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fangshe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何易于尝为益昌》的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何易于尝为益昌》的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何易于尝为益昌》的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

篇1:《何易于尝为益昌》的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

有关《何易于尝为益昌》的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何易于尝为益昌①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

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②,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日: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注释】①益昌:县名。 ②腰笏:腰里插着笏板。笏,笏板,古时大臣上朝时用来记录君王旨意的物品。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多从宾客歌酒( ) (2)引舟上下(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14.何易于没有索民挽舟的原因是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5.对何易于亲自引舟这一行为,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表现他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刻为百姓的精神。

B.他身先士卒,希望能对百姓起模范带头作用。

C.这是他为了讨好上司而故意做出的姿态。

D.他身为属令,无所事事,火材小用,未尽其责。

参考答案:

12.(1)让跟从(2分)(2)牵,拉(2分)

13.我是县令,在我没事的时候,可以来充当奴役。(3分,关键词为当)

14.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3分) 15.A(2分)

篇2:《何易于尝为益昌令》 阅读答案及译文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 阅读答案及译文

《何易于尝为益昌》的文言文阅读题附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筦,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刬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刬去,罪益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百姓入常赋,有垂白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民不知役。改锦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是时故相国裴公出镇锦州,独能嘉易于治。尝从观其政,道从不过三人,其察易于廉约如此。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樵曰:易于督赋如何?曰:止请贷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粟帛。督役如何?曰: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馈给往来权势如何?曰:传符外一无所与。擒盗如何?曰:无盗。樵曰:余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曰: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由考得某官。问其政,则曰: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某人能督役,省度支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邑民不对,笑去。

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皆知求才为切。至于缓急补吏,则曰:吾患无以共治。膺命举贤,则曰:吾患无以塞诏。及其有之,知者何人哉?继而言之,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 引:引导

B.矧厚其赋以毒民乎 厚:增加

C.改锦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 治:治理

D.止请贷期,不欲紧绳百姓 绳:勒逼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以易于挺身为民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易于必召坐与食 今王与百姓同乐

D.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刺史崔朴乘船进入益昌县后,索民挽舟,身为下属的何易于既不趋奉讨好,也不驱民助兴,而是腰笏,引舟上下。

B.何易于纵火焚诏,宁愿冒流放海裔的危险,也不厚赋毒民,征收茶税。这件事以易于与小吏间的问答来表现,显示出了小吏的刚正和易于的爱民。

C.为了使何易于的形象更加完整丰满,在引舟焚诏两个典型事例之外,作者又从助民治丧、尊老问政、立遣竞民、部从极少、为政简约等不同角度予以补充和扩展。

D.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是作者以满腔热情而下的预言。这预言不仅显示了作者的历史洞察力,也包含着作者充分的自信心。

9.用/给文中打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易于曰:吾宁爱一 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

译文:

(2)尝从观其政,道从不过三人,其察易于廉约如此。

译文:

(3)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

译文:

篇3: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晏子为齐相附答案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晏子为齐相(附答案)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指车夫)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②其夫为相御

③意气扬扬,甚自得也④晏子怪而问之

(2)下列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其妻请去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午里也

C、拥大盖,策驷马 策之不以其道

D、既而归,其妻请去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下列几个其分别都是什么意思?

1.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2.其夫为相御( )

3.其妻请去( )4.妾观其出( )5.其后,夫自抑损( )

(4)文章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5)读了晏子的`这则故事,你有哪些感想?

参考答案:

(1)①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②相:这里就指齐相晏子③得:得意④怪:对感到奇怪

(2)A、间隙、缝隙 夹杂 B、离开 距离C、用鞭子赶 用鞭子赶 D、既和而连用,表示不久 已经,可译为之后

答案:C

(3)1.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代指晏子)2.其夫为相御( 代指车夫的妻子)3.其妻请去(代指车夫)4.妾观其出(代指车夫)5.其后,夫自抑损(代指妻子教导车夫这件事情 )

(4)文章从其御的角度对比了晏子和其御在出行时举止神情;就其御本身来说,在听妻子劝导前后也进行了对比。

(5)知错就改、注意自己的身份、善于聆听教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