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十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多闻草木少识人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多闻草木少识人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多闻草木少识人散文
多闻草木少识人散文
某种意义上,没有人真正看过一朵花。
——乔治亚·奥基夫
住海淀时,最常去的是北京动物园和香山植物园。
迷恋动物园,因为它帮我确认一件事,它反复地、一遍遍向我证实:生命是丰富的,物种是多样的……否则,我真怀疑世上只剩下人了。
人类中有一个命运多舛而惨烈的族群——犹太人,它颠沛流离、东闪西躲,其成员系统,像蒲公英一样被吹得七零八落,连中国东北的冰天雪地里都有其公墓。在我眼里,动物园的房客,遭遇皆像犹太人,而它们的纳粹天敌,正是自称“人类”的那群家伙。
不错,动物园即收容站,或者说拘留所,但我是来探监的,不是来观赏的,我是以亲友身份来的。这样说有点矫情,但我确实这么想。每每注视笼子里的对方,那么瑰丽的皮毛、那么精致的斑纹、那么神奇的`习性、那么伟岸或袖珍的形体……我都自惭形秽、羞愧难当,我觉得人类配不上它们,配不上如此丰美灿烂的生灵,不配与之为伍。
逛香山,则为消焦灼、蓄元气,更为避世。躲开车马鼎沸的聒噪、巍楼悍厦的逼视,远离骨骼与骨骼的撞击、欲望与欲望的火拼、脏口与脏口的对骂……草木乃最安静、最富美德的生物,也是肉体最伟大的保姆:献花容以悦目、果茎以充腹、氧气以呼吸、林荫以蔽日,还承接人之垃圾和秽物……没有草木,我们真是一秒也活不成。
香山植物园,最大魅力是阔,阔得足以让人忽略其败笔:院墙和门票。除山风浩荡、野趣丰饶、地气充沛,它还有个好处:人寡。再多的人撒到如此大的林子里,也成了丛中蚂蚱,被稀释了。
不过,颇为尴尬的是,面对妖娆花木,我竟无法叫出对方的名字。
成千上万的她们,我所识者廖廖。爱慕,却不知称呼;惊艳,却无从指认。甚至无法转述她们的美,炫耀我的眼福。
其实何止于我,翻翻书报,“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懒汉比喻和无知之说,比比皆是。曾见一位母亲,带儿子在园子里玩,童声一连串地问“妈妈这叫什么”,我清楚地听见萱草被说成了马兰、蜀葵被说成了木槿、鸢尾被说成了百合、茑萝被说成了牵牛,其它我也说不出了……末了,年轻的母亲被逼得声音越来越低、嗫嚅不清了。
我把此事告诉一朋友,大发感慨:现代人熟记的人名多不胜举,尤其演艺明星,所识草木却可怜至极,真是奇怪!过了几天,收到朋友一赠书:《野花图鉴》。还有一条短信:“每次看到‘全草入药’几个字,我都肃然起敬!”果然,翻开该书,几乎每条注释中,皆见“全草入药”四字。
草木深深,福佑其中;花果累累,生之有养。
我想,若有一日,自己被发配荒野,携一卷《本草纲目》,也就能活下去,芥命无忧了。
篇2:多闻草木少识人-散文随笔

多闻草木少识人-散文随笔
住海淀时,最常去的是北京动物园和香山植物园。
迷恋动物园,因为它帮我反复地一遍遍确认了一件事:生命是丰富的,物种是多样的……否则,我真怀疑世上只剩下人了。
在这座庞大的动物收容站,我遍访那些不同于己的生物,打探其故乡、数量,聆听其身世、命运……
人类中有一个多舛而惨烈的族群——犹太人,他们颠沛流离,像蒲公英一样被吹得七零八落。在我眼里,动物园的房客,遭遇皆像犹太人,而它们的“纳粹”天敌,正是自称“人类”的那群家伙。
不错,动物园即收容站,或者说拘留所,而我是来探监的,不是来观赏的.,我是以亲友身份来的。每每注视笼子里的对方,那么瑰丽的皮毛,那么精致的斑纹,那么神奇的习性,那么或伟岸或袖珍的形体……我都自惭形秽、羞愧难当,我觉得人类配不上它们,配不上如此丰美灿烂的生灵,不配与之为伍。
逛香山,则为消焦灼、蓄元气,更为避世。躲开车马鼎沸的聒噪、巍楼悍厦的逼视,远离骨骼与骨骼的撞击,欲望与欲望的火拼、脏口与脏口的对骂……
草木乃最安静、最富美德的生物:献花容以悦目,果茎以充腹,氧气以呼吸,林阴以蔽日,还承接人之垃圾和秽物……没有草木,我们真是一秒也活不成。
香山植物园,最大魅力是阔,阔得足以让人忽略其败笔:院墙和门票。除山风浩荡、野趣丰饶、地气充沛,它还有个好处:人寡。再多的人撒到如此大的林子里,也成了丛中蚂蚱,被稀释了。
人寡,则幽,则清,则定。
不过,颇为尴尬的是,面对妖娆花木,我竟无法叫出它们的名字。何止是我,翻翻书报,“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懒汉比喻和无知之说,比比皆是。曾见一位母亲,带儿子在园子里玩,童声一连串地问“妈妈这叫什么”,我清楚地听见萱草被说成了马兰、蜀葵被说成了木槿,茑萝被说成了牵牛,其他我也说不出了……末了,年轻的母亲被逼得声音越来越低、嗫嚅不清了。
我把此事告诉一朋友,大发感慨:“现代人熟记的人名多不胜举,尤其演艺明星,所识草木却可怜至极,真是奇怪!”过了几天,收到朋友一赠书:《野花图鉴》。还有一条短信:“每次看到‘全草入药’几个字,我都肃然起敬!”果然,翻开该书,几乎每条注释中,皆见“全草入药”四字。
草木深深,福佑其中,花果累累,生之有养。我想,若有一日,自己被发配荒野,携一卷《本草纲目》,也就能活下去,芥命无忧了。
若再奢侈一点,容我多带一本书,该是什么呢?无疑是它了。
在我眼中,《诗经》乃性灵之书、自然之书,更是精神明亮之书。《诗经》伟大在哪儿呢?夫子看得透:“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思无邪”,即纯洁、烂漫,即清澈,雅正。作为教书匠,夫子总不忘唠叨,续了串大道理:“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最后,又似乎想起了什么,对小儿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我极欣赏的一句话,也是酷爱《诗经》的一大缘由。
它确乎一部生物百科全书。陆玑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对《诗经》里的物类作了详解,计草本80种、木本34种,鸟类23种、兽类9种,鱼类10种、虫类18种,共计动植物174种。而据台湾学者潘富俊统计,《诗经》藏有草木160种,比陆玑多出近半百。
感谢这些草木鸟兽吧,感谢这部险几绝版的大自然吧。很大程度上,我们所谓“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依据,即在其中。
最后,我想对孩子说一句:“多闻草木少识人。”
这年头,名人的繁殖速度比细菌还快,都急疯了。草木润性,尘沸乱心。这个信息爆炸和绿色稀疏的年代,即便“少识”,业已识多,即便“多闻”,亦然寡闻。
篇3:优秀散文:细节识人
优秀散文:细节识人
识人用人,自古就是一道难题。
杨溥是明初重臣,官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是明朝历史上公认的著名贤相。一年,其子从湖北老家到京城看望他,杨溥问儿子:“沿途当官的,可听说谁最贤、谁不贤?”其子说:“经过江陵县,认为那儿的.知县很不贤。”杨溥感到奇怪:“此话怎讲?”其子说:“江陵知县既不接送,又招待很简慢。那位江陵县令名叫范理。”
听完儿子这一细节的讲述,杨溥非但不怒,反而连连称赞范理是位好官。杨溥认为范理能这样对待他的儿子,说明范理不阿权贵,必有能耐,随即记住了范理这个名字。后经考察,得知范理品行才能俱佳,便力荐他升任德安府知府,后来杨溥又上奏朝廷将其提拔为贵州左布政使。范理在任时,兢兢业业,勤政为民,史称“甚有惠政”。
然而细节识人,有时也会被表面现象所蒙蔽,继而得出错误的判断和结论,不仅常人会犯这样的错误,就是圣人也在所难免。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被困于陈蔡国境之间,七天未进食。弟子颜回讨到一些米来煮饭。饭熟了,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饭吃,当颜回把饭端来时,孔子佯装没有看见刚才的事,说道:“我方才睡着,梦见先君,他说只有清洁的食物才可以送给人吃。”颜回知道老师这是在怀疑自己偷饭吃,便禀明老师:“刚才是柴灰落进锅里,挑不出来,弃之可惜,学生就把那点儿脏了的饭抓来吃了。”孔子这才发现错怪了自己的学生,慨叹道:“人们都相信自己的眼睛,看来眼见的也未必都真实啊!”
孔子亲眼所见的一件小事,差点误会颜回,因而得出“眼见未必都为实”的感慨。同样,作为朝廷高官的杨溥,通过范理敢怠慢自己儿子的细微小事,看出了他耿直赤诚的品德,慧眼识人才,一再将范理推荐和提拔,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杨溥识人与孔子误解,今日读来,仍受益匪浅。
篇4:识人如品茶哲理散文
识人如品茶哲理散文
我平生别无它嗜,唯有读书、品茶两样,书店与茶城自是我常光临之所。书店自不必说,挑选好书便离去。茶城却多些乐趣,也给我些许感触。我买茶,素爱在一家店里,边与店家聊天边品茶味,遇到对口的便毫不犹豫的收入囊中。常混迹于茶城,自然与店家学了些识茶方面的知识。知道茶用什么水最好,用何种器皿沏何种茶最是契合,要想沏一杯上好的茶,就要用对茶器,否则只会对茶是种糟蹋。不是把茶味拘住,就是将茶味散的太开而使茶香冲淡。
不同的茶适用不同的茶器,譬如毛尖、龙井这类绿茶在玻璃杯中沏最好,因为除了能够散发茶香,还能够看见叶子在杯中被水冲泡而翩翩舞动的样子。金骏眉、大红袍这类红茶适合在瓷盖碗中沏,盖碗将茶闷住,使得茶香得以通过温度升高而散发。铁观音认紫砂,普洱认粗陶等等不一而足。一个好茶艺师,识得茶性,用适合它的茶器来沏,从而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发挥出茶的香味。否则,使茶与器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一次,在茶店品茶,卖茶者是个年轻小伙,从他沏茶不是很娴熟的样子,判断他刚入行不久。他将沏好的铁观音倒入粗陶中,将茶味拘住,无法得到释放。我建议他将茶器换成瓷的,铁观音浓郁芬芳的香味立马得到释放。喝完六泡淡了,换茶,改为普洱,他将茶倒入玻璃杯中,茶味过淡。我再次提议改成粗陶中,茶味立刻回归醇厚。可见,茶对器皿的要求多高。
我们的部门经理亦是爱茶之人,深谙茶道。由于他为人平易,加之有共同爱好,我们私下常在一起品茶聊茶器。我通过观察,发现经理不但对茶道颇有研究,还将其渗入到用人之道中。我们这些人什么性格,有什么强项,在哪个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经理都一清二楚,合理安排,使得每个人各显其能。我对经理深感佩服,想知道他如此了得的眼力有何秘诀。因此,我在品茶时向他请教。经理笑曰:没什么秘诀,身为领导想做到知人善任,对下属就要像茶艺师对茶性一样了如指掌。人如茶,岗位如茶器。对每个人的性格非常掌握了,自然知道把他放在什么位置合适。就如同沏茶用对了器皿。如果对手下不加以了解,瞎安排,将他安排到不熟悉的岗位,或者他不擅长的岗位,只会打击他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就如同将茶放错器皿影响茶味。说到底,识人如品茶,只要掌握了个性,了解什么样的地方能让他得到发挥,一切就简单了。
篇5:人一生要流的眼泪一滴都不会少散文
人一生要流的眼泪一滴都不会少散文
是你把我从痛苦的深渊中拉上来,抚平了我身上的伤口,给我穿上华丽的外衣,让我觉得自已从一个乞丐变成了公主,你许诺一辈子就这样的宠着我,陪着我,不会离开我,你说我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你将一生的爱恋都赌在我身上,你无怨无悔。我是你眼里最漂亮的小丫头,你说看不够我,我是你最爱的女人。我们有着对爱情,亲情共同的理解,共同的执着,我感觉找到了知音。你每天早早的来等着我,晚晚的走陪我到最后。
我们说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情话,我们一起怀念着过去,珍惜着现在,憧憬着将来。每一天都有你的关怀,有你的问候,我觉得好幸福,我觉得这是老天给我的恩赐。让我可以遇见你。让我倍加珍惜我所拥有的这一切,我们虽人在天涯,心却是在一起的。我以为可以这样一辈子。我以为你是可以依靠的,当我还沉浸在被你救上来的喜悦中的时候,当我正要用我的一生来感激你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你却突然的变得陌生起来,不时的埋怨着你是如何的累,如何的失去了自由,总是找着各种让我看不见你的理由。
我已感觉到危险,我已收敛了任性。我想尽办法将你留住,此时的我是多么想伸出手来死死的抓住你,却又那么的`无能为力。我眼睁睁的看着你,好像从没认识过你,我看不清楚,眼前好像有雾遮住了你,我在不是你嘴里的小丫头。我站在原地,不敢动一步,怕退后一步就是深渊,怕前进一步你会跑的更远。
我像个做错了事的小孩子一样不知所措,伸出手,想要抓住,却抓了一手的空气。此时的我只能无休止的等待,等你上来说着应付我的几句话,然后消失。我仿佛感觉到了危险,空气都不在流动了。我宁愿停在那里,时间不要往前走了,我害怕。
终于我忍不住了,我想知道真相,终于上天给了我一个最真实,最正面的答案。让我无法理解也不得不接受的答案。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的答案。原来一个人的心就那么大的地方,根本容不下太多人住进去,当然有人住进去就要有人搬出来。我就是那个被赶出来,被抛在外面的那个人。
你亲手把我从深渊中拉了上来,他又亲手剥了我身上的衣服,又将我打回乞丐,又将我的心抓了出来无情扔在地上,狠狠的踩在脚下,并不怜惜,然后又亲手把我推了下去,这一次我掉到了底。我住在下面,我渴望着你能回头看我一眼,希望你可以看见我那样卑微的看着你,祈求着你,可以再次将我拉上来。就这样,我在下面一直的等着,看着,希望你能回心转意,可以看在过去的情份上把我拉上来,再一次将我打扮成公主的模样。
等着,盼着,念着,想着,也在怨着。可是等到的还是你的无动于衷和无所谓,看着你比陌生人更加陌生的打着招呼,无所谓的讽刺和叽笑着我的哀求,我才知道,我真的不会再有什么指望,你会把我拉上来了。这回真的彻底的绝望了。
这一次我不会再让任何人帮忙了,我要自已爬上来,因为我不知道还会不会遇上像你一样把自已装扮成王子的强盗,既然不会分辨就不去分辨好了。所以不用借助任何人我要自已爬上来。虽然吃力,虽然会很长时间,虽然会体无完肤,可依然要坚持自已爬出来呀,只有那样才让记忆更加深刻,不是吗?
如果爬出来就能忘记,为什么还想要记住呢?到底是想要忘记还是想要记住呢?也许刻意的忘记是想要更深的记住吧!
虽然注定人一生要流的眼泪一滴都不会少,如果少流了,一定要补上的。可还是要感谢你曾经让我那么快乐,让我在那一段时间里没有眼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