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b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

篇1: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

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

书面表达能力是多种能力、多种素养的综合性表露,书面表达是语言运用的集中表现。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根据学生实际,按照大纲要求,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从以下六个步骤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明确体裁

当考生拿到题目以后应该认真阅读题目要求,确定作文体裁。初中英语的书面表达常见的体裁有记叙文、说明文、日记、通知、书信等。有些题目对文体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有一些则不十分明确。考生应该根据材料和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文体,并在脑海里反映出该文体的格式及相关的要求。比如日记、通知、书信等都有一定的格式,且与汉语的书写格式有较大的差别,这一点必须要十分明确,切不可混淆。

二、找关键词

写作离不开词汇。因此,在明确题目要表达的意思之后,考生应马上考虑用哪些词汇把它表达出来。有些题目对所要表达的意思给出了英语提示,而有些却只给出了所要表达的汉语意思,或者仅提供了几幅相关的图画。这就要求考生要认真阅读汉语提示或观察图画,在大脑词典里进行搜索,找出关键的英语词汇,一一罗列出来。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考生一定要根据情景进行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选出既符合题意,又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词语,切不可进行纯粹意义上的英汉对译。

三、确定句型

词语只有通过一定的语法规则连接起来才能表达明确而完整的意思。在找出了书面表达所需要的基本词语之后,考生应该考虑怎样把这些词语连成句子。这时候,考生就要认真分析汉语提示或观察已找(给)出的英语词汇,根据其特点,找出与之相符合的英语句型和主体时态,以备写作之用。

四、连词成句

找出了相关词语,选择了正确句型,就相当于建筑工人有了砖瓦和图纸,考生只需要将这些词语按照所选择的句型结构和语法规则组织起来,写出一个个单句,那么题目所要表达的基本意思便会跃然纸上。

五、连句成篇

在写出了能够表达题目基本意思的单句之后,考生就要依据题目要求的体裁的特点和格式,对这些单句进行适当的润色,并运用合适的关联词,将它们组织起来,形成一篇具有鲜明主题和篇章结构的文章。

六、检查修改

检查修改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书面表达的雏形基本形成之后,考生一定要通读全文,着重从大小写字母,单词拼写、标点符号、语法规则、英语表达习惯等几个方面对它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修改,最后形成一篇主题明确,结构完整,语法正确,意思连贯,无拼写错误的短文。

篇2:怎样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论文

怎样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高了书面表达的比重,书面表达能力其实就是听、说、读、写的“写”字,近几年来,大多数学校注重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在考试中书面表达能力部分做得较差,得分率也较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关键是四个字,即导、写、改、评。引导、指导写作步骤、批改和点评这四个步骤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不再是难题了。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书面表达能力 培养

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关键是四个字,即导、写、改、评,供同行们参考。

一、导

所谓导,即引导。其实,要想在三年的中考中,使学生能够写出全部或绝大部分要点、语法基本无误、行文连贯流畅、字迹清楚工整、标点符号无误的短文,就必须从初一年级起,重视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下面是我们学校的做法,培养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听写。听写是一种综合运用语言的练习形式,既可练学生用耳听又可练学生用手写。这种方法对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和写作能力很有效。

2.连词组句。这种训练主要是模仿和重复。可采用两种形式:(1)给出词的正确形式,只要求学生写出正确的主、谓、宾;主、系、表等结构的固定搭配。(2)给出几个词,要求学生自己选择正确的形式组成完整的句子。

3.造句。造句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最简单易行的练习。教师可以提供一个词,要求学生用这个词造几个句子,也可以提供词组或句子结构让学生造句。

4.改写。通过改写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恰当的人称、时态、句子结构等。

5.仿写。经过三四个月的造句,连词组句等练习,学生已有能力仿照课文及课后作业所提供的素材写出相应的模拟小短文。

6.小作文训练。在写作训练前,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讲明各种文体的要求和格式,如日记、信、通知等。在学生了解各种文体写作的格式后,就可以进行小作文训练了。这时,教师要注意给予及时的指导、批改和评讲,对普遍的`、典型的错误在课堂上纠正,好的作文及时给予鼓励,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自始至终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学生不仅要注意句子的正确性,还要注意卷面、格式、书法、标点等系列问题。在听、说、读几方面发展的基础上,切不可忽视书面表达,因为书面表达不仅是《大纲》的要求,也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写

所谓写,即基本的写作步骤。我们是这样指导学生的:

1.看清题目,理解题意。尤其是看图作文,一定要把图看懂,搞清文章的类别及中心。有的学生连题目都没看懂就开始动笔,结果不是把人称用错了,就是没用准时态,因此,教师一定要告诫学生动笔前必须三思而后行。

2.冷静思考,理清思路。学生在写作时反映出这样的现象,一看完题目要求和内容后常常感到文思涌动,好像脑海中挤满了要用的英语单词,但提笔时又有千言万语无从说起的感觉,这时,就要求学生冷静下来,理清思路后在写。

3.选好词句,起草成文。要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文意,首先应选择好恰当的词语,并且注意所选的词语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选好词的目的就是造好句,组好段。要清楚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一两个词、一两句话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把许多句子组合到一块组成段落来表达这个意思。因此应告诉学生一定要学会使用常用的过度词才能把一堆看起来显得杂乱无序的句子合理地连到一块儿,从而使整篇文章融会贯通,记住这些词并合理地使用在作文中,可使文章读起来生动,条理清楚。

4.读通全文,仔细检查。对于初中生所写的作文,只要求语言准确,行文连贯,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在这一步骤中,学生应对所写文章认真多读几遍,从单词是否用对、写对、语句是否通顺、时态人称是否正确等方面来检查,这样基本就可以达到写作的目的了。

三、改

所谓改,即教师的批改评分。其实,批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写作评分的方法有三种:

1.单项评分法。这种评分法除了考虑文章是否切题外,基本上是以语言错误的多寡来评判写作的优劣。语言错误类型包括:语法、词汇、修辞。具体细目往往为:动词的正确形式、时态的一致、介词/冠词是否使用得当、句子是否完整、主、从句的运用能力、词汇的选择,句型结构变化等,有时还包括修饰语的数量及句子的平均长度。我们英语教师和学生对这些单项都很熟悉,并习以为常。教师在制定这些单项评分标准时,一般都订下扣分的比例。例如以十分为满分,语法错误占25%,词汇占15%,修辞以及其它占10%等。

2.总体评分法。总体评分法是通观全文给予评分的一种方法,即根据一篇文章总的质量而作出评价,而不确切提出文章好坏之所在。此法在我们初中阶段不是很实用。所以也不做介绍。

3.评论法。在批阅学生的书面表达训练时,用红笔划出错误或不妥之处,在边线内指出错误或不妥的性质、类别。除了个别地方估计学生自己难以修改予以修改外,一般的错误由学生自己去改。末了,在评论栏里写上优点、缺点及建议。

四、评

所谓评,就是评讲作文的方法。

首先要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同学们的作文:(1)语法上存在哪些问题?(2)规定的要点是否写全?(3)文章的格式是否正确?(4)书写如何?接着,教师把学生作文中间普遍存在的病句抄在黑板上,让同学们自己分析、改正。

最后选择一篇比较典型的作文抄在黑板上,让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分析、修改、评价。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评讲的方式使学生参与了活动和思考,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写作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写作文的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不管哪类文章的写作,只要我们教师正确引导,规范书写、认真批改,精心评讲,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我相信,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一定会有长进的。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新课程教学问题.

[2]张行涛,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

[3]陈大伟.建设理想课堂.

篇3: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高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培养论文

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是什么?人们总是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作为主导的教师,不断地研读课标,不断地反思教学实践,不断地观察学生发展、社会发展、生活发展,就是为了找到教学的重点,就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在高中学段的英语教学中,人们最关注的无疑就是“高考问题”,事实上,高考试卷上有什么,人们的理念中,什么就是重点。这样的理解当然存在偏差,不过却也成为了人们的共识。那么,在高中英语的高考试卷中,考察的重点有什么呢?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书面表达能力。由此可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必然也被当做重点。

一、考察内容分析

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语言需要应用于实践,而如何才能应用于实践呢?就要在试卷中,考察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说生活”。实践中,要求学生表述和表达的内容大多与其生活经历和生活常识相关,避免了学生可能因不理解写作的内容及要求等非语言因素而跑题。

表达来源于思想。语言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就是思想、情感,即使高中学生应用英语进行的表达。实践中要注意看其是否能够在语境的提示下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客观描述有关内容,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学会搜集表达信息。语言的应用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在引导学生参与表达的过程中,还需要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因此教师还需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向学生提供要表达的信息。常见的信息提供方式有:简要的汉语或英文提示、图表及连续画面等。

考察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熟知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却主要来源于课本,在学生参与的写作过程中,写的也往往是课本。作为教师,我们可以要求写作内容的难度略低于试卷其他部分的难度,表达中涉及的词汇和句型等基本出自课本,且在课本中有较高的复现率。

二、能力培养方法分享

帮助学生扎实写作基础。高中学生拥有能力,但是,他们的能力在写作方面还显得很不足,他们会写,但是还没有形成书面表达能力。所以在写作的初期,要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抓牢抓实基本功的训练。基本句型被学生掌握后,要求他们会写简单的句子,再要求学生用恰当的连词写出紧凑的小段文章。

利用好学生的'生活实践。学生缺乏英语语境,那么如何才能为学生提供英语语境呢?其实,并不困难,“没有”我们可以创设。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训练他们口头作文、续写课文、编写故事、仿写课文,等等。从体裁上而言,也可进行说明文、记叙文甚至简的书写,还可写书信、通知、便条等实用文。

可以让学生从模仿开始。高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个性”,但是,他们在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养成过程中的“个性”,还需要从模仿开始。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有英语特征的小短文,让学生背熟,最好能分析语篇结构。再给出一篇相似的语法小段文进行模仿。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受汉语的思维影响,尽最大努力让他们进行英语思维,以使学生一开始写作就使用正确和地道的英语。

词汇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基础。不管是在哪一个学段,词汇教学都是语言教学的基础。词汇是我们进行英语写作最原始和基础的材料,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准确地记忆单词、短语和一些句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听写、朗读、默写、词汇竞赛等诸多方式帮助学生牢记词汇。这个过程可为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用好阅读教学实现“知识拓展”。毕竟英语不是学生常用的母语,他们又接触不到本色化的语境,因此,高中学生更需要参与英语阅读。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读好材料,赏析文章结构、意群、中心句、写作技巧等,熟悉各类文章的框架及写作方法。在阅读时,还应培养学生精读和泛读的能力,以及遣词造句的技巧,通过广泛的阅读输入大量信息,扩充词汇量。

为学生适时提供指导。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指导”。书面表达的写作过程包括审题阶段、具体写作和写后修改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相互照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应重视对各个阶段的过程指导。

改变学生的母语思维习惯。在前面笔者已经说过,语言学习的目标就是表达,而语言表达的内容就是人们的所想、所感。在英语书面表达过程中,我们的思想、情感可以实现共鸣,但是我们的思维习惯却大不相同。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英语的学习常常受到汉语学习思维的干扰,从而对英语的写作起到阻碍作用,不利于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向学生提出高要求。毕竟高中学生是能力拥有者,作为学生发展主导者的教师,要明了这一点,要对于高中学生提出高于低学段学生的要求。如:要点全面、表达准确、语句连贯;能用书写体熟练清楚地书写,格式、连笔、词距、标点正确;基本语法和常用句型无严重错误,意思表达清楚;鼓励使用复杂结构、新颖词汇和顺畅连接。所谓复杂结构包括定语从句、强调句型、倒装、被动、虚拟、非谓语短语、so...that和with加复合宾语等。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不同于其他学段的学生,他们需要参与更高要求的学习活动,他們可以形成更高的能力,更全面的能力。他们可以在提升素质的过程中,同时迎接高考的考验。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他们可以形成我们预想的听读说写能力。

篇4: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初探论文

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初探论文

书面表达题是考核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题型,通过一篇一百字左右的文章可以看出学生的功底,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呢?

一、狠抓基本功

1、严把词汇关。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石,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就不可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在抓词汇方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坚持听写,常抓不懈。

(2)指导学生在记单词时注意发音规律。比如:ar在一起常发[a:],像star,market,far等。

(3)教给学生一些拼写规律。如:以重读闭音节结尾的词加-ing时,需双写词尾字母,像swimming,beginning,permitting等。

(4)对那些错误率高的词要特别强调,而且要反复听写。如:writing,学生经常写成wfittng;luckily,学生常常写成luckly。

(5)指导学生把单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记,在短语、句子、段落中记,这样学生可以学会单词的具体用法,有效地避免了一些不地道的胡乱搭配。如:“看电视”我们应该说watchTV;“看书”要说readbooks。又如:“没有必要等他。”如果用need来翻译这句话,就是:Thereisnoneedtowaitforhim.而如果用unnecessary就应是:Itisunnecessarytowaitforhim.因此,记单词时必须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学习它的用法,决不可孤立地单独记词。

2、创造说英语的环境

对于学习英语的中国人来说,没有说英语的环境,我们要想方设法地去创造环境。一方面,给他们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以下几种办法来练习说英语:

(1)课堂上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让学生感受学英语的氛围。

(2)每天上课后用五分钟时间进行演讲。演讲的题目有时固定有时随意,演讲的人多采取自愿的原则。每次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兴趣很浓。

(3)每周组织学生搞一次英语角,从学生中搜集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自由畅谈。

(4)每学期搞一次演讲比赛,以此来促使学生踏踏实实地抓好平时的练习。 通过采取以上几种办法,给学生创造说英语的环境,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给了他们锻炼说的机会,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3、培养语感

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不可能到实际的讲英语的环境中去生活。那么,我们可以每周上一节视听课。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有趣的材料,让学生在亲身感受讲英语国家人的真实生活的同时,体会其地道的语言。另外,还可以采用朗读、背诵的办法去模仿学习,学生会很自然地产生浯感,写出规范的、地道的句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杜撰一些汉语式的英语。

4、听、说、读、写相互结合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一种能力的提高自然会带动其它几种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写的能力要从各个方面着手。

二、掌握解题思路与技巧

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后,还需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思路与技巧.这样才能满足高考的要求。高考书面表达的最高要求是:覆盖所有内容要点,应用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

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在平时的训练中,有以下几步我们需要做到: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要求,选准、选全要点。其次,选择好时态、词汇和句型。注意:句型结构不可单一,要有一些复杂句子,如:带分词、带with结构的句子等;用好过渡词,加:however,besides,what’smore,therefore等。另外,文章结构要层次清楚、标点正确、卷面干净整洁。

总之,要写好一篇书面表达,主要靠的是平时的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练出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写出一篇一百字左右的文章便不是一件难事。

篇5:谈谈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

谈谈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近几年的英语教学,已从单纯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转向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书面表达题就是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令相当一部分学生头疼的一个题目。书面表达的测试形式可分为:看图作文、根据表格完成短文、看图填词和给出材料作文。那么老师应该怎样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呢?

一、加强训练

1、巩固基础

书面表达旨在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特别是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知识的活用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提高了运用能力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所以在中考复习中,老师应重视帮助学生巩固基础,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巩固方法有二:一要加强常用词汇、短语的复习,二要加强基本句型(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的复习,句型转换的复习也不能少,要培养学生用不同句型、不同词汇灵活表达相同意思的能力。

2、改写课文。

改写课文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课文中的词汇、句型、语法,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写下来,也就是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过程。这样,既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课文知识,又体会到用所学英语表达的乐趣,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以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2 Reading 为例,改写 He used to cause a lot of trouble.词数在130-140左右。

简析:改写本文需要提炼以下要点

1).Martin Murray是个什么样的男孩。

2).他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3).他的妈妈作出了什么样的决定,他在新学校的表现如何。

4).他是何时、如何改变的。

5).他现在的表现怎么样。

范文:

Martin Murray is a fifteen-year-old boy. He used to be a “ problem child ”. Because of his father’s death, his life became much more difficult. In order to afford his education, his mother had to go out for work. Martin wasn’t interested in studying, and he often got into trouble with the police. His mother made a difficult decision: to send him to a boys’ boarding school. Martin still caused much trouble. He wanted to leave the school. The head teacher said that it was necessary for him to talk with his mother. After talking with his mother, Martin realized that since his father died, he had been afraid of being alone. Martin has really changed. He has been working hard and now is one of the best students in his class. His mother’s love helped him feel good about himself.

3、模仿文章训练

许多同学在写作时习惯于先用中文思考或列出提纲,然后再把中文译成英文,这样写出的是中国式英文。英语写作要从用英语思维入手,直接用英语表达,才能激活学生头脑中已学过的各种英语表达方式。平时可让学生多浏览一些英文报纸和杂志,背诵其中的一些好段落,读得多了就会逐渐找到感觉,再下笔也就不觉得难以入手了。

阅读时要注意记忆各种句式和表达方式,模仿写作要经过一个过程,一要仔细阅读短文 ,弄清原文的句子结构,品味其中的谴词造句;二要勇于实践,勤于动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二、书面表达的训练步骤

从书面表达的题型来看,不论是给出材料作文还是图画提示作文,主要体裁是记叙和说明,表达要点都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都应使文章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正确提炼要点。

写作之前一定要把题目要求弄清楚,包括题目所给的材料提示、格式、所提供的图画内容以及所要求的词数等。如:写图画提示作文应认真仔细观察每一张图片,正确理解画面的确切含义。学生可根据要表达的内容选择语言材料,选用合适的时态、词汇、句型。对于图画提示作文,要善于利用图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对话、活动及其处所以及图中的文字说明或标识,要根据画面的内容提炼要点,用自己熟悉的词、短语、句型及正确的时态表达出来,少用自己没有把握的句型,尽量使用自己熟悉并已经掌握的词汇和句型结构(如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以及动词不定式等),能用简单句的尽量用简单句。如果遇到不熟悉或想不起的单词就用同义句或者同义词来代替。尽量避免使用汉语思维,同时要注意语言运用的场合,学生可以在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加以简单发挥,但是不能脱离文章的中心。

给出材料作文不同于看图作文,它不存在看错图意的问题,但是认真阅读材料更重要。文字材料作文应先确定体裁以及格式、人称、从哪几方面提炼要点等。书写时既不能翻译句子,又不能漏下要点,这就要求同学们对每个要点进行发挥。写作时需要注意短文要求的词数,只要达到要求即可,或者稍微超出,不要写得太多,写得越多,出错的几率也越高,但是绝对不能少写。所以,既要提炼要点又要作适当的拓展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

案例

假设你叫彼得。当看到某国际学校(校长Mr Smith)要招聘一名运动教练的招聘启事后,感到对此工作非常有兴趣。写一篇自我介绍表达你想得到此项工作的愿望。字数不少于100字。开头已给出。

简析要点如下:1、首先构思所涉及的方面:想得到这份工作,自我形象介绍如姓名、年龄、外貌、性格等等。2、你的能力:如会说流利的外语,擅长运动,如游泳、打篮球、乒乓球等等。与学生相处情况等等。3你的工作经历:你在哪一个学校做过体育老师,取得过什么成绩等等。

2、复查

文章写完以后,要认真阅读全文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查要点,看要求表述的要点是否漏掉。

二是查句式,看句子成分是否齐全,语序是否正确等。

三是查语法,看谓语动词时态、语态用得是否正确等。

四是查习语搭配,看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五是查单词拼写,看有无单词拼写错误、大小写、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尤其是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的拼写是否有误。另外,还要注意卷面整洁。

三、训练书面表达应重视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讲评。

英语写作练习是学生出错最多的一项练习,老师必须仔细批改,但是又非常费时间。可以这样做:把班里的学生按照学习水平的高低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老师从每个层次中抽出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详细批改,归纳出典型的错误,如时态、语态、词语搭配、单词拼写等错误。这样批改作文,不但可以减少工作量,而且能够全面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评典型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没有被抽查到的学生作文也不能忽视,让这些同学在老师讲评后自己找出作文中的错误。所有的同学讲评后把此次作文再写一遍,加深印象,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奏效。

篇6:浅析课文教学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析课文教学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析课文教学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从课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积累写作材料

如果一座大楼是由钢筋、砖瓦等多种材料构成,那么一篇作文则是由单词、词语等组成。现行课本初、高 中课文一百多篇,其中有多个单词,还有大量的句型。教学中要讲清常用词的用法以及不同句型结构 .如高一第一课《马克思如何学习外语》中就有force sb. to do,before long, have to,make thebase for, such/so that,in fact. encourage sb. to do,go on to do,be sureabout,keep on doing,in one's fiftie s,find it important to do,at the end of,give advice on how to do等十余条生动规范的表达法,教师在 讲清这些语法、语言点后,应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同时,特别注意这些表达法在上下文中的运用并要求学生 用这些词语造句,把它们真正吸收进自己的语言里来。

二、立足课文,多形式进行写作练习

中学课文是经过精选的,语言地道,文体丰富多样。教学中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改写、缩写、扩写、仿写等多种形式书面表达的训练。

1.改写:把对话改成故事,或把故事改成对话,如将课文《项链》改成150字左右的故事,把《观蚁 》的部分内容改成对话。

2.缩写:按课文的段意列出提纲,再叫学生缩写如课文《林肯》的提纲是(1):his childhood(2) his youth(3)his death最后列出要用到的词语,要求学生扩充成句,再叫学生根据课文大意,联成连贯的 短文。

3.扩写:主要是要围绕课文,以课文为基础,又要有所扩展,如在《皇帝的新装》我布置了这样一道题 :假如你是课文中那个说了“He has nothing on”的小男孩,讲讲那天的游行情况。

4.仿写:要求学生尽量用课文中学过的词汇、语法、句型、情节及写作方法模仿写作。如《盲人摸象》 是一篇寓言故事,所以我就布置了《矛与盾》的故事让大家模仿;还有《所有这一切都要偿还》这一课讲的是 一个小男孩一家的遭遇,我布置一篇《一个女青年的遭遇》并提出情景内容,文中可用到很多课文中词汇、句 型、语法。如stop draw upon,rob,be struck by,oblige,not more than,thrust at,wound,comfort,answer for以及as if引导的从句等等。

三、依据课文,培养语感

中国学生在习作中受到汉语影响常常会出现一些结构及表达上纯属汉语式的英语句子,要避免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语感训练是有帮助的,除了要求学生课外应大量泛读难易适中的英语文章外,对 课文应读熟读透,一些优美的段落要常常背诵,就课文某些段落由教师汉译,学生将教师的句子再译回英语, 这时,学生会发现自己在时态、语态、习语搭配上举棋不定,然后,学生对比原文纠正自己译回英语的错误。 由于段落出自课本,句子在时态及结构搭配上很有权威性。多做这样的练习,能够促进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从中也体验了自己的.运用能力,语法观念以及语感能力也从中得到了加强。

四、适当讲解课文 篇章结构,培养学生组句成短,组织成篇的能力

鉴于中学阶段多数课文是节选或经过改写的,不能把课文的语篇价值估计过高,也不应把学生对语篇的认 识过低。中学课文中少数课文和 篇章结构还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 篇章结构灵活多样。下面略举两 例高中课文是各组成部分(可视为句子)之间的常见关系结构,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顺序关系结构(step)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阐述事物关系的方法,明显地适用按步骤说明的描述文或说明文等文体中。如高一第一 课第一段。这段文字除第一、二句似乎与记叙的顺序无关外,以下各句之间的关系明显地是一步接一步的关系 .不难理解,像first――second then,and then,before long,at last,finally等均是表示这种关系结构的常 用语言手段。象这样的段落,在高中英语课本中是很多的。学生通过这些段落的学习,可学会一些描述文或说 明文的写法。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高考作文题用日记形式描述一天的活动,即可采用这种关系结构写法 .

2.层次关系结构(stack)

与顺序关系结构相似,层次关系结构也有预定的统一目标,只不过不是横向直线发展,而象是有一种纵向 的层次结构,并且有一共同基础(有时称作主题句topic sentence)把这些层次贯穿起来,这种结构也常见于 说明和描述文中。比如高二英语第五课《冬眠》中有这样一段:

Hibernation is more than sleep,It is a very deep sleep, The animal's temperature drops to ju st over zero centigrade,and its heart beatsin its hibernating state it can even live in a poison ous atmosphere for long tine time without any ill effect.此段第一、二句起总括全段的作用,为主题句 (topic sentence)属第一层接下来的四个不层次的句子第一层次内容从不同角度加以具体说明或理解,最后 一句即最后一个层次照应开头,形式对应。学生在对这样的段落结构有所了解之后,就可以拟题写象Our Scho ol,My Hometown, An unforgetable Day,My First English Teacher的作文了。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高考作文 的写法也都可以参照这样层次关系结构。

以上就如何在进行课文教学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既复习和巩固课文的旧知识,又 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谈了一点看法,希望能够促进课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7:浅析课文教学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析课文教学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从课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积累写作材料

如果一座大楼是由钢筋、砖瓦等多种材料构成,那么一篇作文则是由单词、词语等组成。现行课本初、高 中课文一百多篇,其中有2000多个单词,还有大量的句型。教学中要讲清常用词的用法以及不同句型结构 。如高一第一课《马克思如何学习外语》中就有force sb. to do,before long, have to,make thebase for, such/so that,in fact. encourage sb. to do,go on to do,be sureabout,keep on doing,in one's fiftie s,find it important to do,at the end of,give advice on how to do等十余条生动规范的表达法,教师在 讲清这些语法、语言点后,应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同时,特别注意这些表达法在上下文中的运用并要求学生 用这些词语造句,把它们真正吸收进自己的语言里来。

二、立足课文,多形式进行写作练习

中学课文是经过精选的,语言地道,文体丰富多样。教学中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改写、缩写、扩写、仿写等多种形式书面表达的训练。

1.改写:把对话改成故事,或把故事改成对话,如将课文《项链》改成150字左右的故事,把《观蚁 》的部分内容改成对话。

2.缩写:按课文的段意列出提纲,再叫学生缩写如课文《林肯》的提纲是(1):his childhood(2) his youth(3)his death最后列出要用到的词语,要求学生扩充成句,再叫学生根据课文大意,联成连贯的 短文。

3.扩写:主要是要围绕课文,以课文为基础,又要有所扩展,如在《皇帝的新装》我布置了这样一道题 :假如你是课文中那个说了“He has nothing on”的小男孩,讲讲那天的游行情况。

4.仿写:要求学生尽量用课文中学过的词汇、语法、句型、情节及写作方法模仿写作。如《盲人摸象》 是一篇寓言故事,所以我就布置了《矛与盾》的故事让大家模仿;还有《所有这一切都要偿还》这一课讲的是 一个小男孩一家的遭遇,我布置一篇《一个女青年的遭遇》并提出情景内容,文中可用到很多课文中词汇、句 型、语法。如stop draw upon,rob,be struck by,oblige,not more than,thrust at,wound,comfort,answer for以及as if引导的从句等等。

三、依据课文,培养语感

中国学生在习作中受到汉语影响常常会出现一些结构及表达上纯属汉语式的英语句子,要避免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语感训练是有帮助的,除了要求学生课外应大量泛读难易适中的英语文章外,对 课文应读熟读透,一些优美的段落要常常背诵,就课文某些段落由教师汉译,学生将教师的句子再译回英语, 这时,学生会发现自己在时态、语态、习语搭配上举棋不定,然后,学生对比原文纠正自己译回英语的错误。 由于段落出自课本,句子在时态及结构搭配上很有权威性。多做这样的练习,能够促进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从中也体验了自己的运用能力,语法观念以及语感能力也从中得到了加强。

四、适当讲解课文 篇章结构,培养学生组句成短,组织成篇的能力

鉴于中学阶段多数课文是节选或经过改写的,不能把课文的语篇价值估计过高,也不应把学生对语篇的认 识过低。中学课文中少数课文和 篇章结构还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 篇章结构灵活多样。下面略举两 例高中课文是各组成部分(可视为句子)之间的常见关系结构,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顺序关系结构(step)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阐述事物关系的方法,明显地适用按步骤说明的描述文或说明文等文体中。如高一第一 课第一段。这段文字除第一、二句似乎与记叙的顺序无关外,以下各句之间的关系明显地是一步接一步的关系 。不难理解,像first――second then,and then,before long,at last,finally等均是表示这种关系结构的常 用语言手段。象这样的段落,在高中英语课本中是很多的。学生通过这些段落的学习,可学会一些描述文或说 明文的写法。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高考作文题用日记形式描述一天的'活动,即可采用这种关系结构写法 。

2.层次关系结构(stack)

与顺序关系结构相似,层次关系结构也有预定的统一目标,只不过不是横向直线发展,而象是有一种纵向 的层次结构,并且有一共同基础(有时称作主题句topic sentence)把这些层次贯穿起来,这种结构也常见于 说明和描述文中。比如高二英语第五课《冬眠》中有这样一段:

Hibernation is more than sleep,It is a very deep sleep, The animal's temperature drops to ju st over zero centigrade,and its heart beatsin its hibernating state it can even live in a poison ous atmosphere for long tine time without any ill effect.此段第一、二句起总括全段的作用,为主题句 (topic sentence)属第一层接下来的四个不层次的句子第一层次内容从不同角度加以具体说明或理解,最后 一句即最后一个层次照应开头,形式对应。学生在对这样的段落结构有所了解之后,就可以拟题写象Our Scho ol,My Hometown, An unforgetable Day,My First English Teacher的作文了。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高考作文 的写法也都可以参照这样层次关系结构。

以上就如何在进行课文教学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既复习和巩固课文的旧知识,又 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谈了一点看法,希望能够促进课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8:浅析课文教学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析课文教学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从课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积累写作材料

如果一座大楼是由钢筋、砖瓦等多种材料构成,那么一篇作文则是由单词、词语等组成。现行课本初、高 中课文一百多篇,其中有2000多个单词,还有大量的句型。教学中要讲清常用词的用法以及不同句型结构 。如高一第一课《马克思如何学习外语》中就有force sb. to do,before long, have to,make thebase for, such/so that,in fact. encourage sb. to do,go on to do,be sureabout,keep on doing,in one's fiftie s,find it important to do,at the end of,give advice on how to do等十余条生动规范的.表达法,教师在 讲清这些语法、语言点后,应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同时,特别注意这些表达法在上下文中的运用并要求学生 用这些词语造句,把它们真正吸收进自己的语言里来。

二、立足课文,多形式进行写作练习

中学课文是经过精选的,语言地道,文体丰富多样。教学中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改写、缩写、扩写、仿写等多种形式书面表达的训练。

1.改写:把对话改成故事,或把故事改成对话,如将课文《项链》改成150字左右的故事,把《观蚁 》的部分内容改成对话。

2.缩写:按课文的段意列出提纲,再叫学生缩写如课文《林肯》的提纲是(1):his childhood(2) his youth(3)his death最后列出要用到的词语,要求学生扩充成句,再叫学生根据课文大意,联成连贯的 短文。

3.扩写:主要是要围绕课文,以课文为基础,又要有所扩展,如在《皇帝的新装》我布置了这样一道题 :假如你是课文中那个说了“He has nothing on”的小男孩,讲讲那天的游行情况。

4.仿写:要求学生尽量用课文中学过的词汇、语法、句型、情节及写作方法模仿写作。如《盲人摸象》 是一篇寓言故事,所以我就布置了《矛与盾》的故事让大家模仿;还有《所有这一切都要偿还》这一课讲的是 一个小男孩一家的遭遇,我布置一篇《一个女青年的遭遇》并提出情景内容,文中可用到很多课文中词汇、句 型、语法。如stop draw upon,rob,be struck by,oblige,not more than,thrust at,wound,comfort,answer for以及as if引导的从句等等。

三、依据课文,培养语

[1] [2] [3]

篇9: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发展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书面表达题从无到有,所占比分不断增加。九六年后占比分的百分之二十。书面表达是高考中难度较大、区分度较高的题目。做得好与不好对考生的成绩影响很大。近年高考评卷分析表明,大约百分之十的考生书面表达题得零分,不少考生只得几分。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是每个中学英语老师的重任。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有赖广大英语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统编教材基本没有对书面表达提出要求,没有多少有关的练习。教师只好另找材料。SEFC教材有一系列培养学生书面表达技能的训练材料。如何利用好这些材料也是教好新教材的一个关键。

一、L、W、S、P(Letter ,word, sentence, passage)渐进式

对学生提出规范而整洁的卷面要求为不少老师所忽视。不规范的书写往往造成考试中不必要的掉分。句子的首字母不大写,句中的个别字母又大写,英语的句号写成“。”的错误在学生作业中时有所见。例如:“the teacher said that He was glad to see us。”规范的大小写、标点符号和整洁的卷面是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要让学生加以重视。这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的一个方法。 单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单词的拼写和用法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生的书面表达作业中,单词拼写和动词用法错误最多,各占错误中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不少老师忽视单词的教法,缺少指导学生如何记忆单词。这也是学生英语学得不好的主要原因。部分高中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还停留在初一那种“顺口读”的水平。初学英语时,单词少而短,学生通过拼读字母的方法记忆单词,如bike, 读B-I-K-E bike,tea,读T-E-A tea。高中英语单词长了,字母多了,用这种方法记忆单词肯定事倍功半。如pronunciation,读了不知多少遍P-R-O-N-U-N-C-I-A-T-I-O-N,还是记不住,或很快就忘了。老师没有指导学生用更科学的方法记忆单词,学生觉得单词很难记住,准确率也不高。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在开学之初,老师要花点时间教导学生如何记忆单词。利用音标、音节的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初中学过的开音节、闭音节、字母组合发音等规则对记忆单词是很有效的。不少学生知道cake,me,bike,rose,use是开音节单词,bad,met,big,lock,luck是闭音节单词,却不知道student中的stu是开音节,doctor中的doc是闭音节。在高中英语单词教学中,教会学生用音标、分音节记单词,在句子中记单词,学生就会觉得记单词不可怕,准确性也提高了。

短文由句子构成。教学大纲要求高中学生具有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要高,鼓励学生学好比较简单的句子,少用复杂的从句,多用简单句。句子结构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动词的用法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强调每个句子有一个有时态和语态变化的动词谓语。动词是句子的灵魂,不少学生常常会错用英语的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初中所学的五种基本句型要不断复习。高中较复杂的句子是这五种基本句型的`展开。高一以单句训练为主,每个单元的对话是进行套句训练的好材料。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个别段落,听写课文中比较实用的句子。这是一个好方法。一节课用几分钟的时间听写课文中的几个句子,读两遍或三遍,一来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二来可以训练学生的书写速度和单词拼写。如SEFC教材SUTDENTS' BOOK 2A第二单元NO SMOKING,PLEASE!中的对话,听写1).Do you mind if I smoke? 2).I wonder if I could use your phone.3).Go ahead.三个句子,重点和难点就检查到了。由于句子来自课文,学生读书的时候就会更认真和细心。成绩好的学生听一遍就可能写出来了,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写出不少,写错了可以马上发现、改正。教师可以抽样检查,每个单元后全部上交检查。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效果不错。学生细心了,单词的准确率也高了。高一下学期,可以课后要求学生做一些翻译练习,主要是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学生用专用本子,每天翻译几个句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可以复习初中的句型,可以检查课后的重点词组、句型或结构,可以分专题进行练习,或连续几天都是与时态有关的句子。例如,用下面几个句子复习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1)、昨晚我买了一本词典。2)、我已经买了词典。3)、他看过这部电影了。4)、上星期你有没有见过彼得?(1.I bought a dictionary last night. 2.I have bought a dictionary. 3.He has seen the film. 4.Did you see Peter last week? )教师抽样检查,利用课堂上几分钟时间来评讲。经过训练,学生写单句的技能有了提高。

除了单句的练习,短文写作训练也要漫漫开始进行。SEFC教材有一系列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材料,从句子到段落、篇章,层序渐进。高一上学期主要是连词成句、句型转换、改写等。高一下学期以短文填词为主,也可以对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练习。高二增加连词成句、连段成篇、看图作文等创造性的练习。教师要认真分析SEFC教材中的书面表达练习材料,有计划,巧安排,系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范文式

美国学者格雷夫斯说过:“孩子们是通过学习榜样(范文),亲身实践来学习写作的。”模仿是初学者的捷径,是符合认知规律的。SEFC教材的WRITING一课中有不少填词成篇的练习,他们就是很好的范文,教师应要求学生注意模仿。写短信、日记,改写,看图作文等练习,学生思考,或口头作文,或书面表达。教师抽样检查,集体评讲,示以范文。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如何写,自找错误、不足,自我对照,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三、创作式

虽然高考书面表达题对答题要求作了明确的说明,学生一般不会有审题方面的错误,但是,书面表达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是书面表达

练习的重要一课,尤其是高三。学生经过高一、高二从单句到短文的初步阶段后,已有了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课本中的缩写改写练习,给出了一些关键词、提示词,每个学生都可以写,有内容写。这是比较容易的创作,是学习写作的初步。每节英语课,安排一个学生值日,用英语作几分钟的发言。这是口头作文,兼练口语和听力,教师指出较明显的错误,共同提高。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出各种情景、文字说明、看图说话等,可以集体讨论所写要点,给出关键词、提示词,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完成后上交老师检查。批改方法可以多样化,或全收全改,建议对错词错句下划线,让学生自己或同桌进行改正;或部分抽查,集中评讲,指出优缺点,示以范文;或让学生交换先改,重做上交老师检查。书面表达是难题,要擅于表扬学生,鼓励学生,给他们信心。教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不同写作材料都要进行训练,学生遇到有关考题时就会心不惊,会表达,写得好。

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中学阶段英语教学中师生共同努力的目标。本文介绍了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不同时期的一些教学方法。从单句到短文,层序渐进,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书面表达的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教师也高兴。但是,高中学生在记忆单词和基本句型及时态的用法方面有很大的困难,这与初中英语基础不好有关。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初一到高三整个中学阶段都很重要,是持久战,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篇10: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发展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书面表达题从无到有,所占比分不断增加。九六年后占比分的百分之二十。书面表达是高考中难度较大、区分度较高的题目。做得好与不好对考生的成绩影响很大。近年高考评卷分析表明,大约百分之十的考生书面表达题得零分,不少考生只得几分。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是每个中学英语老师的重任。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有赖广大英语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统编教材基本没有对书面表达提出要求,没有多少有关的练习。教师只好另找材料。SEFC教材有一系列培养学生书面表达技能的训练材料。如何利用好这些材料也是教好新教材的一个关键。

一、L、W、S、P(Letter ,word, sentence, passage)渐进式

对学生提出规范而整洁的卷面要求为不少老师所忽视。不规范的书写往往造成考试中不必要的掉分。句子的首字母不大写,句中的个别字母又大写,英语的句号写成“。”的错误在学生作业中时有所见。例如:“the teacher said that He was glad to see us。”规范的大小写、标点符号和整洁的卷面是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要让学生加以重视。这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的一个方法。 单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单词的拼写和用法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生的书面表达作业中,单词拼写和动词用法错误最多,各占错误中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不少老师忽视单词的教法,缺少指导学生如何记忆单词。这也是学生英语学得不好的主要原因。部分高中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还停留在初一那种“顺口读”的`水平。初学英语时,单词少而短,学生通过拼读字母的方法记忆单词,如bike, 读B-I-K-E bike,tea,读T-E-A tea。高中英语单词长了,字母多了,用这种方法记忆单词肯定事倍功半。如pronunciation,读了不知多少遍P-R-O-N-U-N-C-I-A-T-I-O-N,还是记不住,或很快就忘了。老师没有指导学生用更科学的方法记忆单词,学生觉得单词很难记住,准确率也不高。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在开学之初,老师要花点时间教导学生如何记忆单词。利用音标、音节的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初中学过的开音节、闭音节、字母组合发音等规则对记忆单词是很有效的。不少学生知道cake,me,bike,rose,use是开音节单词,bad,met,big,lock,luck是闭音节单词,却不知道student中的stu是开音节,doctor中的doc是闭音节。在高中英语单词教学中,教会学生用音标、分音节记单词,在句子中记单词,学生就会觉得记单词不可怕,准确性也提高了。

短文由句子构成。教学大纲要求高中学生具有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要高,鼓励学生学好比较简单的句子,少用复杂的从句,多用简单句。句子结构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动词的用法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强调每个句子有一个有时态和语态变化的动词谓语。动词是句子的灵魂,不少学

[1] [2] [3]

篇11: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语言文字是符号系统,是用于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的交际载体。语言学习最终要实现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语言的掌握是要以语言表达能力为根本的和终极性的标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语文教育的学科宗旨和重要目标。语文课堂教学须致力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着力引导和调动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能说,这是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语文教育的核心所在。

一、通过阅读实现信息贮存和语词意义深化

表达能力体现为有话可说,有话可说的前提和内在根据是“有事可言、言之有物”,即头脑中须有关于人物、事物、场景的有意义的信息量贮存,以及与这些“人”“事”“物”相对应的语词贮存,内心中盛装着信息,盛装着有意义的事物和标指这些事物的语词。获得这些信息贮存,以及与之相应的语词的累积与贮存,阅读是重要的实现途径。语文材料是用语言文字标示和表达的客观事实与作者的主观感受。通过适宜的阅读,实现对语文材料内涵的理解,从而实现信息贮存和语词意义深化。

1.课文整体沉浸式阅读

阅读的根本指向在于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材料获得全面的理解、掌握,完成对它的全面知觉和内涵把握,人在知觉过程中,往往因为原有知识基础的薄弱和受个人知觉类型倾向的左右,而出现“场依存性”情况,即不能超越细节去把握全局,不能使自己的知觉脱离具体的细节去掌握事情的整体要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情形在青少年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整体沉浸式阅读是引导学生克服对语文素材的局部感知而忽略对其整体意义把握的重要手段。学生首先借助教材课文来学习语言,通过课文整体沉浸式阅读,理解课文的内涵,成为语文学习的基础。从根本上说,课文整体沉浸式阅读是一次整体的意义建构过程。具体说来,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对文本中心思想、核心精神的领会,即知道说的什么事;二是对文本的主体情感基调的体认,即体会到了课文所蕴含的情感色彩;三是对反映和代表中心思想的具体词语的感知与辨识。后两者是紧紧结合在一起,构成课文的意境。整体阅读中必须强调对课文意境的感知,文本往往是因意境而立体、因意境而鲜活,而意境都是由具体事物构成的,或者说,是由表征具体事物的语词构建而成的,所以,具体语词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一定不要将具体词语从课文语境中抽取和剥离出来进行读或写的训练,而是引导学生在不脱离课文环境的状态下去辨识、学习,体悟具体词语含义,深入理解和记住语词,实现语词意义深化。课文整体沉浸式阅读还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即引导学生个体对课文做基于个人立场和个人经验的品读。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固然重要,但不要太多,课堂不是教师个人口才的秀场,而是催发学生思绪飞扬和精神畅游的时空。因此,课堂上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个人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以自己的眼光和视角与文本内容碰撞。带着自己的侧重,读出自家的味道,形成自己的体悟,才能实现来自阅读材料的语文给养与自身经验系统的深度结合、牢固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语言积累和贮存。这也正是紧随而至的个性化表达的基础。

2.深邃的经典阅读

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的意义在于它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和本质解释更为传神、凝练和深刻,它的生命力、传播力因此而更厚重久远。阅读学习经典贵在精秀和纯正,不求数量的众多,但求深刻领会经典作品的深邃意蕴。将经典作品细加品读,并熟读至诵,是经典阅读的好方法。

3.广博的各类文体阅读

语文是表情达意的,是对广阔生活面的反映,生活是语言文字素养成长的最原始母体,因而,增加语言文字的积累,借助教材课文和经典文学作品还远远不够,还须引导学生有广博多样的各类文体的阅读经历和阅读储备。物品说明、企划方案、启事文告,甚至是各类商品广告词,都可以对学生语言素养的丰厚与提升发挥作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留心、收集这类文本材料,并加以咀嚼和揣摩,天长日久必能丰益学生的语词结构,进而提升其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

二、从汉语文字本体切入,培植和强固学生的文化底蕴

文字所内含的文化意蕴是丰富而巨大的,远远超越了文字符号本身。语言表达的内在驱动力量来自于语言文字的内部,来自于强劲的文化意蕴、文化血脉的支撑,文化意蕴和文化血脉是语言表达的深厚根基和依托,是意蕴深厚的“背景书”。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字的文化意蕴体会得越饱满厚实,他用语言文字呈现出来的就越丰富鲜活,他就越有话可说。可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需从培植和强固学生的文化底蕴做起,因此,从汉语文字本体切入和突破是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和抓手。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是最富有文化携带和文化附着意义的文字体系,其文字本身就蕴含着文化问题,文字的结构框架本身就具有文化属性,它在传播过程中要传播本体所携带的文化。例如“人”字,它以形象的文字结构形态,传递给学生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扶持的本质关系,进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存的属性。因此,学习汉语文,还要注意从汉字本体入手,打开内在文化意蕴的厚重所在,引导学生真正透视到其内在关联着的逻辑架构。讲述、讲解汉字本体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实际上就是回归生活的本原,打通语言文字与生活之间的血脉联系,揭示出文字所表征的本原性的生活意义和文化色彩,而这须有宏大的社会相关领域里的知识背景做观照和依托,这实际上已然超出了语言学习范畴,而向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等领域做延伸。例如,我们向学生讲解“耕种”这个词语时,仅仅告知这是一个农业生产的'操作方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须向学生揭示这个词语所代表的一种农业经济形态,这个词语所表征的人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符号价值。课堂文化的核心是讲授文化,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方面,应具有较为丰厚的文化底蕴,从汉语文字本体切入,在培植和强固学生的文化底蕴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教师对语文学科知识及其教学的把握,早已超出机械论范式,它更注重赋予课文里的每一个词汇、每一个语句以鲜活的生命张力和厚重的文化意义质感。他懂得知识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的源头在于生活,在于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和对生活世界的回归,于是,他通过解析文字的架构,讲述文字背后的故事,讲授文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方式,将一个生动鲜活的文字故事图景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时,文字在学生面前不再是孤立的符号,不是孤立的意义单位,而是一种具有生活内涵和生命意义的流淌,语文学习也不再是机械的、呆板的符号记忆,而是一种对于具有完整意义的信息系统的立体建构式掌握,从而使语言文字传递过程的信息本体和文化意蕴的结合达到最佳境界,实现文化的固本强基。

三、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直观形象化

1.注重将过程情形直接呈现给学生

学生有话可说,实际上是学生对客观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或从学习材料中看到了某种结论,进而去表达这个结论。新课改强调“过程与方法”的理念,就是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反对将公式、公理、法则、论断等结论性知识直接呈现或塞给学生,所以,教师要注重对事物发展过程的描绘和介绍,善于将进程状态呈现在学生面前,而非直接将结论塞给学生。例如,在讲到记叙文与说明文的异同时,有的教师直接把“人称称谓上不同、对所介绍之物的情感表现上不同”等几个不同点告知学生,而有经验的教师则是引导学生以某一事物的写作为例,通过让学生观察记叙文和说明文两种不同文体里的“某一事物”,其在人称、情感色彩等的写作手法上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自己得出上述结论,这个时候,学生因直接观察到了两者的不同,内心具有了深刻的感悟,因而说出这个结论时,其语言是丰富流畅的,真正发自内心有话可说的。

2.善于使用对话式语言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描述性语言对于交代知识的前提背景、一般状况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最能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重点引向具体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内容更为直接和活跃、答案的产生更为集中和迅捷的,是对话式语言的使用。提问是最经典、最适宜的对话语言运用形式,所以教师一定“要善问”,一定要善于以问题做驱动,且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清晰明了的,具有明朗感、清晰感,这样,学生才能容易回答和说出答案。教师的直接提问或前提描述与设置是最有助于学生产生明朗感,也最能够激发学生将感受说出来、表达出来的,最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来自于课文中的,所以教师首先要对课文整体烂熟于心,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明确的提问意识和具体的谈话计划。其次,要把握提问的几种类型:一是信息梳理式提问,即基于对整篇课文作全面梳理,确定提问话题。二是关键点提问,即所提问题一定是能够对整篇课文和整个学习材料起到串联作用的。例如,在《木兰辞》这篇课文中,对木兰毅然报名替父从军征战的描述和木兰回乡、家中梳妆的描写是全文的关键意义点、节点,也即设问之处。三是扩展式提问,能引导学生做延伸性联想和思考的问题。最后,教师还要善于激发学生形成讨论的习惯和氛围。

3.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绘制思维导图(Mind Map),使思维可视化,也是一种较为形象的语文教学方法。思维导图是将思维过程和思维内容,用线条、图形等较为形象化的手段加以表达呈现的一种思维工具和技术方式,被称为外化的“精神图谱”。无论在新授课上,还是在复习课上,得体地使用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学生智力成长、提升学习效能,更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上思维导图的使用强调“师生同画”,即师生在课堂教学的现场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实际上,导图的绘制绝不是看似简单的“画”,而是由语言、图形和动作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一次调动起听觉、视觉和动觉等几种感官活动、触及到几种认知风格的综合性活动,是集语言描述与讲解、图形呈现与观察以及动手操作绘制于一体的立体性活动。导图的意义在于绘制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引领,在于引领中对于课文内容的又一次强调、点拨与渗透,在于言语中枢、视觉中枢和运动神经的共同行动与兴奋。它通过调动学生听觉的、视觉的和动觉的感官活动,使听、看、画三者协同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从中汲取到适宜自己的刺激信息信号与方式,让每位学生的每一种学习风格都得到发挥,并看到自身的不足,有意识地向别人学习,使各种感官活动互补和相互促动,进而起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效用。

篇12:高中英语教学中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写是最难的,也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外语功底。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往往按照汉语习惯写英语句子。有部分学生虽然能按照英语语法规则连句子,但是全篇都是简单句的堆砌,由于句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承接上下文的词语,所以短文枯燥乏味。最令人忧伤的是常用词语的搭配和拼写错误比比皆是。然而,近几年高考对书面表达这一题型的评分要求却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评分时,要注意到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以及语言的得体性等。由此可见,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改进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本人拟结合教学实践,就此作一些探讨。

一、写作教学融入到听说教学中

1、改写对话

现在使用的教科书中,每单元都有对话课。在进行过听、说、读等相关的对话教学步骤之后,可以让学生用第一、三人称叙述对话的内容,然后写出来 ,要求学生改写的过程中注意时态、语态、人称和前后的逻辑关系。这样,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的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例如:高中英语第二册Unit 4 Lesson 13 是两个朋友周兰和贝蒂在餐厅交谈的一组对话。在巩固所学内容的时候,让学生用第一人称讲述对话的内容,接着把复述的内容写出来,大部分学生都在短时间内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下面是其中的一篇习作:I met Zhou Lan in the students' dining room. I wanted to have a look at Zhou Lan's copy of China Daily because I wanted to know what would be on that weekend. The newspaper said that the “Red Roses” pop group would give a performance. They were said to be very good. I would like to go and so would Zhou Lan. Finally we decided to go to the theatre together.

2、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听力材料

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听力材料内容丰富多样,有人物介绍、说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小故事等。对于一些较有趣的听力内容,可以在做完听力之后,让学生结合所给的问题与答案,组成一篇小短文。有的听力材料有相关的插图, 则可以让学生依据所听的内容与插图,写一篇看图作文。这样,学生在做听力的时候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否则他们就不能完成写的任务。把听写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例如,在做高二下册Unit 18听力练习的时候,笔者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插图和已经理解的内容组织一篇短文,结果学生完成得很好。

二、书面表达与课文阅读相结合

1、概括阅读材料,进行写作训练

在每单元的阅读课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全面阅读课文,感知内容,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阅读训练。之后,教师用汉语把阅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组成一段材料,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短语、句型等语言知识,用英语写出来。其次,在学习过课文中的知识点之后,为了检测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情况以及语言知识的掌握状况,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将所学的词、短语、句型组成句子,然后把句子组成小短文,从而学生记住了所学的原点知识,同时使得学生在形成英语思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连词成句、连句成文的语言组织能力。

2、缩写、改写阅读材料

缩写是指学生在仔细阅读课文内容以及理解其结构联系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加工和整理后,按照逻辑顺序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原文大意,从而形成一篇源于课文又与原文不同的小文章。进行课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可用问答练习的形式,针对课文的重点内容提问,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上关键词语。让学生根据关键词语先复述课文,然后写成小短文。例如,在学习高一教材Unit 13 Lesson 50 Abraham Lincoln 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给出了一些问答题,例如:“When and where was Abraham Lincoln born? What did he use to do when he was a child? Where did he work as a young man? How did he become a lawyer? What did he work for in all his political life? Why did the American Civil War break out? How long did the war last? What happened after the war ended in 1864? Why was Abraham Lincoln killed after the war ended?”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笔者在黑板上板书,列出一些重要的词语(Kentucky, February 12th1809, help, farm, store, post office, study, spare time, free state, set up, break away from, four years, president, love, hate, shoot, sad, consider)。回答完问题之后,让学生看黑板复述课文,接着在作业本上写下来,学生写起来比较顺手,效果很好。

改写则是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根据所给的要求对原文的形式或者内容做一定的改变,形成新的文章。 例如在学完Abraham Lincoln 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假如你是Abraham Lincoln,请你给大家讲述你的生平”。要求学生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把相关内容写出来。通过缩写、改写所学习的阅读材料,不但使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而且还能让他们驾驭课文进行再创造。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续写阅读材料

对于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在分析过文章之后,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从某个角度或者将某个话题继续写下去,从而形成新的语言材料。续写是要求比较高的书面表达训练形式,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自由写作

无论是每个单元里的写作话题还是练习中的写作材料,多数有些陈旧,学生不太感兴趣,没有写作激情。为了达到比较熟练地运用语言的目的,可以让学生进行每天十分钟的自由写作。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爱好以及时事政治等自编话题或者教师提供话题,运用各种体裁进行写作练习。 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每节课都进行五分钟的演讲。并且提供了一些话题,如My opinion about _; How I feel about life; My mother/father/sister/uncle; My worst day; A time I failed; Family problem; An adventure; What I am learning in my _course; If I were rich; My native country; people I admire; Difficulties I am having etc. 此类话题能够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有话可写,有感可发。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只要所表达的不偏离话题,学生可以适当地运用自己在课本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尽情地发挥。同时,以这种方式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得到充分地锻炼与提高。

四、作文讲评

学生完成了写作之后,教师进行批改并给出例文。这种模式下,教师批阅很辛苦,而学生却收效不明显。笔者在平日的教学中发现批阅作文有许多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板书到黑板上,然后与全班学生一起从审题到语言表达等方面讲评这篇文章,起到示范作用。其次,在讲评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列出能够表达同一意思的不同的英语词组和句型,总结出各类题材体裁中常用的词组和表达方法。另外,教师可以把要提供的书面表达范文设置成完形填空,以辨析词语在具体语言背景下的运用,或者把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设置成短文改错,让学生在审阅和评判中订正自己的错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获得的零散的语言知识,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的系统化和条理化,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对篇章结构的理解能力以及纠正错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学生互相评改的方式。也就是说让同桌或者前后桌互相批改互相学习,让他们自己体会阅读别人作文的感受,同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他们认识到在作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之后,让学生重新行文后上交。这样,教师批改起来比较轻松,而且很容易找出典型的错误,有利于讲评。

针对学生在作文中所出现的错误,如果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进行讲评总结;对于其他的错误,教师可以在批阅时只把错误画出来,让学生自己动手改错,然后再给老师看。这样,教师节省了时间,学生则通过动脑动手纠正错误而印象更加深刻,从而提高得更快。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可以定期的进行作文评比,并充分利用板报和专栏等进行优秀作文展览,或者采用传阅方式进行,供大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写作能力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对写作训练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在英语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运用教材,将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融入到听说读等语言技能的教学之中,融入到实际生活之中,活化了教学内容,使教学材料和书面表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总而言之,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和教师持之以恒的培养以及正确的引导。在教师有计划的组织和耐心帮助以及正确的引导下,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戴军熔 《开展综合型教学,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第3期

3 、陶大春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课堂训练,指导的实践与探索》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第10期

篇13: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论文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优秀的表达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合适的时机,将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清晰地表达给对方,这种明确的表达有助于学生和别人的交流与沟通。不过,在实际的生活中,具有良好表达能力的人大多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作为积淀。因此,表达能力往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所体现的往往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对他们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使学生变得更加优秀。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同感

优秀的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在恰当的时机,更好地向外界展示自己,进而在表达的过程中有效展现自己所具备的智慧、能力与素质,并使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受到更好的社会评价,从而产生正面循环效应,借助这些好的评价进一步激励自己、认可自己,提高学生对自身主体的认同感。

二、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忽视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始终是当代初中教师在教学中无法摆脱的影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校与教师都比较重视对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在这种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氛围下,虽然出现很多基础知识牢固的高分学生,但是这些学生却缺乏必要性的训练,他们在实际的学习中时常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学生忽视了培养自身的表达能力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及理念的影响,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家长及学校的教师都只用学生的考试分数说事情,只要求学生能够取得高分即可。在这种畸形观念的影响下,学生逐渐忘记了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最终开始忽视自身的表达能力。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要想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学校与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这一问题。首先,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重考试、中分数”的守旧观念,应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力度。其次,学校在进行课程的安排与布置时,除了要做好正常的语文知识教学外,还应该提高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力度,并在每一堂课中都把“表达能力培养”贯彻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例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的讲解中,可以让学生自发地进行课文的阅读、朗诵,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然后引导学生主动分析,说明对文章的理解,对皇帝的'看法等,再由其他学生补充意见,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自身对表达有心理障碍,在进行语言运用时害怕自己出错后被同学嘲笑。如果这种心理长期存在,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点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首先,教师在课下要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需求,帮助学生战胜心理困扰,勇敢地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必备基础;其次,教师应传授学生心理减压方法。例如,在课堂回答问题、与人交流之前可以先对自己说“我能行、没问题”,或者事先默默地复述一遍要说的话,使学生的压力得到舒缓。

(三)大胆使用新的培养方式

首先,从语文知识的特点出发,教师可以根据其文学知识量大的特征,引进优秀文章,并组织学生采用朗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借助阅读的过程,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文章内容表达的主旨含义,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预先安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大胆的讨论,利用这种问题交流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表达。最后,语文教师应重视表达能力的生活性,要将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纳入到日常生活当中。例如,可以在节假日、体育比赛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演讲,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之,语文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只有不断克服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岩.浅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J].中华少年,2016(28):89.

[2]黄化.论述初中语文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表达能力[J].中华少年,2016(23):41.

[3]陈眉眉.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探讨[J].作文教学研究,2016(3):7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