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ju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惨剧的意思及造句,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惨剧的意思及造句,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惨剧的意思及造句
惨剧拼音
【注音】: can ju
惨剧解释
【意思】:指惨痛的事情。
篇2:惨剧的意思及造句
1、我们向这次惨剧中罹难者的家人和朋友表达我们的惦念和祈祷。
2、李海鹏说:“曹筠武表现出了对普通人的同情,看起来他对人间惨剧有深刻的理解。”
3、八位香港市民在这起惨剧中丧生,这让生活在这一特别行政区内的民众感到愤怒。
4、就任何震级的经济威胁而言,这场经济危机的后果最终或许比日本的惨剧还严重。
5、重建工程于曼哈顿的归零地继续着,将幕幕惨剧转变成了新生的象征。
6、首先,,鉴于亚利桑那惨剧的发生,我们必须呼吁大家搁置争议以免陷入更大的纷争和敌对。
7、我妻子也有同样的感受。自从这场惨剧发生之后,她就没再走出过卧室。
8、鉴于发生的哥伦比亚事件的.惨剧仍记忆犹新,NASA预备了奋进号航天飞机作为后援,一周内一旦亚特兰蒂斯号发生任何危险,奋进号将立刻进行救援。
9、那天晚上,我妻子自从惨剧发生以来第一次走出了卧室。我们跟她说了这几天所发生的一切。
10、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说,在这起惨剧发生的同时,穿越亚丁湾的人口偷渡最近有所增加。
11、一名菲律宾总统发言人表示,当惨剧发生时时,阿基诺正一直在参加闭门紧急会议,因此没能接听曾荫权的电话。
12、周日,挪威全国上下举行了守夜和教堂悼念的活动,震惊的国民试图接受这一惨剧。
13、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可能首当其冲重演希腊惨剧。
14、这幕惨剧意味着的怀特黑文,将与另两起近期英伦历史上的枪击惨案既的邓布兰惨案和1987年的亨格福德悲剧一同载入历史。
15、这时,男孩的家人还不知道这一场惨剧。
16、事故发生几个小时后,该公司执行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对此惨剧,我们的悲痛和歉意难以言表。”
17、通过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推动,布瓦吉吉的死导致了突尼斯政权的垮台。而就在那几天之前,突尼斯官方媒体还称他的死亡惨剧仅仅是“一个事故”。
篇3:惨剧剧本
惨剧剧本
时间
4月的一天下午
人物
老母亲:劳苦一生,病重
振泉:排行老四
淑贞:老四妻子,贤惠,善良
振清:排行老三,懒,家里很穷
振亮:排行老大,懦弱,怕老婆
魏克莘:老大老婆,凶悍,在方圆几个村是除出了名的不孝
健:老三的儿子,在外面给别人开车,年轻气盛,耿直,好冲动
地点
老四家、老三家厢房、老大家院子及其他一些不确定的地点
第一幕
(振泉家炕上,老母亲斜靠在墙角,低着头,脸上因为生病而显得苍白)
振泉:娘,你想吃点什么?要不让淑贞给您煎个鸡蛋吃吧。
老母亲:(喘着粗气,过了好长时间才积累起来说话的力气)不用煎,还不饿。
(振泉转过脸去偷偷得抹了一把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淑贞:咱娘还那样吗?要不我给她喂点牛奶吧。
振泉:(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咱娘什么都不吃,你看看她现在连喘口气的力气都没有了,头也抬不起来了。
淑贞:你别难过了,让咱娘看了心里不好受。这几天咱好好伺候她,让她活得高兴一点。
振泉:(没做声,又回到母亲的房间)
(振泉扶母亲躺下,给她掖好被子,又用手帕给她擦了擦眼睛和嘴,刚要陪母亲说说话,听到了外面的脚步声,抬起头)
健:(从外面走进来)叔!
振泉:哎,健回来了!
健:是啊,我来看看奶奶。她好些了吗?
振泉:(面露愁容)哪好呀?还是那样。
(健坐在炕沿上,看到自己深爱的奶奶病成了这样,不禁感到心疼和难过,眼圈红了起来,想喊奶奶,被振泉拦住)
振泉:让她睡一会吧,她刚才坐了有半个钟头了。
(健点点头,站了起来,被振泉轻轻了着往外走)
振泉:到西间坐吧。
(健和振泉来到西边一间,坐在茶几前。沉默,只有淑贞在厨房拉风箱的声音。过了一会)
健:对了叔,我奶奶是不是该轮到我大爷那里去了?
振泉:(又叹了口气,小声说)早该了,没过来接,准是忘了。

(淑贞在厨房里听见,愤愤不平起来)
淑贞:你大爷和你大娘看你奶奶病成这样肯定不愿意伺候了,你大娘那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振泉:(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别说这些了,你就!
(健想到自己从小就没了娘,爹又是个又懒脾气又不好的人,根本没给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给的东西,他是在奶奶羸弱的背上长大的,但现在作为老大的振亮明明知道自己的亲娘快不行了却在老婆的怂恿下弃病重的奶奶于不顾,顿时火不打一处来)
健:(脸色已经起了变化)早些年因为分家和让奶奶轮着住的事我大娘和咱闹了多少别扭,咱家的脸都让她丢光了。
(振泉没有说话)
淑贞:(过了一会儿,小声说)以前咱娘身体结实,他不养也就罢了,咱娘不跟他计较也不依靠他,可如今咱娘眼看就……他就不想尽尽孝?
振泉:(气愤地说)咱不用他们伺候,咱娘没生过那个儿子!
(健突然站起身来走了出去,背后的门“咣”的一声关上了)
振泉:健――晒地瓜干,听到“咚咚”的捶门声)
魏克莘:谁啊,把俺家门砸破了啊!
健:我,健!
(魏克莘白了振亮一眼,意思是“看你们家这群人”)
(振亮转过身,一声没吭,去给健开门)
第二幕
(振亮家院内,振亮正和老婆在院里
魏克莘:(低声说道)窝囊废!
健:大爷,我听说你没去接我奶奶!
(一句话把振亮噎了回去,站在那里一句话都没说出来)
魏克莘:健你这是什么口气?他可是你大爷!
健:(白了她一眼)你别插嘴,我又没跟你说。
魏克莘:哎呀你看看你们家这都出了些什么东西?二十好几的人了连亲大娘也敢骂呀!
健:(提高了声音)谁骂你了?我跟我大爷说话你插什么嘴?
振亮:(装作很威严地)健,你还知道我是你大爷?
健:大爷,我奶奶眼看就不行了,你还是不是她儿子?
振亮:没有我你奶奶就吃不上饭了?你奶奶又不是就我一个儿子!
(健一听更生气了,二话没说照着振亮颧骨上就是一拳,振亮一个趔趄靠在墙上,半边脸顿时肿了起来)
魏克莘:
(大叫)啊――健你个死东西你这是干什么?啊――反了反了,打人了――
(魏克莘的惨叫不一会就引来了左邻右舍一大群人,大家议论纷纷,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振亮:(感觉又羞又恼,大吼一声)健你个混帐东西!
健:我哪有你混?你连你的亲娘都不养,你就听你老婆的吧!
魏克莘:走!是不是你四叔跟你说的,走,找他去!(边说边拉着健的领口就往外拖,见振亮站在那里没动,又顺手扯了他一把)
(众人明白了一点,纷纷跟着就到了振泉家)
(振泉正在和病重的母亲聊天,虽然母亲几乎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振泉还是在跟她说,给她讲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母亲的老玩伴最近又胖了,比如他的女儿、老母亲的好孙女又考了班里前十名了,之类。)
(门外的吵闹声惊动了他们,老母亲艰难地转过头,把目光投向窗外,这时,魏克莘的声音远远地传了进来)
(老母亲瞅了一眼魏克莘就把眼睛闭上了,振泉关好房门迎了出去)
魏克莘:老四,你都跟健说了些什么,怎么大老爷们的也挑唆事儿呢?你看看他把你大哥打的!
(振泉心里一紧,料到事情像是闹大了)
健:(挣脱开魏克莘的手,上前一步)你别胡说,我四叔什么都没说,瞎子也能看出来你是故意不来接我奶奶的。
魏克莘:(像疯子一样又蹦又跳地指着振泉)你听谁说我不伺候老的了?我忘了接你吭一声我立马把人接走,你用不着支使一个孩子去打你家大哥!
振泉:(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火,尽量把声音放低)嫂子,健打他大爷是他的不对,你这样大吵大闹就不怕别人笑话?
魏克莘:谁脸皮厚谁不要脸?你打你大哥你还硬生了你!
(说完魏克莘上前就想拉振泉的衣服,被在旁边站着一直没说话的淑贞拉住了)
淑贞:嫂子你别吵了好不好,你还嫌这么多年你惹娘生的气不够多?你们不心疼娘我们还心疼呢我们还想让娘多活几天!
(人群里发出一阵阵窃窃的.议论声。大家顺势透过窗玻璃望向炕上的老人,老母亲还是紧闭
着双眼,不过眼角上已经渗出了一滴浊泪)
(这时门外响起了警笛的声音,大家这才明白不知是谁打了110)
警察甲:什么事?
(人群中一些年长的人纷纷七最八舌地把事情的本末说给了警察听,话语中带着气愤)
警察甲:(看了一眼炕上的老人)走吧,到当事人家里去谈,让老人休息。
(于是健又带着这一大群人到了健的家)
第三幕
(老三振清在家看电视,大门大开着,老远他就看见一大群人朝他家走过来,带头的是他的儿子健,紧跟着的竟然还是两个警察,振清吓了一跳,忙从炕上跳下来)
警察乙:(指着健问振清)他是你儿子?
振清:(一脸迷惑)是,是啊,怎,怎么了?
警察乙:他打人了,(警察指了指缩在最后面的老大)打他。
(振清一看振亮红紫的脸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忙给警察陪不是)
振清:对不起警察同志,麻烦你们跑了一趟,家里就是起了点小矛盾,我们自己解决就行了。
(这时,警察甲无意中发现振清家牛棚旁边立着一支打鸟的枪,便走过去,拿了起来)
(振清大惊)
警察甲:(掂了掂那杆已经锈了的枪)知不知道私藏枪 支是犯法的?
振清:(强装笑脸)哎,这不是我们家的,是一个亲戚放在这里让给存两天的,要,要不我这就还给他去,要不,要不我一会给他扔了也行!
警察甲:(丝毫没听进去振清的话,掏出罚单开始写)按规定,三千元,枪 支还要没收。
振清:这――
警察乙:(接过警察甲手里的枪立在一旁的墙跟)什么都不用说了,交钱吧。
(振清没有再说什么,拖着瘦得像纸片一样的身子出去借钱了,走到健的身边的时候扬起手臂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
魏克莘:(大笑了一声)我让你打你大爷,报应!
健:(恶狠狠地盯着魏克莘)快,把我奶奶接到你们家当老佛爷给我伺候着!
魏克莘:呸,还老佛爷,一个瘫在炕上的老 不死!
(说完,魏克莘拉着老大振亮就往外走,只听“砰“得一声,魏克莘应声倒在了地上)
尾声
魏克莘当场死亡,健被叛无期徒刑,老母亲于健叛刑后第二天驾鹤西去。
(旁白):中国是一个重亲、重孝的国家,孝敬老人的风尚在中国特别是在农村被看作是做人的基本品德。魏克莘的四在人们看来是死有余辜,而那个正年轻的健――未免太可惜了。这场惨剧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很多,除了“孝”字,人的素质、修养及处理事情的方式等等都是值得大家深省的问题。
(落幕)
篇4:意思造句
意思造句
1、当你和真正关爱你的人在一起时,这才是快乐,同时这也是爱与友谊的真正。
2、难道我说的意思还不够明白?
3、思考一下这个动态所暗示的。
4、你可以从他的话语中猜测其。
5、哎,小意思,以后有什么尽管来找我。
6、他没有领会我眨眼的意思。
7、有关参数的,请参见上面的列表。
8、这件事吧,意思意思就够了,不用操那么大的心。
9、作为一个习惯,我们给这篇文章加上了若干层的。
10、这个成语的意思好深刻噢。
11、下面我就回顾一下这一术语的历史及其。
12、你总是误解我的意思。
13、所有这些设置拥有不同的和最适用的情形。
14、她没有正确理解他信中的,因而误解了他的意图。
15、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16、如果你不懂我说的意思,就去问问老师吧!
17、我根本不明白他指的是什么意思。
18、上述内容的是什么?
19、这个笑话真有意思!
20、因为正式题目的不会根据它的使用变来变去,所以这些字段应当成为题目的一部分。
2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2、所以,她知道那个日子的。
23、小明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你不要乱骂人!
24、我们可以从上下文中推断这个词的。
25、我并不否认这些事实,只是不同意你给它们赋予的。
26、我猜也猜不到你是什么意思。()
27、它们是有价值的,由于它们的不作为此工作的一部分而变更,所以在此处就不提了,但它们是包含于OID材料中的。
28、这正是边际效用的深层:如果这个社会是自由的,即使是我们中最边际的人也不应该被边缘化。
29、红色在交通信号灯中的意思是“停止”,在西方人的眼中,红色有时还意味着“危险”。
篇5:一幕惨剧的作文400字
春天来啦,冬眠的动物都醒来了,燕子妈妈也带着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小燕子们兴奋地说:“还是这里好玩些!”突然,小燕子们闻到了一阵浓烟味。“妈妈,这浓烟是从哪来的?”小燕子们好奇的问。燕子妈妈指着那三幢房子,说:“自从人类建造了化工厂后,那化工厂天天都排放浓浓的黑烟,以前是湛蓝的天空,现在却变成了这个样子。”说话间,小燕子们听到了一阵呻吟声,原来有一条小鱼在不停地吐着泡泡。“你的朋友们呢?”小燕子们亲切地问。“唉,我的兄弟姐妹们都死了。”小鱼唉声叹气的说,“都是这些人类害的`,原本清澈无比的河水,现在却变成了又脏又臭的污水,我的朋友喝了这些水,全都死了,咳、咳。”燕子妈妈愤怒地说:“都是这此人类害的,要是没有这些人类的话,我们肯定会很幸福、很快乐的生活着。”“可是这些人类怎么才会消失呢?”小鱼语重心长地说。燕子妈妈叹了一口气,,说:“对呀,要是他们能消失了,那该有多好啊!”“噢!”小鱼大叫了一声。原来是一个人把瓶子扔到了小鱼的身上。“这些人类还把一些饮料瓶、袋子、盒子等脏东西扔到小河里来。”小鱼生气地说。燕子妈妈大声地说:“都是这些人类害的。”小燕子们连忙问道:“难道你不能到别的地方去吗?”小鱼说:“这地方已经算是好的了,别的地方更严重!”小鱼又说:“燕子妈妈,你们还是赶快走吧!”
燕子妈妈带着小燕子们离开了化工厂,它心里默默地想着:“我们美丽的家园究竟到哪里去了?”
篇6:火烧庆功楼的惨剧
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之后,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生怕有什么人密谋策划,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帝位。特别是那些功臣勋将,开国元老,更使他觉得可怕。偏偏这两年又碰上天象多变,非旱即涝;夜间又常常看到有亮晶晶的大星,从天上坠落下来。今天落了一个,明天又落了一个。朱元璋把这些都当成了不祥之兆。又有几个奸臣邪将在他面前一嘀咕,胡说什么“天象变化预示人象变化”,他就越发感到许多事情可疑可虑,朝中的功臣勋将,被他借口谋反,一批一批杀掉。他杀人越多,疑心越大。连有的大臣给他上庆贺表,他也疑心,把人家的好话当成坏话,立即论罪杀掉了。
这一天,朱元璋独自坐在宫中,闲着无事,疑心顿起,禁不住又打了几个寒颤。正在这时,忽然又有检校来报,说某某大臣又在背地发了牢骚;某某大臣又在家里邀人喝酒,聚友密会;如此等等。朱元璋一听,浑身顿时抖动了一下,心想:这些人,非得狠狠对付不可了!
朱元璋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火烧庆功楼。随即传谕中书,大意是:自从立朝以来,开国勋将,虽然各赐封爵,但还没有好好为他们庆功表贺,如今皇业安定,天下太平,应即作准备,好好地再为他们庆贺一番。另外又传谕工部,立即着手动工,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大楼。
时光如水,不觉过去了几个月,一座富丽堂皇的楼房已经全部建造起来。
朱元璋亲自写了“庆功楼”三个大字,挂在楼门上。随后,他便选择吉日,举行典礼,并亲自开列了参加表贺的功臣名单,张榜贴出。除了已加给那些功臣的封爵以外,每个人又另加了一些名号,以表示皇上的恩宠。
火烧庆功楼的惨剧
但是,凡事瞒不过有心人。朱元璋的精心谋划,到底被一个人看出了破绽,猜中了底细。这个人便是“再生诸葛”刘伯温。刘伯温感到事情有点不对头,联系到朱元璋疑心重重,接连杀了好些个大臣的事情,越发觉得这里面有名堂。庆功楼建好之后,他细心观察,终于发现楼房后堆了好些干柴,而且都是由检校和锦衣卫的人员亲自动手干的,心中就格外地清楚了。
刘伯温虽然看出了破绽,但却既不敢劝阻,又不敢声张。他思索了一会,感到事不宜迟,便立即写了一道奏折,上呈朱元璋,借口自己年已老迈,昏聩无用,要求告老还乡。朱元璋见了刘伯温的奏折,本想不准,但又念他自从应征以来,确曾为自己的王功帝业出了不少好主意,于是皱了皱眉头,说:
“就让他去了也罢。”随即用朱笔批了一个“准”字。
刘伯温获准还乡,便收拾细软,捆好行装。临走的时候,许多大臣都赶来欢送,他满心酸痛,强忍眼泪,不敢透出半点风声。但是,等到他看见徐达时,他却再也忍耐不住,泪珠一下滚了出来。徐达心中暗想:刘中丞突然告老还乡;今日见了我,又偷偷地凄然落泪,其中一定有什么蹊跷。于是便寻个机会,悄声问道:“刘中丞,敢是出了什么事么?”刘伯温连忙看看左右,见没有什么人在注意他们,才吞吞吐吐地答道:“将军切莫多问!等庆功表贺那天,你只管紧紧跟着皇上,切勿离开一步,事后便知,千万要记住啊!”徐达听了,不敢再问,只好忍痛分手。
刘伯温走后,不久便到了朱元璋所选定的庆功表贺日期。这一天,庆功楼前,鼓乐喧天,爆竹震响,不一会儿,文武老臣们都来了,一个个喜笑颜开,春风满面。
朱元璋和徐达走后不久,庆功楼下便着起了熊熊大火。俗话说:“干柴烈火,龙王难救。”转眼功夫,门窗都烧着了。整个一座楼房,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失火了!失火了!”正在楼里面喝酒的文武老臣都惊叫起来,一个个争着往楼门口跑去。但是大火已经封住了楼门。有的拼着命往外撞,却怎么也拉不开门。原来,楼门早被锦衣卫的人员,从外面反锁上了。不一会儿,火舌很快便从门外烧到门里。接着,楼板也烧着了,房顶也烧着了,火苗烧到了那些老臣们身上,衣服也都着了火,只见人人都象火人一般,楼上楼下,一片火海。说话之间,火势越来越猛,楼顶的木梁已被烧断,一根根断了的木梁砸了下来,一块块的瓦片落了下来,有的老臣当场被砸死过去,没被砸着的,也已被烧得半死。那些功臣元勋在火烧楼塌之下,一刹时都化为焦灰了。可怜他们刚才还在喜气洋洋地接受皇上的表贺,哪知一时之间,尽都肉销骨化,命丧黄泉。他们哪里知道,这正是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为了保住他朱家的万年江山而采取的大杀功臣的阴谋毒计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