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快乐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小学生日记我的NBA情结,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小学生日记我的NBA情结,希望大家喜欢!

篇1:小学生日记我的NBA情结
小学生日记我的NBA情结
曾几何时,我爱上了NBA。
曾几何时,我爱上了火箭队。
记不清是那一年的事了,学校办公室一拨年轻人,在电视里看NBA,激动的情绪不禁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天我备完了课,闲的无事,也就赶过来凑热闹,跟着看球赛,只记得当时转播的是湖人队与费城76人队的比赛,费城76人队的艾弗森,身负11出伤病,依然在赛场拼搏,其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不得不让人佩服,虽然最终76人队输了那场比赛。但从那时起,我们记住了艾弗森这个名字和费城76人这只球队。这也就是我第一次看NBA的经历了。从这时起,我开始对NBA感兴趣了。
后来,那是的时候,我国的小巨人姚明,以状元的身份,被NBA休斯顿火箭队选中以后,我对NBA的性兴趣更浓了,可以说,是每天必看,特别是火箭队的比赛。我们关注的除了火箭队的战绩外,就是是姚明:他的上场,他的得分,他的一切的表现,甚至网上关于他的传说,都要看。为了看NBA,耽误了我们自己很多的.时间,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得到一些关于火箭队和姚明的消息意外,其他一无所获。但是我们愿意。
姚明刚进NBA的时候,总是那么软,总是那么爱摔跟斗,我们总是为他揪心,当有人说他的短处时,我心里总是那么难过,总是会为他去辩服,说他在适应之中,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如今姚明不服众望,已经成长为NBA的大牌明星了,而我们依然看NBA,依然看姚明及其他NBA的中国球员的表现。我想,这主要的原因,姚明是中国的,姚明代表的是中国人,中国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表现,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关注的。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我爱NBA,我爱火箭队,我爱姚明!
篇2:干菜情结日记
干菜情结日记
读舒婷的《干菜岁月》,读到“惟有干菜在凋敝的冬日雪里送炭”时,心里还是会萌生感慨,与她一样,或许也是因为“在‘食不厌精’的今天,我们回过头去,对干菜充满感激之情的缘故”吧!
那是我上初中离家住校的日子,不知是因为学校食堂炒菜窗口不对学生开放,还是因为我们这些穷酸的孩子根本就买不起菜,反正,没有学生买过菜,即使是炎炎的夏季,那漂浮着几颗油花的海带汤,两分钱一碗,也没见一个学生奢侈过。
穷人家的孩子是没法讲究营养的,或许原本就不懂什么是营养,能吃饱喝足就是幸福。一个星期回一趟家,一个星期带一次菜,冬天,菜园里种有青菜萝卜,可这样的菜很难保证一个星期,于是,整个冬季,我们就吃由青菜腌制而成的酸菜,好像有约定,每个同学都是,唯一的菜。吃饭的时候,每个人,低着头,对着眼前的那盒酸菜,思忖着,这个星期还剩几餐,然后悄悄地将盒中的仅有,分割成几分之一,克制着,每餐只吃那其中的一份。最高兴就数周五的晚餐,想着只剩周六的早餐,(那时周六还上半天课,我们一般是不在学校吃中饭的)看剩菜还有不少,就倒上一碗开水,将酸菜放进水里,我们称之为“酸菜汤”。哈,寒冷的夜晚,喝着那热热的酸酸的还有些辣辣的.酸汤,那感觉真的是“爽”。———现在,每到冬天,再试着调味,却怎么也调不出那味儿来了。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像往常一样,我将盛有酸菜的饭盒装进包里,准备去学校,“把那小瓷缸的菜也带上吧。”妈妈说。揭开瓷缸盖,我看到了干豆角,这可是要到过年时,才能在桌上见到的菜———肉烧干豆角,当然,肉也只是象征性的几块。
那个星期,我拥有着丰盛的“菜谱”。每到吃饭,总能感觉到有目光瞟到我的碗里,次数多了,不好意思,便邀她们也尝尝。谁知,这话一出,你一箸她一箸,见干豆角越来越少,小瓷缸很快见底,不禁有些后悔自己的“大方”了。可看到那干巴巴没一点油润的干豆角,和我一样,被她们嚼得美滋滋的,那种幸福的滋味再一次在心中膨胀,贫瘠的心底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不过,那以后,偶尔再有这样的机会,便学着吝啬,再也不请她们尝了。
再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我也参加了工作。过年回家,还是忘不了那记忆中的干豆角,知道它曾让我收藏了众多羡慕的眼神,除夕的饭桌上,妈妈一直让这道菜保留着。
即使到现在,每次回去,临走时,妈妈还会将装着满满干豆角的塑料袋递给我,“带去吧,你喜欢的干菜。”
再烧干豆角,自然是肉多菜少,干菜油润了许多,只是难吃出当年的味道,不过,我还是喜欢,嚼在嘴里,还能忆起当年的贫困和满足来。一小瓷缸的干菜,就能给平淡艰苦的岁月带来惊喜和幸福,对于现在的拥有,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篇3:我爱NBA
喜欢nba也许没有理由,也许是因为姚明。
也许你会问女孩也喜欢篮球吗?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不仅是喜欢,而是痴迷。
我对篮球的接触是从姚明开始的。在我中考完放假的日子里,偶尔有一次,我看见姚明在打比赛,那是在为奥运会做热身赛,他漂亮的大力扣篮一下子吸引了我,让我从此喜欢上了这个大个子。从此我开始了解姚明,了解篮球。了解nba。
我爱火箭,我爱姚明!nba给了我从未有过的快乐,让我为他们加油,呐喊!
篇4:我爱NBA
我爱NBA
江西省萍乡市 江西省萍乡市第四中学 八年级(9)班 黄昭君
我爱NBA,具体点说,应该是我爱看NBA。――题记
NBA,当今世界篮坛的顶级组织,数万人沉迷其中,我也不例外,虽然我是女生。
第一次看比赛是吧,总决赛:火箭VS魔术,那场比赛我依旧记忆如新。谁赢谁败不重要,吸引我的是激烈。我从未想到过,十个人可以把篮球打的这样有声有色,可以调动现场一万多人和场外的十几亿人。
渐渐的,从爱看每一场比赛到爱看每一个球员,偶像换了一个又一个,但他们交给我的东西都一样:决不认输,永不放弃。NBA就是这样,无论对方强弱,一开始便激烈拼抢,连续48分钟的互相争斗,没有一丝的松懈,直到最后一分钟,最后一秒钟。这,就是他的魅力!
巴克利,一贯的努力,七个赛季,最终无法夺冠,但他依旧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自始自终地努力着;乔丹,永远与胜利相伴的”飞人“,但这相伴,是靠他一场一场的搏斗而来的,在练习时也毫不放松,永远制定着更高的.目标,永远向着更高处飞翔;米勒的最后时刻,三分神射告诉我,有时掌握了最后,便同时掌握了全部!
这就是他们的魅力!
无论失败,还是成功,他们都去拼了;结果虽不尽相同,但没有人感到不满足,因为他们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了,拼搏了,这就够了……
不仅是运动,不仅是永不服输,NBA更需要不断地拼搏!
我爱这拼搏,爱这拼搏的感觉,我也将为拼搏而不断地拼搏!
投稿:-12-12 12:35:09
篇5:小学生作文:我爱上了NBA
小学生作文:我爱上了NBA
NBA中有很多球星,像麦迪,詹姆斯、科比、以及“飞人”乔丹,都是我的最爱。NBA,当今世界篮坛的顶级组织,数万人沉迷其中,我也不例外。
我爱NBA,并不是有中国人的加入才爱的,而是在于它独特的魅力,在于它的“一切皆有可能,永不服输”的精神。
第一次看比赛是我、五岁的时候,那时的姚明还没有加入NBA,现在想想我的看球生涯也都已经十年了,应该算的上铁杆球迷。
有一场比赛是湖人对火箭,至今我依旧记忆犹新。谁赢谁败并不重要,吸引我的.是激烈。我从未想过,那些人竟可以在篮筐上面“飞翔”,有着实在出色的球技。更令我惊讶的是,场上十个人的比赛,竟可以吸引现场上万人,以及场外十几亿人。
渐渐地,我爱上了NBA,我也爱上了打篮球。在篮球场上,我常常把NBA那永不服输、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精神当做我的动力。在打篮球的同时,我最钟情的还是看篮球。
在这十年的看球生涯里,从爱看每一场比赛到爱看每一个球员,偶像换了一个又一个,从弗朗西斯的辉煌时刻到麦迪的三十六秒得十三分的惊人之举,从“小飞侠”科比的八十一分记录到詹姆斯的的突破暴发力,这些都教给我一个同样的道理:决不服输,永不放弃,
篇6:我的雨伞情结小学生作文
我的雨伞情结小学生作文
我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宝贝雨伞。那是妈妈从商店买来的,粉红色,伞的上面有许多白色的小花,美丽极了!伞的把柄上有一个按钮,用手一按,它就“嘭”的一声张开,像一颗大树一样保护着我。二年多了,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我都把它带在我身边。每当天晴的时候我就用它来遮阳;每当下雨的时候我就用它来挡雨。
有一天,妈妈拿着这把伞对我说:“这把伞太旧了,该扔了它!”我急忙说:“这把伞虽然旧,但是它还可以用啊!”但妈妈不屑地说:“家里比这好得多的伞都几把,留着它有什么用呢?”说着就往垃圾池扔去。看着陪伴自己二年多的“朋友”就要被妈抛弃在又脏又臭的垃圾堆里,我飞快地赶上妈妈,愤愤地从她手中夺过雨伞。“就是再旧,也不能丢了它!”妈妈见我这么固执,最后还是把伞留给了我。
有一次,天突然变暗,几个霹雳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暗暗庆幸带了伞。我像往常一样把伞撑开,但是由于风力太猛,雨水太大,我还是被淋了个落汤鸡。等我赶到学校时,还打了个迟到。直到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伞跟人一样,也会老的!
老师点评:生活就是作文,把生活中真实的.情感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小作者通过对生活中一件普通物品——伞的真实描写,不仅表达出了对伞的深厚情感还明白了一个“万物皆有老”的自然规律。
篇7:我的上海情结小学生作文
我的上海情结小学生作文
地球人都知道,上海是个国际大都市,既繁华又时尚,我的上海情结。大家都想成为上海人,外地人纷纷来上海打工.
作为上海人本应感到自豪和庆幸,但我并不觉得上海有什么好,空气不清新,人多口杂.不象桂林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不久前我终于和爸爸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桂林,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一点都没错。这里山水相依,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山也迢迢,水也迢迢,山水迢迢路遥遥”这里山峰连绵起伏,湖水清澈见底,看着这清的不能再清的湖水,我想起了上海的黄浦江,浑浊、肮脏、还有数不尽的垃圾......而漓江是春水碧于天,还能渔船听雨眠。我不禁感叹:人人尽说桂林好,梦娇只合桂林老!
不知不觉,天已黑了。我和爸爸想去看看桂林的夜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桂林哪有什么夜景啊?黑乎乎的一片,只有湖水受月光的照射,而发出的微微亮光而已。他没有五彩缤纷的`霓虹灯,没有照来照去的探照灯,只有昏暗的路灯而已。我们失望极了,想想还是上海好,南京路上那不断变化的霓虹灯,外滩上,东方明珠和金贸大厦高高的矗立在那儿,多么雄伟!而这里只有单调的黑山,桂林的夜晚真的不能和上海比阿!桂林的人们早早就睡了,而现在上海的人们一定还在南京路上Shopping呢,或者是在外滩上观赏着这不夜城的美丽夜景,或是在某个KTV飚歌,中学生作文《我的上海情结》。“咕噜噜”是什么在叫?啊呀,是我的肚子,好饿啊!我突然想起了家乡的小笼包和小馄饨。我和爸爸马上去找吃夜宵的店,可是找了很久都找不到。我们只能饿着肚子回宾馆了,边走边想:还是上海好,这里一点都不方便,吃个宵夜都没有地方,这个时候上海有多少小餐厅还在营业?回答一定是:数不胜数!
第二天,又是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我却只能仰望着蓝天,天依然那么蓝,却少了一丝宽广;云依然那么白,却少了一份自由;空气依然清新,却少了一点自然……这一切都是那么令我感到孤独、寂寞,我那颗寂寞的心,早已不由自主地飘到了故乡,来到了一个带着熟悉气味的地方—上海!
桂林除了山就是水,没有大型的商店,没有美丽的夜景,没有雄伟的大桥,没有小笼包,没有方便的交通,没有......
我呆不下了,我好想念上海阿,想念小笼包,想念大型的商店,想念美丽的夜景,想念雄伟的大桥,想念方便的交通,想念......
啊!带着急切地想念我终于又回到了故乡—上海,他还是那么繁华,那么时尚!古人云:“水是故乡清,月是故乡明”是啊,我此时才体会到这句名言的含义!
篇8:我的台湾情结心情日记
我的台湾情结心情日记
20多年前,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语文课文,文章的名字已经淡忘,但文中描述的美丽的日月潭却一直让我难以忘怀。到了中学,听到了流行歌曲里唱到“晚风轻拂澎湖湾”、“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心中更是泛起了无穷的向往,宝岛台湾到底有多么的美丽、多么的神秘呢?再长大一些,看到余光中先生所写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我似乎看到宝岛台湾那个浅浅的海峡……
被勾起台湾情结的我,开始关注起台湾的风土人情,通过电视、电台、书刊杂志———丰富的媒体资料让我对台湾这片可以隔海相望却又貌似无比遥远的土地有了更多了解,从台北故宫到台南安平古堡,从担子面到“棺材板”,从温泉浴到高山茶,台湾的自然风光、风俗文化和各类水果美食都让我感到既熟悉又新奇。熟悉的是,台湾的城市生活与桂林有太多的相近之处,不论是穿着服饰还是烹饪手法、不论是城市建设还是生活习惯,都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新奇的是,高山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是那么艳丽,丰年祭的仪式是那么隆重,富饶的土地好客的人,对我散发出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于是乎只要看到台湾的东西自己就会莫名其妙地高兴,过去看白先勇的作品就觉得跟大陆不一个味儿,其实《谪仙记》、《玉卿嫂》和《金大班》都是很素的写法,后来王安忆一路赶来,全不在白之下,但李彤和尹雪艳们还是在心里做了厚茧。接着唱苏芮、罗大佑的歌,从“午夜梦回”到“爱人同志”,耳熟能详到胜过自己的门牌楼号,有一天在楼道里听人哼“边个两手牵”,竟有种找到组织的感觉。还不能不提李敖、余光中,两人拳路迥异,南能北秀,心却摆他们一样平,要是两人对阵,自己恐怕只能在一边跺脚,谁落水都得滂沱。当然还有高阳、柏杨、圣严、南怀瑾……都不是大地方出来,却都是可以称之为大的东西。
我想去台湾,宝岛风光入梦来。如果是在30多年前,我说这句话,一定被当作是里通国外、投敌叛国的证据而审查一番。不过,现在已是今非昔比了。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早就过去了。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广阔的胸怀走向世界。在今天,说起到台湾旅游,那可是一个热门话题了。
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融洽,台湾离我越来越近了。包机开通后,身边的.台湾朋友往返两地更勤了;大陆农产品市场开放后,我尝到了台湾莲雾等特色水果。现在台湾的旅游也向我们敞开了大门,虽说赴台旅游的门槛还较高,目前我的这个梦想还不可能实现。先不说经济上的原因,而是因为此次首先开放赴台旅游的大陆居民,只限于13个省份,其中并不包括广西。所以,我不可能成行,这多少有点遗憾。但我依然为这个新的历史时刻而高兴。我相信,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大陆其他省份的同胞们也一定能够快乐地赴台旅游的。到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台北故宫等地方去看一看,走一走,尽情地饱览宝岛秀丽的湖光山色。感受同胞们的亲情、热情。我们去台湾会像去海南一样方便,那时候,我可以穿着邵族的服饰逛士林夜市,或者吃着花枝羹泡温泉,还可以在一个美丽的傍晚荡舟日月潭……
我期待着那一天早点到来。因为,作为同根同源的中国人,总有同样的梦想,正如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会长邵琪伟所感叹的那样:“湖光山色梦千回,一枝一叶总关情。”我坚信,美好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篇9:我的鸡蛋情结心情日记
我的鸡蛋情结心情日记
鸡蛋,对于现代人来说,实在是太普通不过了,只需三毛钱一个,只要你消受得了,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虽说吃多了难保胆固醇会升高,没准还会有人白眼你,说你是个“老土”:没吃过好的,只拿鸡蛋当宝呢!然而我恰恰是这“老土”中最“土”的一个,在我眼里,鸡蛋不但是味美无比,而且还是充满爱的,珍贵无比的佳肴呢!
鸡蛋——等于美味,这是我从幼年起就深深植于心中的信念,并终生信奉,绝不会动摇。在那物质匮缺的年代,想吃饱肚皮已非易事,营养二字是无法企及的。我奶奶当时已七十多岁,非常清瘦,孝顺的母亲想方设法弄来了几个鸡蛋,每天给她老人家煎上一个以弥补营养的不足。望着黄澄澄香喷喷的煎蛋,我馋涎欲滴。奶奶心疼孙女,就把煎蛋周围的一圈蛋白撕下来放到我碗里:“边上的硬,我嚼不动,你吃了吧!”我就心安理得的吃了下去,只觉得鲜美无比,余香满口,恨不得吃上满满一碗才过瘾。于是我每次都眼巴巴地望着煎蛋,奶奶每次都会撕下蛋白给我,自己只吃蛋黄。虽然父母也曾阻止过我这种既馋又无知的行为,但每次都在奶奶“我嚼不动,让娃娃吃点!”的'愤怒的喊声中妥协了。当时我心中的愿望就是:将来有了钱,一定要煎上一大碗吃个够!每当回想起这件往事,心中总是又酸又甜,我真不该没心没肺地去分享奶奶那一个可怜的鸡蛋!如今,亲爱的奶奶早已远去,好东西我已不知吃了多少,但我觉得最好吃最稀奇的,仍是煎鸡蛋。
鸡蛋——等于过生日,这是在我幼年时就根植于心中的又一个企盼。每逢我的生日,不论多么艰难,慈爱的母亲总会煮上两个鸡蛋以示祝贺,从未间断过。我和妹妹守着那煮鸡蛋的小锅,手舞足蹈地欢笑,望着那白白的鸡蛋在水中翻腾,我小小的心房中就像那煮鸡蛋的沸水,扑腾着幸福的水花,那快乐美好的感觉,溢满全身,滋润一身。
几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浓浓的鸡蛋情节,使得我嗜鸡蛋成癖,百吃不厌。夫君常会为我煎上两个鸡蛋,他深知这马屁绝不会拍错,况且三毛钱煎个鸡蛋便能哄得老婆眉开眼笑,这等便宜事何乐不为?每逢做客,筷子总是会不自觉地伸向鸡蛋,熟知我的同事会把盛鸡蛋的盘子转到我面前,我则毫不脸红地笑纳之。在家独自用餐,犒劳自己的当然是煎鸡蛋。儿子过生日,我也曾仿效母亲,喜滋滋为其煮上两个鸡蛋,结果,每次均以我“自食其果”而告终。记得有一年适逢夫君的生日,他问“你准备犒劳老公点啥?”“煎上两个鸡蛋不就得了?”“什么?过生日只给吃两个鸡蛋?”夫君愤怒地瞪眼喊,我只得狼狈地堆出一脸的笑以示抱歉。说来也好笑,如今我一天一箩鸡蛋也消费得起,但仍视鸡蛋为奢侈品,从未放开大块朵颐过。尽管如今已是无生猛海鲜不成席的年代,但在我心中,鸡蛋永远是不可替代的,最美味的珍品。
特殊的年代,铸成了特殊的眷恋。幼年时的企盼,种下了难解的情结,注定了我今生必定要“土”下去。正是:舍我之外,还有谁解其中味?小小的,浸满了爱的鸡蛋,是我永远不变的珍爱。
篇10:我的自行车情结心情日记
我的自行车情结心情日记
近日,电瓶车丢失,我又骑那辆旧自行车了。有人揶揄我:你就是骑自行车的命。我想也是。每次踩着自行车出门,我感到很自在很舒服呢,仿佛自己又回到年轻时代。
学骑自行车,还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那时我在部队。一个星期天,有位战友从通信连骑着自行车来看我。不知为什么,一见那玩意,我就特别喜欢。于是就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学骑自行车。只半天时间,居然能单飞了。学会后,由于自己没车,一有机会便借别人的车过把瘾。由于一直步行,骑着自行车行驶,感觉像飞一样。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
直到一九七八年,我转业到地方,一位朋友帮我弄到一张自行车票,我才真正有了一辆自己的自行车。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自行车不需凭票购买了,我又给妻子买了一辆自行车。当时我的两个孩子在县城读书。每逢星期天,吃过晚饭后,我们夫妻一人骑一辆自行车,载着孩子和生活用品,从偏僻的乡下往县城赶。送孩子去城里上学呀。虽然路途比较遥远,但我们一路说笑,一点儿不觉得累。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那是一段美好快乐的时光呢。
九十年代后,摩托车、汽车逐渐普及,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曾一度退居次要的位置,仅在农村和学校有较大市场。我虽然在城里工作,但一直舍不得丢弃相伴多年的那辆自行车,每天还是骑着它上下班。直到退休后,已参加工作的孩子硬是要给我买了一辆电瓶车。结果没骑几年,就丢了。呵呵,真是骑自行车的命!
在晴朗的日子,骑着自行车出门观光、访友,既方便,又能锻炼身体,其乐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