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友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1711~19昆明雨季降水的分级重建与初步研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1711~19昆明雨季降水的分级重建与初步研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1711~19昆明雨季降水的分级重建与初步研究
1711~1911年昆明雨季降水的分级重建与初步研究
利用清代档案和其他文献资料,重建了1711~1911年间昆明雨季降水的分级序列.在重建中采取了纠偏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资料存在的系统偏差问题.对重建序列的`分析表明,昆明降水存在较大的波动,可以分为4个大的时段.总的来说,18世纪的雨季降水略少于19世纪.和喜马拉雅山区达索普冰芯恢复的印度季风降水序列的比较表明,19世纪70年代是两个序列中降水量最多的,且19世纪后半期同是两个序列波动较大的时期.但也有不一致的地方,说明两地降水机制有所差别.同时太阳活动的世纪周期对昆明的雨季降水有影响.对中间分辨率资料的开拓利用,有助于拓展高分辨率历史气候序列重建的范围.
作 者:杨煜达 满志敏 郑景云 YANG Yu-da MAN Zhi-min ZHENG Jing-yun 作者单位:杨煜达,满志敏,YANG Yu-da,MAN Zhi-min(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33)郑景云,ZHENG Jing-yun(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刊 名:地理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GRAPHICAL RESEARCH 年,卷(期): 25(6) 分类号:P4 关键词:清代 昆明 雨季 降水 夏季风 历史文献篇2:汶川地震灾害与灾后重建的初步研究
汶川地震灾害与灾后重建的初步研究
-5-12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特大地震灾害,同时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汶川地震及其次生山地灾害,给灾区的城镇乡村、道路交通、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水土资源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破坏.本文初步分析地震发震机制及其影响,同时对次生灾害、灾情进行初步的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作 者:苏凤环 韩用顺 刘洪江 SU Feng-huan HAN Yong-shun LIU Hong-jiang 作者单位:苏凤环,SU Feng-huan(中国科学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韩用顺,HAN Yong-shun(中国科学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汀潭,411201)
刘洪江,LIU Hong-jiang(中国科学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23)
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8 40(5) 分类号:P315.9 关键词:汶川地震 次生灾害 灾后重建科学问题篇3:清代昆明地区(1721-19)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与初步分析
清代昆明地区(1721-1900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与初步分析
本文利用清代档案中的相关资料,建立冬季降雪和干季降水的双因子回归方程,重建了1721-1855年间昆明的冬季平均气温序列,并利用其它资料补出了1856-1900年间的10年冬季平均温度序列.分析表明,18-19世纪昆明皆处于偏冷的'时期,其间又有一定的波动,大致可分为4个冷期和3个偏暖的时期.且昆明气温变化存在跃升现象.而和全国其它地方比较,在大的冷暖方面基本一致,但也有很多差异.
作 者:杨煜达 Yang Yuda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刊 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年,卷(期):2007 22(1) 分类号:P4 关键词:清代 昆明 冬季平均气温 历史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