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不是丸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再见亦不见爱情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再见亦不见爱情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再见亦不见爱情散文
再见亦不见爱情散文
时间,永远不会有尽头。
很久,很久以后。终于发现,原来,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了今天就没有明天,曲终人散就是童话最完美的结局。倒不如给自己一份心安理得,一个微笑的表情。因为忧伤只是一个人的寂寞,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没有手牵着手走在一起,不是因为没有努力,没有坚持,而是没有足够的缘份。就像黑夜散落在天空中的.烟火,一开始很好看,很光亮。然而一切过后天空依然是黑暗幕色。
也许,不经意间,还会思念。不是没有忘记,只是不想忘罢了。
从前的某个画面,某个场景,这些都汇集出一幅幅青春的纪念册。
很多人,笑过,哭过,爱过…却再也没有一片绿叶,再也没有一段青翠的岁月。正如一句话:不是没有爱,是爱没有生命力。这种没有生命力的爱我管她叫作:现实之爱。
不需要三年,五年或十年,更不需要一辈子。等,不是最终的答案,有些人一旦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再见不如不见!
至纯至美的爱情,只是用来回味…
篇2:爱情散文:再见
爱情散文:再见
一年前的一天,燕兴冲冲地跑到我家,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她遇到了云。燕和云是以前公司的同事,都在一家很大的企业工作,可是在公司的时候并没有机会认识。自从燕跳槽去了独资公司,她很少有时间和以前的同事联系了。也不知怎么的,突然间燕说起了云,一副开心幸福的样子。“也许是缘份吧!”我想。
其实燕的周围总有追求者,大学时燕主修外语。燕说做学生的几年其实很短,高中的时间都忙着应付考试了,应该珍惜大学的生活。燕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充实,上课、图书馆、语音室,甚至于睡懒觉和听音乐也成了她享受生活的内容。燕和男孩、女孩们坦然开心地生活着,匆匆间她毕业离开了学校。谈起大学时代的感情 ,燕说 :“总觉得还不是时候,但愿永远只属于一个人,我不想要太多的缘续于这一生。”“追求完美的燕。”
这次,燕是全心投入的,快乐得像只小鸟、蹦来跳去,只是来我家的次数少了。燕说:“我得忙着工作,还得和云去飞翔!”看到燕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感情归属,我真替她高兴。
渐渐地,燕有些沉默了,灿烂的笑容总觉得有些勉强。终于,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情一人节的晚上我很晚回家,可燕已等候多时,凄凄切切、泪眼迷蒙的样子,见我后只说了一句话:“我们说再见了。”我愕然,实在找不出分手的理由。
印象中的云聪明、率直、健康,次数不多的见面,觉得和燕有很多相似之处,不知不觉地也喜欢上了这个朋友。云很好强,也许是有追求完美的共性*,云总是指出燕的种种不是,但是看到燕虚心接受、无怨无悔的样子,我想他们是幸福的……唉,可现在?!
又是单身贵族的燕,总觉得有些落寞的感觉,沉静了许多;偶尔拜访云的公司,看到的云也有些孤独,失去了往日的幽默;俩人都憔悴了。
几个月后,燕又来到我家:
“知道吗?时间真是奇妙的东西,开心的会继续留在脑海中,伤心的也会渐渐平抚,所有的一切都浮上了一层淡淡的美丽。”燕能走出情绪的低谷,真好。
“云有些消沉。”我还是忍不住告诉燕他的近况。
“云如其名,他太喜欢自一由了,也许是我给了他压力。不管怎么样,我会珍惜曾经相处的日子,希望他能象以前一样生活。”
……
“爱若留是福,爱若分该悟,走过;就该珍惜;爱过,夫复何求。”
篇3:再见亲爱的爱情散文
再见亲爱的爱情散文
【一直未敢写你。怕我拙劣的笔触,绘不出你天使般的容颜。】
――Baby study love
我喜欢你,这是毋庸置疑的。不是最初面试时的忽略,也非聚餐时你为我挡下的那杯酒。而是那次会议,白炽灯下,迟来的你,一袭白衣,光影交织处,宛若天人。那一刹,我失了神。尽管后来的后来,我忘记了会议的地点,时间,却依旧记得那一刻你身上柔和的光线。
当阳光绽放
岁月惊起了涟漪
抛却了流光一季
独守相思成疾
淡漠了所有的流年
我衷爱的少年
依旧白衣胜雪
谈笑间,星辰暗淡
学生手册试卷改完的那夜,当我发现你连我的名字也不清楚时,心底里满满的都是失望。天上星光灿烂,而我心中闷闷的,不想说话。你看在眼中却也没有说什么。回到寝室收到你关怀的短信,“浅,今天心情不好吗?”短短的'几个字,却一扫我心中的阴霾。
于是开始有了联系,我总是喜欢发一些转发得很火的短信给你,偶尔你也会回过来,只是最简单的礼貌回复。即使这样,我也已经很开心满足。再后来由于部门例会、聚餐,加上我的“厚颜无耻”我们开始渐渐熟悉。
我开始不再叫你学长,称你为“我家的猪”。你说这是非法人口贩卖,我说你是猪不属于人口……无语的你也只能接受。其实,话到这儿,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我喜欢你,很喜欢很喜欢。我不怕在你面前丢脸,因为想把最真实的自己展现给你。
那个时候每天都希望遇见你,又偷偷的不想遇见。因为每次遇见,我的大脑总会因为缺氧而短路。在你面前,我就如同傻子,不要说妙语连珠,就连最简单的话语也变得困难。
秋天过去得很快,转眼我们穿上厚厚的冬衣,在校园里,行色匆匆。学校规定大一寝室不能通网。我去图书馆机房写论文,毫无思绪之际,便任性地发了短信说:我要写论文,一起想吧。很快你回:睡觉觉,困。于是我发挥死皮赖脸的精神,继续磨:不要睡了,快想么。你说:抱抱,一起睡……这是你发的第一条暧昧短信,我呆了半天,才决定回复:哦,好吧,那你睡吧…
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隔三差五就会有暧昧短信出现在你我的手机上。我越发地想你,有时在吃饭,有时在上课,有时是走路,甚至看小说的时候都会想到你……还记得我发的那条短信么吗?问你为什么我会如此想你。你说:不知道,可能是上辈子你想我想多了,这辈子才会换我来想你。我回:那这辈子你还会像上辈子一样想我吗?你很快回:会的那。那一刻,心里的感动,满满的,溢于言表……我有多么喜欢,就有多么傻。明明知道短信这种东西最是虚无,不可靠,还是开心。
还记得十一那次我回家么?还没到家就开始想念你。傍晚,终于忍不住发信息给你,忘记了中间过程,只记得最后一条是,既然你的身边没有女人,那就当我的男人吧。发完之后很懊恼,怪自己不够矜持。闭上眼,假装睡着,过了会儿,却又忍不住拿起手机偷看。可是你一直没有回。第二天醒来,就发短信告诉你昨晚喝醉了,跟你胡言乱语了。其实根本没有喝酒,只是不想让下次的见面变得尴尬。或许是上天开了玩笑,发完之后我的手机没有话费了。所以,你回了没有,回了什么,我都不明了。
还记得那次生命温室举行活动么?我以借电脑为由,让你陪我参加活动。那次,我假装在电脑前修改PPT,余光却一直瞄着你。活动结束后,我们拿着刚买的板栗在那里剥。你吃了几个后,竟剥开一个,往我的嘴里塞。那一刻,很是诧异,躲闪不及,便只能任由你塞进嘴里。长这么大,那还是第一次有男生喂我吃东西,幸福的感觉溢满心头。我窃喜,你会不会也喜欢我?
可是后来的后来,我宁愿这些都不曾发生。如果没有这些让人窃喜的暧昧,现在是不是就不会忘不了你?爱上一个不够喜欢自己人真的好难过,忧伤中透着无奈,无奈时还担心着你的生活,为你祈祷幸福。如果可以,我宁愿我们不曾遇见。你不明白,独自承受的这份痛苦有多么伤痛。

篇4:再见,爱人爱情散文
再见,爱人爱情散文
阳光散落,星星点点点缀大地。片片雪花承载片刻欢愉,飘飘洒洒洒落人间。在这寒冷的冬季,是否有一个人,她的温情无处寄托?
有时候,就在那么的不经意间,我想起了你的温柔,心中不曾泛起酸涩,也不再留有甜蜜。于是,我知道我们的故事已经沉静的成为过去,完完全全,彻彻底底。有些惋惜,但这是生活的印记。
当我百无聊赖望着天,眼泪会涌向眼圈。孤独像黑夜,席卷一切。我不需要引用哪位哲人的话,因为生活给予我的哲理更多,更贴合,我的生活。
即使爱着你,我仍然选择放弃。因为我们的爱并不像歌里唱得那样浓烈。而我知道正是这醇厚的深沉的爱让我们潇洒的放手,头也不回的走向两条道路,甚至不曾说“再见”。
多年以后我也许会后悔,在铺满了落叶的分岔路口,我选择了一条错误的路。而那条路,充满了幻想和美好的路,也许幸福就在它的沿边。但也许,也不是。选择根本就是放弃的同义词。我们选择留住美好的`记忆,放弃未知的未来。
谢谢那段美好的时光,像是在清朗的海的尽头,我从沙滩望到天际。芳香的气味、温暖的阳光。你的爱像春天,给我无尽的滋养。
于是就这样吧,让我们这样告别吧。青春也许还没有画完句号,但我们的故事是完整的。请记住我,也请忘记我。
篇5:梁实秋散文《快亦不哉》
梁实秋散文《快亦不哉》
金圣叹作“三十三不亦快哉”快人快语,读来亦觉快意。不过快意之事未必人人尽同,因为观点不同时势有异。就观察所及,试编列若干则如下:
其一、晨光熹微之际,人牵犬,(或犬牵人)徐步红砖道上,呼吸新鲜空气,纵犬奔驰,任其在电线杆上或新栽树上便溺留念,或是在红砖上排出一滩狗屎以为点缀。庄子曰:道在屎溺。大道无所不在,不简秽贱,当然人犬亦应无所差别。人因散步而精神爽,犬因排泄而一身轻,而且可以保持自己家门以内之环境清洁,不亦快哉!
其一、烈日下彳亍道上,口燥舌干,忽见路边有卖甘蔗者,急忙买得两根,一手挥舞,一手持就口边,才咬一口即入佳境,随走随嚼,旁若无人,蔗渣随嚼随吐。人生贵适意,兼可为“你丢我捡”者制造工作机会,潇洒自如,不亦快哉!
其一、早起,穿着有条纹的睡衣裤,趿着凉鞋,抱红泥小火炉置街门外,手持破蒲扇,对着火炉徐徐扇之,俄而浓烟上腾,火星四射,直到天地絪缊,一片模糊。烟火中人,谁能不事炊爨?这是表示国泰民安,有米下锅,不亦快哉!
其一、天近黎明,牌局甫散,匆匆登车回府。车进巷口距家门尚有三五十码之处,任司机狂按喇叭,其声鸣鸣然,一声比一声近,一声比一声急,门房里有人竖着耳朵等候这听惯了的喇叭声已久,于是在车刚刚开到之际,两扇黑漆大铁门呀然而开,然后又訇的一声关闭。不费吹灰之力就使得街坊四邻矍然惊醒,翻个身再也不能入睡,只好瞪着大眼等待天明。轻而易举的执行了鸡司晨的职务,不亦快哉!
其一、放学回家,精神愉快,一路上和伙伴们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尚不足以畅叙幽情,忽见左右住宅门前都装有电铃,铃虽设而常不响,岂不形同虚设,于是举臂舒腕,伸出食指,在每个纽上按戳一下。随后,就有人仓皇应门,有人倒屣而出,有人厉声叱问,有人伸颈探问而瞠目结舌。躲在暗处把这些现象尽收眼底,略施小技,无伤大雅,不亦快哉!
其一、隔着墙头看见人家院内有葡萄架,结实累累,虽然不及“草龙珠”那样圆,“马乳”那样长,“水晶”那样白,看着纵不流涎三尺,亦觉手痒。爬上墙头,用竹竿横扫之,狼藉满地,损人而不利己,索兴呼朋引类乘昏夜越墙而入,放心大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饱餐一顿。松鼠偷葡萄,何须问主人,不亦快哉!
其一、通衢大道,十字路口,不许人行。行人必须上天桥,下地道,岂有此理!豪杰之士不理会这一套,直入虎口,左躲右闪,居然波罗蜜多达彼岸,回头一看天桥上黑压压的人群犹在蠕动,路边的警察戟指大骂,暴躁如雷,而无可奈我何。这时节颔首示意,报以微笑,扬长而去,不亦快哉!其一,宋周紫芝《竹坡诗话》:“……有一人,极廉介,一日有家问,即令灭官烛,取私烛阅书,阅毕,命秉官烛如初。”作官的人迂腐若是,岂不可嗤!衙门机关皆有公用之信纸信封,任人领用,便中抓起一叠塞入公事包里,带回家去,可供写私信、发请柬、寄谢帖之用,顺手牵羊,取不伤廉,不亦快哉!
其一、逛书肆,看书展,琳琅满目,真是到了嫏嬛福地。趁人潮拥挤看守者穷于肆应之际,纳书入怀,携归细赏,虽蒙贼名,不失为雅,不亦快哉!
其一、电话铃响,错误常居什之二三,且常于高枕而眠之时发生,而其人声势汹汹,了无歉意,可恼可恼。在临睡之前或任何不欲遭受干扰的时间,把电话机翻转过来,打开底部,略做手脚,使铃变得喑哑。如是则电话可以随时打出去,而外面无法随时打进来,主动操之于我,不亦快哉!其一、生儿育女,成凤成龙,由大学卒业,而漂洋过海,而学业有成,而落户定居,而缔结良缘。从此螽斯衍庆,大事已毕,允宜在报端大刊广告,红色套印,敬告诸亲友,兼令天下人闻知,光耀门楣,不亦快哉!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的散文大家,以擅长写幽默风趣的“闲适小品”而闻名于世。正如有人是这样评价他:“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梁实秋文章面目温和中正,理性与感性兼至,语言素养无懈可击,趣味风格超妙脱俗,不过,在他的柔和背后,暗透那一层潜在的悲悯,引人窥见人生的无聊与无奈,空漠苦涩的况味。这正如吃盐水花生,入口极为面软,可是那花生“生硬”的印象却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确实,读梁实秋的散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它的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它并不奢谈人生的大道理,然而,在平实的语言后面,却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让读者细细去体会、咀嚼。它恰像两三知己灯下夜谈,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语言不多,谈的皆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在淡淡的气氛中,自有一种韵味,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以美的熏陶。
如果您喜爱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您一定会发现,梁实秋的散文具有其独道的风格,可谓是独树一帜。所以我们也很难将他的散文与中国现代文坛的其他的散文大家的作品进行比较。鲁迅、周作人、朱自清、黄裳、傅雷、张中行、陈从周,当然还有张爱玲,梁实秋与他们相较,与其说他是一名作家,还不如说他是一位久识的老友、一位循循善诱的老者、一位正在教导你应如何面对生活的老师。他的散文是如此贴近读者的生活!你不会从他的'散文中看到许多难懂的大道理,也没有什么过于优美的描写,大多都是些琐碎小事,但在读他的文章时,你能感到一种无法从他人的散文中得到的特殊的愉悦感。
梁实秋总是以风趣幽默的笔触描写生活,时而夸张,时而讽刺,但不论怎样,它总是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而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更令人折服的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发展,显然人的本性并没有什么变化,生活中的一些事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当我们这些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再读梁实秋的散文时仍如此亲切。这可能正是梁实秋散文在多年过去后仍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也正是他的散文能在广大人民群众间广为流传的原因吧!
但是,透过梁实秋散文的幽默谐趣、贴近生活、朴实无华,我们能够发觉在他文章中那无时无刻不在洋溢着的他之于祖国的热爱和眷恋,同时也更流露着他心底的真实——他过分善良的爱国。这正是一代中国文人的苦啊!梁实秋相信:“文学的国土是最宽泛的,在根本上和在理论上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界限。一个资本家和一个劳动者,他们的不同的地方是有的,遗传不同,教育不同,经济的环境不同,因之生活状态也不同,但是他们还有同的地方。
他们的人性并没有两样,他们都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常,他们都有爱的要求,他们都有怜悯与恐怖的情绪,他们都有伦常的观念,他们都企求身心的愉快。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很显然梁实秋是一个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他对无产阶级文艺具有偏见是必然的。在梁实秋看来,世界上的人性是一样的,并没有阶级的区别,而“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因而它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不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吗?而这样的认识也正与当时的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的观点是截然相反,所以他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大力批驳。但很显然,梁实秋是热爱祖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在文化上他也提倡民主文化、反对封建文化;对执政的国民政府政府,虽然他不想根本推翻,但也是有所不满的。只是他希望人们能“善良的解决这些问题。正如在他文章中所认为的要时刻保持沉默,避免动气,适可而止。但历史的事实已经作出了论证,他的理论在当时的情况下是绝对行不通的,只有依靠武装斗争才能达到彻底的胜利。
但不论怎样,我们也决不能否认梁实秋的文章在中国现代文坛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更不能否认梁实秋本人作为一代中国爱国文人的典范地位。即使他的某些观点确实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毕竟也在尝试寻找一条中华民族的出路,只是这是一条没有出口的路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已经步入了21世纪,虽然我们决不能忘记中国曾有过的那段艰难岁月,但我们也决不愿再重回那段时光。读鲁迅,让我们牢记国耻;读梁实秋,让我们体味历史的美好与现时的可贵。
正如梁实秋本人所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斫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作文的三个阶段》)也许,正是他这种看似平淡却内涵丰富的风格,才造就了它隽永的艺术魅力。
篇6:再见再也不见经典爱情散文
再见再也不见经典爱情散文
终于,这次对你说了“再见”,我想,我们是再也不见的好吧。
我至今还是无比痴情的怀念着那个夏天的一切,课堂的压抑,走廊的快步前进,操场的空荡。在那个黑色的高三,或非幸运的有你的陪伴,就这么一路走来,点点滴滴,我爱的微笑如阳,安暖如斯。
是你走的太快,还是我本来就跟不上你的步伐?是你忘记的`太彻底,还是我记住的太多?或是你放手的决绝,还是我傻的厉害执着的可怜?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老天跟我开了一个关于青春关于爱恋的小小玩笑,我和你用自己的青春演了一场戏。只是,戏已闭幕,我却久久不愿离去,还在贪恋着舞台上的那一丝温存,以至于浪费了更多的青春和无谓的眼泪。爱情,真的很奇怪,什么都可以去计较,却什么都可以被原谅。正如泰戈尔所说:眼睛为他下着雨,心却为他撑着伞。
我来来回回的走了这么长的时间,也许真的是累了吧。哀莫过于心死,心死了,就不会再存在什么死灰复燃的可能。从此,我也不再会去追求那所谓的虚无,我也相信了不在一起其实就是不喜欢了这句话。没有那么多的原因。一句不喜欢,一句没感觉,我就会明白的,根本不用跟我说那么多所谓的为我好。
现在的我没法评判你的对错好坏。爱情嘛,总是会有一个又一个的离别和预见。但是,我真的不想和你再见了。就让那一段的美好留在岁月的年华中,别再老去。
再见,再也不见。岁月静好,他若没来,我怎敢老去。
一切安好!
篇7:人到中年人不如旧衣亦不如旧散文
人到中年人不如旧衣亦不如旧散文
偶然打开微信,朋友更换头像,换成了一幅朦胧的山水画。这幅画,背景宏阔、素淡:乌云如绸,笼罩着连绵起伏的山脉;烟雨迷蒙处,白露横江,一叶孤舟正静静泊于水面之上。看得出,画风源自中国传统水墨画,浓淡之间,清奇,疏朗,而又显得有些苍白,有些落寞与凄凉。
说实话,我还是蛮喜欢朋友原来的头像——深秋,一带悠长的浓荫大道,树木列队挺立,满眼都是醉人的金黄,金黄的枝,金黄的叶,色调浓烈而沉静,不需多言,自有一股暖流缓缓涌上心头。
其实,对于朋友而言,换头像,无非是为着换个心情。然而,在我看来,却好像失去了什么:是丢失了温暖的感觉?抑或,是丢失了一种熟稔的情怀?都是,似乎,又都不是……
在如水般逝去的光阴里,只要打开微信,只要看到那一抹熟悉的金黄,心,永远是踏实而温暖的,即便那会,并看不到对方,即便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过多的交流。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一位久在异乡的游子,一朝自远方归来,在叩打门环、踏入家门的那一刻,瞬间,胸中所涌动起的种种情愫。
与朋友相识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至今,已历数载。平时,大家各忙各的,并无多少交集。偶尔,也只是相互问候一下,又或者,相互为对方的动态留个言、点个赞。但我,早已习惯于那个暖色调的头像,早已习惯这种随性而自然的生活。而一旦有所变化,不由自主地,便会生出许多莫名的感慨:关于“静”与“动”,关于“新”与“旧”,关于“变”与“不变”,甚至,还夹杂了一丝淡淡的感伤。
年轻时,学过哲学,知道了,这个世界上绝无绝对的静止,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也知道,新旧更替,本是世之常态。再到后来,读到佛经,知晓了该放下时,终还须放下。然而,在内心深处,总还是执念于过往的一些人、一些事,固执地渴望着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能永恒,永远不会舍我而去。这,固然是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可是,对于“人心”这种东西,我们又怎能简单地以某个大道理度量呢?
或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吧?人到中年,旧物,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旧事,萦绕脑际,常常要与人提起;而故人呢,更觉得需要倍加珍惜。就像朋友的头像,若想再换回原样,却是再也找寻不到旧时的`图片。原来,人也好,物也罢,聚聚散散竟是这样的自然与顺理成章,走了的,便再难以追回。懂得这点,就能懂得珍视每一次聚首的机会,即使有一天离去,也不至于伤感,也不至于觉得有多少遗憾。
古往今来,恋旧,念旧,应该是人们所共有的一种情感体验。这个“旧”,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也有可能是一幅场景、一支曲子、一丝的心灵悸动。在娱乐圈里,常有怀旧金曲、怀旧老电影云云。在民间,又素有“故土难离”的俗语。而文人墨客,更拥有一颗敏感多情的玲珑心。在误落尘网三十年之后,面对郁郁葱葱的“丘山”,陶渊明曾发出过“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无限感慨。而李商隐呢,同样如此。在妻子故去多年以后,追忆起以往与妻子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不禁思绪万千,写下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千古佳句,以此表达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抒写年少不知珍惜的悔恨之意。
人言,一个人变老的标志,就是喜欢怀旧。当然,这些个怀旧情绪,也唯有那些向来喜欢“朝后看”的“过来人”才能体会得到。而至于少男少女们,朝气蓬勃,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有的是前途,有的是希望,他们,永远兴致盎然,喜欢一直“向前看”,又怎会轻易怀旧呢?正因如此,习惯“向前看”或“向后看”,也许正是年少与年老的分水岭,也是少年人与中老年人的区别所在吧。
又有人言,怀旧的人多情。此话诚然!多情自古空余恨,多情反被多情累。多情的人,对人、对物、对事,皆心怀大爱,心存感恩,也最易因爱成痴,因恨成念,这一痴念一旦形成,便成重负,又岂能轻易释怀?
与大学同学聊天,她的话一语中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人到什么年龄,就会有什么心态,就会产生与这个年龄相应的生命况味。人到中年,得到过很多,也失去过很多,渐渐,由此生出许多的沧桑感:故人逝去,故园不再,故事也愈来愈陈旧,怎会不怀旧呢?
人生之秋,趁着阳光还好,有的故事,有的心情,还是经常翻出来晾晒晾晒吧!人,不如旧;“衣”,同样不如旧衣。晒到每根纤维上都漂染了阳光的味道,穿在身上,贴在肤上,率性、馨香,唯有宽松,唯有说不明、道不尽的惬意与舒坦……
篇8:如若此生不再见爱情散文
如若此生不再见爱情散文
如若此生不再见,我的生活也许没有改变,我也不会再去找寻无法复制的爱情;如若此生不再见,你会怎样我不清楚,但你不会再找到比我更好的人。
如若此生不再见,曾经的甜蜜将如化石般在我的记忆中保存永远,而那些不快、那些曾经折磨我们的猜疑、争执、吵闹将通通在岁月的流逝中烟消云散。
如若此生不再见,你的容颜将永远烙印在我的脑海,那熟悉的味道将伴着我走过渐次孤独的人生。
如若此生不再见,我不会埋怨,可能我在你生命中的使命已经完成,而你也重新找回感情的归宿和依属,我的存在显得多余而可笑,这虽不是我乐意的,但却是我欣慰的',只要你幸福,我会为你祝福。
如若此生不再见,所有有关我的记忆你可以尽情删除,因为你需要一个重新开始的美好人生。而我肯定在回收站立即消失,永不可能被复原。
如若此生不再见,我们的人生将发生转变,没有你我牵挂的思念,也不会再有彼此的磕磕绊绊。
如若此生不再见,再见或是陌生人,生人亦会深思念,思念一直到永远。
篇9:如果人生只如初见爱情散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不会悄悄埋下我的青春。
我想我应该,只以一个过客的身份,在心里珍藏你回眸时温暖的笑脸,我真的不会去奢求什么。
一次擦肩而过,一次转身回眸。浅浅的.缘,没必要有太多的流连和牵绊。
也许在某一天,我们还会遇见,只不过是两个陌生的世界,各自唱着各自的歌。彼此记不记得已经不重要了。
错过,是一条分叉的河,各自流向不同的天空。有些人,我们注定要错过,即使我们不愿意,但仍旧无法再去续写那一页,也无所谓谁对谁错。就像有些雨注定要选择在夜里,偷偷地飘落在你我安静的梦里。
何时才会懂得,那天边的云彩飘过时唱过的歌,那一汪湖水里倒映的沉默,还有那开在流年里不甘认输的花朵。
倾听来自内心深处的旋律,远离尘世的喧嚣,舒缓,悠远,像悦耳的风铃声,只在有风的季节,只在有你的季节,也只在了曾经。
也许,在多年以后的某个夜里,我独自倚在窗台,数着天上的星,数着流走的日子,数着从指间流过的一点一滴。你是否还会想起我?这一刻,你又会在哪里。
对你的记忆,我只能埋葬在这无尽而缱绻的黑夜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