时候,哥说,你大顺哥春上的时候说没就没了,正在地里用薄膜种甜瓜呢,说不行就不行啦,才四十六岁吧!金岭他爹得了肝上的坏病,从查出来到走也就三、四个月的时间,五十二啦,比我还小一岁呢,属小龙的。二洪家的群子不听话,初中没上完,就跑到青岛去打工,四、五年了也没挣到钱,谈了个对象是河南的,三天两头地问二洪要钱,最后也没成,耽误得这么大年龄了,恐怕媳妇是不好说下了。
哥就这样恕恕叨叨地说着,我看着不远处蹦蹦跳跳,边玩耍、边觅食的几只麻雀,问哥,都小满了,怎么听不到布谷鸟的叫声呢?哥说,这几年就很少有布谷鸟飞来了。好好的麦地都栽上了杨树,麦子少了,布谷鸟也不来了。甚至野兔、青蛙、蛇什么的,也很少见了。就是这些以前一年到头成群飞舞的比地里的坷垃都多的麻雀,现在也只是三、五一群,稀稀拉拉地不多了。
以前沟边地头到处都是,鱼虾伸手就抓的水沟和水坑,也都被慢慢地填平了。现在漫山遍野的,那里还看得到水沟和水坑?就连以前年年夏天发大水,一年到头不断流的南沙河,也是四、五年没见洪水啦,沙子被村里卖光了,深坑成了垃圾场。倒是知了龟,也许是地里栽杨树的多了,要比以前多得多。每当夏至一过,家家户户吃过晚饭,就拿着手电筒去树林里摸知了龟,有的一晚上能摸上一、二百个,第二天一早一毛五一个卖给前来收购的人,一个夏天能得不少钱呢!
我没有仔细地想过这些动物为什么会减少,更没有想过有一天它们会不会消失。就象我小时候熟悉的布谷鸟,在这小满的节气里,本该是“布谷布谷”的日夜鸣唱的,现在在这山野麦地旁却听不到任何的声响,因此心里总象少了些什么似的,象翻山越岭地去见老朋友,老朋友却不告而别地远走了。也象久等该来没来的老同学,心里总是失落落的。
知名作家孙继泉先生在他那篇著名的《小麦日记》里写道:“布谷是与北方的麦子有血亲的一种鸟。每到麦子泛黄时节,它就准时飞来了。布谷叫起来,像鼓点似的,急急切切,不舍昼夜。小麦是在布谷的叫声中成熟的。人们在布谷声中割麦扬场,吃散发着新麦醇香的馍,在树下的荫凉里打瞌睡。布谷是人们夏日生活的背景音乐。在这样的背景中,人们活干得下劲,汗出得舒畅,呼噜打得均匀,梦做得甜美。”
孙先生在《归来吧,布谷》一文里说:好几次到麦地里去,看到空中飞翔的喜鹊,心想布谷该来了。要是布谷在空中飞,一路飞一路叫“布谷——布谷——布谷布谷。”该多么好!
十年前, 孙先生在写《小麦日记》的时候,到麦地里去了很多次,孙先生说:“曾经连续三年,我都是在5月8日这一天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后来,我留意了一下,有时候是9日,也有时候是10日,最迟13日。”可是,今天已是5月20日,小满节气,正该布谷鸟欢唱的时候,怎么不见布谷的影子呢?
布谷鸟是从哪里来的,麦收之后,它又会去哪里呢?这神奇的鸟儿,就象这小满节气一样,该哪天来就哪天来,该哪天走就哪天走,多少年了,一点也不耽搁的!只是现在小满到了,布谷鸟却失约不来了。是怨这老朋友爽约,还是怪人们不珍惜土地,不好好种粮呢!
我不知道,哥也不知道,当我们接上最后两颗烟的时候,哥说,走吧!于是,我们站起,拍拍身上的麦芒和草屑,向村里走去。身后,是父亲坚持留下来的那片窄窄的、孤单的麦地。麦地的不远处,那片荒芜的土地上,蒺藜秧、野地黄、扫帚草正在疯长。几只麻雀站在小树般高的野苋菜上叽叽喳喳地鸣叫着,并不停地四处张望,不知它们在盼望着什么,还是在寻找着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