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qptdkj”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诗意盎然的美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意盎然的美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诗意盎然的美文
伴着微光的细碎移动,好可比拟茫茫却无际;那段时光里,明明看着颓废而显得无奈,明明很疲倦可依然为了那一点点小小的自尊心而假装着坚强;清风拂过,那夹着树叶那页,却不知为何迷茫了一会儿,可能对于有些琐事而有心无力。
我给自己十足的自信,回想着那斑斑驳驳的片段,似乎都能一一了解却不能一一到明白来;我看着静静躺在书中那略有泛黄痕迹的纸张,未免也太张扬耀眼了吧!他如何能勾起我的过往,请慢慢听我道来。
犹记得初三时,每当心情不好或者为了一点豆大的事儿和闺蜜生气时,我总能独自胡思乱想好一会儿或者把她对我所做的不愉快的事,通通在脑海里重新复演一遍,然后想着要如何讨个说教(先在心里计划计划一下)或者直接用手比划比划(看你以后还敢不敢惹恼我,嘿嘿)
细数着时钟,我也难免会用笔记本摘抄一些佳句美颜,总希望时光你个老好人,能否待我用完用尽你再慢慢接着来;在那段繁碌的日子中,我会刻意挤出一大多时间来做杜撰(就想着以后可以翻出来饱饱眼福,看看那时我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呵呵~)然而那些火红的枫叶就这样无情的被我禁锢在黑匣子中,不知有他们的存在,当然也还有很多形状各异的不知名的小东西;有时偶尔的忘记也并不代表忆起,就像她们只是曾经,对于我而言,是一个美好的记忆,它将永驻于心底,怎可能久久的忘记,然也不可时时牢记在心头。
清柔的微光在缝隙中徘徊久了,也终会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生活旅途。然而当它重回来起点时,却已丢失了最初的模样,可就能细细斟酌几番,或许自己就在不远处,从未走远……(那你还不快去寻找…哈哈!)
如果苍白无力写满了纸,是否悲伤就会化为乌有,等待着我的是一片安然乐土;如果画面悻悻然之布密了心头,能否待我清醒卯时,荫庇我左右;如果长歌对短音风靡了全球,是否待浪涛盘盘而作,枝头花叶缀缀而出,方能知晓天之地不过浪尖悲泣的别离,而亦生亦死以此作罢。(拂晓岂能明,谢花最早矣)
可能时间苍白了整段年华,捋去了我整座江山;假以时日计,行色匆匆,来来回回,不住频频接踵,却矣然相隔了一层私密的薄纱,亦是沉默着背离而去。凛冽的风刺骨,那是肆意乱飞溅的雨珠,在瞥见眼角之际挂满了若微似红而不暇看出,已浮现出了涟漪惊波般的红晕;我已停止了脚步,在原地驻足,矫首而遐观(有时多的不愿想,只想漠视你的出现,孰不知,你一袭长衣渐宽渐松而略飘逸);那愈加欲语而又休克,凝望着你远去的背影(习惯了看着你微笑而又带着傻气的样子,有时真的可以忍俊不禁;习惯了,你看书端详的模样,明朗的眸间总会忽闪忽现朵朵笑意;习惯了你只会一口普通话而种低调地打着趣的怡然自得……什么什么的似乎遗漏了许多罢)
伊人抚了衣服,摇曳着的叶片缓缓沿边而逝,泫然回旋在清流之中,须臾之间,斜射着的是光倾泻在白瓷瓦墙之上,燕儿倏然,虫儿扑扇着盘旋的双翅,欲到青天走一遭;看过文波荡漾,流水甚涛,絮乱了细石的曼声而歌。(而此景予以独爱,寄抒最远的长情,难耐世俗是最可迎刃的寂愁)
记忆用怜爱放纵了过昔,其最犹新地就是我用了最暖的流年扮演了次第的角色,你用柔弱而懵懂的神色,有遐无色的沉第了过往的湮灭,愉了支离的散尘;其实有时,怕的是很多的落墨,沉淀积聚了极细小而重分量的砂石,最乐观的是,在那不远处正零开着清色而洁丽荣华的莲色妖,景色之巅的绮丽、逶迤;笔触间苍白的语调,似于更添几分沉寂与渺茫,渐渐地散飘而去,若浮生似浅梦,久久凝神闭目岂不乐哉!
于日,即便逛了长安城,访了花仙岛;可终究还是原无声息,这沉浮的热忱则无前者的澎湃,若散了事复事的轮回,消了褪去的彩斑,这般无奈之举可还是云雾缭绕;从何时记起,彼此记忆就无我所想象,毕竟年华已逝,但我却还苦苦追寻,仅为了寻访曾经——那斑驳而消匿了的记忆;你若闭了思遐,佯装还是一样,我如何能知晓。但凡有所感悟,却还是迷惘,(因为我只想说,若真记不起,无妨,那只是曾经,我能当他是幻想;我想说,我梦已醒,你未能到访,对不起,你无权评论或者参与我的生活,你只是局外人;至此,如已形同陌路,请别以为了解我,也别和我谈曾经,佯装熟悉我也会。)
匆匆别过,那已是过去,虽云烟未散,却也布满阴霾,清风拂雨,带去它可好?那天的一别,竟一隔数日,你悄然带去了一切美好;来日,你方能别了那扇门,离辞花仙岛,到那时,改如是何去何从……放眼观望,路途茫茫,怎能苦寻一道道。
篇2:诗意盎然的美文
最初看到这句话,是在我的首页新闻里。起先也没那么感伤,短小的话语兀的触动了某根神经,顿时脑海一片光明,幻想着青山绿水白云小溪,仿佛一头拉磨的驴,撑断套在身上的绳子轻松了许多。联想到自己时,却不由得一阵心酸,世界那么大,我能去哪里?
缺了心的温润,发颜苍白。每天对着数字和文字,琢磨着它们的内涵和奥妙,多日写不出什么了,心域即空。晚间偶听到一首伤感歌,却是一遍又一遍的咀嚼寂寞和无聊这两个词的切合……
记得小的时候,家人和睦,温馨恬静,不会为一些小小不言的事争吵不休。那时没有金钱的概念,只有亲情。家虽苦却其乐融融,累了苦了也会笑,心底的笑,也是开心的笑。自从妈妈去世,感觉家变了,没有了温馨,似乎一下子显得经济起来。姊妹们说话做事也都不比从前,缺了家的温暖。似乎母亲的离去,带走了所有的快乐和温暖。
母亲哪都没去过,就连我们那个小镇好多地方她都没去过,好多现在看来最平常的食物都没吃过。经常是别人拿来的礼物放出了霉才肯拿出来,一年到头总是那2件老布的衣服,无论多么难吃的食物对母亲来说总是那么好吃。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洗衣做家务,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一直到去世母亲都没到过山外的世界逛逛,领略下家外的风景……
自结了婚,便似囚禁的鸟,朋友、自然和那些常往的,也生疏了许多。每日里都是柴米油盐的复始轮回,染尽了岁月的苦涩。戒了烟也远了酒,生活的轴心既是家,丝丝缠绕扣扣紧,一辈子拉不完的磨。曾经梦想的生活没了盼头,希望就这样迷茫……偶然的一个无意识转身,却发现了感情的埋伏,心离的远了,家就散了。
在上海10几年没见过海,没到过名胜古迹游玩过,没吃过海鲜,没买过高档衣服,没有钱包,每次遇到事总是低三下四的求别人借……
公司门外两颗高大的香樟愈发郁丛,碧绿的叶子迎往着来往的车辆,矗在这里了吧?
夜晚,坐在床上望着窗外的远处,听着伤感的歌曲,咀嚼着鱼的记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篇3:诗意盎然
小时候,外婆教我一字一句地念唐诗,还说:“你长大了就能读出诗中的韵味了。”我不懂“韵味”是什么,只是外婆读诗很陶醉,让我无端地觉得读诗是件很美妙、很神圣的事,只要读懂了诗,就能走进诗中的美妙天地。
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一个春天,因为我会背的第一首诗就是《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哦,这句诗我理解,春天来了,粉嫩的花苞绽放了,一场春雨后,这些娇贵的花儿不就零落一地了吗?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幅雨后落花的画面,就这样,我第一次读出了诗的“韵味”,走进了诗的境界中。
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外婆屋前种着一色儿杨柳,每逢春天,柳树争相吐出嫩芽,发了新叶,浑身都是通透的嫩绿,每当有人经过时,它便轻舞枝条,用尖细的柳叶轻轻地挠你,让你感到心仿佛被这清澈的绿所洗涤。想到这,这首诗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句诗我也懂得,只是我并不喜欢一丛丛杂乱的野草,让我浑身难受,使我无端地想起脏乱的蜘蛛网。读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就能联想起一幅写意画了,水面刚解冻,鸭子一家就已经在上面玩乐了,该是多么其乐融融的画面啊!

杜甫有一首《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整首诗虽然没有一个“喜”,却处处透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渐渐地,我不仅读诗,还关心起作者的身世际遇了,我因此增长了不少知识。
我深深喜欢这一片诗意盎然的世界。
篇4:诗意盎然心情日记
诗意盎然心情日记
6月,初夏时节,一个平常日子的下午,天气还没有热起来。我坐在电脑前不知是写一篇短文好还是将那些未完成的文字端详一番。电话响了起来,是一个遥远的但并不陌生的声音,“是李平易家么。”“是的”。“我是迟子建……”
我很是意外。以为她到南方来了,但其实是在哈尔滨家中。她的声音仍然那么清亮又带着哈尔滨人的磁性。她开玩笑地说突然想喝新茶了,就想到向我要一杯新茶喝。可是我的电话号码改了,找到我也并不顺利。想想也是,茶季已过了,想必那时她就打过电话,但没找着。其实她主要是告诉我我写她的一篇印象记《迟子》作为附录,她将其收在了新出的一本选集里。书是去年年底出的,“很多人都看到了。”这很多人当然是我们共同认识的人,也就是当年的同学及老师吧。这件事和接到她的电话同样意外。这么长时间了,我居然一无所知,真是太孤陋寡闻了。
我写她一篇印象记纯属偶然,因为我说过不会写她(好几位当年的男同学却都让我“卖”了换酒钱)。事情要从5月说起。当时我准备接编在省内口碑不错的“新安花雨”副刊,早先我曾协助学开在这个版上辟过一个“安徽作家之窗”,我想把这个“窗”扩大到全国,正好合肥的赵焰也想请我帮助约一些省外作家写稿,于是我们打算“联动”。迟子建的`散文是相当出色的,人缘和口碑也很好,通过她也许可以约来一批名家之作。于是就向她约了稿。但是在合肥见报时,迟子建变成了迟子健,我有些难堪,因为我知道她在乎自己的名字,在几年前的一起官司中,书商将她名字弄错是诉讼的内容之一。于是就写了一篇算是为她“正名”的短文投给《新安晚报》,写得很是随意,也没好意思同她说。日韩世界杯将开始时,赵焰邀我在他的报纸上开一个评球专栏,盲目答应下来,临到要开笔却有些惶惑了,抓耳挠头,想到迟子建写过几篇有关足球的妙文,还客串当了一回记者,为当时青春而又清纯、人气很旺的足球解说员黄健翔做过一个专访。或许她也正答应着给人写文章呢,何不问问她?于是打了一个电话。正好她在,于是调侃起来,因为她的丈夫是家乡的地方官。我竟然没有感觉到她声音的异样。她听我说了些话后,问清我是在家里后,声音喑哑地说家里出了些事,丈夫出了车祸。其时我仍不以为然,直到她说出刚回老家“处理后事”回来,我才仿佛有些明白。搁下电话,想想自己开始说的调侃的话,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她结婚才数年呀。第二天,我找出那张剪报,给她寄了去,因为这时候任何安慰的话都是多余的。直到那年年底,在和北京一位老师的通话中才较多地了解了一些迟子建丧夫的细节,从网上找到了她发在《文汇报》被多家报刊怀念亡夫的散文:《尼亚加拉的彩虹》,那是一篇泣血文字,很是感人。我想和她联系,聊上几句,可是想想自己那回她在极度悲痛之中我说的不成体统的话,又失却了勇气。
于是我在电话中谈到了她那篇散文和最近又频频在杂志目录广告上看到她的名字。作为中国作协最年轻的委员,蝉联国家鲁迅文学奖的作家,那年3月她又获得了澳大利亚的乔伊斯“悬念句子国际文学奖”,如果不是非典,可能正在澳州旅行呢,当时签证都办好了。她坦陈,如果在国内,这个奖或许轮不上她,因为中国官方推荐参与角逐的另两位名家有着相当高的社会职务。外国评委们对她作品的基本评价是“叙述充满了诗意”。容貌美丽的她虽还较年轻,但也终将会苍老,但美丽的文字是不会苍老的,将会永远吸引着读者,而且还会突破语言的限制,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食粮。
搁下电话,在网上重新点击迟子建这个名字,有关那个“乔伊斯悬念句子文学奖”的新闻真是遍地开花,从中央一级的各家媒体到省、市乃至于县一级的网页上都能找到这则新闻和她接受采访时强调的一句话:作家高举旗帜就等于造起了坟墓。这句话正体现出她看待自己创作一贯低调的特色。
几天后收到了她寄来的新作,这本选集是由雷达主编的丛书中的一本,每辑十本,这是第二辑,她的是头一本。在印象记中她只收了毕淑敏和我的两篇,说是喜欢这两篇的文字。如果早知她可能喜欢这文字,我那篇印象记就该写得认真些,全面些,少一些随意与散漫。她已登上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的巅峰,在她自己则路仍长。
但她对普通人不求有“出息”的生活态度显然也是理解并且尊重的。也许这就是她在数不过来有关她的文章中选了我那篇写得甚是随意的短文的原因。
我那篇短文是从她的一篇散文《留名》开始的,而那篇散文则和黄山脚下一位不知名的文学青年有关。这回我问了她那位青年到底真是当地的还是马钢的,她说这个无法断定。我希望是当地的,为此侧面作了些打听,但没有结果。我们这里太需要对文学有着执着追求的年轻人了。翻看那本选集时收的许多迟子建的照片,真有一种灰姑娘变成公主的感喟,小时候的她是一只地道的丑小鸭,其容貌愈大愈好,所谓“天生丽质而洁身自好”是许多人对她的评价。到她成了一个周游过许多国家的女作家时,脸上自然就洋溢出一种典雅雍容的气质。她的水晶鞋就是她的天分加上勤奋。
迟子建那篇《留名》在黄山日报发表了有三年时间了,这几年她又发表了不少为人称赞的新作品,不久前的一个晚上,有朋友发来短信,说“你有位同学又获大奖了,去看晚间新闻吧。”电视上并没有看到什么,网上搜索一番,原来是迟子建又得到一个“新乡土文学征文大赛”唯一的大奖。
篇5:诗意盎然话地理
诗意盎然话地理
诗意盎然话地理作者/倪建芬
摘 要:我国是诗的国度,古代诗歌包罗万象。在诗歌中和地理知识紧密相关的内容俯拾皆是,地理教学中借助诗歌可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
关键词:诗意;地理;地形;河流;位置
一、同气候有关的
1.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处“春风”指夏季风。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把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玉门关位于这条分界线以西,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
2.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里就包含了地理中海拔高度对气候的影响。由于受地势高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度。山上气温低,各种物候现象就来得晚,于是山下桃花已谢、山上桃花才开就不足为奇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也说明了横断山区气候随高度变化的垂直地带性差异。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反映出夜间到白天天气的变化:一觉醒来风停雨住,一派春光明媚。
4.“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昆明四季如春的写照。
5.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阴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在阴山西北植被以草地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生活着被称为“胡”的少数民族。阴山东南部即汉族的主要聚居区,以种植业为主,也是古代所称的“中原”。“不教胡马度阴山”即遏止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6.“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代岑参诗)把大戈壁滩飞沙走石的场面描绘得形象生动。
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形象地表现了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的特点。梅雨属于锋面降水的性质。一方面暖湿空气已经相当活跃,另一方面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有一定的力量,这样,冷、暖空气就在这个地区相持不下,形成一条稳定的降雨带。于是,从6月上旬到7月中旬,便形成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梅雨季节。
8.“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对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真实写照,说明其昼夜温差大,也非常有利于瓜果中糖粉的积累。
二、同地形地势有关的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临海,大多数外流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庐山,在江西省北部,原来和鄱阳湖是连成一体的,因发生断层,成为断块上升山,鄱阳湖却是断块下陷地区。因此庐山犹如平地拔起,格外险峻。
3.李白的《蜀道难》中“……为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
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可以想见以“天府之国”著称的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山峻岭环绕,不难理解贯穿陕西和四川的宝成铁路和贯通四川到西藏的川藏公路修建工程之艰巨。
三、同河流有关的
1.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三峡流速水急。江水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至三峡则两岸高峰夹峙,水流汹涌湍急。所以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里写道:“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现在著名的葛洲坝三峡水利工程就建在这里,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
2.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宋・李之仪《卜算子》
江头指上游,江尾指下游。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诗人借共饮长江水来慰藉相思之情。
3.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指青藏高原上的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
四、同位置有关的
1.毛泽东的诗《送瘟神》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的赤道周长四万多公里,在赤道附近的人即使坐着不动,他在太空中移动的路程也达八万多里。
2.北朝民歌《敕勒歌》中唱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概括了茫茫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象。这里位于半干旱、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地面植被大多为草原和耐旱植物,适宜放牧马、牛、羊和骆驼。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四川盆地。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描述泰山。
五、其他
1.“海潮随月大,江水应春生。”把南方海潮及河流涨落规律生动简要地刻画出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我国古诗词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充满着对地理的认识和体验,而且脍炙人口、生动形象、感情充沛,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课堂上巧妙加以引用,能够增加地理课的人文色彩,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使学生想学、爱学地理这门课程。
(作者单位 河北省承德县第一中学)
篇6:诗意盎然的黎明作文
诗意盎然的黎明作文
除了一小块地方,除了那棵银杏,整个花园热气逼人,沐浴在略带红、紫的黄灿灿的阳光里。可是我不知道这红色和紫色的印象是来自我感情的满足,还是因为我眼花的缘故。金黄的沙砾反射的夏天,穿透我的大草帽的夏天,几乎没有黑夜的夏天……我母亲有感于我对黎明的深情,允许我去迎接它。她按照我的请求,三点半钟叫醒我;我两臂各挽一只篮子,朝河边狭长的沼地走去,去采摘草莓、和长带须髯的醋栗。
此刻万物仍在混沌的、潮润的、隐隐约约的蓝色中沉睡,我踏着沙砾的小路行走,被自身重量的烟霞首先浸润我的双腿,然后我的嘴唇、我的耳朵和全身最敏感的鼻孔……就在这条路上,就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意识到一种不可言喻的幸福,意识到我和早起的晨风、第一只鸟儿,以及椭圆形的刚刚出现的'太阳之间的默契。
我母亲叫我一声“美人,金宝贝”,然后放我走了!她望着她的作品—她把我当作她的杰作—跑开并且在山坡上消失。我当年也许是俊俏的,我母亲的评价和我当时的照片并非总是一致的……我那时之所以显得俊俏,那是因为我风华正茂,因为黎明,因为我碧绿的眼睛,我在晨风中飘拂的金发和我作为被唤醒的孩子同其他尚在酣睡的孩子相比的优越感。
我听见敲头遍弥撒钟就往回走。但在此之前我已经饱餐了野果,已经像独自出猎的猎犬在树林中兜了一个大圈,还品尝了我崇敬的两眼清泉。一股清冽的泉水铮铮淙淙,勃然冒出地面,并在四周形成一个小沙洲。这股泉水刚出世就丧失了勇气,重新钻入地下。另一股泉水几乎不露踪迹,像蛇一样掠过草地,在草地中央隐秘地迂回。唯有一簇簇开花的水仙证实它的存在。头一股泉水有橡树叶的味儿,另一股有铁和风信子茎的味儿。提起这些泉水,我希望我万事皆休的时候嘴里能够充满它们的芳香,并且含着这想象的清冽的泉水离去……
篇7:那段诗意盎然的时光作文
那段诗意盎然的时光作文
唐诗,像高山,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似流水,荡漾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回忆童年,想起那段在诗意中成长的时光。秋风飒爽,手捧一本破旧的《唐诗三百首》,坐在窗边,融入诗意的世界。
翻开扉页,一首“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映入眼帘。“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仿佛站在高山之巅,云雾缭绕。极力踮起脚尖,远望三脚香炉,雕刻着龙头,在阳光的照耀下,升起袅袅紫烟,像双龙腾飞,似两蛇转绕,渐渐淡去,消于天际。我探出头,睁大眼睛,远处的'瀑布像一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自山上奔涌而下,一泻千里。一滴滴水珠,像一位位带斧的工匠,把悬崖削得笔直;像万箭齐发,破空而下。我挠挠头,难道这水是从天上落下的吗?
脱离情景,一首读完,只觉意犹未尽,心中充满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气势,久久不去。翻过一页,一股忧伤之情扑面而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触别鸟惊心。”国家沦陷,唯有山河矗立,但觉无限凄凉。像诗人杜甫一般,站在长安街头,手从早已长到腰长的野草上抚过。野草中,一朵花垂头丧气地开着,一滴滴露水从花蕊中流下。花儿,你也在为国家的沦陷而伤感吧。忽然,头上传来声声鸟叫,矫首昂视,一只漆黑的乌鸦远望天际,平时厌烦的叫声,却透露出丝丝忧伤。鸟儿,你也在为家人的离去而心痛吧。二十个字,表现出人们的悲伤。
离开忧伤之情,翻过一页,闻到丝丝勃勃生机。“离离园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光流逝,片片野草茂盛又枯萎,就算被野火燃烧,春风吹拂后又生机勃勃。
几首诗篇,包含着不同的情感,使我回忆那段诗意盎然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