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ne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读沈复《浮生六记》有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读沈复《浮生六记》有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如此爱情泛滥的时代。
每天上演的爱情剧目——生离死别,犹列车疾驰,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少有人稍感惜惋,只因快餐爱情旨在时刻享受应接不暇的秀色,以及随之而来的快感。
如此,芸娘与三白的爱情在这个时代,就显得有点奢侈,甚至是可耻的了。
中表姻亲,青梅竹马。犹自初识便已暗通情愫、互通款曲。至于幼时吃粥事,多年后三白犹与芸娘这般破落事,只是当时已惘然。婚后生活恬淡多彩。近着诗书琴画,远及游山玩水事,夫妻都自得其乐,沉浸其间。好景不长,因为结交妓子,代三白觅得簉室而不见喜于高堂,终被夫家所弃客死他乡。所谓天妒良缘,诚如是也。
芸娘与三白均“胸无大志”。芸娘一生所向:“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持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如此三白真堪引为同调。
只羡鸳鸯不羡仙。“芸卸装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因抚其肩曰:姊连日辛苦,何犹孜孜不倦耶?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春乃尔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既白。”如此神仙眷侣,怎不羡煞。
至于芸娘垂留之言:“忆妾唱随二十三年,蒙君错爱,百凡体恤,不以顽劣见弃,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神仙几世才能修到,我辈何人,敢望神仙耶?强而求之,致干造物之忌,即有情魔之扰。总因君太多情,妾生薄命耳!”因又呜咽而言曰:“人生百年,终归一死。今中道相离,忽焉长别,不能终奉箕帚、目睹逢森娶妇,此心实觉耿耿。”如此至真至切,怎不令人慨然。
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林语堂如是说。三白何其幸哉,执芸之手,贴芸之耳,浓浓情话,窃窃私语,纵不中道离别,亦是一段才子佳人事。如今人去楼空,风去云从,欸乃一声,空留音尔。
惜哉!惜哉!
篇2: 读沈复浮生六记有感
《浮生六记》这本书因为是文言文的关系,反反复复纠结了几次,都未选择沉心阅读。
一方面是文字太过于晦涩难懂,易曲解作者思想;一方面是现当代有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多如繁星,难免吸引目光;另一方面,自身无法与作者沈复的心境相较,无法理解他与芸娘之间的情感。
是故,从网上找了译文对照阅读,却未想到比现代电影、电视剧更为吸引。
《浮生六记》共六篇,前三篇《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记录了沈复与妻子芸娘的感情生活,从小事中揭露二人情感的细腻,展示了如何在当世做自己。
后三篇《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缺少了芸娘的内容,也有很多学者疑似后人伪作,故尚未深读。
心无所住,宁静以致远。
文中沈复与妻子陈芸 3岁订婚, 8岁结婚,十余次搬迁的颠沛,也不乏二人游玩的恬乐,虽是六记生活闲趣,也充斥着酸楚苦涩与时代禁锢,当时二人不论身在何处,皆能保持着最纯净的心灵,从容豁达,多像佛家《金刚经》中所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众多智慧禅师以此句为经书之主旨,都有不同的程度的理解,可基本大意均一致,即为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执着,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心。
沈复中年凄苦,40岁被贡局裁员,可芸娘多方努力打破两地分离到扬州与落魄的沈复团圆,仅过了5个月,陈芸血疾病发,四处借贷救治无果,二人阴阳两隔。
次年,其父亲去世,奔丧后一直住于湖北的废院,靠画艺为生。两年后,年仅 8岁的儿子逢森去世。
三年内,三白先生埋父、丧偶、失孤,影射到现代,也是鲜少有人能够承受如此悲恸。
随时间流逝,其著下《浮生六记》,一方面回首自己的历历在目的生活,一方面以余生思念芸娘及亲人,“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为结尾,聊以慰藉。
从中考量,若非不纠不固、心自所处,也不会有今日一书,是故,心应无所结,无所钻、无旁骛,不停滞、不顽固、不拘泥,白驹过隙,生然一颗本心,则一生淡然欣乐。
不完美亦是多彩般完整。
纵观六记中,二人因一碗粥结缘,平淡无奇但情真意切,毫无忸怩作态,更无学究之气,但芸娘的超然脱俗被封建社会禁锢,三白先生晚年的凄惨,似也不是那么完美,故灵秀冲淡,却读如一缕嫣然清风徐徐拂面。
可不完美就是乏陈、缺憾吗?实不尽然。
结局的不完美掩盖不了三白夫妇的甜蜜、陈芸的灵慧贤巧、沈复的情真满腹、二人游玩的幸福恬淡还有细微之处的闲适,如繁星般的种种经历过足矣,古来完美只是一种向往追求,以上述本心渡过多彩般起伏的人生才是完整之命。
最近的网络上的一句“老来独爱傻白甜”,也是应了这个期望,年纪越大越是看不得那些悲虐痛,即是内心对完美的许愿。
越是拒绝的,越是要学会接纳,接受它、理解它、消化它,佛家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皆为浮生一梦,带着一颗博容的本心,成为一个不完美、无所住的寻梦人。
篇3: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散文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散文
浮华一世,梦幻一生,功成名就也好,庸碌无为也罢,终是过眼云烟,缥缈而逝。一辈子有长有短,千番辛苦为哪般?不就为心中的那一点念想,为心情的舒畅,为身心的愉快吗?若是无休止地撷取财富,身心交瘁,忘了做人的初心,快乐又从何而来呢?人生天地之间,应随之自然,随心随性最好。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时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生命何其渺小短促。红尘滚滚,世事如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常在半醒半梦之中,真实与虚幻,现实和理想,咫尺之遥,宛如天涯。无须纠缠真假是非,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来真亦假。醒着难受时,可以做梦呀,快乐在于内心的寻找,何不开心过好每一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心仪,如心仪一个女人。正因为心中有了念想,有了心仪的女人,眼前的世界才会绚丽多彩,路上才会有赏心悦目的'风景,快乐自然就多起来了。财富、名位、时间都换不来由心的快乐,而快乐和女人息息相关,人生若没有自己喜欢的女人,再多的东西又有何用呢?
女人像五彩缤纷的气球,不拴住就飞远了,不小心就碰破了。孔夫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也就是说,对待女人,要像对待小孩一样,宠着惯着,用心爱护才行。世上最美的风景莫过于风情万种的靓丽女子,美丽了视野,美丽了心海,美丽了世界。没有美人就没有风景,没有美丽,也就没有了快乐。
生命的旅程匆匆,上帝没给我们返程的票。放牧思想,敞开心怀,飞扬灵魂,自由自在去旅行,不负重,一路轻装的走,快乐到达人生的终点就好。旅程中遇上的女人,无论是伴行一程,或是伴你终程,不管能与你同行多远,她们都是你生命中最斑斓的色彩,用清纯的眼睛去欣赏,用温暖的怀抱去呵护,用真心去认真爱她。
世界因女人而美丽,心情因美丽而愉快。女人像五彩缤纷的气球,别让她飞远了,更别碰破了她,否则我们的内心永远也找不到快乐。浮生若梦,匆匆又匆匆,我们有太多的不及,相遇不易,转身却是无期,留给我们的欢乐有几多?若遇见,珍重之,用心去爱心爱的人吧。
篇4: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散文随笔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散文随笔
偶得《浮生六记》一书,爱不释手,阅之已毕,已是月华初上,俯首深思,幽静闲适之情感生活、清新秀丽之山水景物、颠沛流离之人物命运,令人叹为观止、荡气回肠。
著者沈复,字三白,乾隆年间生于苏州,江南水乡赋予其细腻柔婉之灵性。妻陈氏,名芸,字淑珍,生性聪颖洒脱,才思敏捷,幼丧双亲,其弟出亡不返,悲伤过甚,遂生血疾。
复与芸伉俪情笃,闺房之乐尽显其体物之细腻,笔触之柔婉,叹为观止:
芸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因扶其肩曰:“姊连日辛苦,何犹孜孜不倦耶?”芸忙回首起立曰:“顷正欲卧,开橱得此书,不觉阅之忘倦。《西厢》之名闻之熟矣,今始得见,真不愧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余笑曰:”唯其才子,笔墨方能尖薄。”伴娘在旁促卧,令其闭门先去。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舂乃尔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账,不知东方之即白。
妻之羞涩、夫之狡黠,欢情的酝酿,感觉的颤栗,萦绕弊端,摇曳生姿。极美极艳的`文字,却艳而不冶,媚而不妖。诸多隐士仿其笔触,却有其形而无其神,甚或沦为淫辞艳语。盖隐其形而弗隐其心也!
炎炎夏日,复携芸居于太湖畔之沧浪亭,浓荫覆窗,人面俱绿,风生袖底,帘下竹席一领,几一幅,壶一具,相拥而坐,品诗论道,参禅打谜,芸添水摇扇,欢笑声与蝉鸣相和,此江南水乡之生活常态,然其恬静宁谧,似非人间之境,盖笔触由心生也。
命运多舛,复父游宦异乡,芸为母之家信代笔,备受非议。受父之邀,为其纳妾,遂失爱与姑。
复随其父游宦,小叔启堂借贷,求芸作保,诺之,后小叔反巫芸贷。其父信之,斥逐芸。芸本无家,幸得友人相助,复与芸居于友人之潇爽楼,虽遇艰难困苦,仍不移其情,品诗论道。
逾两载,父渐知始末,接二人归故宅,骨肉重圆。
芸易男妆游庙,与歌妓结为姊妹,欲为复纳为侧室,此皆常人弗敢为也!后盟妓为重金所夺,遂血疾发,一病不起,盖情痴也!老亲亦不齿芸盟妓,憎恶日甚。
复为友人作保,友人竟亡去,债人索与门,父甚恶之,复逐之。幸得芸盟姊华氏收留,临行前,嫁女与友人之子为妇,荐子学贸易。似为后事之安排,不知,拂晓湖边送行竟成永别。
居华氏处半载,复冒雪两赴索债,遭故人冷落,盘缠已尽,幸的获其助之人之助,不至饿死他乡。
后经荐,得扬州文事一职,携芸前往,不月裁减,华氏所赠仆人卷逃。念此,芸病逾甚,渐无以进食,无以言语,终仙逝扬州,残泪千行,客死异乡。孤灯一盏,举目无亲,复两手空拳,寸心欲碎。
然祸不单行,越一载,复父病逝,至死无以原谅复,复奔丧回乡,其弟启堂疑其夺产,纠乡人前往索其父之债,实无此债。复怒而复走他乡。
不两载,噩耗又至,其子逢森夭亡,年十八,欲哭无泪。
中年丧妻、丧父、丧子,呜呼!何其痛哉!绵绵此恨,曷有其极!
虽颠沛流离,艰难困苦,半生飘零。复仍不失其宁谧静雅、清新明快之笔致,尽显其景物感悟之中:
殿后临峭壁,树杂阴浓,仰不见天。星澜力疲,就池边小憩。……忽闻忆香在树?,呼曰:“三白速来!此间妙境!”仰而视之,不见其人,因与星澜循声觅之。由东厢出一小门,折北,有石磴如梯数十级;于竹坞中瞥见一楼。又梯而上,八窗洞然,额曰“飞云阁”。四山抱列如城,缺西南一角,遥见一水浸天,风帆隐隐,即太湖也。倚窗俯视,风动竹梢,翻如麦浪。忆香曰:“何如?”余曰:“此妙境也!”忽又闻云客于楼西呼曰:“忆香速来!此地更有妙境!”因又下楼,折而西,十馀级,忽豁然开朗,平坦如台。度其地,已在殿后峭壁之上,残砖缺础尚存,盖亦昔日之殿基也。周望环山,较阁尤畅。忆香对太湖长啸一声,则群山齐应。
笔触快丽,细腻生动,跌宕起伏,天机与人工相济。
其命运之悲凉系家族赖以维持之体制使之然,然情益满章,入情入景,伉俪情笃,致情品诗论道,山水景致者,性使之也,皈依自然,回归内心的宁静、祥和!
吴言声老先生曾题《浮生六记》一首,借以作结:
鹧鸪天
烂漫性灵绝代稀
天涯携手访幽奇
浮生哀乐花经眼
尘世悲欢只自知
情已忏
意犹痴
秋风红叶独眠时
他生若续此生梦
踏遍烟霞慰所思
篇5: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随笔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随笔
1、为欢几何
这是怎样的一个夏夜,月明轩窗,远处荷塘浮烟渺。且凭栏,浅笑盈盈,夜阑珊,“山水”寂然。风从何处来,云寄何处去,清辉落谁家,心事何茫然。
想念只是心头一种淡淡的忧愁,爱恋只是眉间一弯轻柔的小溪,嘴角泛起一朵楚楚的花朵,眸子里是一片汪汪的海洋。
月移小桥西,摇影人独立。嫩凉侵衣,一念间诸梦皆息。凝眸久无语,奈何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玉净花明
微笑间,空气里一丝温柔的味道。我知道,你心中也有惜惜的感觉。不由,心里疼疼的,有种欲拥你入怀的冲动。有个词一直想送你,那就是“玉净花明”。
记得读胡兰成与张爱玲的爱情,总会泪湿了衣襟。承诺似风,誓言潮退,那份岁月静好的期望,变得萧索难懂。无意间,触到你心底柔软的地方,亦知,也会痛了自己。有时红颜间的友谊,锁住了目光,一种相惜的感觉。
玉净花明,是渐逝的朱颜,是皎然如月的心境,更是莹莹如玉的心事。荷馨如梦,心起涟漪;眉眼盈盈,默然无语。合眸浅笑时,心中却道,静待天边风起,裁取白云寄卿。
3、似水流年
太阳慢慢落下,云天连成一线,我久立于湖边的一棵柳树下。天边,升起一弯清冷的'月儿,一丝纤云经过,不留痕迹。岁月于面上刻上细细的纹络,微笑间,时光从眉宇中静静滑过。
一些深藏于心中的安宁,不再流浪。脸庞上的微笑,温和,渐渐沉静。那些曾经来过的,那年温柔的爱恋,那些相逢、相识,又渐远,那些眸子里触动的味道,悄然写满了,似水流年。
4、袖里清池
隔着千山盈盈笑,风借明月拨心弦,我倚着竹窗看星,以为那就是你。几缕情思入梦时,桃花雨落,夜已阑珊。燕子飞去何处还,凝眸间,醉朦胧。
明月穿云,花香袭来,耳畔蛙声一片,水木清华。屏息间,一方清池袖中来,碧绿如洗,清澈见底。
眼前依稀,静坐池畔。一卷诗书,一杯茗茶。神清气爽,山水幽然,窥池而问,允我小憩?
5、花香入梦
轩窗上的偃月安静,清风微凉自湖面来,荷香淡淡入榻。朦胧间,浅笑盈盈入梦。榻前一片银色,铜铃随风轻荡。携幽香花语,寄几缕情思入梦来。
隔着千山万水凝望,听着流泉淙淙遥想。回首时,月下倩影沈醉。低眉时,眸间春山云湮。花香点点入梦来,脉脉无语夜阑珊,合眸风轻云淡,梦里自在花开。
6、半阙诗词
紫色小笺,仍有花香。一些泪痕,悄然留下,月光里,案上轻置,上面余了半阙诗词。曾记否,谁青案挥毫,水墨丹青;谁撰字如狂,诗显风流,洒写春秋。独倚凭窗,漫想如前,只余月光下,送你的半笺诗词。
那是送你的,半笺诗句。象是书里的一页,翻开时,一字一迹,一笔一痕,烟岚随风,醉逐千秋峰。常说,你象太阳,温暖柔软了那些流光岁月;常说,你的温和如海,默然抚去了,心底波涛。有些情感,文字不能表达,如同面对你的微笑,泪凝。
7、风柔月清
剪一段最美的时光给自己,那是浅秋的温柔。清清的风,扑面而来,柔柔的月,诉说心事。剪一段最美的微笑给自己,那是浅秋的波纹。云清风淡时,小舟经过,载了多少温暖的心情。
剪一段最真的心情给自己,那是浅秋的祝福。那样的时光,那样的日子,你我的笑声,永远荡漾在空气里。撷一朵最美的花,拈一朵飘浮的云,微拥暖暖的你,就这么轻轻相依,让我告诉你,我爱这浅秋,风柔月清,如你。
8、月升中天
珠帘穿雾,窗铃鸣脆,几缕风影,浮光映天。斜倚阑干,去看楼前月,回首浅浅,只把心事牵。醉于初秋淡淡的月色,痴于心中淡淡的思念。青辉天上,月明庭前,心中萦念,待看月中天。
风清清,月柔柔,如眸中的光韵,回首水波微,半塘荷幽香。心中流韵,如同想你。此刻江南,定是好时节。此时身在,嫩寒清秋季,遥相望,思无语,一些心思,难驱散。夜阑珊,只看那月升中天。
9、不要那痛
落香满地,小苑寂寥,流云风幽,回眸泪微。墙外鞭炮声声,几家欢乐几家悲。我只守着你的照片,照片里离去的父亲,仍然慈爱。
几近痛怯几近恨,人生难醒,只是不要那痛。斜阳已老倚青山,枫染红尘梦,醉逐千秋峰,浮生梦境,悲欢离合,问天怎许,恁得心痛。
不要那痛,以为能一生陪伴,却是半世伤痛。流年尘面,繁华堪谢。所有依赖,所有心疼,只余,旧巷青砖,孑然而立,半笺诗词半笺泪。
欲掩悲伤故作笑,无奈,心如刀铰,心如刀铰,如何不要那痛?
10、历经喜悲
长街细雨密密,经过时回头去望。街灯昏黄,枝影摇晃。曾经以为,旧时光的幸福,是一生的幸福;曾以为旧时光的疼爱,会是一生的爱怜。某一刻,悲痛欲绝。
父亲去世,老妈住院,妹夫上海手术,妹妹接连生病,生活里早已没有了欢乐,唯有儿子开心给了最大的心疼。
经过熟悉的小巷,经过熟悉的大明湖,回首时,仿佛父亲仍站在那里。湖中汀洲水云湮,我驻步久望,回忆从前。低眉时微笑,假装没有眼泪。
想起早上看父亲的照片,某种感觉,深扼了自己。耳边旋转着一首安康,回首看母亲的脸。特别珍惜模样的她,一夜衰老。照片里的父亲,看不出嗔喜。我泪流满面,心已寒彻,仍浅笑嫣然。
是电话里的一声呼唤,温柔,坚定,却让我历经悲喜。妹夫的手术成功,妹妹的声音温润,而母亲的笑容里安然,尘封已久的泪水,瞬间瓢泼。
11、心中清泉
风雨途中,满目萧萧。这样的天气,容易想起从前。往事隔着时光,轻捧起了一些笑容。抬首望天,雷声阵阵。
心境早已不是从前。倾听雷声,不由想起,那年里风雨中,父亲教我聆风听雨,带我寻求自然的风光。
雨水打湿了眼睛,我在雨水中,寂然无声。想起从前,想起父亲在的岁月,美好的回忆,心底温暖,又脉脉感动。温和的笑意,伴着隐隐的荷香,扑面而来。婷婷雨中,让人心动。
谁说旧事惹人伤?那些过往,不舍得拿出。惟留心中,清泉悠悠流,无人处,一人回忆。
篇6:情感散文: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情感散文: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这是太白眼中的天地与光阴,在他眼里,世间只有逆旅与过客。文如诗行,一样的风流,一样的倜傥。当太白被“赐金放还”时不禁叹出道家之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想必太白的内心也是凄凉的吧。
当太白吟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时,每个欣赏李白的人都会为他的旷达与不慕名利深深折服,可谁又会想,也许李白诗文上的豪情正是他心中的失落呢?他借助诗文的力量去抚平心中的创伤,太白或许并不是不想为官,他也想建功立业,笑傲官场,只是大唐王朝不给他这个机会,不允许他报效国家!何等哀哉!何等悲哉!一腔热血只能挥洒与明月之中。
太白不能在官场驻足,他便用激昂的诗行表现自己的愤慨。虽乐观,却凄凉。“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他是多么想求取功名啊。“安史之乱”他自比东山再起的谢安要为朝廷“谈笑静胡沙”,但是大唐是如何对待他的报国之心的'?也许正因为李白官场的不如意从而塑造了一代诗仙,让他真正的永垂不朽吧。
每每读起李太白的诗,一种相逢知己的感觉油然而生。深入李白的内心,真正体会到了心中悲凉,外表旷达。也许我也是同样的爱慕荣誉吧,喜欢在忙碌中快乐自己,但是我却是这样的平凡,得不到那高高在上的荣誉。
太白在我生命中久久不能离去。失败算什么,挫折又算什么,我--一个不服输的人怎肯轻易低头!?正如太白所言“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相信自己可以的。
舒适的环境下造就不出富有战斗力的人生,成功的经历需要风雨和挑战。我要做那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大声呼喊:“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落日的余晖映照半边天空,如此灿烂,如此夺目。总会有不如意,总会有失败,总会有挫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怕什么!?是鹰就应翱翔于天际,不要委身于鸡群生活!
一声长鸣,看吧,天空中雄鹰振翅飞翔!
篇7: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美文欣赏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美文欣赏
天渐渐暗下来,一个人漫无目的走在大街上,心里说不出是喜还是忧,淡淡的情怀来来回回的萦绕着,彷徨着,徘徊着。
车水马龙的在身边疾驰而过,一阵刺耳的车鸣声由远及近,凶神恶煞的朝我怒吼着、咆哮着。“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一世,来去匆匆,总要经历一些大喜大悲的事才能成长。
人这一辈子,其实真的很短,短的来不及思考就已经要说再见,或者离别,离别只在瞬间,今天大家还在一起有说有笑,明天或许就要各奔东西,晚上吃着说不出各种滋味的毕业饭——散伙饭!一些人借着酒劲或许会鼓起勇气,想自己一直喜欢或者暗恋的他/她,半真半假的说出来,说这有心,听者有意,然而一杯酒下去,权当是玩笑话而已,可是有多少真心话都是在以玩笑的话说出口!明天过后,大家依旧装着不知道的.样子,不想破坏这四年甚至更长的来之不易的友情!
有些爱,一直没有机会说,不是因为不敢说,而是因为说出来之后或许这层友谊从此就将走尽!有些人,想说很多话,只是一直在等待,等真正出现在面前时,却说不出来了,只能“相顾无语,竟凝噎。”一声感叹,一句珍重,不再见!
其实,很多人或事,并非注定要错过,而是在一开始我们心里就在想着放弃,所以错过的,只不过是老天帮你做了一个顺水人情,满足你的想法。
浮生若梦,为欢可记!人生这一旅程也是漫长的!因为你要过完每一时辰才能进入到下一时辰,欢喜着也是渡过,哀嚎着亦是度过。或许这一刻在忙着参加一场婚宴,场面欢欢喜喜,心中也会跟着窃喜;下一刻就素衣裹服的,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感慨、惋惜,年纪轻轻的就这样走了。
人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贪婪的欲念支配着早已麻木的心,一个劲的向前走,追求物质,追求名利,追求浮华世界里的假象。我们已经多久没有停下来,看看这个本该美丽的世界,现在却已经被搞得乌烟瘴气!
路灯渐渐开启,一个人站在天桥上,俯视着这个热情又冷漠的城市,感觉既熟悉又陌生!诺大的城市,哪一片才是属于自己的容身之所呢?来来往往的行人似乎已经完全忽略了周围的一切,只是如同行尸走肉般的上楼梯、下楼梯,忘记了红绿灯,忘记了穿梭的车辆。
人生总是要经历一些浮浮沉沉才会明白很多道理,生命总是要在大起大落后才能看清一些人或事。悲伤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可是又有多少人会在风风雨雨后明白这“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篇8:浮生若梦书一卷为欢几何散文随笔
浮生若梦书一卷为欢几何散文随笔
会有那么一段刻意的曾经被别有用心的悄悄抛在记忆的深海,偶尔用回忆的网打捞起,放在阳光下晾干悲伤。在黄昏开始有那么一些味道的时候,把它叠好整理存放在心,让它慢慢愈合出来了一种美好。在我还未曾命名的书上,在我想会被取名叫做怀念的那章节,空出整整一页的空白来写下它的`关于。
——题记
浮生若梦,莫思量长短,然有千瞬万间,也难离瞬间,也难避梦醒,终究还是一切如是,一场荒唐,一段胡闹。那些熙熙攘嚷的行路人显得格外可怜,最后还不是归于尘埃一类,幻为泡影一般。只是一瞬,纵有千年。何不书一卷为欢几何,叹一句世事无常。何不行一路山穷水尽,寻一迹柳暗花明。何不观一场云起云落,步一庭花开花败,只道是昨夜春暖喜饮酒,今朝秋风悲满堂。
半世晨晓,枉尝半生虚幻。亡半世时光,故半生岁月,虽涕泪满衫然追将不回,遂不如拾前世一念葬于心,以享后世之祭,应可勉后世。会有时静静安坐心生悔意,有时宁愿前世如梦,也许还可以至少残留下来一点支离破碎的片段安慰心里的那些无言的悔恨,但是偏偏现在好像只能想起知道了很多次日出日落,而且只是只停留在知道,连看我都不曾做过。无比遗憾与可惜。但想想既然回不来的就算了吧,用现在的时光去怀念过去的岁月,那会显得格外浪费,得不偿失。这半世,当登临绝顶,尽光升落。
就算浮生若梦,也不应任它虚浮如梦。就算是梦,在梦里也应当阳光明媚。若想不枉半世晨晓,可自己有记忆不起来,就只能从现在开始努力,让别人帮你见证记忆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