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济阳坳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下面给大家分享济阳坳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欢迎阅读!

济阳坳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篇1:济阳坳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济阳坳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济阳坳陷油气藏分布广,储集层位多.本次研究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对典型的.原油样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原油饱和烃色谱图特征分析,饱和烃/芳烃比值结果表明该坳陷的原油为腐泥型生源母质,Pr/Ph<1,指示当时的沉积环境为还原环境,通过饱和烃色谱图发现;坳陷边缘与坳陷中央的样品色谱图显示的规律完全不同,同坳陷不同层位色谱峰形也不同.

作 者:赵巧静 杨彦利  作者单位:赵巧静(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杨彦利(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所,河北,邯郸,056000)

刊 名:化学工程与装备 英文刊名:FUJIAN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 “”(10) 分类号:P593 关键词:济阳坳陷   有机地球化学   饱和烃色谱图  

篇2:南盘江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新认识

南盘江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新认识

南盘江坳陷是目前油气勘探程度不高的地区,如何解释秧1井的天然气出现的高含N2和高含CO2两种情况,以及如何认识南盘江坳陷天然气的来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为此,在讨论南盘江坳陷天然气(显示)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得出了以下认识:①秧1井的天然气显示主要为高N2和高CO2两类非烃天然气为主,结合南盘江区域地质上气显示以高N2天然气为主的.事实,认为高N2天然气是南盘江坳陷具有地质意义的天然气;②与前人观点不同的是,认为该地区天然气主要为中泥盆统泥质烃源岩的“晚期阶段聚气”造成的--尽管南盘江古油藏沥青为原油裂解后形成的焦沥青,但研究认为该地区高N2天然气不是原油裂解气,也不是源自上二叠统龙潭组的煤型气,而主要是源自中泥盆统泥质烃源岩的干酪根裂解气;同时强调中泥盆统泥质烃源岩的“晚期阶段聚气”是造成该地区天然气高N2、烃类组分碳同位素值偏重的主要原因.

作 者:赵孟军 张水昌 赵陵 刘培初  作者单位:赵孟军,张水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赵陵,刘培初(中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研究院贵州科研所)

济阳坳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刊 名:天然气工业  ISTIC PKU英文刊名:NATURAL GAS INDUSTRY 年,卷(期): 27(2) 分类号:P61 关键词:南盘江坳陷   天然气   地球化学   组成   同位素   天然气成因   中泥盆世   泥质烃源岩  

篇3:济阳坳陷泥质岩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济阳坳陷泥质岩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济阳坳陷目前已发现的泥质岩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的.断裂、断鼻构造带附近,依据其储集空间可分为裂缝型、孔隙型及孔-缝复合型3种类型.其中,裂缝型油气藏占主要地位,主要发育于富钙质的脆性泥页岩中;孔隙型油气藏主要发育于含砂质条带的欠压实泥岩中;孔-缝复合型油气藏发育于钙质泥-页岩互层且夹薄层砂质条带的岩类中.泥质岩油气藏以自生自储为主,需要富钙质或欠压实等特定的岩性条件,一般发育在断裂活动带附近.横向上,裂缝型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厚层生油层中富钙质高阻层段,尤其是页岩发育的薄互层段,孔隙型油气藏只分布于具有断裂或隆起背景且富含砂质条带的欠压实区;纵向上,泥质岩油气藏主要分布于2 200 m以下的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及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等层位.

作 者:李勇 钟建华 温志峰 王海侨 Li Yong Zhong Jianhua Wen Zhifeng Wang Haiqiao  作者单位:李勇,Li Yong(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钟建华,温志峰,王海侨,Zhong Jianhua,Wen Zhifeng,Wang Haiqiao(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刊 名:地质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年,卷(期): 41(4) 分类号:P61 关键词:泥质岩   油气藏类型   成藏条件   油气藏分布   济阳坳陷  

篇4:济阳坳陷断裂活动和CO2气藏的关系研究

济阳坳陷断裂活动和CO2气藏的关系研究

济阳坳陷在惠民凹陷和东营凹陷的地壳中各存在1个低速体,位于惠民凹陷上地壳底部的低速体是坳陷内已经发现火成岩的岩浆房以及CO2的气体库.凹陷的边界断层在10~12 km左右的深度其倾角变得平缓,并以韧性剪切方式沿拆离带向下延伸.拆离带内岩石多为糜棱岩,在岩石圈上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呈现韧性状态的拆离带是良好的'封盖层.由于拆离带的作用,沿岩石圈下部裂缝上升的岩浆和气体等在拆离带下部聚集而形成低速体.在地壳相对较稳定期,拆离带也处于较稳定阶段并起分隔作用;如果地壳发生拉分作用,则低速体也会随之发生暂时性破裂,从而导致低速体内的岩浆和气体运移、聚集和成藏.郯庐断裂是间接的成气断裂,埕南断裂及惠民凹陷内地幔隆起区上地幔及下地壳张性断裂是直接的成气断裂;高青-平南断层以及商店-平方王断层等为输气断裂;临邑-商河断层、林樊家断层和齐河-广饶断层等是有利的输气断裂.

作 者:邱隆伟 王兴谋 Qiu Longwei Wang Xingmou  作者单位:邱隆伟,Qiu Longwei(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王兴谋,Wang Xingmou(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22)

刊 名:地质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年,卷(期):2006 41(3) 分类号:P542 关键词:二氧化碳气藏   气源断裂   低速体   济阳坳陷  

篇5:济阳坳陷单家寺地区新近系气藏特征及开发对策

济阳坳陷单家寺地区新近系气藏特征及开发对策

对济阳坳陷单家寺地区新近系气藏进行综合分析,表现为气藏储层埋藏浅、压实程度低,以高孔高渗为特征;气水关系复杂,形成多套独立的'气水系统,开采过程中气井产量稳定、压力递减快、出砂严重等特征.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单家寺地区气田开发应采取整体部署、分步实施的开发对策,选择合理工作制度,生产前进行先期防砂,提高气藏资源利用率.

作 者:许彦群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刊 名:内江科技 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 年,卷(期): 30(11) 分类号:P61 关键词:单家寺地区   济阳坳陷   新近系   气藏特征  

篇6:黑龙江省东部绥滨坳陷下白垩统泥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黑龙江省东部绥滨坳陷下白垩统泥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通过对滨参1井下白垩统泥岩的取样分析,认为黑龙江省东部绥滨坳陷下白垩统泥岩的稀土元素具如下地球化学特征:(1)各组泥岩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都表现出轻稀土相对于重稀土明显富集和具有明显负Eu异常的特点,但∑REE、∑LREE/∑HREE、LaN/YbN、LaN/SmN、GdN/YbN、Eu/Eu*、Ce/Ce*和(La/Yb)UCC等参数则显示出明显的'不同,反映了泥岩形成时的物源有差别.滴道组和城子河组的物源可能主要为绥滨坳陷南部桦南隆起地区的花岗岩、东南部宝清地区的沉积岩和东部东三江盆地的沉积岩;穆棱组和东山组物源可能主要为绥滨坳陷东南部宝清地区的沉积岩和东部东三江盆地的沉积岩.在穆棱组和东山组沉积期,还可能有来自下地壳或幔源的深部物质加入,导致物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Ce/Ce*和Ceanom指数显示绥滨坳陷早白垩世各组泥岩的古环境均为还原环境,对油气生成十分有利.(3)绥滨坳陷早白垩世为大陆边缘环境,其构造演化过程为活动-稳定-活动.

作 者:侯伟 刘招君 王伟涛 何玉平张雷 Hou Wei Liu Zhaojun Wang Weitao He Yuping Zhang Lei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 刊 名:古地理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年,卷(期): 9(2) 分类号:P595 关键词:绥滨坳陷   下白垩统   泥岩   稀土元素   古环境  

篇7:济阳坳陷单家寺地区浅层天然气成藏模式研究

济阳坳陷单家寺地区浅层天然气成藏模式研究

单家寺地区的浅屡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济阳坳陷滨县凸起南斜坡上,滨县凸起南斜坡是新近纪时期发育的大型隆起,浅屡披覆构造成为天然气有利的`运移指向;馆陶、明化填组发育的河流砂岩为天然气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河泛沼泽相泥岩为天然气成藏提供了重要的封盖条件;来自洼陷的天然气沿地层不整合面及凸起断裂带的断层源源不断运移到凸起之上.形成了单家寺地区浅屡气富集区.

作 者:焦婷婷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刊 名:内江科技 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 年,卷(期): 30(9) 分类号:P61 关键词:单家寺   滨县凸起   明化镇组   馆陶组   储盖组合   成藏模式  

篇8: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缓坡带滩坝砂油藏储层特征与预测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缓坡带滩坝砂油藏储层特征与预测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坡带发育了大量的滩坝砂沉积,这些滩坝储集体近油源、储集性能较好、生储盖组合配置较为完善,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油气田.根据前期滩坝砂研究成果、研究趋势和研究区滩坝砂的沉积和电性特征,缓坡带樊131地区滩坝砂沉积类型主要包括湖岸滩坝沉积、三角洲侧缘滩坝沉积和开阔浅湖滩坝沉积,各个沉积类型形成于不同的湖盆演化阶段,并且受到物源、古地形及水动力的控制作用.通过构造演化和滩坝砂形态特征分析、结合地震古地形恢复和频谱成像调谐能量分布可以确定研究区各个区域滩坝砂沉积类型的分布情况以及有利的储层分布范围.

作 者:李靓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22) 分类号:P61 关键词:济阳坳陷   缓坡带   滩坝砂   沉积类型   储层分布  

篇9:济阳坳陷走滑伸展构造与低压含盐流体联合控藏作用研究

济阳坳陷走滑伸展构造与低压含盐流体联合控藏作用研究

济阳坳陷地质构造经历了反复的'拉张裂陷和挤压隆升,而使盆地内构造具有多幕次、多期性特点,导致济阳坳陷的盆地构造样式具有多样性,单纯的以盆地构造样式来分析控藏作用就显示不足,本次研究根据惠民凹陷试油实测压力数据分析,济阳坳陷存在低压含盐流体.本文从济阳坳陷走滑伸展构造样式的特征入手,发现油气藏的分布与走滑构造带具有一致性,再结合低压含盐流体作用,以构造-流体角度分析控藏作用,为油气勘探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作 者:艾能平祁鹏 佟殿君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刊 名:内江科技 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 年,卷(期):2009 30(3) 分类号:P61 关键词:济阳坳陷   构造样式   低压流体   走滑伸展构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