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看看个屁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滕王阁之春进入名师课堂散文,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滕王阁之春进入名师课堂散文,方便大家学习。

滕王阁之春进入名师课堂散文

篇1:滕王阁之春进入名师课堂散文

滕王阁之春进入名师课堂散文

4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南昌铁路文化宫举办的“滕王阁之春”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观摩研讨会。在名师的课堂上我领略到一派春意盎然。

首先走进的是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去年的树》。王老师直接进入课文学习,《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请学生读课文第一段故事的开头,探讨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什么时候?注意到鸟儿和树的心情,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一下就活跃了,猜测出许多的心情。带上心情读出“天天”的情感。读着读着出现怎样的树和鸟儿啊?王老师营造各种情境让学生读句“鸟唱树听”。由两个“天天”体会到什么?用哪个词形容呢?不离不弃。体会到这带着感情再读故事的开头。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那是怎样的树怎样的鸟?学生写话,用上“特别”这个词。学生写好话后,王老师在诗意的情境里让学生说自己写的话,指导学生用上“特别------特别-------像--------”的句式把话写生动具体。加上鸟的外貌,树的模样会更具体更生动,然而我们的故事开头却没有这样写,王老师擦去一个个修饰词,文章不具体了,不生动了,不形象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平淡,学生第一次体会到平淡,并在王老师情景营造里初步体会一点点平淡的好处。读接下来的故事,看故事还平淡吗?学生自由读着。

王老师出一个小问题考考同学们读书的情况,文章出现了几个会说话的人物,有几次对话?同学们交流中得出五个人物四次对话,王老师分派角色来读书,王老师读旁白的话,读后评价有一个人没有读好,最后让学生大胆说出王老师的旁白没有读好,王老师和孩子们一样可爱地说,冤枉啊,这样的旁白不好读啊。什么样的提示语旁白好读呢?王老师出示例子让学生读读体会。给课文加一加表现心情的提示语,学生练习写词。王老师又一次营造情境学生汇报填的提示语,课文上到这围绕着“一个关于春天的约定”一次次叩击孩子们的心扉也叩击着我们听课人的心扉,诗意语文在课堂上自然而深情流动着。当学生还沉浸在那情感之中时,王老师突然问到,课文写了这些提示语吗?没有,课文怎样写的,读到这样的提示语觉得怎样?学生异口同声说到,平淡。

为什么故事写得这样平淡?一起看看故事的结尾。一同学读。关注结尾处的细节,唱,唱之前和唱之后,看,看的心情探究,仿佛出现一幕幕画面,想起往日的一幕幕。让学生写一写那一刻鸟对树说的话,用上“树啊,树啊,”开头,学生写着,读着自己写的心灵之话,体会那份伤感和温暖。然而故事结尾有这些吗?还是没有,还是平淡。这下明白了平淡的好处吧,平淡处留出空白,让读者去想象,给出了自由想象的空间,这就是去年的树,这就是语文的魅力。

听着王老师的课是种享受,在他诗意语文课堂里,学生想象丰富了,表达丰富了,语文能力和素养熏陶提高了。

接下来是走入的是上海市魅力教师戴建荣执教的《静夜思》。戴老师教古诗让我们耳目一新,他教孩子们回到古代平仄声来读古诗,读出韵味,读出情感。又学习古诗的另一种读法,吟诵,戴老师带着学生们联系李白的生平来吟诗,吟出李白的心情,吟出一个个意象。最后落到“月”来表达一份孤寂的心情。在吟诗里自然让学生们进入诗的意象里进入诗的情感里,可谓匠心独运。

一课上完,休息十分钟后,戴老师又上了《揠苗助长》。指导“揠”字的写法,讲解“揠”和“拔”的区别充分展现了戴老师的文化功底和上课魅力。让学生们手势表演读题,学生们一下子兴趣来了,课堂上笑声一片。手势语言是这一课最大的特点之一,形象生动地把学生带进寓言故事里,带进寓言的理解里。

“转来转去”的动作表演体会出这个人的特点,一个字概括,急。学生悄悄告诉老师谁是急性子?怎么写急性子呢?看课文圈出表示急性子的词写上自己的理解,交流中朗读里体会怎么写急性子,也自然体会出寓言的寓意,欲速则不达。让学生上台加上手势语言讲故事,把这个寓言故事一代代讲下去,一代代明白其中的道理。

下午走进了南昌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涂娟执教的《葡萄沟》。涂老师带着学生们趣味地学习,朗读,交流,朗读,练习说话、写字。课堂上紧紧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层层学习体会水果多,葡萄美,人好客,那葡萄沟上得美味极了。

接下来聆听的是福州市的`全国首期骨干教师林莘执教的《场景描写》作文教学。林老师一开课就风趣幽默,把学生从紧张中放松出来,出示一小部的图画,让学生猜是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自由表达,从中自然体会出场景描写三要素:点、面、景。又进行游戏式的看局部,猜全景课堂教学,学生轻松快乐中从一个点猜想整个画面,整个场景。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表达中,关注人物的动作,人物的外貌、神情,人物的语言、心理,全貌全景。这是非常高妙有效的课堂,学生在游戏中快乐表达,学会写场景描写中要注意人物的动作,外貌,神情,语言,心里,要注意全貌全景。可谓化复杂会简单,化困难为快乐。学生在课堂里一颗颗小宇宙爆发了,自由表达得非常活跃而快乐,又是生动具体的。

出示片段欣赏,领会,验证场景描写的方法,学生在读文欣赏交流中又进一步体会场景描写该怎样写。林老师创设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开始了,学生完全放开了,课堂成了学生们的乐园。两组玩着游戏两组观察汇报说着场景,同学们在游戏快乐的玩中,说中,学会了写场景描写。写游戏片段时一篇篇生动场景描写出炉了,林老师又教学生学会修改习作,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习作,林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修改,体会表达的不好处和精彩处,几篇习作的展示修改,学生学会写,学会修改了,到后面学生读着自己精彩的场景描写习作是无比的得意和快乐。

一直很困惑于作文的难教,今天听了林老师的课,明白作文原来可以上得如此轻松,学生会学得如此快乐。老师的幽默风趣可以让学生喜欢上作文课,老师的游戏化课堂设计可以让学生快乐自由表达,自然学会作文表达方法,老师朋友式风趣的指导修改让学生作文得到提高。

第二天我非常荣幸地听到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于老师检查预习时教学生理解词语倭瓜、谎花,教出了一份亲切和一份文化。特别是于老师注重对学生生字的教学与书写,更是教出了文化,学生写“帽”字时,于老师讲解了“帽”字的来历,学生听得有趣有味,教生字体现一种浓浓的文化和人文性,学生喜欢上了语文,喜欢上了书写好生字。

检查读书情况,让学生默读课文,再次走进祖父的园子,你看到了什么?一会儿学生交流看到什么时,学生看到什么就到黑板上板书什么,学习成了学生自己的事,学生展示自己所学到的,是多么快乐而有效的。学生展示了许多看到的板书到黑板上,于老师再次问走进祖父的园子看到了什么?静静思考再说,又请学生悄悄耳语说给老师听,于老师在无形中让学生思考学会概括说,学生明白了用句子概括,于老师要求用一个词概括,学生想想知道用“事物”来概括。于老师又请学生到台前与老师对话,训练学生先概括后具体说话。于老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趣味横生富有实效的课堂是我好好体会学习。

于老师让学生再走进祖父的园子,用心看,看到了什么?静静里学生阅读思考,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学生练习写,然后请学生展示板书自己用心看到的。于老师适时点拨让学生明白阅读方法,引领学生用自读、交流和提升的方式读出了祖父的宽容和作者的可爱,读出了文章的主旨,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用心阅读看到文字背后的阅读方法。

哪件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于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学生交流出专门学习一件事,用学生练读,于老师范读,师生对话读的方式,抓住最能体现出“趣”同时又很难读的祖孙对话进行重点指导,用表情朗读,动作表演朗读突破难点,教学生读出人物形象,读出童真童趣,学会朗读对话的方法。对话中于老师天真可爱,孩子们纯真快乐,多么美妙,多么让人沉浸。会场里时时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带着泪花的笑。

读得是那么有童趣,过渡到写自己童年的趣事,引导学生选准事,注意语言和细节描写。学生练习写习作,之后于老师请出几位同学上台读自己写的习作,师生一起交流评改习作,学生得法得趣,习作在于老师不经意的点拨中得到提高。于老师又出示自己写的两篇文章做范文,示范学生写好习作。学生看着读着老师写的童年趣事作文,觉得非常亲切,非常有趣,自然也想写好自己的童年趣事。只有老师善于运用语言文字,才有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是我听课中得到的深深体会。

于老师的课是简洁而朴素的,教学生写好字,读好书,写好文。是我好好学习和深深受用的。

“滕王阁之春”,沉浸在名师的课堂上,感受一股股春风吹来,吹开新课标理念在我们老师心中长出的新芽,体会学习,生根长叶,为学生撑起一片树荫。学生在这片树荫里学会写好字,学会阅读的方法,学会运用,学会表达自己的话语。

篇2:滕王阁序散文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yán)骖騑(cān 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tīng)凫(fú )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一作 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闾(lǘ)阎(yán)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或作 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qú).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 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披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回荡在衡阳的水边.

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象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象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良展美景,尝心乐事)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明白了兴衰贵贱都由命中注定.西望长安,东指吴会,南方的陆地已到尽头,大海深不可测,北方的北斗星多么遥远,天柱高不可攀.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的候才能够去侍奉君王呢?

篇3:滕王阁序散文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

披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回荡在衡阳的水边。

滕王阁之春进入名师课堂散文

篇4:《滕王阁序》课堂习题及答案

滕王阁序

朝代:唐代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 一作:层台;即冈 一作:列冈;天人 一作:仙人)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 通:舳;迷津 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 一作:遥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 一作:安贫)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分野

B.宇文新州之懿范 美好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刚、顿时;迅速

D.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宰相

2.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奉宣室以何年 ③ 老当益壮

② 处涸辙以犹欢 ④ 穷且益坚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 乖违、不顺

B.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等到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 狂放、不拘礼法

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日光

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昔日的南昌郡城,如今是洪州都府。它处在翼、轸二星的分管区域,与庐山和衡山接壤

B.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儒下陈蕃之榻:(这里)物有光华,天有珍宝,宝剑的光气直射牛、斗二星之间;人有俊杰,地有灵秀,徐儒子(竟然)在太守陈蕃家下榻。

C.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雄伟的州城像雾一样涌起,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样飞驰。城池倚据在荆楚和华夏交接的地方,(宴会上)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一代的俊杰。

D.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词采如蛟龙腾空、凤凰起飞,那是文词宗主孟轲;紫电和清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武库里。

5.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

A.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地势偏远,南海深邃;天柱高耸,北极星远悬。

B.关山难越,谁悲夫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能悲悯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

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誓召见又是何年?

D.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屈原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

6.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喝了贪泉的水,仍觉得心境清爽,处在奄奄待毙的时候,仍然乐观开朗。

B.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北海即使遥远,乘着旋风也可以到达;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还不晚。

C.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孟常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怎能效法阮籍不拘礼法,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还呢?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胸怀,也仰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志愿。

7.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

B.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自己并不像是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C.他日趋庭,叨陪里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会;今天举起双袖作揖谒见阎公,(受到阎公的接待)十分高兴,好像登上龙门一样。

D.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杨得意生不逢时,(只能)抚弄着司马相如的赋独自叹惋。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才华横溢,能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B.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英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一所楼阁。李元英后封为滕王,所以此楼命名为“滕王阁”。唐高宗时阎某任洪州都督又重新修缮,王勃在赴交趾探父途中,正遇当地在此大宴宾客,于是被邀参加宴会,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序文。

C.这篇序文,实际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D.文中用典贴切,简练含蓄。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9——10题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9.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了滕王阁的现状:意兴阑珊。

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这两句极写了阁之高,阁之静。

C.第五句是写阁外的景象:格外有一深潭,白云飘在空中,日影投入深潭,一切都显得那样寂静悠闲。

D.最后三句的意思是:物象更换,星宿迁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仍在奔流不息。

10.对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地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全诗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自然。

C.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虽然抑郁,但不消沉。

阅读下文,完成11——17题

陶 侃 传

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士女相庆。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军佐或以谈戏废事者,命取酒器、蒲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将吏则加鞭扑,曰:“樗蒲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益实用。君子当正其威仪,何有蓬头、跣足,自谓宏达邪!”有奉馈着,必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臻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礼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尝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劳作,家给人足。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钉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资治通鉴》卷93)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辄朝运百甓于斋外 甓:瓦

B.终日敛膝危坐 危:端正

C.听事前余雪犹湿 听事:官府治理政事的大堂

D.后正会 正会:正月初一聚会

12.分别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 ③是自弃也

②如不佃而戏贼人稻 ④是以百姓勤于劳作,家给人足

A.两个“戏”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

B.两个“戏”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

C.两个“戏”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

D.两个“戏”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

13.比较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问其故 ②有奉馈者,必问其所由 ③ 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 ④ 命取其酒器、蒲博之具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4.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A.过分地悠闲安逸,恐怕不能够做成大事

B.谁悠闲安逸超过你们,谁就不能做成大事

C.过分地悠闲,只怕不可以承担大事

D.谁悠闲安逸超过你们,谁就很难承担大事

15.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

A.倘若是努力工作所达到的,即使轻微也一定高兴,慰问后加倍赏赐

B.倘若是用力气换来的,东西即使轻微也一定高兴,慰问后加倍赏赐

C.倘若是自己劳动所得,东西即使轻微一些也一定高兴,慰问后甚至两倍三倍地赏赐

D.倘若是在协作中用力气换来的,东西再少,也在慰问后,成倍甚至两三倍地予以赏赐

16.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A.他管理众务,微服密访,都是这类做法

B.他综合治理,细微周密,都是这一类做法

C.他监督杂物,但作风细密,此类的作风多得很

D.他总理众务而作风细密,都像上述这类情况

17.下列对陶侃的为人做事评述概括较好的一项是

A.陶侃为人聪慧敏捷,恭谨从政,办公负责,作风认真,爱憎分明,禁赌罚懒,奖励劳动,拒礼推贿,重视农工,爱惜物资。

B.陶侃胸怀大志,聪明恭谨,综理微密,奖勤罚嬉,劝农工,惜分阴,平时不忘“物尽其用”。

C.陶侃为人聪明敏捷,办事严肃认真,痛恨赌博,时时勤政爱民,作风俭朴,重视粮食生产,做到了“物尽其用”。

D.陶侃有政治家头脑和军事家作风,反对不正之风,工作平易近人,提倡节约,重视农业生产,是勤政爱民的父母官。

参考答案

1.D 宰:宪宰、县令

2.C ①在 ②而 ③④均作“应当”讲

3.B 等:同于

4.D“孟学士”不是孟轲

5.D 屈:不是屈原

6.B 虽:虽然

7.D不是“杨得意生不逢时”,而是“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的人来举荐”

8.C抒发的是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感和不甘于现状的奋发心

9.C “阁外有一深潭”错,滕王阁下临“赣江”

10.A五六句并非以滕王阁为描写对象

11.A甓:砖

12.D戏:斗趣;随意。 是:这

13.D ①这样做 ②那些礼物 ③那些 ④他们的

14.C 15.C 16.D

17.B(A、C、D中罚懒、奖励劳动,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平易近人在文中没有依据)

篇5:落雪访滕王阁散文

落雪访滕王阁散文

那次我去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已经是落雪的季节,这一天来此处游览的人其实并不多,冒着飘飘的雪花,我饶有兴致地欣赏滕王阁。它的江南特色阁楼建筑在落雪的掩映下,既銀装素裹,窈窕多姿,又不失华丽堂皇,宏伟壮观。

我拾阶而上,虽然台阶有些湿滑,但我的观赏兴致正浓,一度沉浸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愫里。罝身在阁楼中,思古的情丝愈发弥漫着。

二十年前,我曾经来过一次滕王阁,因那次带着醉意而至。现在脑海里的印象已经模糊了。这一次,尽管故地重游,竟没有忆起当年的一丝丝熟悉的场景。

窗外,仍然是漫天飞舞着白雪,在这种环境里,独自欣赏滕王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倚在楼阁的栏杆前,联想着从书本上解的滕王阁的历史变迁,今天,我身临其境,无限感慨。有种不识滕王阁真面目,只缘身在此阁中的感触。

经过与滕王阁管理人员交谈,进一步了解到,滕王阁,从创立亦始就是官员、名人、学士、诗朋词友宴会雅集的场所。所以,明代以后,既使是老百姓也可登临一醉。由此看来,与江南三大名楼之岳阳楼和黄鹤楼不同,人们从来就没有把滕王阁作为超越世俗时空的崇拜对象,而是一个与我同化的审美对象,一个能满足人们基本欲求的自由场所。

现在,面对今日之滕王阁,虽不乏忧伤与联想,但这种忧伤与联想从来都是直接的、令人愉悦的。因此,滕王阁决不因此而肤浅,如果说肤浅,滕王阁不可能与岳阳楼和黄鹤楼齐名。

窗外的雪渐渐地停下来,但我的兴致一直未减,我信步来到滕王阁的`最高一层,在这里视野更加开阔,虽然江岸仍留有残雪,但是赣江之水仍放纵奔流。这期间,我不由得想起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王勃,当年他的《滕王阁序》已成千古绝唱,也为滕王阁增色添辉。“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写到这里,我仿佛看到这位江南大才子的尊容,小小的年纪,踌躇满志,挥挥洒洒,成就了他在文学历史上的地位。在充满灵性与诗兴的滕王阁,仿佛体受王勃当年感觉:与一些才子,登上滕王阁,看到滔滔江水,饮酒赋诗,吟诵他的名篇《滕王阁序》。

这个充满豪放浪漫主义情怀的王勃,将落霞、孤骛、秋水、长天组成的蔚蓝色天地,构成一幅优美的江南秋色图画,这种图景使亲临其境的游人不仅感受滕王阁壮观宏伟,还了解到这里是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净化了的美妙境界,让人恨不得投身其中,与秋水长天融为一体。

在博大的自然面前,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在自由的天地之间生活又是多么的无奈。我想虽然当年不象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之于岳阳楼,崔灏的《黄鹤楼》之于黄鹤楼,而王勃的《滕王阁序》没有给滕王阁定下一个什么基调。

我想,之后,还得去面对这实实在在的生活。滕王阁不过是一座形形色色旅人的驿站而已。人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想表明什么或希翼什么,只是为了继续各自明日不同的旅程。

虽然,此次落雪游滕王阁,没有秋天的景色壮美,但是,每次的游历,能够从一些历史中悟出真谛,我的内心充满心慰。那么,临行前我与滕王阁有个约定,下次一定秋天来,一定会亲眼目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妙景色。

篇6:王勃《滕王阁序》唐朝散文

王勃《滕王阁序》唐朝散文

滕王阁序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懿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鸣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背景资料】

滕王阁位于赣江东岸,江西南昌西北,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是公元 653 年,唐高祖李渊第 22 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

贞观十三年(公元 639 年)六月李元婴受封为滕王,后迁洪洲(南昌)任都督,据说唯一的建树就是在公元 653 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此楼便是“滕王阁”。

滕王阁饱经沧桑,历史上屡毁屡建达 28 次之多,世所罕见。现在的阁楼建于 1985 年,高达 57.5 米,占地达 47000平方米。仿宋风格,临江而立。

滕王阁因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名扬四海,序因阁流芳百世,南昌古城也因此平添不少文采风流。

继王勃之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江西第一楼”之誉。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犒赏诸臣,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携文武官员欢宴于滕王阁,共庆重阳登高佳节。此时,王勃因赴交趾省亲探父,乘船路过马当(今彭泽县)遇阻,中原水神以风相助,日行七百里到达南昌,适逢阎都督九九重阳为滕王阁重修竣工盛宴而被邀入席。

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

至王勃之末座时,王勃不谙此道,踌躇应允,令得满座愕然。

王勃行文习惯小酌,然后蒙头少睡,起来后挥毫而就,这是王勃“打腹稿”的方式。逢此盛宴,小寐难成,王勃于是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思。

阎都督和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

很长时间,小吏来报第一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听觉老生常谈,实乃平淡无奇;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急令众文武返滕王阁开怀畅饮,尽欢而散。

此次盛宴,也因此段佳话而名垂文史。

可惜天妒英才,王勃序后第二年,探父途中渡海溺水而逝。

【层峦耸翠、青雀黄龙等句】极尽缤纷色彩。

【寒潭清、烟光凝之句】水光山色凝重,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参考译文】

滕王阁地处昔日的南昌郡,现在属于洪州都督府。方位在翼、轸星宿的分野,地理位置连接着湖南衡山和江西庐山。三江为襟,五湖为带,胸怀楚国而指引吴越。物华天宝,宝剑的光芒直射牛斗星域;人杰地灵,徐孺客座陈蕃榻下。洪州城雄伟地排列在雾里,才人志士川流不息。城池座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塞,贤主宾朋均为东南地区的俊才。德高望重的都督阎公远道而来坐镇洪州,宇文作为新州的典范,赴任途中在此勒马暂留。十日休假的日子里好友云集,高朋不远千里来聚。词坛泰斗孟学士行文如龙腾凤舞,王将军的武库里名剑熠熠生辉。家父在做县令,小生探亲途中刚好路过这个名胜之地;虽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了这个盛大的宴会。

正值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寒潭清澈,淡淡的云烟凝聚,重重的暮霭泛着紫光。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里遍访风景。来到昔日帝子居住的长洲,找到仙人休养过的宫殿。层层的楼台耸立在青翠的山峰,仿佛要直冲云霄;凌空的飞檐闪溢着红色的光辉,仿佛要直插大地。白鹤野鸭尽情地畅游在萦回的小岛,洒满兰桂花香的宫殿错落有致的起伏在山峦。打开绣花的阁门,俯视雕梁画栋的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江河湖泊蜿蜒曲折令人惊奇。满眼楼宇巷陌,尽是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泊满渡口,全为绘有青雀黄龙的大船。暴雨初歇,彩虹方消,空气清朗,阳光和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返航的渔舟里传来优美的渔歌,回响在整个彭蠡湖畔;南归的雁群在寒风里发出的呼唤,回荡在衡阳的水边。

敞开心怀俯望,飘逸的兴致激荡。笙箫吹起清风阵阵,轻歌曼舞让流动的白云也为此驻足。正如睢园竹林的聚会,杯中豪气直比彭泽县令陶渊明;正如邺水咏莲,诗中风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声乐美食、文采风流俱备,良辰美景、赏心悦事尽收。极目远眺,尽情欢娱。

苍天远,大地辽,感宇宙之无穷无尽。欢乐尽,伤心来,兴衰皆有命。回望夕阳下的长安,指点吴会于云海间。大地有穷尽,而南海深不可测,擎天之柱不可攀,北斗星辰何其遥远。关山难越,谁来痛惜失意人?萍水相逢,均为异乡漂泊客。满怀的`抱负,王宫何时能见?皇帝的召见,又是何年?

唉!时运不济,命里多磨难。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贾谊屈尊于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王;梁鸿逃匿在海湾,又岂是缺乏政治昌明的年代?不过都是君子安于贫困,豁达之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越老志气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发时改变初衷?处境越是清贫情操更加坚定,决不会放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喝了贪泉的水,心境清爽,哪怕身处干涸的车辙,胸怀依然开朗。北海虽遥,乘风可达;早晨过去了,珍惜黄昏仍为时不晚。孟尝君心存高洁,可惜空怀一腔报国之心;阮籍为人不羁,怎么能仿效他车至绝路后的哭泣!

我王勃一介卑微书生,虽然同终军一样年方二十,却请缨杀敌无门;空有投笔从戎和宗懿那“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而今抛却一生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虽然称不上谢家的“宝树”,但也还能作为孟母的贤德邻舍。不久我将见到父亲,聆听教诲;今天早晨有幸踏上龙门,拜会各位。得不到杨益的引荐,凌云壮志空叹息;倘若幸遇钟子期,弹奏一曲《高山流水》又有何惭愧?

唉!名胜不能常存,盛宴难以再逢。兰亭旧址已为古,石崇梓泽也成墟。承蒙今日盛宴,临别作此序文;登高作赋之雅兴,就指望诸公了。冒昧尽我微薄心意,作此短言。我已写成四韵八句,各位分别按韵赋诗。请诸位各展潘岳、江淹才华,尽舒华彩丽章!

篇7:王勃与鄱阳湖及滕王阁散文

王勃与鄱阳湖及滕王阁散文

如果说,要追根溯源地探究鄱阳湖是从何时起,开始名扬天下的,那我们不妨可以这样想,这应该是从初唐时的那“一人一阁一文”之后,才开始闻名天下的。那么,就不免会有人要这样问我,你说的那“一人一阁一文”到底是哪一个人?哪一座阁?哪一篇文呢?在这里,我很欣慰地告诉大家,那个人,就是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王子安;那座高阁,就是耸立在鄱阳湖上南昌城头赣水边的,由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的滕王高阁;那篇文章,就是王勃在洪州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落成之时写的一篇序文:《滕王阁序》。

王勃,字子安。生于公元650,殁于公元676年。古绛州龙门,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镇)人。王勃是我国唐代初期著名的诗人,他与当时文坛上较有影响力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三人齐名,被后世称之为“初唐四杰”。在他们四个人中,由王勃居于首位。在王勃的一生,短短的二十七个年头当中,他先后写下了享誉海内外的经典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见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作)以及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骈体散文《滕王阁序》。

王勃少年时便才华横溢,名动朝野。公元664年,王勃上书右丞相刘祥道曰:“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刘祥道称其为神童,将未及成年的王勃向朝廷表荐,勃因对策高第,被授朝散郎。据《旧唐书》载:“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株树也。”杨炯《王勃集序》上也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唐麟德元年,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而亡,时年27岁。

关于王勃的生卒纪年,史料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根据杨炯的《王勃集序》所述。勃于唐高宗上元三年,即公元676年卒,时年二十八岁。一种说法是根据王勃自己写的《春思赋》:“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咸亨二年即公元671年。据此,勃当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也就是公元650年。卒于上元三年,公元的676年,时年27岁。乾封元年,公元的666年,王勃被安排在沛王李贤征的府中做了王府的侍读。两年后,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使得沛王和英王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被唐高宗知道后,怒将王勃赶出了王府,随后,王勃便开始出游在巴蜀等地。到了唐咸亨三年,即公元的672年,王勃又通过关系补了一个虢州参军的官职在身上。再后来,因为有个叫做曹达的官奴犯了罪,不意跑到王勃的家里藏了起来,年少的王勃缺乏涉世的经验,就好心地将曹达收留了下来。过了些日子之后,他知道事有不妥,便怕事情败露出去,自己会受到牵连,于是,王勃在情急之下,就下手杀了曹达。王勃杀曹达之事,最终被别人告发了,这在当时来说可是个天大的死罪。于是,王勃就被官府被判了死刑。幸好在行刑的前几天,遇上了朝廷的大赦,王勃这才被免去了死罪,废为了庶民。

本来,他的父亲王福畤是官居雍州司功参军的,因为受到王勃的牵连而被贬了官职,被朝廷贬谪到远远的交趾县去做了县令。交趾,又名交阯,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即今天的越南河内那一带地方,后世称其为交州。因父亲受自己所累,才到了那远的地方去做一个小官,王勃当然于心不忍了,所以,王勃随后便去探望父亲,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他这一次去看望父亲,竟然断送了自己的性命。王勃在乘船渡海的时候,突然遇上了海上的风暴,他掉进水里淹死了,当时只有二十七岁。

《滕王阁序》,就是王勃在去交趾看望父亲的途中,泛舟路过鄱阳湖,在南昌作短暂逗留的那几天里,于重阳之日参加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摆的落成宴会上,即席即兴而作的序文。

王勃在被免去死罪之后,一路上乘舟出川,沿长江而下,经彭蠡湖口,泛舟在鄱阳湖上,优哉游哉地来到了当时的洪州府——南昌。一向自恃才高的王勃,便去拜会当时的洪州都督闫伯屿,正好赶上了闫都督在滕王阁上大摆宴席,庆祝新修的滕王阁落成。阎都督早就耳闻王勃的文名,便请他也参加宴会。于是,王勃就应邀参加了那次盛宴。

原本,阎都督摆出此次宴会,是为了向大家炫耀一下自己的女婿吴子章的才学。他事先让女婿准备好一篇写给滕王阁的序文,让吴子章当作是在席间即兴所作的来写给与会的大家看看的。在宴会上,阎都督先是让书童拿出纸笔后,假意地请参加宴会的人来为这次的盛会作个序。其实,大家都知道闫都督的真实用意,所以都推辞着不写,而王勃年少气盛,竟不推辞,毫不客气,接过纸笔之后,便当众挥笔疾书而就。当时,阎都督的心里很是不高兴,竟不过面子地拂衣而起,生气地转入到了帐后,进去之后又不甘心,便又叫人去看王勃是写了些什么句子。当他听说王勃开首写的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一句时,闫都督摇头说道:也不过是老生常谈而已。可当他后来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之时,便沉吟着不再言语了。再等他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处时,闫都督不得不从心底里叹服和称王勃道:“勃真天才也,当垂不朽矣!”。

王勃为什么能够在宴会上即席写出那么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出来呢?为什么能够对滕王阁周遭的无边风景作出那么详实的美好描述呢?为什么能够对鄱阳湖上的风光作如此醉人的表达呢?这一切的一切,均来自于王勃泛舟鄱阳湖时,他凭着一个文学家敏锐的,善于发现的眼光,将眼前看到的风物深深地记在了心底,才使得他在临场作文时有材料可选,有材料可用,才能将滕王阁以及周边的风物有机地融汇到一起,融景于情,寓情于景,再加上作者将自己的思想与认识统合到文章中去,这才成全了王勃他的这篇千古名篇了。

王勃在深秋时节,由长江入彭蠡湖口之后,便一路逆流而上,由北部的入江水道进入到鄱阳湖的北湖区,转而进入南湖区,最后由吴城进入赣江的主航道,沿赣江上溯直达洪州城头。这一路之上,王勃不仅是饱览了鄱阳湖上山环水合,岸迴水抱,翔鱼浅底,鸥飞鹭泅,州平水阔,帆影幢幢,雁叫惊寒,影像斑斓,多姿多彩的绝世风光与美丽画卷之外,还听到了沿湖渔船上的渔人们,那高吭嘹亮而又悠扬的渔歌互答之声。当他到达洪州的码头时,火红的夕阳已经映红了天际,在他的眼里,鄱阳湖便如一位待字闺中的.芊芊玉女让人沉醉与痴迷,又一如小家碧玉般地沉静与柔婉令人依恋不舍,使人不愿离去。所以,当他站在滕王阁上尽情书写序文的时候,赣江两岸以及鄱阳湖上的美丽风光便一起向他聚拢过来,排着队任他选择安排和使用。

因此,在王勃的笔下:这才有了对南昌“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的由衷称道;才有了“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对鄱阳湖及其赣江两岸的风光的尽情描述与美;才有了“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喟叹,同时,这也是王勃他对自己过往不羁行为的一种检视与深刻检讨;“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深深的人生感慨。

正是因为鄱阳湖以及鄱阳湖上的迷人风光给了王勃以人生的启迪,让他从大自然的馈赠中汲取了养分,这才使得他在一时之间,便很快地写出了《滕王阁序》这么一篇寓情于景,寓情与理,真情实感充裕,情怀饱满激烈的文章出来。这才使得文以阁名,阁以文传,鄱阳湖从此名动天下,名震天下,达到了一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境地。

每当我们吟诵起“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首诗时,特别是朗诵到诗的最后“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那一句时,一种由然的情愫便自心头升起,将我带到那种物我两相忘的美妙感觉中去。

尽管王勃在序文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化用了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这一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化用了《后汉书》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以及“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等等的句子,都是有出处有来历的,但是,一点也不影响到人们对王勃做出的一代奇才、天才、伟才的评价。

也正是因为有了王勃的《滕王阁序》,这才让沉寂了数百年之后的鄱阳湖文学,才开始步入了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当然,这只是后话,鄙人将在以后的,就有关鄱阳湖文化以及鄱阳湖文学的发展与变迁的专门阐述中,给大家做进一步的解读。

故此,我在这里要说的是,王勃的《滕王阁序》,并不仅仅是给鄱阳湖文学树立了一座丰碑,他也是站在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制高点上,给我们的中国文化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一座永恒的丰碑!

当真是:王勃缘来过鄱湖,滕王阁上倾肺腑。锦章妙句动天下,文学王国伟丈夫。

篇8:滕王阁序改写成散文

滕王阁序改写成散文

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在远赴交趾途中所作,当后人在千百年后看到历史展现给大家的王勃一生概貌,发现这篇文章也可以看作是王勃短暂生命最后迸发的激情与热量。

《滕王阁序》第二段改写成散文

漫步在临江耸立的滕王高阁上,打开精美的阁门,随即扑来的山水清新之气令人振奋不已。俯视雕饰精巧的屋脊,飞阁流丹;细看柱上雕花纹路,栩栩如生。各楼阁错落有致,窈窕多姿,与附近的风景自然地融为一体。极目远眺,山岭平原极目空旷,河流湖泽迂回曲折。世族大家的房屋笼罩在寒潭升起的烟雾中。河边泊满了形如青雀黄龙的大船,增添了一种不可或缺的静物美。

散尽,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气明朗。孤鹜与彩霞并肩起飞,相映增辉,青天碧山,天水相接,这浑然一色成就了一幅秋晚暮色美图。点点星光露出天际,高阁隐隐传来渔夫忙碌一天的调子,响彻在鄱阳湖边,回荡……惊起一群刚歇脚不久的雁群,它们慌张的啼着那鸣叫声直到衡阳水边才嘎然止住。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 )戟(j ǐ)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帷(wéi)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yǎn)骖騑(cān 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tīng)凫(fú )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闾(lǘ)阎(yán)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睢(suī)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zūn);邺(yè)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dì)眄(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jiǒng),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kuài)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míng)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hé zhé)以犹欢。北海虽赊(shē),扶摇可接;东隅(yú)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舍簪(zān)笏(hù)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tāo)陪鲤对;今兹(苏教版为“晨”)捧袂(mèi),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苏教版为“相”)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zǐ) 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文学评价/《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就是在远赴交趾途中所作,当后人在千百年后看到历史展现给大家的王勃一生概貌,发现这篇文章也可以看作是王勃短暂生命最后迸发的激情与热量。一个才气凌云,文章但成则天下震动的年轻人在自己命运的颓势下会如何思考,《滕王阁序》给了人们窥见作者心灵的机会,然而王勃却意图用繁华笔触将自己的命运之凄苦支开,并且让百代品赏者迷失在文字的宫殿里无法自拔。在此赘言附会勃文每段文字的背后深意,还可以从文章的结构谋篇,文气变化来接近王勃年轻却已蒙尘的心灵。

文章前面部分大多是对南昌人文地理的赞颂之辞,王勃以其生花妙笔展开一幅奢华的名楼雅聚图。悲剧的结构总是让前面营造的'宫室楼台随后倒塌,但是王勃营造的这幅美景却不用被毁灭,因为他自己不过是个过客,这样的美景本来就不属于他,而且与此美景相关的仕宦之途也不属于他。因此他很自然的写出了“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这样凄凉之语,这句在也是全文的关节之语,王勃以此对自己的悲剧命运发出拷问。作为一个年轻的才子,王勃在传统社会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迷失了方向,因此只能幼稚的抱着“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这样软弱而充满疑惧色彩的希望。

在文章之后的部分,王勃疑惧的希望明显的在文字中摇摆,他承认“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但又时时勉励自己“穷且亦坚,不坠青云之志”,但是文章颓势,如同命运颓势一样已然无法扭转。这并不是什么宿命论的推理,而是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共同遭遇的错位使然。作为失路之人,在不“识路”的前提下做出再多努力,最终都大概免不了依旧走向错误之境。这种感受,王勃也深有体验,在其著名诗歌《别薛华》中,他用更为显白的凄苦文字写道:“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篇9: 滕王阁中的夜色散文

滕王阁中的夜色散文

“初秋,凉风轻拂,静静的秋来了 ,人间秋意,万物瑟瑟。

近处,赣江边上,残枝落叶,秋水湍流,

远处,赣江江中,一艘大船正在前行,一段故事来了,一段故事走了,

这个故事的主角只是我一个人, 或者只是关于我自己在南昌的一段时间,四年的时间的故事呢 , “

这些就是我和同学曹那时候骑自行车去赣江边,看到的赣江秋天景色后的所见所想。

那个时侯,我们还在学校里读书,我和同宿舍的同学曹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我们会一起踢足球,一起讨论问题,

我们还会实施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

那天我和他决定实行一个骑行计划,我们想在夜里骑着自行车穿过这个城市去赣江边的 滕王阁看看 ,

对于那时的我们大学生来说,我们这样的骑行旅途是一种陶冶情操,是一种对于现状的挣扎,还是为明天未来期待的一种迎接,

意境还挺多,应该都是的。

一个晚上,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的骑行旅途了。

那天晚上,我们就骑着我们的的自行车,一前一后行驶在南昌这个城市里,

我们一边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辉煌,一边前行着。

我们骑着自行车到赣江边以后,我们就停了下来,仔细的看了看赣江边的景色,

我们看到了赣江边上的灯火宁静的闪在那个夜里,赣江里的江水徐徐缓缓的流着,

这个时候,江面上也有很多船正在往前开着,这些船这个时候不象白天那样滔滔不息繁忙的开过,

这些船只是在慢慢的往前漂流, 这个城市暂停他白天的繁华喧嚣,开始休息起来了,

这个时候的气氛很是安静,这个时候的夜也是安逸的运行着的。

我们继续骑车就到了滕王阁那里,我去站到了滕王阁下,

我们仔细的看着千古风华的腾王阁,滕王阁楼此刻在江边的灯火的辉映下,瓦檐栉比,煌煌巍峨。

我也站在滕王阁这个穿过时空诗境的意象下, 看着远处开阔的景色,

不禁让我想起了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天长一色”的千古诗句。

千古的滕王阁饱含了太多文人墨客的千古风骚,在今夜里,也连带着南昌这个城市的灯火辉煌,

静静的徜徉在赣江边上,静静相衬着南昌这个城市的夜色。

在这样的夜,这样的滕王阁下,我们仿佛也融进了历史,仿佛也成就了我们自己在南昌的一段风华 ,

想到这些,我都有点沉醉了,今夜有千古风华,有灯火辉煌,有雄心壮志,这样的感觉的确会让人微醉的。

在我脑海的应景里,我仿佛遇到了诗人王勃,

我就和王勃作揖攀谈起来,我说道,王大人安好,今晚小生能和大人一同清赏滕王阁之夜,幸甚至哉,

虽然小生有点才疏博浅,但是今天晚上,赣江江边,滕王阁下,我无酒而醉,我酒意胜过你,

这当时就想到了这样两句诗。

“腾王阁夜少年志,敢说王勃酒不胜,”

王勃大人也很是喜欢我的诗句,连忙说,很好很好,小弟你也是多多写美妙的景色,好让中华文采传承下去。

我说,是的是的,多谢王大人夸奖。

看完千古风华的赣江和滕王阁,我们就要回去了,作别千古风华的滕王阁,我们就往回赶了起来,

可是我们回来的时候,竟然迷了路, 幸亏我们问了一下路过的人,

那是一个在那时的夜看来很温柔的人儿,她仔细的告诉我们该怎么走, 我们才回到了学校,

那天晚上我们总算也知道迷路的孩子回到家的幸福 。

在那时的学校生活里其实挺惬意和有意义的,因为我们都在学东西,打基础,

但是那时我对总体的生活却是很不满意的., 我失落在城市的运行与自己没有一点关系这个点上,

我们毕竟是在学校读书的,不能在社会上体现自己的价值, 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我不想生活在那样的现实中,总觉得读书的自己原来都是一个寄生的自己,

虽然现在我也不再有那些耿耿于怀的想法, 但是我却记住了那个骑行着去看赣江和滕王阁美丽的夜,

若干年后,我和曹同学是否也会想起那个夜我和他骑行在南昌,去看那夜间的滕王阁的情景了,

我们是否还记得那整个滕王阁和属于我们的那个夜。

经过在那个夜的洗礼,我们也都有了自己的目标!迟早有天,整个夜会在我们的掌握的, 我会睥睨着那个灯火辉煌的滕王阁夜,

对他说到,其实你到还有过一点无聊,竟然叫一个充满活力的有志青年踌躇过,看我的实力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