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許愿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过来人考研考场经历实录 给大家减减压,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过来人考研考场经历实录 给大家减减压,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过来人考研考场经历实录 给大家减减压

篇1:过来人考研考场经历实录 给大家减减压

过来人考研考场经历实录 给大家减减压

考研还有1天啦,大家可能会比较压抑,小斑写写自己的考研经历吧,给大家减减压,这几天一定要注意心态的调整,注意要保持平常心,适当给自己减减压,比如同学一起吃吃饭。

小斑去年减压工作做得很不好,考研前一晚严重失眠,整晚睡眠时间不超过1小时。当时那一晚绝对是有生以来最为漫长的一夜,室友的鼾声,梦话啥的一切都成了睡眠的干扰,甚至宿舍的闹钟滴答滴答的走都听着很烦,最后还爬下床把钟的电池抠出来……早上起来也很惶恐,一宿没睡,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感觉考研已经失败一样。为了防止考试时困倦,我早上“喝了”两包咖啡,准确的说也不是喝,是直接吞了,因为怕喝水多了考试时想上厕所。

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上了考场,可能是咖啡因作用还没发挥,我开试卷的信封也很慢,信封也划的乱七八糟,人家都开始写了,我还在划信封。好不容易划好了信封,咖啡因也差不多开始起作用了。

首场是考政治,政治我考前没做过一道大题,但全背了20天20题,之前总是怕自己不会答大题,但是上了考场发现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大题写的出乎意料的顺手,每一题都能写很多,以至于3小时几乎都用上了。后来出来了发现很多同学都有相似的感觉,之前担心政治大题没法答,但上了考场却答得非常顺。所以,还在为政治大题担心受怕的童鞋们不要太紧张,千千万万的学长学姐们已经证明了我们是有答政治大题的`潜力的,当然,前提是你背了一些材料。

从考场出来后切忌沮丧,觉得自己考得不好,因为这对对自己带来极坏的心理暗示。我一非常优秀的同学就是例子,政治考完了觉得自己考得很烂,哭丧着脸,结果直接影响了自己后续发挥,与理想失之交臂。可最后成绩出来他有74分,偶才72分。可能小斑属于乐观派,还一直以为自己考得很好,某种程度上也涨了自己的信心。

中午休息时间非常短,反正也没睡觉,喝了瓶红牛,提提神。

下午考英语,各有各的考法,我就不多说了。只强调一点,首先看清楚答题卡,看清题号。小作文大题范围十分有限,好像是在答题卡正面下半部分,只有6-7行的样子。反面就是大作文的格子,有的同学不注意,也没看清答题卡,以为小作文背面还能继续写,结果一翻面就悲剧了。背面第一行就标了题号,是大作文的范围,直接导致小作文没写完,得分悲剧。在此,我还是要强调一下心态,即使出了这种错误,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因为决定你成败的是第二天的三百分。我一同学就是小作文悲剧了,以为自己完蛋了,结果第二天数学考得心烦意乱,只考了84分,而学校画线85分,结果总分过线20多分,却因为单科差一分而失败(实际上她英语也有59分,一点也不差)。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心态,不要总是吓唬自己。

晚上考完了还是回了考研的教室,静静的坐着看了下专业课,虽然几乎没看进去。但只是希望自己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反正第一天考完了,我总体感觉良好。早上两包咖啡,中午一瓶红牛,再加上紧张,自然晚上又是个漫漫长夜,听了一夜的鼾声。

第二天早上依旧是干吃咖啡,然后上了考场,专业课的答题纸是考场发的答题纸,几乎就是白纸,没有格子也没有题号。所以自己答卷的时候要字迹清晰工整,一定要标清题号。不要写太小挤在一起,纸多得是,不要担心写完了没有了。纸的正反面都可以写,但我当时没注意,都只写了正面。有同学担心答题顺序错了,但也无需担心,只要标清题号就ok啦,考研阅卷还是相当人性化的。另外,答题纸下面也是要自己标页码的,不过偶也是最后一场考完,试卷袋都封口了才听考官说的,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问题。

考完了,解放了,度过了两天没睡眠,没食欲的日子,直接导致当晚的重感冒,整整在床上躺了一天一夜,不过还是很感激上苍让我的身体撑了这么久。这只是想说,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潜能,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所以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1.考政治无需担心,成绩一般不会低于六十的,至少我身边一个也没有,要相信自己!第一门课考完一定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另外政治答题纸是有标题号的,看清楚后再作答!

2.考英语,一定要首先仔细的看答题卡,看清题号和格子范围,合理控制字体大小,以免作答没位置!

3.专业课答题要标清题号,让人一目了然。

4.带好文具,特别是小刀,固体胶(不过一般附带有封口贴)

5.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保持信心,相信自己巨大无穷的潜力,即使是两晚没睡觉,也不要担心!无论考得怎样,都要给自己积极地暗示。考研改卷是很任性化的,不要因为答题上的一些小问题吓唬自己!

最后,祝所有的考研学子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篇2:考研路上学会思考 过来人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过来人考研考场经历实录 给大家减减压

考研路上学会思考 过来人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由于自己在考研、求职、旅行后都会分享经验,有很多人在网上询问考研准备、笔试面试、签证和交通等。在被问及形形色色的问题后,逐渐体会到提问的重要性,在此列举出一些案例加以说明。

――请问××学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每年招多少人?

刚开始遇到这类问题,我会在网上搜索后发送网址。后来在面对越来越多的类似问题时,只好建议其自己上网寻找。并非我不够耐心,而是我们身处信息时代,在搜索引擎输入几个字,0.01秒时间里就能出来几百万条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问题需要靠自己解决,而不能一味地从别人身上寻找答案。

有些信息,你得知的途径和我得知的途径是一样的,不能认为我身在某所学校,就了解其方方面面的信息,或进了某个企业,就对其招聘政策一清二楚。我们在开始读研或工作后,所要考虑的是做项目写论文完成课业任务、熟悉工作环境开展工作,而不是每年录取规则的变化和复试试题由谁来出。那段时间你所考虑的问题对你来说是生活的全部,对别人来说却只是过眼往事。

――考研需要注意些什么?找工作需要做哪些准备?××地方好玩吗?

问及这些问题的人一定没有自己的想法,只能一味地盲从别人的意见。这样的问题大而泛,绝非三五句话可以解释清楚,因此在思考之后可以把其分解为较小的问题,如时间安排的技巧、如何调整心态、面对不同选择时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等。

有些事情则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很难一言以蔽之。提问者应结合自身情况加以判断,对其中不确定的某个部分发问,效果会更好。

――学长,考研难不难?某专业的报录比是多少?导师如果看重成绩或项目经历,而我这方面又不占优势怎么办?

很多次跟学弟学妹说过,你担心的有些因素是你无法改变的,知道或不知道只是好奇心而已,对复习过程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分心去担心这些问题。即使知道了答案,并不能改变任何准备的过程。例如,即使你知道报录比是100:1,难道就要放弃报考?若报录比是1.2:1,就可以放松准备过程了吗?既然这样,就把这些问题想开,不去纠结,而是调整好心态把精力花在准备工作本身上。事实既定,既然无法改变过去,那就用后续更好的表现来弥补,而不是怨天尤人或后悔莫及。

――我很担心自己考不上,万一真的找不到工作该怎么办?

对于这样的问题,除了作出心理辅导外别无他法。心理素质、对未来的乐观等是做任何事情所必备的.素质,这些方面也只能靠自己去锻炼去塑造,而无法通过一个答案就得到解决。有很多途径缓解压力、增加信心、保持希望,但这些途径,靠自己去寻找去发现的效果更好。

――复试要准备哪些内容?怎样联系导师、给导师留下好印象?

这个问题本身并没有问题,但问这个问题的时机有所讲究。很多学弟学妹在刚开始准备考研时就担心很多复试的问题,完全没有必要。刚开始要做的就是认真复习,尽量提高初试成绩,过了初试以后自然有时间去考虑后续问题。若刚开始就担心复试,不但由于过早考虑而无法准备,还占用了时间扰乱了情绪,适得其反。

无论考研、求职还是其它事情,都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踏踏实实走好前一步,才有基础走下一步,而不能好高骛远地跳跃前进。

另外,若别人愿意回答你的问题,提供帮助,千万不要将其视为理所当然。要知道有更多的人在做完某件事就就再也不愿意去回想,转而考虑新的问题,因此应该对愿意回过头来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后来人的人报以敬意。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提问,对方一定能够感受到你的诚意。

面试的最后一般都会有提问环节,这个环节并非简单地想让被面试者了解目标企业,而是通过问题,面试官能再次判断被面试者的准备程度。很多时候,别人一张口提问,就能看出其是否有自己的想法,是否做好了准备。因此切勿小瞧提问,一个简单问题的含金量可能超过此前所有的铺垫。

在提问阶段做到更好以后,同样能促进其它阶段更有效率地沟通,回答别人问题时也就更有针对性。反之亦然,例如现在我请教别人时,会结合别人向我提问的经验,站在别人的角度设想其会怎样回答这样的问题,答案是不是我想要的,然后反复修改问题,这样节约了双方的时间的同时也促进了交流的质量。

写下这些的目的绝非对大量问题加以抱怨,而是希望通过被提问的经验,告诉那些有问题的朋友们:在打上问号之前,请先站在别人的角度试着回答这个问题,看答案是否真的是你想要的,是否有提问的必要。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后,将大大促进交流的效率,也能提高自己沟通的技巧。

上述实例主要来源于我被问及的问题,但推及到其它方面同样适用。最后,仍然希望对任何经历有问题的同学积极询问。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篇3:一个过来人 给坚持到现在的大家打打气

一个过来人 给坚持到现在的大家打打气

习惯性的晚睡,睡前又上了一下人人,看到几个同学的状态才意识到的考研已经逼到如此之近了,于是真的是隔了很久很久之后又回到这个地方。看到这里的帖子,就想起去年自己出发前最后一次上这个版看帖子时的情形。

坚持到现在的大家都不是普通人。有些人也许觉得,最后三天我要拼了,我想这样的信念当然是很重要的,如果在考场上遇到什么突发情况你也能想我还是要拼了,那么这场考试已经击败不了你了。不过真在现在把自己拼坏了那也太不值了,最后的三天,除了身体别的都是浮云,大家该掌握的都掌握了,剩下要做的就是在考场上把自己的所学发挥出来了。

大概大家在考前看书都会觉得这儿我也没记住那儿我也没记住,然后就各种焦虑。去年我塞了满满一书包的书去了宾馆,头一天晚上翻了翻红宝书,突然就觉得,明天的政治大题该怎么答啊。心里极其无底,真的是很无底,连肖四的大题我都只是写了一遍要点对了对答案,都没有自己认认真真去答一遍。最后我决定不想了,九点钟倒头就睡。第二天考政治,第二个大题考了政治,而我之前准备这题都是狂背经济,政治直接忽略,于是我又想,这回够呛,硬着头皮答完。政治考完觉得自己的预期完全被打乱,但最后分数出来政治还是考的挺不错的。

我想和大家说的是,当你们因为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而焦虑的时候,想一想自己奋斗拼搏过来的`每一天,告诉自己我们的努力不是白费的,那些背到想吐的日子一定会有回报的,我们的心血都在那里,它们是不会在最后的日子里背叛我们的。有了信念也要有策略,我之前说别的都是浮云,那也绝不是说最后的日子就什么都不用看了。关于策略,老妖精的那个帖子【关于最后冲刺的策略】写的挺好的,老妖精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导师,我能考到我心仪的这所学校也要好好感谢老妖精。

但可能还是有人会焦虑啊,他们会想万一考试考了道我不会的或者我没背过的怎么办啊,于是越看书越觉得这里不会,那里记不住。我自己就真正碰到了:诚实信用原则?民法这几个原则从来没背过;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分析上有这个东西吗......常委会怎么监督法院?瞎蒙吧......法制史的分析题?彻底给你跪了。怎么办呢,三道半大题啊。只有硬拼搜肠刮肚地给它答完了。最后两门专业课的分数当然是没有那些牛人那么好看了,却也没有自己刚考完时预计的惨不忍睹。

那么我想说的,到了这个时候了,分析啊指南都应该是翻得挺熟了,背了那么多东西肚子总也有好些货了,考场上遇到再惊悚的题目也不至于一个字都写不上来,要是真正那种特别惊悚的也就是大家一起给跪了。要点尽量答全,最后的分数肯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的。所以,适度的紧张可以,真的不用太焦虑,还是开头那句话,坚持到现在的大家都不是普通人,我们注定就是要为常人所不能为之事的。

没有什么能阻止大家的,最后三天,好好调整自己的状态,我写下这些零乱的东西希望能给大家打上气,祝愿大家到时候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水平。

篇4:自考新闻学专业过来人给大家的忠告

自考新闻学专业过来人给大家的忠告

偶中专读新闻,大专读中文(业余),本科原想读电大汉语言,读一年后放弃,电大太流了,我不甘心,原想读自考思想政治教育,后看到读回新闻只需十二科,还是读回了新闻。

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中专会有新闻,嘿嘿,这是我们本地电大只办了一届的新闻班,94年时本地报社林立,当然是各地各行的小报社,所以办了个班,刚巧被我读到……

为什么原来不想读新闻,这是因为我的具体工作不是搞新闻,而且有些原因正是我想跟大家说的。

一,在学新闻学的过程中,你要注意其它知识的吸收。新闻学只会教你如何搞新闻,但很少教你其它知识,如果你只是学了新闻,其实等于还是没有什么知识。

二,所以学新闻,所以一定要注重《社会学》,《政治学》,《中国文化》几科,不要以为它们没用,你至少要专长其中一科,或者是课程外的其它一些知识如经济等。

三,现在的新闻单位记者尤其是小地方的记者虽然有学历,其实文化知识并不高,思维狭隘,创新不足,搞不出大气的作品,正是吃了知识面窄的.亏。未来的新闻记者,在采访写作上会有不同分工的。

四,但不要以为自已是超人,什么都要通,你只能精一到二科,其它的做到有了解就行,如果你妄想成为通才,就会失败。我的中专同学包括我在中专进都曾进入此误区。

五,写作,要在现实中找个机会和同好一起学习,一起探讨,自学,进步不容易,有老师指导是完全不同的,有机会一定要找老师指导。

.COM社区・popop

篇5:考研过来人给后来者的几个重要提示

考研过来人给后来者的几个重要提示

考研七大流程

一、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要及时把握最新的学校里的动态。这样才不会无的放矢。

二、先期准备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就该踏实看书复习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一旦确定了目标,便要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复习中。复习中,一定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

三、报名

报名时间一般在11月,这几年都是10-14号。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也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

报名时填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填两个: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课试题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命题,考生要按报第一志愿的试题来考试。

四、初试

初试一般在1、2月份的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进行4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五、调剂

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这个时候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联系,实在不行就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六、复试

复试一般在5.1前后,过去一般是等额面试,现在基本上都已改成差额面试。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在复试中折戟,因此竞争非常残酷。这就要求考生朋友们要精心准备面试,在面试中要有一个自信,从容的心态,这样才能果决、流畅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七、录取

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

研究生考试,考研频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