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zhao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五年级中秋节日记500字:家乡的中秋节习俗,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五年级中秋节日记500字:家乡的中秋节习俗,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 中秋节五年级日记500字
今天是中秋节,是月圆、人圆、团圆的节日,今天我很开心。早上一早,我便给远方的外公外婆问好,给212班的老师同学们问好。
上午,我在家写作业,因为我希望晚上的时间可以过得更快乐一些。下午,我和爸爸去爷爷家准备晚饭,等妈妈回来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饭菜,等我们到爷爷家时,爷爷奶奶已经开始在厨房忙碌起来,我和爸爸洗好手也进去帮忙,我开始摘菜、洗菜,不一会儿就好了,奶奶让我出来看电视。很快桌子上就摆满了丰盛的佳肴。五点,妈妈下班到家了,我开始分碗筷、搬凳子,家人们边吃边聊,甚是开心,谈到最多的就是我,说我长大懂事了,还聊了许多关于我学习的话题,我都默默的听着,其实心里特别高兴。吃完饭后,爸爸妈妈开始收拾桌子,我开始擦桌子,爷爷洗碗,我们配合得很好,收拾好一切,我们便回家了。
傍晚才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因为我和小伙伴们约好一起赏月,大人们都说中秋节的月亮是最圆,关于这一天的传说和故事特别多,所以我们都很期待这一天。我们在楼下追呀、跑呀、玩呀、笑呀玩得不亦说乎,妈妈和阿姨们还给我们准备了水果,我们对着月亮姐姐许了好多愿望。我的中秋节就是这么开心愉快地度过的,同学们呢?说来听听,让我们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吧!
篇2:五年级家乡的习俗日记500字
要说春节过后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那肯定就是“元宵节”啦!在中华众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元宵节了。
元宵节有很多习俗,例如:吃元宵、猜灯谜、踩高跷……而在诸多习俗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吃元宵”这一习俗。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做“浮圆子”,后来又叫“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这不,我和妈妈就动手来包元宵啦!首先我们先准备材料:糯米粉、白糖、植物油、水。接下来就到重要环节啦!先取适量糯米粉,倒入少许水,揉成糯米团。这贪玩的我,竟然在揉糯米团的时候,揉着揉着玩去了。要不是妈妈提醒我,我就把包元宵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哈哈!
然后要把糯米团分成大小适中的小团,在中间挖个洞,加入事先准备好的糖和芝麻馅,继续揉成团。就在这一过程中,我与妈妈进行了一场比赛:比谁包的元宵又快又好看!那场面叫一个激烈:只见妈妈手疾眼快,一个接着一个可爱的元宵诞生,包得又快又好;另一边的我脸涨得通红,看着妈妈动作的迅速,给我急得直跺脚。我已经猜到了结局,只好主动认输,并向妈妈请教。最后终于全部都包好啦!
再把它们放入锅中煮一煮,完成!晚饭桌边,我们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突然有一种涌上心头的幸福,那是团圆的幸福!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元宵节,团圆,幸福,祥和,美满!
篇3:五年级家乡的习俗日记500字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等等,可我唯独喜欢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元宵节象征着团圆、美好,要是在不高兴的时候吃上一口热腾腾的元宵,那真是美妙极了,不仅心情好了,还恨不得多吃几个呢!
元宵节晚上还必须赏一赏明亮的月亮。出门时,心情会更加激动,因为外面处处悬灯结彩,街上像是在办喜事,火炽而美丽。外面还有各种各样漂亮的灯,种类多还不重样。我的老家就是这般热闹,元宵节出门时我就很激动,回来时手上还提着一两个漂亮的灯。
家家还得吃美味的汤圆,说是可以永远和和美美。有时间的呢,还可以自己做。好多人吃的是黑芝麻馅的,可小孩子就喜欢吃水果味的,水果味的汤圆就像边吃汤圆边吃美味的水果一样,十分满足。
赏月时,可以想象月亮的美好传说,如果边吃汤圆边赏月,感觉会更棒呢!尤其是坐在老家的院子里,吹着舒服的凉风。
元宵节赏的灯也是各式各样,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还有的都是画的各种图案,这是我最爱看的,因为上面的内容很有趣。
篇4: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变。
篇5: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每当每个节日的到来,各个民族都以不同的方式庆祝,在潮阳的节日里我比较喜欢中秋,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节日。
在早上于中秋这段时间,我们就会开始筹备拜神的物品、晚上吃的食物,这一天里要拜两次神,有的人甚至到很多地方拜神。
午夜到晚上是最为热闹的时段了,在中秋也像过年一样早早就要洗澡穿新衣服。午夜时就要开始第一次拜神,这一次是拜晚上吃的食物,可以形容为“八菜一汤”一点也不比新年的时候差。
晚上最热闹的时候到了,家家户户把一个大圆桌摆到天台,大圆桌意喻着一家团团圆圆,并且在这一天不管在多远的亲人都要回来共度佳节,边吃团圆饭边赏月是何等的享受啊!吃过饭后,就要开始拜嫦娥了,再拜嫦娥里必须要有五果、月饼其他的则是小孩喜欢吃的,糖果、水果之类的。
大人在家拜,小孩在外玩,一般是潮州人的惯例,在公园或天台看,人人都在赏月吃月饼,有些小孩就会拿着灯笼到处游逛,有时候家乡里还会举办一些活动,拿猪、羊、牛祭拜,有时候还会有潮剧可以看,一些老人和小孩特别喜欢潮剧,并且边看便跟着唱,处处洋溢着快乐喜庆的气氛。
中秋佳节每每都会让我很开心,不仅仅家人庆祝,还能与亲戚朋友一起过节。
这就是我印象中的佳节。
篇6: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
在广东东莞有乞月照月爬月,以求早生贵子,除了月饼以外,杨桃、芋头仔都是常见的食品。由于菱角现在比较难买,已经比较少见。祭月,即拜祭太阴娘娘,在香港,会有人到公园燃烧蜡烛;此外,亦有些地方的习俗会向长者或后辈送赠猪仔饼或长寿面。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浙江东部:此地风俗全国其他地方略有不同,中秋节是在八月十六,而非八月十五,并且传统上名称也是直接叫“八月十六”,与端午、重阳、冬至不同。
篇7: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
今天是八月十五日,是什么日子呢?是中秋节!
中秋节可是我国传统节日呢!我要好好地过这个象征着团圆的佳节。
夜幕降临,在黑幕中一轮玉盘渐渐升起。啊!多么明亮的月亮,月亮映着一家团圆。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在中秋节里吃着月饼是多么甜蜜,滋润人的心田,月饼也像月亮一样,在中秋节里,是象征团圆。我们坐在桌边上吃着饭,这样真得很高兴,平时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吃一顿饭要吃得很快,没有能一起说说话,聊一聊天。可今天不一样,平时不太搞笑的爸爸今天也开起了玩笑,还说笑话。吃完饭,我本想去赏月,但是妈妈说;“你还是先待会去吧,姥姥在家里,很孤独,你去打个电话,和姥姥说说话。”我和姥姥在聊天中,我听到姥姥笑得很高兴,如收到最好的礼物。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月亮。今天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出国的满月更亮更圆。许多诗人给这明月作诗,里面都含有对家人、对亲人的思念。对啊,每次见到这圆圆的月亮,都会想起亲人和家人,又想起自己的孤独,一种缺少爱的滋味,多么不好受。我觉得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许多人因为工作忙,不能和家人团聚,只能仰望天上的明月。更可怜的是没有父母的孤儿,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中秋节我就不能与家人团聚。
这个团圆的中秋,给多少人带来幸福、美满的回忆,我真想把时间永远地停在那一刻。
篇8: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
每逢到了那天,奶奶就买来鸡鸭鱼肉用来祭灶,往上面贴圆形的红纸,往佛台前烧纸钱。佛台前摆着一对蜡烛,插着香,一团火在铁盆里燃烧着,奶奶则在一旁不断添纸,直到化为灰烬。屋里烟雾弥漫,可我们还得向佛祖磕头。
到了晚上,饥肠辘辘的我们迫不及待想吃月饼,由于爸妈今天休息,所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月饼会有种兴奋洋溢的感觉。奶奶切开了一个大月饼,首先她把两份月饼摆在了灶台上,然后拜了拜,终于开始吃了…。。当我们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就要出去放纸灯了。
在中秋节放纸灯,是姐姐想的点子。这个程序,是一件十分烂漫的事情。奶奶拿出了几张五颜六色的大彩纸,她将厚厚的纸放在手中搓来搓去,让纸变得柔软起来,这样可以折起来方便些。我们在一旁马上拿出了蜡烛,点上了火,蜡烛便燃烧起来。心灵手巧的奶奶三下五除二就把纸折成了一只较大的船。我们接过纸船,往它的下面和侧面均匀地滴上了蜡烛油,然后将另外小巧玲珑的小杯子状的蜡烛放在了纸船的中间。一家人就到河边放起了纸船,火光照亮了纸船,在水中渐渐漂去,我们都闭上了眼睛,默默许愿……
之后我们聚在阳台上,望着夜空中的圆月,吃着月饼,说有关于中秋的美丽传说,猜有关嫦娥的歇后语……。就这样,我渐渐地睡着了。
每一次的中秋节,都因为这些习俗而特别有意义!
篇9: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
今天是中秋节了,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姥爷家,我打了一会游戏,大家一起吃完晚饭后,我就和妈妈去看中秋节的月亮,我发现月亮非常亮,也非常的圆,我还发现月亮上有陨石碰撞形成的小黑点。
等我们看完月亮回来,姨妈打开了一盒月饼,我吃了一个,觉得月饼太甜了,都有点腻了,然后我把剩下的一点给妈妈了。后来又和哥哥下了一盘象棋,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今天是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
中秋节的夜晚,我和姥姥妈妈来到了楼下,看见了有人提着大包小包匆匆忙忙的赶路,我想他们可能要回去跟亲人团圆。我抬头一望,看见了月亮,它像一个明镜,也像一个大月饼,还像一个大玉盘,金黄金黄的。这使我想到了嫦娥,玉兔,嫦娥正在梳妆,玉兔正在追它的影子呢。我们走着走着,发现月亮也跟着我走,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月亮不见了,于是我东张西望地看,忽然他又从两个树的中间冒出来,原来他是跟我们玩儿捉迷藏呀!今天是中秋节是大家团圆的日子,可是我们家没有团圆,因为爸爸没有回家,他在外地没有回来,可是月亮只有一个,我和爸爸都看着那轮明月就会想到对方的。诗中有一句话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现在我明白她的意思了。虽然我见不到爸爸,可是我想爸爸正在望着那轮明月思念我们,我也望着那轮明月思念爸爸。
篇10: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
讲到中秋节,自然想到的是赏月、吃饼、观潮了。那么,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它有哪些传说、哪些习俗、又有哪些著名诗词呢?那就让我们话说中秋吧!
古代,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记载。后来,贵族和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到唐代,《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时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是中原居民自北向南大迁徙时期,在遭受战争离别之苦的人民,以月饼相赠,晚上赏月,取团圆之义。至明清,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国历书上,一年分四季,每季有三月,八月正是秋季之中,十五又是一月之中,八月十五,故名中秋。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吃着又圆又甜的月饼,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篇11: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来历:
据说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即“拜月”之意。祭月原是帝王的礼制,后来达官文士也效仿,此风逐渐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中秋节的传说:
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节的习俗: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篇12: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
就在前些天,老师让我们查找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回家翻看日历,我才知道今年的中秋节过些天就要到了。
记得去年中秋节的时候,妈妈曾告诉我,中秋节可以赏月、吃月饼、听传说、庆团圆。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虽然,今年的中秋节马上到了,这几天却一直阴雨蒙蒙,不过蒙蒙细雨却给中秋传说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嫦娥奔月让我想起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仙子;玉兔捣药让我想起了那可爱无比的小玉兔;吴刚伐桂让我想起了那广寒宫前的桂花树,不知道桂花树是否还那么枝繁叶茂,吴刚是否还在砍伐桂树,一直做着那种徒无功的苦差事……
老师曾讲,关于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全国各地各有各的习俗,地方特色也非常突出,听起来还挺好玩的呢,有趣极了。比如说,在福建浦城,女孩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要挂灯向月宫求吉兆;而在我们当地也有吃月饼、赏月等习俗……
这几天,连绵的细雨一直下个不停。看来,中秋之夜,想看到“白玉盘”好像是不可能了。不过那些美丽的传说我却一直念念不忘,因为我喜欢那些美丽的传说,更喜欢这个家家团圆的日子。我在想,大人们的想法应该和我是一样的.吧,要不,您瞧,他们每个人的脸上挂着幸福而甜蜜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