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价廉吕轻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白居易勤学好学的故事,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白居易勤学好学的故事,供大家阅读。

篇1:白居易勤学苦读的故事
有关白居易勤学苦读的故事
唐朝有个写诗很多的少年天才——白居易。
白居易五六岁便开始作诗,九岁时对诗的声韵就非常熟悉了。母亲是个慈爱、严格又有文化的'妇女,充当白居易的启蒙教师。
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她总是拿着诗书教导儿子,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也有偷懒的时候。这时,母亲不去打骂他,而是讲道理,督促他把漏下的学习任务一点一点补上。
就这样,白居易渐渐养成了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有一次,他拿着自己的几首新作,来到在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顾况俯前,顾况漫不经心地瞟了一下名帖,等他一翻开,眼神就像被磁石吸住了,禁不住韵味十足的吟诵起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好哇,好!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想在任何地方住下去,都不是难事!快请进!快请进!”
看到写诗的人竟然是一位少年,就高兴的与他谈起作诗来,不知不觉的就谈到了天黑!这一年白居易才16岁。
从此这个会写诗的少年天才的名字,一下子在长安城传开了。
白居易写的诗,生动流畅,连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婆婆都能明白。可是谁能想到,他那里是什“天才”,他学写诗花了多大的心血啊。
成名后,白居易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他还是一天天不停的读了写写了读......白居易给后世留下了3千多首诗歌,成为唐代写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篇2:历史名人白居易勤学苦读的故事
历史名人白居易勤学苦读的故事
历史名人白居易勤学苦读的故事
唐朝有个写诗很多的少年天才——白居易。
白居易五六岁便开始作诗,九岁时对诗的声韵就非常熟悉了。母亲是个慈爱、严格又有文化的妇女,充当白居易的启蒙教师。
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她总是拿着诗书教导儿子,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也有偷懒的时候。这时,母亲不去打骂他,而是讲道理,督促他把漏下的学习任务一点一点补上。
就这样,白居易渐渐养成了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有一次,他拿着自己的`几首新作,来到在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顾况俯前,顾况漫不经心地瞟了一下名帖,等他一翻开,眼神就像被磁石吸住了,禁不住韵味十足的吟诵起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好哇,好!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想在任何地方住下去,都不是难事!快请进!快请进!”
看到写诗的人竟然是一位少年,就高兴的与他谈起作诗来,不知不觉的就谈到了天黑!这一年白居易才16岁。
从此这个会写诗的少年天才的名字,一下子在长安城传开了。
白居易写的诗,生动流畅,连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婆婆都能明白。可是谁能想到,他那里是什“天才”,他学写诗花了多大的心血啊。
成名后,白居易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他还是一天天不停的读了写写了读......白居易给后世留下了3千多首诗歌,成为唐代写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篇3:校园好学故事精选
海边,有个年轻人,捡了一条遗弃的漏船,补了又补,可以出海打鱼了。
每天唱着歌出海,即使空网而归,下了船,躺在沙滩上,晒着太阳,唱着歌,非常快乐。
有个鱼贩,住在岸边的别墅,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后,总是忙着算今天赚了多少、失了多少,整天愁眉苦脸。
每天看着大海和天气,担心鱼价的涨跌,根本没有一时一刻的快乐。
鱼贩的老婆,听见年轻渔夫的歌声,羡慕年轻人,怎么这么开心。
鱼贩看见渔夫每天早上出去打鱼,唱着歌回家,自己却每天担忧,一点也不开心。
鱼贩非常困惑,心想,我拥有这么多鱼,可这么不快乐;他一条鱼都没捞着,怎么这么快乐。
鱼贩觉得要好好找出原因,找个方法让渔夫也不要太高兴。
鱼贩对老婆说,我有办法试试他,是不是老天真的厚待他。
趁渔夫在岸上唱歌,鱼贩偷偷在渔夫的小船上,放了一大块金子。
太阳落山,渔夫回到小船上,一眼看见这块金子,喜出望外,这是老天给的礼物吗?
渔夫手里掂着这块金子。
这块金子,可以换掉这条补了又补的漏船,换一条大船。
这样他每天都可以打上一船鱼,然后再买更大的船,雇几个渔夫,为他去打鱼。
船,越换越大,整个大海的鱼,都可以属于他了。
他在岸上做最大的鱼贩,把鱼价垄断了,他就可以是岸上最富有的人了。
渔夫想了整整一夜,那一晚他忘了唱歌。
鱼贩在外面一直观察,他明白了让渔夫不再唱歌的原因是什么。
从那夜起,渔夫就有了烦恼心,再也听不见他唱歌了。
他卖了漏船,用那块金子,负上高利贷,买了一条大船。
扛了一大笔债务,每天活在压力下,他再也快乐不起来了。
鱼贩的老婆再也没听见渔夫的歌声。
她从窗口看见渔夫下了船,面有忧色,心事重重。
她问老公:“你是怎么做到的,让他也像我们一样,不知快乐为何物。”
鱼贩说:“我只不过是让他拥有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这样就引发了他的贪欲。贪多一点,就是贫,他就再也没有了快乐。”
很多年以后,渔夫也成了鱼贩,住在岸边的别墅,忙着算钱,整天愁眉苦脸。
他每天看着大海和天气,担忧鱼价的涨跌。他有太多的忧。内心没有一时一刻的安静,没有一时一刻的快乐。
一场龙卷风让几条渔船触礁,损失惨重。渔夫心情糟透了,一脸焦灼,到沙滩上踱步,碰到一个流浪汉在沙滩上唱着歌。
他想起了自己无忧的日子,问流浪汉:“你一无所有,怎么这么快乐呢?”
流浪汉说:“怎么会一无所有呢,我有沙滩,有阳光,有健康,衣食无忧。”
渔夫略有所悟,这个世上,只有知足,才能快乐。
知足常乐,不是说说,而是每时每刻,内心真的知足。
他看着快乐的流浪汉,本来他也是这样知足常乐的人。
他再也回不到从前,再也回不到他的本真。从那一块金子开始,他不再知足。
那一块金子,夺走了他的快乐。
而那块金子,又是什么呢,让人这样轻易而又彻彻底底,丢失了本真,丢失了快乐,丢失了内心的宁静。
从那以后,他在每条船上,都刻上“知足”二字。
他知道,对抗压力,唯一的药,就是“知足”。
但是,没有一秒钟,他是知足的。欲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有了大船,要更大的船。有了更大的船,要更多的船。
有了别墅,要更大的别墅。有了更大的别墅,要更多的别墅。
有了貌美如花的女人,要更年轻风情的女人。
欲望,再也不能满足。压力,再也摆脱不了。
欲望,是永远也不能满足的。永远不知足,是一种流行病。
我们仔细一看,身边没有知足的人,包括我们自己。
我们来到世上,每天忙忙碌碌,无非为了内心快乐。
而我们沉迷于外相,一生都在向外找寻快乐。
我们不停地抱怨,压力山大。这些压力,细细想来,不是别人给的,恰恰是自己给自己的。
一生就这么过了,没有几个快乐的日子。
快乐,本来就在内心里,反而是财富,让我们忘了快乐。
说起来,快乐很简单,就是知足。
可当下的人,没有一分钟,是知足的。
或许,每天醒来,让自己“知足”三分钟,真心地对自己说,“我们拥有的已经足够了,该是知足的时候了,” 我们就会渐渐拥有最初本真的笑容。
人生很简单,感恩,知足,微笑。
人生的道理,就这么一点点,却没几个人做得到。
知足,才能无忧。无忧,才能心静。心静,才能自在。自在,才能发自内心的快乐。
不知足,拥有再多财富,也是穷人。
知足,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的财富。
让知足成为一种习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篇4:大学生好学故事精选
入夏以来,你常常会做一个怪梦。
最初的时候,梦境中只有一轮惨淡的血月。猩红色的月光照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乍然一看,像是墙壁渗出了淋漓的鲜血。你慢慢地踱着,周边的景物随着你的脚步不断变换,商铺、酒馆、青楼,一步一景。渐渐地,街道两旁的摊位消失,长出了一个个灰败的坟茔,在月光中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你心下恐惧,不由加紧了步伐,但梦境总是在你踏出街道的前一刻破裂,一次次地。
起初你不以为然。你自幼读遍民间志异,瓦肆中那些哀魂怨鬼的折子戏,你也不知捧了多少回。想来不过是白天所见在梦中显了形罢,你心下暗忖。熟料怪梦如海水涨潮,接连不断。便连午间伏在案几上的片刻小憩,你都会滑入那片诡谲鲜艳的月光里,猩红色的,天穹下是死寂的街道。
你开始惶恐,每次都在满身冷汗中醒来。在你第三十次梦到这个怪梦,也就是一个月后,梦境终于发生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变化。你看到坟茔之中爬出了一些人,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身着寿衣,脚踩木屐,一派喜气洋洋的样子。这时迎面跑来了两三个扎着辫子的小孩,扯着你的衣服,笑嘻嘻的:“恭喜新郎官,贺喜新郎官,瓜果喜糖可请吃麽?”

你愣了一下,这时你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穿上了红色的喜服,胸口挂着红绸花,手里还牵着一匹黑色的骏马。你被人群簇拥着往前走,像只被提线的木偶。唢呐哔哩哔哩地吹,鞭炮放得震天响,你痛苦地捂紧了耳朵,仿佛下一刻它即将流出黑色的脓血。这时你瞧见远处飘来了一顶软轿,大红色的,轿帏上绣着丹凤朝阳的图案。你身边的老妇人推了你一把:“新郎官怎的还不上马呀,新娘子都要等急了。”
你糊里糊涂,兀自盯着那顶花轿。它慢慢近了,一只纤细而苍白的手掀起侧帘,露出花轿主人半边娇艳的脸。唇若朱丹,颊染胭脂,丹凤眼摄魂勾魄。你被这艳容震得一怔,一时间竟忘了要作何言语。
美人将整张脸转过来,娇滴滴地问:“郎君,我今日描的眉可还入时?嘻嘻嘻嘻…”
另外一边脸上,赫然长着狐狸的模样!
啊---”你再次自梦中骇极醒来。
窗外月凉如水,蝉声阵阵。你抚着被冷汗浸透的单衣,只觉得头痛欲裂。不能再这样了,你觉得你快要疯了。
去酆都吧。”镇中最年迈的老人摇着蒲扇,露出手腕上斑驳的青痣。“那里是鬼域京都,聚集了不少世间能人异士。”
你次日即踏上了前往蜀地的路途。一路上行水船,走陆路,颠簸了足足有大半个月。令你既惊且喜的是,梦境在你进入蜀地之后似乎消减了不少,至少不再总是如影随形。你听着蜀间山川飒飒的风,心下一阵欣慰: 我终于来对地方了。
但又似乎不尽如此。
酆都地处阴阳交界,鱼龙混杂,仅道教一派便达数千人之多。你一个外地而来的文弱书生,无人接引门路,一个月来像只失了头的蝇子一般乱寻猛找。
银子如流水散了大半,寻到的却统共不过是些伪道士、假和尚之流,施法布阵了十余次,得到的也不过一堆黄符纸。而那梦境却是越来越频繁了。
你试尽了百般方法,甚至日日拿参汤吊着精气,免使自己昏睡过去。但仅过两天你便招架不住了,你仍是避无可避地滑入了那场诡谲的梦境里,鲜血淋漓的月光,花轿中启唇一笑的狐狸新娘。
不见天日的担惊受怕逼得你心力交瘁,你终于承受不住了。那日你买了一坛烈酒,痛饮了七大碗,而后摇摇晃晃悬在梁上悬起了白绫。你乏了,你决意自尽。
呀---”
是客栈女主人的声音。
公子缘何自寻短见?可是受了何人胁迫?”
女店主妩媚而又娇柔的嗓音让你心下恍惚升起一股熟悉感。你睁开醉眼盯着她,寻常普通的面容,一双丹凤眼倒是生得格外别致。你见她施施然坐下,再施施然倒起了酒。不知怎的,你垂下了手中的白绫。
世间万般愁事,不过一杯酒间。公子何必轻贱性命呢?”
也许是女店主眼中的云淡风轻摄住了你。你吐着酒气,结结巴巴说完了那场吊诡的梦境。熟料女店主听完之后只是抿唇一笑:“这事倒也不难,可解。”
何解?”
女店主扬手倒了半盏酒,露出手腕上点点的青痣。“夭枝娘娘可解。”
夭枝娘娘,据闻是居住在梁水之边的鬼修,通阴阳,理妖魅,在酆都一带声名颇大。你脸上露出几丝踌躇的神色:“初来酆都之时小生也有意拜访,只是人鬼有别,小生苦无门路,委实不知如何求见…”
无妨。”女店主轻轻一笑,“公子可听过燃犀照夜?”
犀,犀角也。犀角通灵,凡人若要见鬼蜮神灵,须燃犀角以恭请。公子要求见夭枝娘娘,少了这一件物什可不行。”
烈酒醇厚的芳香里,你看见那女店主自怀中缓缓取出一方绣帕,露出里面那块小小的黑褐色的犀角。“今日恰逢十五,是夭枝娘娘显形之日。公子今夜子时前往梁水河边,燃犀角于玉炉之中,必得求见。”
你感激涕零,口中只余破碎的一句:“小生、小生当不知如何答谢店主…”
是夜子时,月华流转,你独身一人来到梁水之边。
梁水上深深浅浅浮着无数花灯,灯中烛光高照,通红非常。是了,你恍惚记起今日正是上元鬼节。惨白的月光自天幕倾泻而下,混着红艳的烛光,远远望去竟似是月光被染得鲜红一般。你心下生出一阵恐惧,你又想起了那场吊诡的梦境。
你抖抖索索拿出犀角,放至玉炉中燃起。炉中先是飘出几缕碧绿的烟,接着,眼前的梁水起皱、涌动,仿佛有什么东西即将从里面腾出。你屏住了声息,一动不动。终于,哗啦一声,梁水自中间高高鼓起,而后剖开,一黑纱女子从裂缝之中走来,细腰盈盈,薄纱之下的面容看不清表情。
你虔敬地磕了一头,“小生恭见夭枝娘娘。”
所求何事?”
这声音既酥且媚,你微微一怔,心下涌起一股奇异的感觉。但你仍是将数月以来所遇之事细细说来。
狐狸新娘?有趣,有趣。”
你见她一双美目在你身上逡巡了半晌,尔后嗤嗤一笑:“确然有狐狸的怨气。”
你大惊,忙迭声道:“夭枝娘娘,小生、小生…”
嘘---”
你见夭枝娘娘从水端降了下来,贴近了你。“你可曾做过狐狸的买卖,又或是负了女子的情---尤其是长得妖媚非常的女子?”
你捂着脑袋,茫然思索了半晌。“小生不曾,不曾做过…”
那么---”夭枝娘娘的眼角绽出一丝魅意,“你必是冲了狐狸的封正罢。”
世间万物,无论凡人或是走兽草木,皆可修炼成仙,而其中又以凡人为贵。凡人自有仙格,可直接成仙。走兽草木若要成仙,必先修炼成人,尔后方可登仙。动物成人不易,但也有旁门左路可走,便是请凡人“封正”。
所以有时,你常常会听见这样的怪闻: 某户人家的男人在深夜起夜时,撞见一只学人走路的黄鼠狼。黄鼠狼摇摇晃晃,它死死地盯着男人,用一种奇特的语调问道:“你看我像不像人?”
这便是想借人一口仙气,幻成人形,只要人说一声“像”,它便大功告成了。但若是人说“不像”,这便犯了大忌。轻则破了它的灵相,失些灵力,重则前功尽弃,灰飞烟灭。
若我猜得不错,你必是破了狐狸的封正,导致它心生怨气。至于为何是以狐狸新娘的面貌纠缠你麽---想来那只狐狸当时已和凡人暗结情愫,意图化成人形嫁与男子。熟料撞上了你,封正不成,反被噬了灵力。如今它纠缠于你,是为报复。”
月光映照在你的脸上,将你的脸庞晕染得一片惨白。你听见自己惊惶的声音响起,带着颤抖:“求夭枝娘娘救小生一命!”
要救命麽,倒也不难。”夭枝娘娘笑吟吟着,漫不经心:“那狐狸不过是想借一口人气,修炼成人。现我从你身上抽出一半凡格与它,可让其直接幻化成人。想来那狐狸得了一半人格,往事恩怨了去,便不会再纠缠于你了。”
一半凡格麽?”你的脸上流出几丝犹疑之色。
抽去一半凡格,自是会损害你几分精气,不过这小小代价麽,自是不能与性命相比。”
你咬咬牙,目光对上夭枝娘娘流转的媚眼。“小生愿意,烦请娘娘施法。”
你听见一声冷冷的嗤笑,极轻极轻。很快,水面上起了一阵黑色的大风,将河中的花灯悉数吹灭。那大风渐至回旋,迅疾,而后从漩涡中心飘出一把黑色的油纸伞,伞面上绣满了恶鬼的图案,张牙舞爪。你看见那把油纸伞落下来,笼住了你。你身上衣裳顿时碎裂,皮肤在风中渗出一道又一道的鲜血,混合着月光。你觉得五脏六腑像是被什么急迫地挤压着一般,极尽的痛楚逼得你发出一声呻吟:“夭枝娘娘,小生…”
夭枝娘娘站在伞外,眼波之间魅意丛生。这时你瞧见她扬起了手,露出手腕上点点的青痣。她摘下了面纱。
一半是美人的脸庞,一半是狐狸的模样。
是梦境中的狐狸新娘!
萧郎,别来无恙呀?嘻嘻嘻嘻…”
你自浓烈的惊骇之中渗出一声凄厉的尖叫,你的四肢疯狂地挥舞着,像只巨大的蠕虫。你眼睁睁瞧着她一步一步走近,迈着莲步,姿态娴雅。
一只冰冷的手抚上你的脸颊,苍白而纤细。
萧郎,你怎么能忘了我呢?当初你曾对我说,一生一世一双人,嘻嘻嘻嘻…”
我灵力不稳,总是难以长久地维持人形。直到那天你从街上回来,撞见了我狐狸的模样。我心急了,和盘托出了所有真相,我祈求着你说一声‘像’,让我封正成人,让我与你厮守。可是你呀,萧郎,你非但拒绝了,你还趁我虚弱之际,寻来了捉妖师,意图挖出我的内丹,卖个绝佳的好价钱!”
画眉郎呀画眉郎,你怎可如此负心呢?真是枉费了我一番深情呀…”
为了忘掉我,你甚至请了术士封掉了记忆,过往的温柔缱绻一笔勾销。可是我怎么会如此轻易地便放过你呢?毕竟你说过,我们要厮守一世的…”
现在,就轮到你来偿还了呀。”
我会好好用着你的凡格,修炼成仙。而你呢,萧郎?你就永生永世困在这把伞里,日日受刑,撕魂裂魄,想必跟我那时的痛楚比起来,也好不了多少呢。”
至于你的躯体麽?我会将它泡在江水之中,泡得肿胀,溃烂,上面爬满了水虱,毕竟当初,我就是被你这副好皮囊吸引了呢。”
萧郎呀萧郎,我费尽心思设了这么一个局,你可千万不要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呀…”
这把油纸伞,我会一直带在身边,就让我们这样,永生永世厮守好麽?嘻嘻嘻嘻…”
狂风渐渐消止。
数日之后,梁水河边忽浮出一具男尸,身上衣物所剩无几,恶臭非常。当地官府张贴告示,无果,只得草草埋在乱葬岗,不了了之。
春雨唤醒了万物。酣睡了一冬的麦苗舒展了自己的身体。英姿焕发地呼吸着春天的气息,吮吸着这来自不易的甘霖。河边的杨柳在微风在摇摆着,这是他们欢迎春雨的动作,他们高兴地露出了鲜嫩的春芽
篇5:好学儿童故事精选
从前,在一棵大树上,有一片叶子,这片叶子整天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有一天,她遇到了蚱猛,她和蚱蜢玩得很开心,过了几天,蚱蜢说要走了,小树叶舍不得他:“为什么要走呢?你在这生活的不是很好吗?”
“我要去寻找幸福”。
“什么是幸福”?小树叶一头雾水。
“其实……我也不知道。”蚱蜢回答道,“但我可以去寻找幸福。”
这个问题让小树叶很奇怪: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能去寻找吗?如果能,那幸福到底在哪儿?这几个问题困扰了小树叶好几天,不过,最终,他决定和蚱蜢一起去寻找幸福。“你”?蚱蜢说,“你在做白日梦吧,小树叶?你要是长期走路,会导致水分流干的,再说了,你要走,也要经过大树妈妈同意吧。”
“没关系,你别忘了,我可是众多树叶中,大树妈妈最喜欢的一片树叶。”小树叶笑了笑,“只要我说服了她就行了!”
小树叶有一口伶牙俐齿,很快,大树妈妈就放她走了。
小树叶在路上蹦蹦跳跳,一会儿折折花,一会儿踩踩草,很快乐。不过,走了一个上午,小树叶支撑不住了,更让蚱蜢停下来歇一会儿。“要不我去捧一把泉水给你喝?”
“这主意不错,你去吧!"
蚱蜢回来时发现,小叶子已经干枯了,蚱蜢很伤心,便把捧的水洒在她身上,以后的每一天,那只咋猛都会来这边,洒上几捧水,让她不再干渴。就在她洒水的第一百零一天夜里,奇迹发生了,小树叶干枯的地方迅速发芽成长。第二天早晨,她已经长成了茂密的大树,这棵树就是小树叶的化身,树上有一片叶子,居然和原来的小树叶一样,也要去寻找幸福,蚱蜢很纠结,去吧,会“重演历史”,不去吧,就满足不了她的好奇心了,正当蚱蜢犹豫着时,大树说话了:“蚱蜢啊,我的朋友啊,你就带她去吧!”蚱蜢思量再三,就跟她一起去了。
在路上,小树叶一会儿折折花,一会儿踩踩草,玩得和原来的小树叶一样快乐!“她的身上还是有几分他的影子啊!”蚱蜢不禁感叹道。小树叶走了一个上午了,你有点累了,便让蚱蜢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而蚱蜢可不想,“历史悲剧”再在她身上重演,便说:“小树叶啊,幸福的寻找是不能停顿的啊!”
“为什么能?”
“因为……因为有一片树叶跟你一样走了一个上午,后来就是停了下来,就……就干枯了!”
“啊!”小树叶说,“那……那我马上……马上走!”
小树叶拖着疲倦的步伐,一点一点往前走,蚱蜢在后面跟着。
他们走到一条小河边,口干舌燥的小树叶马上冲上去,大口大口地喝起来。
“小心啊,小树叶,这里……”
没等蚱蜢说完,小树叶已经被冲了下去。
“啊”
小树叶原以为自己被水冲得“体无完肤”呢,她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在一个小女孩的手心里。
“妈妈!妈妈!我在小河里捡到了一片树叶。”小女孩跑回家里,对妈妈说, “我可以把它当书签吗?”
“当然可以。”正在洗菜的妈妈说着腾出一个位子来,“不过你得把他洗干净。
小女孩在水龙头下洗小树叶,然后再晾干。夹在自己最喜爱的童话书里。
在小树叶看来,这就是属于她自己的幸福。
篇6:校园好学故事精选
有一位青年画家,在还没成名前,住在一间狭窄的小房子里,靠画人像维持生计。
有一天,一个富人经过,看他的画工细致,很喜欢,便请他为自己画一幅人像。双方约好酬劳是一万元。
一个星期后,人像完成了,富人依约前来拿画。这时富人心里起了邪念,看那画家年轻又未成名,便不肯按照原先的约定支付酬劳。
富人心想:画中的人像是我,这幅画如果我不买,那么,绝没有人会买。我又何必花那么多钱来买呢?
于是富人赖账,他说只愿花三千元买这幅画。
青年画家傻眼了,他从来没碰到过这种事,心里有点慌,费了许多唇舌向富人据理力争,希望富人能遵守约定,做个有信用的人。
“我只能花三千元买这幅画,你别再啰嗦了。”
富人认为他居上风,便又追问道:“三千元,卖不卖?”
青年画家知道富人故意赖账,心中愤愤不平,他以坚定的语气说:“不卖!我宁可不卖这幅画,也不愿受你的侮辱。”
“今天你失信毁约,将来一定要你付出二十倍的代价。”
“笑话,二十倍,是二十万耶!我才不会笨得花二十万买这幅画呢。”
“那么,我们等着瞧好了。”青年画家对悻悻然离去的富人说。
经过这个事件的刺激后,画家搬离了那个伤心地,重新拜师学艺,日夜苦练。
皇天不负苦心人,十几年后,他终于在艺术界里,成为一位知名的画家。
而那个富人呢,自从离开画室后,第二天就把画家的画和话淡忘了。
直到有一天,富人的好几位朋友不约而同地来告诉他:“有一件事好奇怪喔!这些天我们去参观一位成名艺术家的画展,其中有一幅画不二价,画中的人物跟你长得一模一样,标示价格二十万。好笑的是,这幅画的标题竟然是‘贼’。”
富人听后,好像被人当头打了一棍,顿时想起了十多年前与画家的事。他立刻连夜赶去找青年画家,向他道歉,并且花二十万买回了那幅画。
青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志气,让富人低了头。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人活着要争气,不能泄气。
篇7:校园好学故事精选
安妮·莉斯贝像牛奶和血,又年轻,又快乐,样子真是可爱。她的牙齿白得放光,她的眼睛非常明亮,她的脚跳起舞来非常轻松,而她的性情也很轻松。这一切会结出怎样的果子呢?……“一个讨厌的孩子!……”的确,孩子一点也不好看,因此他被送到一个挖沟工人的老婆家里去抚养。
安妮·莉斯贝本人则搬进一位伯爵的公馆里去住。她穿着丝绸和天鹅绒做的衣服,坐在华贵的房间里,一丝儿风也不能吹到她身上,谁也不能对她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因为这会使她难过,而难过是她所受不了的。她抚养伯爵的孩子。这孩子清秀得像一个王子,美丽得像一个安琪儿。她是多么爱这孩子啊!
至于她自己的孩子呢,是的,他是在家里,在那个挖沟工人的家里。在这家里,锅开的时候少,嘴开的时候多。此外,家里常常没有人。孩子哭起来。不过,既然没有人听到他哭,因此也就没有人为他难过。他哭得慢慢地睡着了。在睡梦中,他既不觉得饿,也不觉得渴。睡眠是一种多么好的发明啊!
许多年过去了。是的,正如俗话说的,时间一久,野草也就长起来了。安妮·莉斯贝的孩子也长大了。大家都说他发育不全,但是他现在已经完全成为他所寄住的这一家的成员。这一家得到了一笔抚养他的钱,安妮·莉斯贝也就算从此把他脱手了。她自己成了一个都市妇人,住得非常舒服;当她出门的时候,她还戴一顶帽子呢。但是她却从来不到那个挖沟工人家里去,因为那儿离城太远。事实上,她去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孩子是别人的;而且他们说,孩子现在自己可以找饭吃了。他应该找个职业来糊口,因此他就为马兹·演生看一头红毛母牛。他已经可以牧牛,做点有用的事情了。
在一个贵族公馆的洗衣池旁边,有一只看家狗坐在狗屋顶上晒太阳。随便什么人走过去,它都要叫几声。如果天下雨,它就钻进它的屋子里去,在干燥和舒服的地上睡觉。安妮·莉斯贝的孩子坐在沟沿上一面晒太阳,一面削着拴牛的木桩子。在春天他看见三棵草莓开花了;他唯一高兴的想头是:这些花将会结出果子,可是果子却没有结出来。他坐在风雨之中,全身给淋得透湿,后来强劲的风又把他的衣服吹干。当他回到家里来的时候,一些男人和女人不是推他,就是拉他,因为他丑得出奇。谁也不爱他——他已经习惯了这类事情了!
安妮·莉斯贝的孩子怎样活下去呢?他怎么能活下去呢?
他的命运是:谁也不爱他。
他从陆地上被推到船上去。他乘着一条破烂的船去航海。当船老板在喝酒的时候,他就坐着掌舵。他是既寒冷,又饥饿。人们可能以为他从来没有吃过饱饭呢。事实上也是如此。
这正是晚秋的天气:寒冷,多风,多雨。冷风甚至能透进最厚的衣服——特别是在海上。这条破烂的船正在海上航行;船上只有两个人——事实上也可以说只有一个半人:船老板和他的助手。整天都是阴沉沉的,现在变得更黑了。天气是刺人的寒冷。船老板喝了一德兰的酒,可以把他的身体温暖一下。酒瓶是很旧的,酒杯更是如此——它的上半部分是完整的,但它的下半部分已经碎了,因此现在是搁在一块上了漆的蓝色木座子上。船老板说:“一德兰的酒使我感到舒服,两德兰使我感到更愉快。”这孩子坐在舵旁,用他一双油污的手紧紧地握着舵。他是丑陋的,他的头发挺直,他的样子衰老,显得发育不全。他是一个劳动人家的孩子——虽然在教堂的出生登记簿上他是安妮·莉斯贝的儿子。
风吹着船,船破着浪!船帆鼓满了风,船在向前挺进。前后左右,上上下下,都是暴风雨;但是更糟糕的事情还待到来。停住!什么?什么裂开了?什么碰到了船?船在急转!难道这是龙吸水吗?难道海在沸腾吗?坐在舵旁的这个孩子高声地喊:“上帝啊,救我吧!”船触到了海底上的一个巨大的石礁,接着它就像池塘里的一只破鞋似的沉到水下面去了——正如俗话所说的,“连人带耗子都沉下去了。”是的,船上有的是耗子,不过人只有一个半:船主人和这个挖沟人的孩子。
只有尖叫的海鸥看到了这情景;此外还有下面的一些鱼,不过它们也没有看清楚,因为当水涌进船里和船在下沉时候,它们已经吓得跑开了。船沉到水底将近有一尺深,于是他们两个人就完了。他们死了,也被遗忘了!只有那个安在蓝色木座子上的酒杯没有沉,因为木座子把它托起来了。它顺水漂流,随时可以撞碎,漂到岸上去。但是漂到哪边的岸上去呢?什么时候呢?是的,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重要!它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它已经被人爱过——但是安妮·莉斯贝的孩子却没有被人爱过!然而在天国里,任何灵魂都不能说:“没有被人爱!”
安妮·莉斯贝住在城市里已经有许多年了。人们把她称为“太太”。当她谈起旧时的记忆,谈起跟伯爵在一起的时候,她特别感到骄傲。那时她坐在马车里,可以跟伯爵夫人和男爵夫人交谈。她那位甜蜜的小伯爵是上帝的最美丽的安琪儿,是一个最亲爱的人物。他喜欢她,她也喜欢他。他们彼此吻着,彼此拥抱着。他是她的幸福,她的半个生命。现在他已经长得很高大了。他14岁了,有学问,有好看的外表。自从她把他抱在怀里的那个时候起,她已经有很久没有看见过他了。她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到伯爵的公馆里去了,因为到那儿去的旅程的确不简单。
“我一定要设法去一趟!”安妮·莉斯贝说。“我要去看看我的宝贝,我的亲爱的小伯爵。是的,他一定也很想看到我的;他一定也很想念我,爱我,像他从前用他安琪儿的手臂搂着我的脖子时一样。那时他总是喊:‘安·莉斯!’那声音简直像提琴!我一定要想办法再去看他一次。”
她坐着一辆牛车走了一阵子,然后又步行了一阵子,最后她来到了伯爵的公馆。公馆像从前一样,仍然是很庄严和华丽的;它外面的花园也是像从前一样。不过屋子里面的人却完全是陌生的。谁也不认识安妮·莉斯贝。他们不知道她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要到这儿来。当然,伯爵夫人会告诉他们的,她亲爱的孩子也会告诉他们的。她是多么想念他们啊!
安妮·莉斯贝在等着。她等了很久,而且时间似乎越等越长!她在主人用饭以前被喊进去了。主人跟她很客气地应酬了几句。至于她的亲爱的孩子,她只有吃完了饭以后才能见到——那时她将会再一次被喊进去。
他长得多么大,多么高,多么瘦啊!但是他仍然有美丽的眼睛和安琪儿般的嘴!他望着她,但是一句话也不讲。显然他不认识她,他掉转身,想要走开,但是她捧住他的手,把它贴到自己的嘴上。
“好吧,这已经够了!”他说。接着他就从房间里走开了——他是她心中念念不忘的人;是她最爱的人;是她在人世间一提起就感到骄傲的人。
安妮·莉斯贝走出了这个公馆,来到广阔的大路上。她感到非常伤心。他对她是那么冷漠,一点也不想她,连一句感谢的话也不说。曾经有个时候,她日夜都抱着他——她现在在梦里还抱着他。
一只大黑乌鸦飞下来,落在她面前的路上,不停地发出尖锐的叫声。
“哎呀!”她说,“你是一只多么不吉利的鸟儿啊!”
她在那个挖沟工人的茅屋旁边走过。茅屋的女主人正站在门口。她们交谈起来。
“你真是一个有福气的样子!”挖沟工人的老婆说。“你长得又肥又胖,是一副发财相!”
“还不坏!”安妮·莉斯贝说。
“船带着他们一起沉了!”挖沟工人的老婆说。“船老板和助手都淹死了。一切都完了。我起初还以为这孩子将来会赚几块钱,补贴我的家用。安妮·莉斯贝,他再也不会要你费钱了。”
“他们淹死了?”安妮·莉斯贝问。她们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谈下去。
安妮·莉斯贝感到非常难过,因为她的小伯爵不喜欢和她讲话。她曾经是那样爱他,现在她还特别走这么远的路来看他——这段旅程也费钱呀,虽然她并没有从它那得到什么愉快。不过关于这事她一个字也不提,因为把这事讲给挖沟工人的老婆听也不会使她的心情好转。这只会引起后者猜疑她在伯爵家里不受欢迎。这时那只黑乌鸦又在她头上尖叫了几声。
“这个黑鬼,”安妮·莉斯贝说,“它今天使我害怕起来!”
她带来了一点咖啡豆和菊苣①。她觉得这对于挖沟工人的老婆说来是一件施舍,可以使她煮一杯咖啡喝;同时她自己也可以喝一杯。挖沟工人的老妻子煮咖啡去了;这时,安妮·莉斯贝就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她做了一个从来没有做过的梦。说来也很奇怪,她梦见了自己的孩子:他在这个工人的茅屋里饿得哭叫,谁也不管他;现在他躺在海底——只有上帝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她梦见自己坐在这茅屋里,挖沟工人的老婆在煮咖啡,她可以闻到咖啡豆的香味,这时门口出现了一个可爱的人形——这人形跟那位小伯爵一样好看。他说:“世界快要灭亡了!紧跟着我来吧,因为你是我的妈妈呀!你有一个安琪儿在天国里呀!紧跟着我来吧。”
①菊苣(cichoric)是一种植物,它的根可以当咖啡代用品。
他伸出手来拉她,不过这时有一个可怕的爆裂声响起来了。这无疑是世界在爆裂,这时安琪儿升上来,紧紧地抓住她的衬衫袖子;她似乎觉得自己从地上被托起来了。不过她的脚上似乎系着一件沉重的东西,把她向下拖,好像有几百个女人在紧抓住她说:
“假使你要得救,我们也要得救!抓紧!抓紧!”
她们都一起抓着她;她们的人数真多。“嘶!嘶!”她的衬衫袖子被撕碎了,安妮·莉斯贝在恐怖中跌落下来了,同时也醒了。的确,她几乎跟她坐着的那张椅子一齐倒下来,她吓得头脑发晕,她甚至记不清楚自己梦见了什么东西。不过她知道那是一个恶梦。
她们一起喝咖啡,聊聊天。然后她就走到附近的一个镇上去,因为她要到那儿去找到那个赶车的人,以便在天黑以前能够回到家里去。不过当她碰到这个赶车人的时候,他说他们要等到第二天天黑以前才能动身,她开始考虑住下来的费用,同时也把里程考虑了一下。她想,如果沿着海岸走,可以比坐车子少走里路。这时天气晴朗,月亮正圆,因此安妮·莉斯贝决计步行;她第二天就可以回到家里了。
太阳已经下沉;暮钟仍然在敲着。不过,这不是钟声,而是贝得尔·奥克斯的青蛙在沼泽地里的叫声①。现在它们静下来了,四周是一片沉寂,连一声鸟叫也没有,因为它们都睡着了,甚至猫头鹰都不见了。树林里和她正在走着的海岸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她听到自己在沙上走着的脚步声。海上也没有浪花在冲击;遥远的深水里也是鸦雀无声。水底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都是默默地没有声响。
①安徒生写到这里,大概是想到了他同时代的丹麦诗人蒂勒(J.M.Thiele)的两句诗:
如果贝得尔·奥克斯的青蛙晚上在沼泽地里叫,
第二天的太阳会很明朗,对着玫瑰花微笑。
安妮·莉斯贝只顾向前走,像俗话所说的,什么也不想。不过思想并没有离开她,因为思想是永远不会离开我们的。它只不过是在睡觉罢了。那些活跃着、但现在正在休息着的思想,和那些还没有被掀动起来的思想,都是这个样子。不过思想会冒出头来,有时在心里活动,有时在我们的脑袋里活动,或者从上面向我们袭来。
“善有善报,”书上这样写着。“罪过里藏着死机!”书上也这样写着。书上写着的东西不少,讲过的东西也不少,但是人们却不知道,也想不起。安妮·莉斯贝就是这个样子。不过有时人们心里会露出一线光明——这完全是可能的!
一切罪恶和一切美德都藏在我们的心里——藏在你的心里和我的心里!它们像看不见的小种子似的藏着。一丝太阳从外面射进来,一只罪恶的手摸触一下,你在街角向左边拐或向右边拐——是的,这就够决定问题了。于是这颗小小的种子就活跃起来,开始胀大和冒出新芽。它把它的汁液散布到你的血管里去,这样你的行动就开始受到影响。一个人在迷糊地走着路的时候,是不会感觉到那种使人苦恼的思想的,但是这种思想却在心里酝酿。安妮·莉斯贝就是这样半睡似的走着路,但是她的思想正要开始活动。
从头年的圣烛节①到第二年的圣烛节,心里记载着的事情可是不少——一年所发生的事情,有许多已经被忘记了,比如对上帝、对我们的邻居和对我们自己的良心,在言语上和思想上所作过的罪恶行为。我们想不到这些事情,安妮·莉斯贝也没有想到这些事情。她知道,她并没有做出任何不良的事情来破坏这国家的法律,她是一个善良、诚实和被人看得起的人,她自己知道这一点。
①圣烛节(Kyndelmisse)是在2月2日,即圣母马利亚产后40天带着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祈祷的纪念日。又称“圣母行洁净礼日”、“献主节”等。
现在她沿着海边走。那里有一件什么东西呢?她停下来。那是一件什么东西漂上来了呢?那是一顶男子的旧帽子。它是从什么地方漂来的呢?她走过去,停下来仔细看了一眼。哎呀!这是一件什么东西呢?她害怕起来。但是这并不值得害怕:这不过是些海草和灯芯草罢了,它缠在一块长长的石头上,样子像一个人的身躯。这只是些灯芯草和海草,但是她却害怕起来。她继续向前走,心中想起儿时所听到的更多的迷信故事:“海鬼”——漂到荒凉的海滩上没有人埋葬的尸体。尸体本身是不伤害任何人的,不过它的魂魄——“海鬼”——会追着孤独的旅人,紧抓着他,要求他把它送进教堂,埋在徒的墓地里。
“抓紧!抓紧!”有一个声音这样喊。当安妮·莉斯贝想起这几句话的时候,她做过的梦马上又生动地回到记忆中来了——那些母亲们怎样抓着她,喊着:“抓紧!抓紧!”她脚底下的地面怎样向下沉,她的衣袖怎样被撕碎,在这最后审判的时候,她的孩子怎样托着她,她又怎样从孩子的手中掉下来。她的孩子,她自己亲生的孩子,她从来没有爱过他,也从来没有想过他。这个孩子现在正躺在海底。他永远也不会像一个海鬼似的爬起来,叫着:“抓紧!抓紧!把我送到徒的墓地上去呀!”当她想着这事情的时候,恐惧刺激着她的脚,使她加快了步子。
恐怖像一只冰冷潮湿的手,按在她的心上;她几乎要昏过去了。当她朝海上望的时候,海上正慢慢地变得昏暗。一层浓雾从海上升起来,弥漫到灌木林和树上,形成各种各样的奇形怪状。她掉转身向背后的月亮望了一眼。月亮像一面没有光辉的、淡白色的圆镜。她的四肢似乎被某种沉重的东西压住了:抓紧!抓紧!她这样想。当她再掉转身看看月亮的时候,似乎觉得月亮的白面孔就贴着她的身子,而浓雾就像一件尸衣似的披在她的肩上。“抓紧!把我送到徒的墓地里去吧!”她听到这样一个空洞的声音。这不是沼泽地上的青蛙,或大渡乌和乌鸦发出来的,因为她并没有看到这些东西。“把我埋葬掉吧,把我埋葬掉吧!”这声音说。
是的,这是“海鬼”——躺在海底的她的孩子的魂魄。这魂魄是不会安息的,除非有人把它送到教堂的墓地里去,除非有人在教的土地上为它砌一个坟墓。她得向那儿走去,她得到那儿去挖一个坟墓。她朝教堂的那个方向走去,于是她就觉得她的负担轻了许多——甚至变得没有了。这时她又打算掉转身,沿着那条最短的路走回家去,立刻那个担子又压到她身上来了:抓紧!抓紧!这好像青蛙的叫声,又好像鸟儿的哀鸣,她听得非常清楚。“为我挖一个坟墓吧!为我挖一个坟墓吧!”
雾是又冷又潮湿;她的手和面孔也是由于恐怖而变得又冷又潮湿。周围的压力向她压过来,但是她心里的思想却在无限地膨胀。这是她从来没有经验过的一种感觉。
在北国,山毛榉可以在一个春天的晚上就冒出芽,第二天一见到太阳就现出它幸福的春青美。同样,在我们的心里,藏在我们过去生活中的罪恶种子,也会在一瞬间通过思想、言语和行动冒出芽来。当良心一觉醒的时候,这种子只需一瞬间的工夫就会长大和发育。这是上帝在我们最想不到的时刻使它起这样的变化的。什么辩解都不需要了,因为事实摆在面前,作为见证。思想变成了语言,而语言是在世界什么地方都可以听见的。我们一想到我们身中藏着的东西,一想到我们还没有能消灭我们在无意和骄傲中种下的种子,我们就不禁要恐怖起来。心中可以藏着一切美德,也可以藏着罪恶。
它们甚至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也可以繁殖起来。
安妮·莉斯贝的心里深深地体会到我们刚才所讲的这些话。她感到极度地不安,她倒到地上,只能向前爬几步。一个声音说:“请埋葬我吧!请埋葬我吧!”只要能在坟墓里把一切都忘记,她倒很想把自己埋葬掉。这是她充满恐惧和惊惶的、醒觉的时刻。迷信使她的血一会儿变冷,一会儿变热。有许多她不愿意讲的事情,现在都集中到她的心里来了。
一个她从前听人讲过的幻象,像明朗的月光下面的云彩,静寂地在她面前出现:四匹嘶鸣的马儿在她身边驰过去了。它们的眼睛里和鼻孔里射出火花,拉着一辆火红的车子,里面坐着一个在这地区横行了一百多年的坏人。据说他每天半夜要跑进自己的家里去一次,然后再跑出来。他的外貌并不像一般人所描述的死人那样,惨白得毫无血色,而是像熄灭了的炭一样漆黑。他对安妮·莉斯贝点点头,招招手:
“抓紧!抓紧!你可以在伯爵的车子上再坐一次,把你的孩子忘掉!”
她急忙避开,走进教堂的墓地里去。但是黑十字架和大渡鸦在她的眼前混作一团。大渡鸦在叫——像她白天所看到的那样叫。不过现在她懂得它们所叫的是什么东西。它们说:“我是大渡鸦妈妈!我是大渡鸦妈妈!”每一只都这样说。安妮·莉斯贝知道,她也会变成这样的一只黑鸟。如果她不挖出一个坟墓来,她将永远也要像它们那样叫。
她伏到地上,用手在坚硬的土上挖一个坟墓,她的手指流出血来。
“把我埋葬掉吧!把我埋葬掉吧!”这声音在喊。她害怕在她的工作没有做完以前鸡会叫起来,东方会放出彩霞,因为如果这样,她就没有希望了。
鸡终于叫了,东方也现出亮光。她还要挖的坟墓只完成了一半。一只冰冷的手从她的头上和脸上一直摸到她的心窝。
“只挖出半个坟墓!”一个声音哀叹着,接着就渐渐地沉到海底。是的,这就是“海鬼”!安妮·莉斯贝昏倒在地上。她不能思想,失去了知觉。
她醒转来的时候,已经是明朗的白天了。有两个人把她扶起来。她并没有躺在教堂的墓地里,而是躺在海滩上。她在沙上挖了一个深洞。她的手指被一个破玻璃杯划开了,流出血来。这杯子底端的脚是安在一个涂了蓝漆的木座子上的。
安妮·莉斯贝病了。良心和迷信纠缠在一起,她也分辨不清,结果她相信她现在只有半个灵魂,另外半个灵魂则被她的孩子带到海里去了。她将永远也不能飞上天国,接受慈悲,除非她能够收回深藏在水底的另一半灵魂。
安妮·莉斯贝回到家里去,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样子了。她的思想像一团乱麻一样。她只能抽出一根线索来,那就是她得把这个“海鬼”运到教堂的墓地里去,为他挖一个坟墓——这样她才能招回她整个的灵魂。
有许多晚上她不在家里。人们老是看见她在海滩上等待那个“海鬼”。这样的日子她挨过了一整年。于是有一天晚上她又不见了,人们再也找不到她。第二天大家找了一整天,也没有结果。
黄昏的时候,牧师到教堂里来敲晚钟。这时他看见安妮·莉斯贝跪在祭坛的脚下。她从大清早起就在这儿,她已经没有一点气力了,但是她的眼睛仍然射出光彩,脸上仍然现出红光。太阳的最后的晚霞照着她,射在摊开在祭坛上的《圣经》的银扣子上①。《圣经》摊开的地方显露出先知约珥的几句话:“你们要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归向上帝②!”
①古时的《圣经》像一个小匣子,不念时可以用扣子扣上。
②见《圣经·旧约全书·约珥书》第二章第十三节。最后“归向上帝”这句话应该是“归向耶和华你们的神”,和安徒生在这里引用的略有不同。
“这完全是碰巧,”人们说,“有许多事情就是偶然发生的。”
安妮·莉斯贝的脸上,在太阳光中,露出一种和平和安静的表情。她说她感到非常愉快。她现在重新获得了灵魂。昨天晚上那个“海鬼”——她的儿子——是和她在一道。这幽灵对她说:
“你只为我挖好了半个坟墓,但是在整整一年中你却在你的心中为我砌好了一个完整的坟墓。这是一个妈妈能埋葬她的孩子的最好的地方。”
于是他把她失去了的那半个灵魂还给她,同时把她领到这个教堂里来。
“现在我是在上帝的屋子里,”她说,“在这个屋子里我们全都感到快乐!”
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安妮·莉斯贝的灵魂就升到另一个境界里去了。当人们在人世间作过一番斗争以后,来到这个境界是不会感到痛苦的;而安妮·莉斯贝是作过一番斗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