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aetamo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穿林而过》微书评400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穿林而过》微书评4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穿林而过》微书评400字

篇1:《穿林而过》微书评400字

(一)

这是我遇到的第一本,不用去犹豫腰封到底要不要留着的书。

(二)

我不知道别人在面对腰封的时候,会不会像我一样纠结。

总之,我所遇到的大部分书的腰封,都是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对于《穿林而过》来说,腰封似乎都已经是它的一部分了。

“大树与小树,花卉/与水源,松鼠与狐狸,鸟与獾,光与影”

(三)

笑谈。

很久不读没有情节,不死人的书了。

对我来说故事和情节的平淡已经难以让我凝起注意力。

而这种描写自然,全情投入的文章,实际上能够让我松弛。

短暂的忘记笔法,忘记谋篇布局,忘记叙事技巧,只是淡淡的静静的读进去,不带有什么分析的眼光,也不带有什么学习的心。

每一段文字都可以被拍成一段美丽的镜头,作者H.E贝茨不愧是做过编剧的人,他对画面的掌控力已经如神。

(四)

现代人往往都想逃离钢筋水泥,回到自然。

但往往真的回到自然后,又想要再回来。

像作者这样真的住到自然里,真的把自己融到自然里的人已经不多了。自然,这需要缘分,并非人人都可得的幸福。

或许,只有在英国这样树树村村分不太清楚的地方,才能有这样真正放松下来的情怀吧。

(五)

是故,心向往之。

公众号:吉人天相JR

篇2:《菩提花》微书评400字

《穿林而过》微书评400字

一部散文小说,由张佩芬翻译,选译了黑塞最具代表性的14篇文章。之所以取名为《菩提花》,大概是编者想将黑塞与遥远神秘的东方有所联系吧,毕竟黑塞还是小说《悉达多》的作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位“中国通”,其独特的诗人气质和“东方情结”使他在同时代作家中显得与众不同。

大概每个孩子的童年,或在现实中,或在想象中,都有可能面对一次“死亡”。比如亲戚邻居有人去世,比如最知心的小伙伴意外罹难,这样残酷的人生经历会产生深刻的烙印,至此,孩子通常都会成熟起来。

收录其中的《童年轶事》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当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与经常与他玩耍的小伙伴生离死别时,那种懵懂、敏感、害怕飘散在早春阳光明媚的午后。面对死亡,每一个孩子都是羞涩的,因为那是他们第一次触碰死亡,这种经验大人无法传授,他们有些手足无措,从未有过的感觉袭扰心头。

那一刻,孩子对世界产生疑问,开始对生命的长短感兴趣,悲伤在心河缓缓流淌。那一年春天早早降临,花园散发着草木的香气,第一朵盛开的野花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而刚刚为小伙伴送别后的孩子,从此将告别无忧无虑的童年。

公众号:吉人天相JR

篇3:《佛诗三百首》微书评400字

所谓佛诗,并非写给佛的诗,而是与佛有关的诗。比如庙宇、僧人、佛经等等皆可入诗,此类诗也被称为禅诗,具有佛性清净、意境空灵、不惹尘埃的特征。读完三百首诗,有一个整体的感觉,诗人要比僧人写得好。书写同样的题材,寒山、拾得写出的诗偏口语,更确切地说是淡而无味的白话,禅意有了,诗应该具有的文学性差点意思。苏轼、白居易、王维这些大诗人精通文学创作规律,写禅少用佛教典故,有佛理而不说教,用文字的魅力感染众生。

书中有两处颇有意趣。第一处是,诗人们在朝当官,有家有业,却经常泡在寺庙里,与僧人一同吃住,交流佛法,有时候一住就是几个月。感觉古代的寺庙更像“客栈”,一个供文人墨客诗意栖居的心灵客栈。第二处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写禅诗的水平非常高,单独拿出两首诗比较,丝毫不逊色于白居易、王维等人。先不谈文学造诣,就说佛学造诣,吴承恩确实是行家,否则他怎么可能刻画出佛性十足的唐僧,妖猴蜕变为斗战胜佛的孙悟空呢?

公众号:吉人天相JR

篇4:《风沙与星辰》微书评400字

1926年,年轻的圣·埃克苏佩里进入拉泰科雷公司,成为一名飞行员。

他用优美的文笔,将飞行员的日常工作和飞行过程中遇到的自然景观写得生动可读:废墟中点缀的苔藓,惊心动魄的雷电,冻僵了的沙漠发出的欢呼,把雪松连根拔起的涡流……

更重要的是,他刻画出飞行员群体的内心世界、精神面貌以及对自己职业所具有的使命感、责任感。然而,他们中间有的人驾驶飞机出行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圣·埃克苏佩里是个另类。他并非职业作家,而是一名翱翔蓝天的飞行员,他驾机开辟了从法国南部到摩洛哥与塞内加尔的邮政航线,又亲自开通了从卡萨布兰卡到马里进而到达喀尔的航线。

飞行员的职业让圣·埃克苏佩里习惯于在高空俯视众生,理性而慈悲,在他看来,人生归根结蒂不是上帝赐予的礼物,而是每个人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人的价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

圣·埃克苏佩里的作品是在飞行生活的空隙写出来的,包括那本享誉全世界的哲理童话《小王子》,他是一个勤奋的作家。

1944年,圣·埃克苏佩里起飞执行他的第九次空中侦察任务,一去不复返,生死不明。

公众号:吉人天相JR

篇5:《护生画集》微书评400字

《护生画集》是丰子恺漫画风格作品代表作,亦是他与恩师弘一大师情意的见证。弘一当年对丰子恺说,我活多久你就画多久,劝人向善之举将获得很大福报。

两人约定,从1912年弘一50岁起,每十年作一辑,各为50幅、60幅、70幅、80幅、90幅和100幅,与弘一年龄同长。丰子恺答,世寿所许,定当遵嘱。然而弘一在64岁时于泉州圆寂,丰子恺继续作画。

第三辑配文由叶恭绰书写,第四辑和第六辑由朱幼兰书写,第五辑由虞愚书写。所有配文均出自于古文、古诗中的慈文善语。这部画集从开始作画到全部完成,长达46年,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六辑全部出版。

弘一当年对丰子恺说,所谓“护生”,实际是在“护心”,去世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此外弘一还说,画集出版后,不是给有知识的人看的,它真正的读者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他们不识字,画的内容一定要浅显易懂,一目了然。

《护生画集》已经不是单纯的佛教劝善书,而是具有文学性、艺术性的经典之作,因为它包括了诗、文、书法、画和佛学道理五种意义,具有传世与流通的价值。

公众号:吉人天相JR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