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企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木桶奇谈散文阅读,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木桶奇谈散文阅读,欢迎阅读!

篇1: 木桶奇谈散文阅读
木桶奇谈散文阅读
一只丑陋的木桶,轻轻打了个盹,安静的做着一个美梦,梦见一个梳着大辫子的姑娘,拿着它往山间的溪水里打水,溪水里游着漂亮的鱼,水面映着姑娘清秀的模样,不知怎的,既恍惚睡去。
不知过了多少年,它睁开眼睛,想要看一看世间美丽的样子。却发现自己跟着蜘蛛网亲密的生活着,一层层厚厚的尘泥,粉饰了它原本丑陋的模样,反而多了一丝可观赏的价值,心间多了一丝莫名的安慰。
可是,它不甘心做一只没有的水桶,哪怕样子丑了一点,装水的本事,可不比任何桶差一点。它敢肯定,只要让它重新出山,那些个铁桶,塑料桶,一定比不上它,不止容量高,还不沾味儿。
于是,它想出了一条妙计,找寻它多年的老伙计,扁担大哥。可它是不幸的,既在一旁不遥远的地方,看见了靠在墙上哀伤的.扁担,着实给了它一次深刻的打击。
“扁担大哥,堂堂扁担,何以落魄到如此地步?”。
“谁,谁叫我啊?原来是木桶老弟啊,你也不是成了这般模样!”
在这有限的空间,在这尘埃覆盖下的杂货架旁,两个曾经亲密无间的伙伴,默默的怀念它们一起走过的光荣之路,偶有叹息,偶有失落的感慨。
那时,木桶用来盛水,扁担用来挑水,路过小路,一旁的野花,展开姿态,争先恐后的展示美丽的身姿,祈求水桶和扁担,粗暴的洒下几滴水,温润那一颗枯干的心。孩子们,争着,抢着,恨不得喝上一口水,那水桶自然更加卖力,扁担也绝对不偷懒,日子过得还算充实。
最美得印象,该是那个大辫子的姑娘,每一次跟随她的脚步,终可以收获旁人羡慕的眼神,恨不多自己就是一水桶和扁担,好无时无刻的靠近她。
它们就这样谈着,谈着,不想到了天明,丝毫没有住口的意思,连一旁散架的弹棉机,也听不得自塞耳朵,安静的去见了白白的棉花。
“老弟,你说我们这是怎么了,桶还是那只桶,我扁担身子骨还硬朗,可怎么就没用了呢!”
此时,一个粗暴的家伙,将凡是与木有关的东西,尽数拿走,包括那只木桶和扁担,等着它们的是什么,它们自然不知道,只隐约感觉,没什么好事。
最坏的事情,终于发生,它既没有想到,没良心的要把它当柴烧,散尽天良,烧它的是曾经挑着去打水的美丽的姑娘。
它奋力呼喊,可没人理会,它此刻却突然感觉好笑。这些人是不是疯了,自家可是水桶,没水桶怎么喝水,难道要渴死不成,不过就在那一瞬间,它既明白了所有。
他们所求不过是水,水桶是水么,扁担是水么,它们都不是,它们不过有人用,有了价值。当它想把理论告诉它的老大哥,却发现它已成一块黑炭,面目全非了。
如此,反到有了理悟,它终究是木,木本就用来燃烧,只是它走错了路,自认为是精明高贵的水桶罢了。它奋力燃烧,一会儿的功夫,烧的通透,烧的明亮,烧的彻底,留下干净的灰,等着去滋润万物。
火势很旺,很旺,煮饭的女子,挑了挑,看了看,嘴唇动了一动,可惜,它们再也听不见她说的话了。
”这,真是一块上好的燃木”。
篇2:门外奇谈散文
门外奇谈散文
记得今年盛暑的时候,每晚都到大门外乘凉,一边挥扇一边闲谈,所谈的大都忘记了,独有两位青年的话至今还记得。那是因为太奇特,而且叫我有点寒心的缘故。
那是谈及各人抱负的时候,一个说,他希望能乘上光速飞船去遨游太空。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飞船中一会儿就等于人世若干年,到时共产主义社会已经建成,世上已万无一缺,十全十美,一跨出舱门,就吃冰淇淋……另一个说,希望有人给他设计一种“超级冷藏机”,把他冷藏起来,等别人把国家建得一富二红的时候,再把他弄醒,他一揉一揉一惺忪的睡眼发现面前摆满了盛筵……
两种设计,异曲同工,挺周全,也挺“科学”的。
鲁迅也说过,他因为“爱管闲事”,听见过有这样一个奇人,此人惟愿天下人都死光,只剩下他和一个漂亮姑娘,还加上一个卖云吞面的。这就比那两位乘凉谈志的“英雄”彻底得多了,但也使人更一毛一骨悚然。不过,此人一大概已“壮志未酬身先死”了吧,而世界人口已达三十亿了。
科学技术在一日千里,作兴有一天会有这类飞船和冷藏机出现吧,按照那两位乘凉言志的青年的意思,就应该“见者有份”,每人一部,那么,就得各造三十亿部,分配到人,想遨游的登飞船,想休眠的进冷藏机,这该各得其所了吧。但这一来,地球将因人去“球”空而日见荒芜,剩下的只是一些似一尸一非一尸一的“休眠”者。何其寂寥!而巳,谁去侍候太空归客的.着陆呢?又该谁来守护和弄醒冷藏机里的诸公?即使靠什么东西来保佑一下,该回的回了,该醒的醒了,但可以断言,那是没有冰淇淋摆在大家眼前的。
这自然是杞忧。然而道理倒也是挺了然,挺“科学”的。
理想应该有,幻想有时也不妨有。但如果只“理想”前途美好,国家昌盛;而又幻想自己只应收获,不屑耕耘,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是不沾人间烟火的又一奇人。
篇3:木桶原理的散文
木桶原理的散文
管理学上有一个观点,叫做木桶原理。意思是说,一只木桶的盛水量,最终取决于桶壁上那块最短的木板。如果将这个理论引用到职场上,可以理解为,你在职场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你的专长,而在于你自身的“短板”。
如果忽视这些所谓小毛病,它往往成为你的“短板”,让你的优势难以正常发挥。如果容忍个人不良习惯,或者无视这块短板,往往让你在职场上遭遇败北,使你混迹的结果1+1≈0。
曾记得,在中学时,老师讲过前苏联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小男孩的梦想是当一名飞行员。一天,他通过在空军当军官的叔父的关系,找到将军格洛莫夫请教。他问将军怎样才能成为一名飞行员。将军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带他到市郊去玩。回来后,将军对小男孩说:“我们只相处了一天,却发现了你有四件小事妨碍你成为一名飞行员:
1.你找我的.时候,竟然记错了我的门牌号;
2.你敲门的时候,竟然没有发现墙上的门铃;
3.到了车站,你半天找不到自己的车票;
4.让你记录地址,你不知道自己是否带来笔。”小男孩一头雾水,歪着脑袋问:“这些小问题与当飞行员有什么关系呢?”
将军严肃地回答他:“小问题往往让人犯下大错误。你想想,人们会把一架价值千万,甚至性命攸关的飞机交给一个漫不经心的人吗?”
小男孩恍然大悟,从此以后,一改马虎、懒散、敷衍的坏习惯。几经努力,最终成了前苏联家喻户晓的飞行员,他的名字叫谢夫卡。
古人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对照小男孩的“短板”,谁能否认这些小毛病不是我们自己的短板呢?我们很多人身上的“短”,比之小男孩,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自己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罢了。
作为职场人士,对照一下,以下这些小问题是你的第几块“短板”?
1.拖拉、懒散、敷衍、推脱、找借口;
2.办公场所杂乱,办公桌面凌乱,文件资料散乱;
3.着装马虎,不修边幅,自我穿戴不论不类;
4.喜欢挖别人隐私,喜欢饶舌,传播流言蜚语;
5.喜欢评头论足,喜欢好为人师;
6.喜欢张扬,喜欢炫耀与上司的关系;
7.吹毛求疵,挑人毛病,四面树敌;
8.自以为是,独往独来,不善沟通,不好合作;
9.牢骚满腹,贬低领导,抨击时政;
10.面对批评,“一言九顶”;
11.上班时看股市行情,聊QQ,发私人邮件;
12.公众场所盯着手机傻笑;
13.越俎代庖,越级汇报;
14.喜欢发布负面信息,发表消极言论,散布悲观情绪,涣散团队意志;
15.工作消极,应付,想方设法偷懒,蒙混过关,忽悠领导;
16.情绪低落,喜欢攀比,向后看齐;
17.斤斤计较,唯恐吃亏;
18.耍小聪明,投机钻营,算计诡诈,削尖脑袋,谋求势利;
19.猥琐,胆怯,瞎侃唾沫乱溅,上台胃痛痉挛;
20.大事不会,小事怕累,抽烟酗酒玩麻将,样样都会;
21.活了几十岁,连自己名字那几个字都没有写好。
诸如以上的小毛病,我们还可以列举出许多,我这里只举出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表现。这些现象,被很多人无数次地重复,犹如无限循环小数,永无休止。而上述“短板”,任何一条,在任何人一个身上表现出来,都可能影响你的升职,可能让你几年努力付之流水,可能让你的形象打打折扣,甚至让你的整体价值格式化。1+1≈0的公式就是无数人用自己这样的“短板”推导出来的。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以此为口实,认为“己非圣贤,理应有过”,长此以往,你的那些所谓“长板”不知不觉会被你“矮化”为“短板”,在人们心目中,你就被定位为“矮桶”一族。汉语中有一个形容词叫“半桶水”,修辞上叫比喻,可能就是这样演化而来的吧。

篇4:《花瓶与木桶》阅读答案
(1)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
(2)且一扔了事,干脆利索,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
(3)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
(4)有。这就是,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后即可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的和0.1克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是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于是,发现这一倍比关系的人便将此规律用于考古或天体研究,从而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的原状,并迅速恢复它们的原貌!
(5)这位极善思考的聪明人,就是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
(6)可是,我们做到了吗?没有。
(7)打碎瓶子的经历,我们肯定有过,可是,当包含其间的规律从我们的身边淘气地溜走时,我们拥抱过它吗?
(8)没有!就因为迟钝!
(9)如此看来,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万别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聪明打碎了!
(10)有位奥地利医生叫奥斯布鲁格,他父亲是个卖酒的,为了判明高大的酒桶里还有没有酒,这位父亲经常用手在桶外头敲敲,然后由声音判定桶里还有多少酒,是满桶还是空桶。父亲的.这一做法启发了他,他便由此推论,人的胸腔腹腔不也像只桶吗?医生敲敲病人的胸腔腹腔并细心听听,不就可以由声音判明他的病情了吗?于是细细钻研,认真总结,终于发明了著名的诊病方法-叩诊。
(11)有人更聪明,由木桶而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即: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反之,只要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怪不得人们常常大声疾呼要补缺补差抓落后环节,原来其意盖出于此。
(12)如此看来,这个世界处处有哲学,瓶里有,桶里也有。
篇5:《花瓶与木桶》阅读答案
1.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
2.第(9)段“如此看来”中的“此”指代什么?
答:
第(11)段“原来其意盖出于此”中的“此”指代什么?
答:
3.分析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答:
4.“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对待学习工作应采取什么态度?
答:
5.第(9)段“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万别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聪明打碎了!”暗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篇6:《花瓶与木桶》阅读答案
1.这个世界处处有哲学,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2.花瓶碎了 木桶理论
3.比喻论证
4.补缺补差抓落后环节
5.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从中吸取教训,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篇7:《花瓶与木桶》阅读答案
①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
②且一扔了事,干脆利索,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
③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
④有。这就是,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后即可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的和0.1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是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于是,发现这一倍比关系的人便将此规律用于考古或天体研究,从而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的原状,并迅速恢复它们的原貌!
⑤这位极善思考的聪明人,就是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
⑥可是,我们做到了吗?没有。
⑦打碎瓶子的经历,我们肯定有过,可是,当包含其间的规律从我们的身边淘气地溜走时,我们拥抱过它吗?
⑧没有!就因为迟钝!
⑨如此看来,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万别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聪明打碎了!
⑩有位奥地利医生叫奥斯布鲁格,他父亲是个卖酒的,为了判明高大的酒桶里还有没有酒,这位父亲经常用手在桶外头敲敲,然后由声音判定桶里还有多少酒,是满桶还是空桶。父亲的这一做法启发了他,他便由此推论,人的胸腔腹腔不也像只桶吗?医生敲敲病人的胸腔腹腔并细心听听,不就可以由声音判明他的病情了吗?于是细细钻研,认真总结,终于发明了著名的'诊病方法——叩诊。
11有人更聪明,由木桶而提出了著名的,即: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反之,只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怪不得人们常常大声疾呼要补缺补差抓落后环节,原来其意盖出于此。
12如此看来,这个世界处处有哲学,瓶里有,桶里也有。
1、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⑨段“如此看来”中的“此”指代什么?第
段“原来其意盖出于此”中的“此”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对待学习工作应采取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⑼段“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万别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聪明打碎了!”暗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花瓶与木桶》阅读答案
1、这个世界处处有哲学,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2、花瓶碎了 木桶理论
3、比喻论证;作用略。
4、补缺补差抓落后环节
4、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从中吸取教训,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篇9:风中的木桶现代文阅读答案
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
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井上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个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的,也没有一个被风吹歪的。小男孩高兴地笑了,他对父亲说:“木桶要想不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自己的重量。”男孩的父亲赞许地点头微笑。
是的,我们可能改变不了风,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和社会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我们自身的重量和我们自己心灵的重量,这样我们就可以稳稳地站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不被风或其他东西吹倒和打翻。
1.为了不让橡木桶被风吹倒,小男孩想出了什么方法?用“_____”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对画“———”的句子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他去井上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空空的木桶里。
2略
抒情散文摘抄段落
1、青春的途中,似乎总是充满了相聚和分离,当沙漏的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被一日日的减少,我似乎预见了六月的天空,骄阳下流淌着的泪水,肆意的张扬在离别的枝头,最终还是无法挽留的落下。
2、清风拂面杨柳依依,垂下婀娜枝条轻抚湖面。几只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叫着,诉说着那年春的往事。往事如烟随时间早已遁走,只将那情独留人间。
3、庆幸的是,经一番辛苦挣扎,终于还是走出来。有一段时间,是恨你的;恨你打乱了我清宁的生活,却不负责任的不懂珍惜。曾经有人说,我的生命如莲优雅,如荷素静,安宁的不忍打扰,只是远远的痴痴守候。也曾敛尽万般宠爱,仍心持止水之姿立于尘,却不想误入你的城池,沦陷在你温柔的宠溺中。却原来,是宿命难逃的一场浩劫。
4、百花开罢春将暮,为有一缕清香来。好在老天也同情我这份惜花之心,在这么美好的夜晚将一缕清香送我。
5、窗外的阳光,穿透柳絮的飞扬,跌落在玻璃的一角,折叠出色彩的褶皱。我细数着那每一道或深或浅的印迹,于记忆荒芜的晨垣里,把往事雕成文字,潮湿了心中阳光的味道。
6、淳淳时光,透过记忆的面纱,看穿那一帘雨落的幽梦,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声颤抖的叹息,轻轻穿透被冻结的灵魂,这是青春留下的颓废,似初冬的阳光般,流连于晚风中慢慢枯萎,零落成灰。
7、都说,六月是一个人生的转折,它终结了一个青涩的时代,开启了一个成长的梦想。而我,恰恰怀念在这个多年后的六月,心绪透明,上演着悲欢的无意,只是安静的回首,那些曾出现在梦里的花开花落,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恍如昨日。
8、世间万物,皆是有情的,今生的花儿或许是前世的人,只是为了寻找有情的过往来人间走一遭。麒麟花的深情和不舍,让我看到了爱,看到了那份相依相恋之外的缘分,看到了落红之外的人和事。
9、天空中,有一弯美丽的月亮,月亮里有一个梦,梦里唱着一首歌,虽依稀,却陪伴在生命的每一天。总是一个人徘徊,是白天也是黑夜,是沉默也是呼唤,是残缺也是唯美。
10、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生命的个体,行走在百年孤独的桥上,外人无从探知自己的心,一颗随人生秋凉而孤寂落寞的心,有着化不开的浓愁,诉不完的哀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