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熬夜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解决多点双向路由重发布产生的问题(路由修剪),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解决多点双向路由重发布产生的问题(路由修剪),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解决多点双向路由重发布产生的问题(路由修剪)
解决多点双向路由重发布产生的问题(路由修剪)
先看看在哪些场合会用到路由双向重分布
场景一:公司里有2个技术主管,分别管理总部和分部,水平差不多,主管A认为我这边分部路由器性能比较差,用RIP协议已经足够使用了,而总部的主管认为OSPF比较好,非要用OSPF。由于意见上的分歧导致分部使用了RIP而总部使用了OSPF,这里就需要用到路由双向重分布来解决一个公司使用了2种不同的路由协议的问题
场景二: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公司,收购了另外一家公司,由于原来公司使用的是OSPF协议,而被收购的公司使用的是EIGRP协议,为了防止重新部署网络而导致网络网络中断,这就导致了整合2个公司之间的网络就需要用到路由的双向重分布
场景三:这就比较偏一点了,可能由于业务上的原因,公司在一些UNIX或者linux上跑了RIP的协议,为了对接公司其它的网络而进行路由重发布(这就不是很常见了)
路由重发布有4种:
单点双向重发布
单点单向重发布
多点单向重发布
多点多向重发布
此篇博文针对多点双向重发布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
首先搭建整个所需要的环境(配置接口地址,启用路由这些民工级别的配置为了不浪费版面就不贴出来了,)
在R1上对RIP和OSPF进行双向重分布
R1(config)#router rip
R1(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ospf 1 metric 1 #注意在RIP和EIGRP这些距离矢量型的路由协议中重发布其它路由协议时一定要加上metric,不加的话默认是无穷大,重分布到RIP中要注意不能大于15,因为RIP最大跳数是16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rip subnets
在R3上也是如此
R3(config)#router rip
R3(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ospf 1 metric 1
R3(config)#router ospf 1
R3(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rip subnets
进行重发布后查看下每个路由器的路由表
R1的路由表
R2的路由表
R3的路由表
R4的路由表
通过对比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在R1上,对于23.0.0.0/24网段应该是RIP内部的路由,这里却以OSPF的外部路由形式学习到了。在R3上也有问题1存在,2.2.2.0/24和12.0.0.0/24本也应该是通过RIP学习到的
问题2:在R4上,去往2.2.2.0/24网段的应该是有2个吓一跳出口的,通过R1和R3进行负载均衡的这里只学习到下一跳是124.0.0.1,通过R1走的一条路由
在这里,分析下这2个问题出现的原因
我们知道RIP的管理距离是120,OSPF的管理距离是110,所以相对来说,RIP的管理距离要比OSPF的要高,路由器会优先选择管理距离比较低的那一个。
而这里出现路由条目混乱的原因正式由于这个管理距离产生的。
我们分析下路由通告的走向:
首先,在配置路由重发布之前
R1通过RIP学习到了2.2.2.0/24,12.0.0.0/24,23.0.0.0/24这三条路由,在R3上同样通过RIP学到了这3条路由
然后配置了路由重分布,事情就变得有点不一样了。。。。
先分析下R3上的问题
我先是在R1上双向重发布了RIP和OSPF的路由。这样一来,R1就将上述3条路由通过OSPF type2,也就是在路由表上看到的OE2从F0/0通告了出去,然后R3和R4接收到了这条路由信息(OSPF中应该说是同步了数据库。。。这里为了形象点就这么说吧。。。),然后R3就开始犯傻了,因为上述3条路由它既从RIP中学习到,又从OSPF中学习到,然后一对比管理距离,发现OSPF比RIP的要小,于是就选择了通过OSPF学到的那一条,抛弃了RIP。。。。
R1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再分析下R4上的负载均衡的问题,罪魁祸首其实还是和R1,R2同样的
先看下2.2.2.0/24这条路由,在OSPF中,由于我是先在R1上做的双向重发布。于是这条路由是在R1上通过OSPF中通告了出去,R4自然也学习到了这条路由。而在R3上也学习到这条路由后,通过对比管理距离,将RIP中学习到的2.2.2.0/24给抛弃了,于是R3上把这条路由通告出去是已R1上学习到的通告出去的,这条路由的下一跳是R1,所以R4只收到了下一跳是R1的路由。
可能说的有点乱,也可以这么理解,R3自己认为去往2.2.2.0/24的路由下一跳是R1,那么,OSPF数据库同步机制,R4上对于这条路由的下一跳也应该是R1
这样的路由重分布导致了路由的混乱和环路,我们要通过路由的修剪来对网络进行优化和改善
解决方案:
1:使用发布列表,列表中要写每条需要过滤的路由,比较麻烦
针对上述的环境,我这里通过发布列表的方法来实现路由的修剪
首先先定义访问控制列表,将中RIP的3条路由抓取出来
R1(config)#ip access-list standard DenyFromO2R #在做访问控制列表的时候尽量使用基于命名的访问控制列表,在ACL多的时候,用名字比较好区分,这里这个名字意识是阻止从OSPF到RIP的条目
R1(config-std-nacl)#deny 12.0.0.0 0.0.0.255
R1(config-std-nacl)#deny 23.0.0.0 0.0.0.255
R1(config-std-nacl)#deny 2.2.2.0 0.0.0.255
R1(config-std-nacl)#permit any
然后进入到OSPF中
R1(config)#router rip
R1(config-router)#distribute-list DenyFromO2R in fastEthernet 0/0 #上述中的原因在这里,这条命令定义了在OSPF下重发布修剪的规则,将ACL定义的3条路由阻止从OSPF重发布出去,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OSPF中使用发布列表的话,是不允许使用OUT,只能使用in。
在R3中同样做好这样的配置
R3(config)#ip access-list standard DenyFromO2R
R3(config-std-nacl)#deny 12.0.0.0 0.0.0.255
R3(config-std-nacl)#deny 23.0.0.0 0.0.0.255

R3(config-std-nacl)#deny 2.2.2.0 0.0.0.255
R3(config-std-nacl)#permit any
R3(config)#router rip
R3(config-router)#distribute-list DenyFromR2O in fastEthernet 0/0
OK
再来看看路由表的情况
R1的路由表
R2的路由表
R3的路由表
R4的路由表
可以看到,现在的路由是正常了,而且R1去往124.0.0.0/24的路由和R4去往2.2.2.0/24的路由也实现了负载均衡
2:使用管理距离来解决
我们可以看到,之前之所以会产生路由的混乱,是因为通过RIP学到的路由在重发布进OSPF中后,OSPF又重新发布进了RIP,而在R1和R3上由2种不同的协议学到了相同的路由,选择了那个管理距离小的(即OSPF)的路由。
解决方法是,将从RIP重发布到OSPF的路由,即OSPF的外部路由的管理距离设置为比RIP大一点
首先来看下常用几个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
EIGRP:90 EIGRP外部路由:170
RIP:120
OSPF内部和外部都是110
我们先定义好OSPF的外部路由(通过ACL),在OSPF中将这部分的外部路由的管理距离配置为121
首先先定义OSPF的外部路由。
R1(config)#ip access-list standard FromR3 #在R1上定义从R3上学到的OSPF外部路由
R1(config-std-nacl)#permit 12.0.0.0 0.0.0.255
R1(config-std-nacl)#permit 23.0.0.0 0.0.0.255
R1(config-std-nacl)#permit 2.2.2.0 0.0.0.255
R3(config)#ip access-list standard FromR1 #在R3上定义从R1上学习到的OSPF外部路由
R3(config-std-nacl)#permit 12.0.0.0 0.0.0.255
R3(config-std-nacl)#permit 23.0.0.0 0.0.0.255
R3(config-std-nacl)#permit 2.2.2.0 0.0.0.255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distance 121 3.3.3.3 0.0.0.0 FromR3 #这条的意思是:从Router-id为3.3.3.3学习到的路由中,符合列表中的路由的管理距离设置为121
R3(config)#router ospf 1
R3(config-router)#distance 121 1.1.1.1 0.0.0.0 FromR1
查看下R3的路由表
这里显示2.2.2.0/24和12.0.0.0/24的路由都是从RIP中学习到的了
再查看下OSPF的外部路由数据库
发现数据库里还是含有2.2.2.0/24和12.0.0.0/24的数据信息,但是由于已经将这些路由的管理距离设置的比RIP还要大了,所以在路由表里选择了RIP协议
R1也是同样的
而在R4中,查看下路由表
可以看到12,23,2这3个网段的完整路由
这里列举了2中解决方案,还有诸如使用route-map之类的工具可以可以在路由重发布的时候对路由条目进行修剪,只要知道整个路由传递的原理和机制,这些方法也只是你所选择的工具而已。
作者 lustlost
篇2:[已解决] 无线路由问题
家里装了个无线路由,现在有个问题不明白,就是无线路由的地址、用户名、密码都是a认的,那不是只要在我的无线路由信号范围内的电脑都可以打开我的路由设置,是这样吗
A
你设置下无线加密,
[已解决] 无线路由问题
,
那个路由器帐户和密码,也是可以更改的。一般用无线加密后,别人是无法改你的登录帐户和密码。
篇3:H3C路由解决路由不能发布故障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的路由选择协议是由ISO 提出的一种路由选择协议,它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在该协议中,IS负责交换基于链路开销的路由信息并决定网络拓扑结构。IS-IS 类似于TCP/IP 网络的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本文就以H3C路由为例,给大家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一、组网环境
IS-IS 类似于TCP/IP 网络的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H3C路由器的POS接口配置为抑制状态后,发现接口所在网段的路由无法发布到域内的其他路由器。
二、故障分析
1、可能是接口上是否使能了IS-IS路由协议和接口状态是否为UP,还有就是lOSICP协商是否成功。
2、在H3C路由器的POS接口上执行display ip interface brief ip-configured查看接口上是否配置了IP地址,已经配置了有效的IP地址。
3、在H3C路由器的POS接口上执行display ip 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接口的物理状态和协议状态是否为Up,接口的物理状态和蜥蜴状态均为UP。
4、在H3C路由器的POS接口上执行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查看接口上是否使能了IS-IS,POS接口已经使能了IS-IS,并且用命令isis silent配置了接口抑制,
5、在H3C路由器的POS接口上执行display isis interface,如下所示检查该POS接口的OSICP协商状态为stopped,说明该POS接口的OSICP协商失败。
6、在与该POS接口相连的对端接口上执行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检查对端接口是否使能了IS-IS,发现该接口没有使能IS-IS,所以OSICP协商失败,导致不能发布接口所在网段的路由。
三、故障处理
1、POS接口的链路层协议缺省情况下是PPP封装,PPP类型的接口在使能IS-IS后要进行OSICP协商,对于配置为抑制状态的接口也要进行OSICP的协商,只有OSICP协商通过,才可以发布接口所在网段的路由。
2、将在H3C路由器的POS接口的封装类型改为HDLC后,故障排除。该接口网段的路由可以通过IS-IS发布出去,在其他设备上可以看到该接口网段的IS-IS路由
POS接口的链路层协议缺省情况下是PPP封装,PPP类型的接口在使能IS-IS后要进行OSICP协商,对于配置为抑制状态的接口也要进行OSICP的协商,只有OSICP协商通过,才可以发布接口所在网段的路由。
篇4:[已解决] 关于无线路由上网问题
我家是用无线路由器上网的,一台用网线连着台式机,一个是笔记本通过无线上网,如果仅使用台式机,不用笔记本无线,无线的计时吗?
如果两台电脑同时上是算两倍的时间还是一倍的时间?
A 无线路由器连接多少台电脑和计时的倍数是没有关系的,一台路由器连接多台电脑就相当于一个主机而已,
[已解决] 关于无线路由上网问题
,
篇5:RIP缺省静态路由的重发布
www.2cto.com
R1的配置 :(config)#interface s1
(-if)#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if)#no shutdown
(config)#interface loop 0
(-if)#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0
(config)#router rip
(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
(config-router)#network 1.0.0.0
R2的配置(config)#interface s0
(-if)#clock rate 64000
(-if)#ip address 10.1.1.2 255.255.255.0
(-if)#no shutdown
(config)#interface s1
(-if)#ip add 172.16.1.2 255.255.255.0
(-if)#no shutdown
(config)#interface loop 0
(-if)#ip add 2.2.2.2 255.255.255.0
(config)#router rip
(-router)#network 10.0.0.0
(-router)#network 172.16.0.0
(-router)#network 2.0.0.0
R3的配置:(config)#interface s0
(-if)#clock rate 64000
(-if)#ip address 172.16.1.3 255.255.255.0
(-if)#no shutdown
(config)#interface s1
(-if)#ip address 192.168.1.3 255.255.255.0
(-if)#no shutdown
(config)#interface loop 0
(-if)#ip address 3.3.3.3 255.255.255.0
(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s1
(config)#router rip
(-router)#network 172.16.0.0
(-router)#network 192.168.1.0
(-router)#network 3.0.0.0
(config)#ip default-network 172.16.0.0注:将缺省路由发布到R1,R2
R4的配置(config)#interface s0
(-if)#clock rate 64000
(-if)#ip address 192.168.1.4 255.255.255.0
(-if)#no shutdown
(-if)#ip add 4.4.4.4 255.255.255.0
(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s0
来源 143514.blog.51cto.com/133514/35374
篇6:解决华为路由BGP协议属性不互通的问题
解决华为路由BGP协议属性不互通的问题
IBGP仅用于多归属场合,必须以全网状结构相连,它允许边缘路由器共享NLRI及其相关属性,从而增强系统范围内的路由策略,注意要防止在AS内部形成BGP路由环路,确保BGP路由路径上的所有路由器都知道如何将数据包转发到目的地,
一、组网环境
在华为路由器的组网环境中,路由器A与路由器B建立IBGP邻居关系,在路由器B上BGP将优选的路由218.2.0.2/25通告给路由器A,更改该路由信息并没有被路由器A学习到,从而出现故障。
二、故障分析
1、在路由器A上,使用display bgp routing-table 218.2.0.2查看路由信息,发现没有学到属性。
2、在路由器B上,使用display ip ip-prefix查看路由策略是否有被匹配,发现该策略有被匹配到,但因为此路由策略是对路由器A发布的路由进行修改,故在路由器A上无法通过查看display bgp routing-table显示信息进行判断,
3、在路由器B上,使用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查看配置,这时可以发现路由器B未通过peer advertise-community发布属性。
三、故障处理
1、执行bgp,进入BGP视图。
2、执行ipv4-family unicast,进入BGP-IPv4单播地址视图。
3、执行peer advertise-community,将属性发布给路由器A。
配置完成后,再次执行命令,发现故障得到排除,在配置时,需要在本地使能peer advertise-community向对等体发布属性,才会被通告给对等体,这点是需要我们注意到的问题。
篇7:[已解决] 三个不同型号安卓手机无线路由上网问题
Q 我们三个手机一个摩托ME525+,一个乐phone s1,一个三星8150,请问怎么设置上网,我的摩托me525+能无线上网,为什么同在一个房间里另外两个手机上显示我们的路由信号ID不在范围内,那个手机上无线上网的图标显示一直在搜索?我的笔记本可以无线连接,另外一个台式电脑也可以有线上网,我们是今天刚买的P-LINK 150M的无线路由器,
A 在无线路由中无线设置的MAC地址设置中添加过滤,把不能上网的手机相对应的MAC地址添加到过滤中,就OK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