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不是桃子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感伤岁月随笔一则:又见小巷,真好,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感伤岁月随笔一则:又见小巷,真好,希望大家喜欢!

感伤岁月随笔一则:又见小巷,真好

篇1:感伤岁月随笔一则:又见小巷,真好

“我家一条巷,前后百里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我家六尺巷……”优美的音乐在耳边经久回旋。这一曲《六尺巷》让从小便在小巷中长大的我产生了许多亲切感,更打开了一段近乎蒙尘的幼时记忆。忽然发觉,已许久未见小巷了。

小时的记忆便是那恬淡宁静的水韵古镇中的条条小巷了。很小时,便随外公外婆居住在他们的家中——一个水韵古镇的老宅子。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那宅子后的一道小巷了。

总记得童年时的夏夜,外婆端着一张板凳挟着我,同我在屋后小巷中乘凉,家中辉煌的灯火从墙外冒出些许,与那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映衬着我听外婆讲故事的笑脸。凉风习习,拂动我的发丝,斑驳的围墙上,竹影摇曳。巷口三五成群的萤火虫自在蹁跹,恰似空中繁星点点,于巷内不倦地忘返流连。

我渐渐长大,懵懂无知的孩童也终于到了上学的年龄。那一年,我随父母共同生活;那一年,外公外婆换了新房,我对童年小巷的记忆就在那一年沉睡,再没有苏醒过……

这几年中,素来知我热衷于古镇、小巷的父母每逢寒暑假,便带我四处游赏,乌镇、同里……每每走入期盼已久的巷口,看到的总是那一盏盏彩灯,本应属于小巷的悠静被繁多的人潮,刺耳的噪声所代替。失望之余,我也失了勇气,不敢再去寻找那记忆中的小巷……

“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群,看那一条条小巷的延伸,连接……是否就看见了命运的构造?”直到那一天,史铁生《故乡的胡同》出现在我眼前,他在字里行间对那不断绵延的胡同的眷恋使我记忆中的那条小巷愈发清晰。

下定了决心,央求着父亲,他驱车带着我又来到了那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车停在巷门口,面对日思夜想的小巷,我却是紧闭着双眼的。迎面而来的是竹的清香,我倏地睁开眼:厚重的青石板、斑驳的围墙、巷口的槐树,一切都是记忆中的旧容样。没有嘈杂的人群,没有不修边幅的装饰,只是那围墙,似是又被经久的年月刻上了些许印痕。我轻抚墙面,感受着岁月的流逝,心中叹道:“我回来了。”

石阶长长,步调轻摇晃。斑驳围墙刻着昨日伤。古韵轻韵,稚嫩同声唱。挥别小巷,还是旧容样……

作者|南苑中学八12李尧

公众号:星光作文课堂

篇2:又见麦田,真好随笔

又见麦田,真好随笔

漫步在故乡的羊肠小道,看流年的风从身边轻轻吹过,氤氲着几许小麦的清香,尘封已久的记忆在这一刻悄然绽放……

儿时住在故乡的老屋,屋后是大片大片金黄的麦田。

地里还有劳作的农民,戴着草帽,围着毛巾,汗如雨下,却仍旧挥动手里的锄头,辛勤地劳作。

小女孩正值八岁的年华,似有用不完的精力,在田埂上尽情地奔跑,感受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带走所有的烦恼。微熱的午后,我穿梭在田野间,看清凉的风携着麦香抚过我的脸庞,驱散心中所有的沉闷。外婆佝偻着身姿,在身后轻唤:“慢一点,慢一点……”可我却未停下脚步,仍旧肆意地奔跑。我们都在追逐的路上。

儿时,麦田是我的乐园。

感伤岁月随笔一则:又见小巷,真好时光渐行渐远,麦田越来越静谧。笨重的书包压痛了肩头,孩童们少了欢笑的时间,城市的喧嚣,学业的繁重,充斥着生活的空间,一颗疲惫的心,却无处安放。

轻叹了口气,迈出脚步,行至麦田。

金色丰实的穗子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它们彼此相拥,储藏着温暖的阳光。连绵起伏的麦浪,像是在演奏一支豪气冲天的曲目,那是荡涤心灵的乐符。

置身于麦田中,轻闭上眼。手指轻轻抚着麦穗,感受着自然和淳朴的芳香,静听风的呢喃细语,抛去所有的烦恼,与阳光温暖相拥。

时光,慢了;生活,静了;心,安了。

张开双臂,沉浸在浓浓的'麦香之中,整个人、整颗心也都染上了麦穗的清香。

现在,麦田是我心灵的家园。

流年的风从身边轻轻地吹过,带走了童年的无忧无虑,偷走了年少欢笑的时光,尘封了童年温暖的记忆,但那麦田依旧是从前的模样,似乎从未改变。

岁月的堤岸上,有女孩在慢慢行走。

而女孩的心中,守望着一片属于自己的麦田……

篇3:又见灯火,真好初中随笔

又见灯火,真好初中随笔700字

亦曾何时,我们羡慕远方的他,曾大胆迷茫探索前路未知的远方。直至黑色笼罩了一切,暮然回首,灯火就在那一亭阑珊处。

淡漠寒风夜嘶吼

嘭的一声,扰乱了所有宁静与美好。狂肆的风袭卷着浓墨的云,树叶不停地颤抖,心灰意冷的她心上又被铺了一层冰冷的残块,她疾步向前挥洒奔跑,巷子里犬吠声牵绊住了她的脚步,她无能为力,只好抱头痛哭,想到她就要被全世界抛弃了,更是啜泣不已。

时间一点点在她的哭泣中流逝,而她的父母的身影却从未出现在她澄澈水珠的眼睛里,她失望了,她对这个家庭失望了。她此刻只想离家出走,但她走了之前鼓起勇气去看最后一眼自己的住所。踱着步子,寒风丝毫没有抹消她的勇气。就在那一个角落,她偷偷地瞄了一眼,泛黄的灯光包裹着整个房子,女孩的心颤抖了一下,喜欢早睡的'父母为何迟迟未关灯只等一个未归的孩子啊。

清浅时光童稚逝

青春兵荒马乱,我们潦草的离散。十几个春夏已悄然而去,无所适从却又无法改变。我们一起去玩捉迷藏。好啊好啊!就这样,一群小野兽出没在浓墨乡村里,你藏我躲,你追我赶。六个初夏被这片欢声笑语中淡漠萦绕着。那些年的夜晚总是被闪闪的灯火映衬得格外美好。

余光中曾感慨过月光还是年少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我却不以为然,在我们几个初中生一起玩那些曾经的游戏时,旁人总会用那奇异的眼神打量着。本来兴奋激烈的心却被浇了一盆冷水。

我们为了适应世俗的眼光,我们永远失去了最初的自己。拂提岸边柳相依朝阳撒光辉,清风拂杨柳,路面倒人影。

小学里面有一座假山,四周包围着杨柳。给冰冷的假山增添了许些生气。我们几个总会在晨起的时候,一起攀坐在岩石上,谈笑风生。每当夜幕降临时,柳树显得格外幽雅清静,我就会在远处一直望着它,直至黑夜足够让万家灯火撑亮起来。灯光撒在柳树上,就犹如绽放的光芒,那么清晰可见。

时光荏苒,世态变迁,物是人非事事休,唯有那灯火永远不灭。又见灯光,找回了那些弥足珍贵的记忆。

篇4:又见老屋真好的生活随笔

沿着风的轨迹逐渐走远,老屋的一切似乎未曾改变……

城市,高楼林立,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喧嚣热闹;商场里,满目的名牌服装;大街上,豪车飞驰;酒店里,一桌桌的奢侈盛宴……城市里,繁重的学业,沉闷的空气,匆匆的生活,我,厌倦了。

假期,我回到老屋。

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段邈远的时光融凝进去。站在青砖黛瓦的老屋前,耳畔传来自然淳朴的鸟鸣,我再一次走进老屋,一缕久违的阳光透过纱窗斜射在地面上,一地斑驳的光影,格外耀眼。屋内,我看到了儿时画在墙上的画,断断续续的线条盡显稚嫩,不知怎的,儿时的那段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而至……

儿时,总爱与邻居的小伙伴一起玩耍,那时的我们,天真无邪,隔壁的小狗,总是摇着尾巴跟在我们的后面,时不时“汪汪”地叫两声,像是在应和着树上鸟儿们的鸣叫,又像是在花花草草面前耍威风……最难忘的,还是与邻居奶奶一起包粽子的情景。

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拿着一大袋糯米、大叠大叠的粽叶和好几斤肉来到这间老屋。坐在小木椅上,大人们一边快速地倒米,折叶,缠线,一边聊聊家常,一缕阳光照射在他们那被岁月刻下痕迹的脸上,一抹如花的笑容,淡化了那些深邃的皱纹;而我们这些懵懂的孩子,好奇地望着他们上下舞动的手,不禁缠着大人们教我们包。大人们被我们弄得没辙,只好抓一小把米和几片粽叶给我们,将我们打发走。那时的我们,如此的天真烂漫,一点点米和几片粽叶就满足了,日子过得简单而快乐。

这些不仅是属于老屋的记忆,也是属于我的记忆,我开始怀念,怀念那些刻在墙上的童年时光,怀念那份无忧无虑……

城里的人,穿梭于灯红酒绿间,沉浸于豪华奢侈中,奔波于繁华都市之间。可灯红酒绿的背后,或许是心灵的苍白;豪华奢侈的背后,往往是精神的贫穷;辉煌灿烂的背后,可能是深深的'空虚。你们是否还记得青砖黛瓦的老屋中度过的温馨时光?是否怀念那份无忧无虑的年华?

我们都在飞快地行走,给城市穿上了华丽的外衣,但是,别忘了回头看看,那些承载了旧时光和慢生活的老屋。

再回老屋时,我望见了刻在墙上的童年,氤氲在空气中的淳朴无忧……

某个清晨,踏上老屋的小路,留恋起儿时纯真的岁月。

某个夜晚,看着城市的夜景,回忆着旧时简单的快乐。

篇5:感悟岁月的随笔:天真,真好!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旧天真。”

所有描写儿童的词语,恐怕“天真”这个词也是最为恰当的。今年初三毕业生希望我写几句话作为寄语,我思考再三,写下这句看似平淡的话语,可这正是我发自内心的希冀。

用百度查了一下“天真”的含义:天真,为单纯、朴实、直率的性格。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不复杂,没有深度的思维方式,往往指那些不够成熟的建议。反义词有,老练、世故、虚伪、复杂、成熟。大都都为贬义词,可想而知,天真,真不错,可现实可不这样看。

首先,保持天真,谈何容易。这个世界,也根本不允许你一直天真下去。我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你一直天真就无法生存。甚至在成人的世界里,“天真”成为嘲笑别人的言语。但天真真好,因为简单。

其次,只是希望,他们能保留一份天真,至少不要忘记天真,这样才能保留美好回忆。记得我坚持每天写日记,是缘起我女儿的天真,希望记录下来。于是取名“我与女儿共成长”。每天记录女儿天真的话语、言行,从而让自己也能保持一份纯真。后来,逐渐扩展到我的学习,工作,生活,这一写就是十多年,很感谢女儿曾经的天真。

最后,想对正处于童年的孩子说几句话:你可能觉得童年又漫长又无聊,有许多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想做的事情都不让做。你会盼望着尽快长大,觉得长大以后什么都能做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其实即便你长大了,也是一样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父母,看看他们怎么说。呵呵,不要太天真哟!

成人常常教育孩子:“不要太天真!” 可是天真,真好!

公众号:角落里的石头一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