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洋工的杨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浅析山羊羊口疮病的综合防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浅析山羊羊口疮病的综合防治,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浅析山羊羊口疮病的综合防治
浅析山羊羊口疮病的综合防治
羊口疮,学名叫山羊传染性脓疱,又名山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是一种由口疮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腔黏膜、唇部的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是山羊疾病中的.一种常发病和多发病,对羊群危害极大,常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应高度重视.现将防治该病的措施简述于后,借以指导生产.
作 者:孙德云 作者单位:金阳县畜牧局,四川,金阳,616250 刊 名:云南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YUNN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 “”(2) 分类号:S858.273.58 关键词:篇2:鸽口疮病的防治论文
鸽口疮病的防治论文
鸽口疮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容易传染给人,因此,饲养员和兽医工作者要特别注意卫生安全,在处理病鸽时,最好戴上口罩,事后一定要加强消毒工作。严防自身感染。
鸽口疮病,各年龄段的鸽均可感染,但日龄越小,感染率越大,病情越严重,死亡率越高。因此,当发生该病时,要特别注意仔鸽的护理、防疫和治疗。
一、症状
1、病鸽表现精神委靡、低头缩颈、羽毛粗乱无光,呆立,闭眼,不愿活动,采食量减少,特别是刚离窝的乳鸽拒绝采食,需人工填喂,在填喂时,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积食、嗉囊胀满,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逐渐消瘦。拉黄色或黄绿色稀粪;
2、渴欲增强、饮水量增加,有些嗉囊积液;在喙角处和口腔、咽部黏膜在发病初期出现乳白色或黄白色斑点,随时间的延长而触合成白色假膜,稍突出于皮肤、黏膜表面,易于剥离,后期喙角附近形成黄色坚硬壳痂;
3、呼吸困难,有罗音,呼出的气体有异臭味;有些口腔内积聚乳酪样或豆腐渣样黄白色物质,尤其是仔鸽更为严重,常常费力甩头,想将口腔内积聚物甩出,有些甚至因积聚物堵塞咽喉窒息而死亡。
二、防治措施
1、将发病鸽全部换舍隔离,病死鸽一律深埋,将鸽舍、鸽笼彻底打扫干净,鸽舍用高温水冲洗,然后用2%烧碱溶液泼洒消毒,鸽笼用消毒液洗刷,食槽、饮水器用1%高锰钾溶液浸泡消毒,并配合带鸽消毒,3次/周,连用2周,以消灭病原微生物,
2、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干燥,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本病的发生。
三、治疗:
剥离喙角和口腔内的伪膜,然后涂布3%碘甘油或紫药水,2次/天,连用5~7天;嗉囊内灌入2%硼酸溶液3~5ml,2次/天,连用3~5天;饮水以0.05%硫酸铜溶液代替,连用5天。喂服喉支宁,3粒/只天,连用2天。保健砂中拌入禽用多种维生素(用量按厂家说明),连用7天,同时,在保健砂中添加制霉菌素20mg/只天,连喂1~2周。
四、专家建议
目前,大多数鸽场都是饲喂饲料原料,对拌饲药物的投喂极不方便,为了减少治疗时的'工作量,又能达到治疗目的,最好把投饲的药物按剂量加入保健砂中,这样既省时又省力,效果又好。但要注意保健砂的添加量不能超过鸽的日采食量,否则,就会造成保健砂和药物浪费,而且还达不到治疗之目的。
篇3:羊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羊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山羊市场价格的节节攀升,江苏省泰兴市养羊业发展迅猛.某些养羊户由于养殖技术、疾病防治等方面难以到位,导致山羊发病率、死亡率较高,有些养殖户丧失了养羊的积极性.为了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本文谈谈山羊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作 者:周福生 钱丽萍 罗益民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刘陈兽医站,225400 刊 名:中国畜禽种业 英文刊名:THE CHINES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年,卷(期): 5(5) 分类号:S8 关键词:篇4:浅谈羊螨病的防治措施
浅谈羊螨病的防治措施
羊的螨病是山羊疥螨、绵羊痒螨寄生于皮内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的慢性皮肤病,俗称疥癣病、癞或疥疮.以出现皮炎和奇痒、脱毛、湿疹,并从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展为特征,大小羊只均可感染,并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往往在短期内引起全群的严重感染,使养羊业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
作 者:朱耀星 作者单位:玉龙县畜牧局,云南,玉龙,674100 刊 名:云南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YUNN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858.267.5 关键词:篇5:羊水肿病的综合防治
羊水肿病的综合防治
羊水肿病多发生于羔羊出生后30~60天,但成年羊只也有发生.一般多发生于早春时节气温骤变时.由于母羊长期不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特别是硒严重不足,会造成母羊严重营养不良而体况较差所致.
作 者:徐焕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宝清县宝清镇畜牧站,155600 刊 名:养殖技术顾问 英文刊名:TECHNICAL ADVISOR FOR ANIMAL HUSBANDRY 年,卷(期): “”(10) 分类号:S8 关键词:篇6: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
为认真做好中央和省领导对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中央、省、州、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努力把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下功夫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与寺庙整治相结合,以防病治病促进寺庙规范化管理,民族团结进步;与鼠害治理、草原生态恢复和建设相结合,改善包虫病流行区草原环境,促进群众致富增收;与社会治理相结合,让牧民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切实把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推向新台阶,现结合我乡实际将乡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城东约23公里处雅砻江畔,全乡幅员面积250平方公里,草场面积215万亩,我乡现有牧民914户,3993人,全乡辖区共有六个行政村每个村配备一名驱虫人员,包虫病患者共175人,其中囊型165例,泡型10例,筛查率达92.4%,境内居民主要为藏族。
二、包虫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犬只管理和传染源的控制
强化犬只登记、栓养、驱虫和犬粪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结合《县犬只规范化管理细则》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县犬只规范化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公路沿线、生活垃圾场等重点场所流浪犬、疑染疫犬进行清理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其中捕杀染疫犬和流浪犬187条,并严格按照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及时进行了处理。各村驱虫员每月10日走村入户对犬只进行“月月驱虫、犬犬投药”,家犬登记管理达100%,登记犬驱虫、犬粪无害化处理要达到100%。
(二)切实抓好蓄间防控及鼠害治理
畜间防控和鼠害治理是今年攻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蓄间防控包括了羊免疫和犬驱虫两大工作,一、所谓羊免疫注释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由各村村级防疫人员进行注射工作。羊免疫在畜间包虫病防控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羊免疫包虫病疫苗注射后,一方面能提高羊对包虫病的抵抗力,降低包虫病感染率,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包囊形成,切断包虫病的传播循环。今年我乡共注射两次羊包虫病疫苗,春季和秋季防控工作共注射了毫升,覆盖了全乡羊总数的95%基本达到了羊羊免疫。二、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来源于犬只,按照《县犬只规范化管理细则》确实加强犬只管理规范,佩戴好项圈在院内栓养,每月给犬只投药后7天之内的粪便收集起来,放入犬粪无害化处理池中集中处理,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犬粪收集上交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共上交了三次,80份犬粪。
(三)深入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拓展宣传教育载体,强化正确舆论导向,针对牧民、学生、僧尼、干部开展多样健康教育活动,改变群众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每周学习两节包虫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课,向学生发放包虫病宣传手册52本,发挥好“小手拉大手”“一生带一户”的作用。将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健康生活理念、健康行为传入千家万户。
结合“同心同向”活动,把包虫病综合防治纳入宗教界人士自我管理学教内容、纳入寺庙达标升级考核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僧尼参与包虫病综合防治。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政策和知识宣讲,干部职工和学生对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100%,僧尼和牧民群众对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2.3%,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我乡包虫病专干和乡卫生院在虫草采挖期间,到牧民集中点开展了“预防包虫病从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始”和“乡虫草采挖包虫病医疗服务队”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医疗服务工作。
(四)饮水安全和环境卫生
继续推进全乡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全乡47口井,加强已完成安全饮水项目后期运行维护管理,确保使用正常。为安全饮水项目作用发挥最大化,我乡制定了安全饮水管理制度,并安排了专人管理和环境负责人。在运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的井口要求县税务局进行维修,安排专人进行了维修,共有异常的有4口井,目前全维修完正常运用。
(五)深入寺庙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
为了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包虫病的认识。我乡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定期和不定期地在各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要牢固树立寺庙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僧尼是社会的基本群众的思想意识,结合“同心同向”活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寺庙同广大僧尼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强化僧尼健康卫生意识,促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僧尼及群众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犬只规范化管理工作;积极在僧尼中开展包虫病筛查和治疗,开展寺庙安全饮水、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寺庙僧尼包虫病筛查率要达到96.2%以上,从而加强寺庙和僧尼同党和政府思在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六)筛查治疗及实施救助力度
年内6—12周岁儿童病人新检出发现率下降到8%以下,在三次筛查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包虫病筛查查漏补缺工作,常住人口目标人群筛查率达到96.2%以上,通过开展“1+1+n”的工作模式积极开展随访和复查,做到应查尽查、应治尽治、应助尽助、应管尽管。对筛查中发现的疑似患者进一步采取b超检查加以确诊。对符合手术指针的患者,积极宣传教育动员手术治疗,年内完成手术治疗20列以上。其中药物钙化的患者8人,晚期患者三人。
三、动态化管理随访工作
(一)一季度一次的包虫病患者随访
乡党委政府领导和卫生医务人员带队走村入户开展包虫病“动态化管理”随访工作,开展了复查工作、并对患者发放包虫病免费药物,加强药物不良反应检测,及时有效处置药物不良反应。“一对一”的管理我乡包虫病患者,对交通不便的患者进行了医疗机构服务可及性差的边远地区,开展巡回流动随访复查工作,深入牧区、寺庙等重点区域。动员患者外科手术,积极配合主管医生,年内走村入户患者家中率为68.5%。
(二)患者管理和特色亮点
(1)从乡、村、到人分别建档,构建全乡包虫病攻坚集中数据库,病人管理全覆盖,对所有患者进行电子档纸质档管理,记录病人诊断和发现包虫病时间治理情况,治疗和随访复查的有关信息,同时建立患病群众扶贫求助基础数据等“一对一”管理。
(2)发放洗手器93台,以结对认亲活动为载体发放流水洗手器并教授洗手法。
(3)加大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宣传力度。
(4)包虫病防治重点是做为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因此我乡组织乡干部及卫生院医务人员组成宣讲队、走村入户、和群众面对面促膝交谈,宣传包虫病防治工作和相关政策
(4)我乡对包虫病患者进行一对一管理、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走村入户、到村、到户、到人,给患者进行包虫病检查、并发放包虫病治疗药物,符合手术的患者积极动员外科治疗,对交通不便、医疗机构服务可及性差的边远地区,开展巡回流动筛查服务、跟踪记录和治疗督导、记录病人诊断、治疗和随访复查的有关信息,规范病人管理。
(5)结合乡实际、重点抓好野犬清理、犬只系统化管理、犬粪无害化处理工作。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年内针对六个行政村驱虫员、村医及兽防员开展系统的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3次,切实提升包虫病综合防治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乡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距离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我乡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干部职工需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力度,犬只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在今年工作基础上下一步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提高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促进牧民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二是借用多种载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三是进一步完善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基础数据动态管理,在今年的工作基础上确保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各项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篇7:葱类紫斑病综合防治
葱类紫斑病综合防治
葱类(大葱,洋葱)紫斑病又称黑斑病,主要危害大葱、洋葱的叶片和花梗,严重影响产量与品质.作为种子繁殖的葱类种株花梗发病率高,植株受害后常造成种子皱缩,不能充分成熟而影响质量.
作 者:谢发锁 作者单位:陕西省凤翔县农技中心,邮编:,721400 刊 名:农业知识(瓜果菜)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KNOWLEDGE 年,卷(期): “”(10) 分类号:S6 关键词:篇8: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大肠杆菌病是由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根据猪的生长期和病原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的不同所导致的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
作 者:叶香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分局共青农场畜牧科,宝泉岭,154213 刊 名: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2009 “”(10) 分类号:S8 关键词:篇9:牛、羊多头蚴病诊断及防治措施
牛、羊多头蚴病诊断及防治措施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牛、羊脑(偶尔也寄生于延脑和脊髓)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主要侵害2岁以内的绵羊和犊牛.多头蚴是一个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囊膜半透明,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长出如同菜花状的很多白色头节.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及临床实践总结,对多头蚴病发病调查结果及诊断和防治方法进行阐述.
作 者:初颖 马志强 杨国强 作者单位:初颖(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兽医工作站,162650)马志强(内蒙古赤峰市动物防疫监督检验所,024000)
杨国强(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农牧业局,025150)
刊 名:中国畜禽种业 英文刊名:THE CHINES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年,卷(期): 5(2) 分类号:S8 关键词:多头蚴病 诊断 防治篇10:家兔螨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家兔螨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家兔螨虫病(兔螨病),是由寄生于家兔体表或表皮内的`痒螨虫或疥螨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性皮肤病,以患部皮肤剧痒、脱毛、发炎、结痂为丰要特征.近几年,宁德市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肉兔生产,为农民增加收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在养殖过程中,一些兔场兔螨病非常严重,特别是一些散养的农户,兔螨病发生较为普遍,发病率可达70%以上,轻者使家兔消瘦,影响生产性能,严重者造成死亡,给养兔户带来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就兔螨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作一阐述,供参考.
作 者:韦丽金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畜牧兽医站,352100 刊 名:福建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FUJIAN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2009 31(2) 分类号:S8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