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咿啾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热带气旋预报中的卫星云图技巧,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热带气旋预报中的卫星云图技巧,欢迎阅读分享。

篇1:热带气旋预报中的卫星云图技巧
热带气旋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实用技巧
根据20多年实践经验,归纳出一套根据云图判断热带气旋强度的实用技巧,主要包括根据云图形态推测热带气旋强度、短期动向及风雨影响.将大陆或大岛对热带气旋云型影响的严重程度分为4类,即轻度、中度、重度影响和崩溃性破坏.介绍了推测热带气旋短期动向的`10类基本云型,并讨论了各种热带气旋云型可能带来的风雨影响之强度、持续时间及方式.云形结构对推测热带气旋的风雨影响具有相当的指示性.
作 者:陈宏义 张梅 Chen Hongyi Zhang Mei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气象局,台州,318000 刊 名:气象科技 PKU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6(5) 分类号:P4 关键词:热带气旋 卫星云图 实用技术篇2:热带气旋路径预报试验
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试验
以MM5模式为试验模式,分别用增长模繁殖法(BGM)和模式物理过程扰动法(MPP)形成12个集合成员,对登陆我国的8个热带气旋进行了52次路径集合预报试验,以寻找适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的集合预报方法.结果表明: BGM方法的集合预报结果总体上好于控制试验结果,其中对强度较弱的热带气旋的集合预报效果更好.MPP方法的集合预报结果总体上不如控制试验结果,但对初始时刻强度达到台风的`热带气旋的集合预报效果较好,集合预报相对于控制试验的改进效果明显.基于BGM方法和MPP方法集合预报的不同特点,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形成扰动成员,这一综合方法的集合预报效果好于单一方法的集合预报效果.BGM方法和MPP方法的系统发散度总体上都偏小.
作 者:王晨稀 梁旭东 Wang Chenxi Liang Xudong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30 刊 名:应用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18(5) 分类号:P4 关键词:集合预报 热带气旋 路径 增长模繁殖法篇3:热带气旋研究和业务预报技术的发展
热带气旋研究和业务预报技术的发展
过去半个世纪, 我国对热带气旋作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热带气旋的运动机理和路径预报方法、发生发展及结构和强度变化、登陆和变性过程、登陆后的衰减和维持机制及其引起的'暴雨分布等.在此院庆之际,该文主要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热带气旋领域的研究作一回顾,与此发生关联的国内其他单位的工作也可能提及,但决非全面总结.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数理统计、天气动力机理分析、数值模式发展和模拟研究、物理诊断分析及外场科学试验等,这些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成果在不同时期对推动国内热带气旋研究起了积极的作用.上述研究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与实际紧密结合,研究成果在实际台风预报业务中应用并不断改进,研究成果不断转化为业务能力,对改进预报技术、提高业务预报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 者:陈联寿 Chen Lianshou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刊 名:应用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17(6) 分类号:P4 关键词:热带气旋 研究和预报 外场试验
篇4: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
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
以神经网络方法为基础,建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预测模型,模型首先进行历史相似热带气旋选择.从选择的样本出发,计算得到一组气候持续因子、天气学经验因子和动力学因子,对这些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进行筛选,将筛选得到的因子同对应时效的热带气旋强度输入神经网络训练模块,从而得到优化的预测模型.从-西北太平洋26个热带气旋过程对12,24,36,48,72 h等不同预报时效分别进行的634,582,530,478,426次预测试验结果的统计来看,相对于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水平,该模型显著降低了各时段的预测误差.从几个热带气旋个例的'预测结果来看,该模型对超强台风,以及具有强度迅速加强、再次加强等特征的热带气旋过程均有很好的描述能力.
作 者:黄小刚 费建芳 陈佩燕 Huang Xiaogang Fei Jianfang Chen Peiyan 作者单位:黄小刚,Huang Xiaogang(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211101)费建芳,Fei Jianfang(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211101)
陈佩燕,Chen Peiyan(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30)
刊 名:应用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20(6) 分类号:P4 关键词:热带气旋 神经网络 强度预报 tropical cyclon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ntensity forecast篇5:GRAPES-TCM对登陆热带气旋降水的预报及其性能评估
GRAPES-TCM对登陆热带气旋降水的预报及其性能评估
基于GRAPES-TCM对登陆热带气旋的降水预报结果,对该系统的24 h和6 h降水预报能力进行评估,并与基于卫星降水反演的外推预报(TRaP,Tropical Rainfall Potential)和相似台风降水预报技术(Analog Prediction Technique for Ty-phoon Precipitation,TAPT)进行对比.各方法对登陆热带气旋降水的综合预报能力通过分析预报和观测降水散点图、预报平均绝对误差(MAE)及均方根误差得到,降水分布型态的预报能力通过计算预报和观测降水的相关系数估计.此外,还分析了BS、POD、FAR、ETS评分等常用降水预报评估指标.结果显示,GRAPES-TCM的24 h降水预报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比TRaP和TAPT都大.但是,GRAPES-TCM的24 h降水预报与观测降水的相关系数远比TRaP和TAPT高.对其他指标的分析表明,GRAPES-TCM的漏报率远低于TRaP和TAPT,但3种方法的空报率在同一水平;对任一强度的降水,GRAPES-TCM的ETS评分总是最高,TRaP和TAPT对于大暴雨以上的强降水则几乎没有预报能力.对24小时内每6 h的'降水预报,3种方法相对性能与24 h总降水相似.通过对各强度降水造成的降水量在总降水量中的百分比的对比分析,发现GRAPES-TCM预报强降水占总降水量的比重与观测十分接近.总体上说,GRAPES-TCM能较好地预报出登陆热带气旋降水的分布型态,对强降水的预报能力强于外推和相似预报方法,但是预报的降水量绝对误差偏大,尤其对暴雨级别以上降水,其BS值明显偏大.
作 者:黄伟 余晖 梁旭东 HUANG Wei YU Hui LIANG Xudong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 刊 名: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9 67(5) 分类号:P457.8 P456.7 关键词:登陆热带气旋 GRAPES-TCM 降水 预报评估 GRAPES-TCM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 Rainfall Evaluation篇6:基于Kalman滤波数据同化的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研究
基于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的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研究
构建了一个基于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的热带气旋集合预报系统, 通过积云参数化方案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9个不同组合, 采用MM5模式进行了不同时间的`短时预报.对预报结果使用 “镜像法” 得到18个初始成员, 为同化提供初始背景集合.将人造台风作为观测场, 同化后的结果作为集合预报的初值, 通过不同参数组合的MM5模式进行集合预报.对~16个台风个例的分析表明, 初始成员产生方法能够对热带气旋的要素场、中心强度和位置进行合理扰动.同化结果使台风强度得到加强, 结构更接近实际.基于同化的集合路径预报结果要优于未同化的集合预报.使用 “镜像法” 增加集合成员提高了预报准确度, 路径预报误差在48小时和72小时分别低于200 km和250 km.
作 者:黄小刚 费建芳 陆汉城 HUANG Xiao-Gang FEI Jian-Fang LU Han-Cheng 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军事气象系,南京,211101 刊 名:大气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年,卷(期): 31(3) 分类号:P444 关键词:热带气旋 集合预报 集合kalman滤波数据同化 路径预报篇7: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在热带气旋强度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在热带气旋强度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以1960-共48年6月份西行进入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样本为基础,将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作为台风强度,以气候持续预报因子作为模型输入,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的预报建模研究.结果表明,对175个独立预报样本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的南海热带气旋强度24 h的预报平均绝对误差为3 m・s~(-1) .另外,根据相同的.热带气旋样本及预报因子,还进一步将该预报方法与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气候持续法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气候持续预报方法的预报误差明显偏大,独立样本强度预报平均绝对误差为4.54 m・s~(-1) .
作 者:黄小燕 史旭明 刘苏东 金龙 HUANG Xiao-yan SHI Xü-ming LIU Su-dong JIN Long 作者单位:黄小燕,HUANG Xiao-yan(广西区气象台,广西,南宁,530022)史旭明,金龙,SHI Xü-ming,JIN Long(广西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22)
刘苏东,LIU Su-dong(贵州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局,贵州,贵阳,550001)
刊 名:高原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EAU METEOROLOGY 年,卷(期): 28(6) 分类号:P457.8 关键词:模糊神经网络 气候持续法 热带气旋强度 预报方法 Fuzzy Neural Network CLIPER models Typhoon strength Prediction methods篇8: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方法试验
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方法试验
以1960~共41 a的7月和8月西行进入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样本为基础,采用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的预报建模研究.并根据相同的热带气旋个例,将这种遗传-神经网络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型与气候持续法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试验预报结果表明,遗传-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报能力.
作 者:姚才 金龙 黄明策 黄小燕 YAO Cai JIN Long HUANG Ming-ce HUANG Xiao-yan 作者单位:姚才,金龙,YAO Cai,JIN Long(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22)黄明策,HUANG Ming-ce(广西气象台,广西,南宁,530022)
黄小燕,HUANG Xiao-yan(广西南宁市气象局,广西,南宁,530022)
刊 名:海洋学报(中文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9(4) 分类号:P732.3 关键词: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热带气旋 强度预报篇9:应用指数曲线模式对热带气旋路径的模拟预报方法
应用指数曲线模式对热带气旋路径的模拟预报方法
应用非线性数理模型中指数曲线方法,对~203个不同路径类型的'热带气旋进行移动路径的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误差、登陆时间、地段以及转向点等分析,结果表明:热带气旋路径受许多确定和不确定因子影响,在方程拟合时非线性项起很大的作用,且拟合误差随k值的增大而增大,对路径复杂的热带气旋无法做出准确预报,但可以判断其转向趋势,仍不失为有效的模拟预报方法.
作 者:晋鹏 周雁翎 李厚伟 周静 JIN Peng ZHOU Yan-ling LI Hou-wei ZHOU Jing 作者单位:晋鹏,周雁翎,JIN Peng,ZHOU Yan-ling(海军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广东湛江,524001)李厚伟,周静,LI Hou-wei,ZHOU Jing(肇庆市气象局,广东肇庆,526040)
刊 名:广东气象 英文刊名:GUANGDONG METEOROLOGY 年,卷(期): 31(2) 分类号:P43 关键词:动力气象学 指数曲线数理模型 非线性项 热带气旋路径篇10:用模糊聚类分型方法作盛夏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
用模糊聚类分型方法作盛夏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
本文对1960~2002年盛夏在南海海域活动的热带气旋进行分析,引入模糊数学理论中的模糊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欧洲气象中心(ECMWF)500hPa层位势高度场的格点资料进行形势分类,用计算机自动寻找最佳相似组合,进行天气形势分类,然后选取与热带气旋路径密切相关的环流场、物理量动力因子及自身特性因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盛夏南海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预报能力有明显提高.
作 者:李宇 孔宁谦 陈润珍 LI Yu KONG Ning-qian CHEN Run-zhen 作者单位:北海市气象局,广西,北海,536000 刊 名:海洋预报 ISTIC英文刊名:MARINE FORECASTS 年,卷(期):2008 25(3) 分类号:P731 关键词:模糊聚类分型 盛夏 南海热带气旋 路径预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