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得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心海如诗的散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心海如诗的散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心海如诗的散文
她是一个怎么样的女孩,喜欢笑,有点自恋,加点花痴。红尘中我们相互依恋,是否情深?幕夜里零点的守候,等待是一种心疼的憧憬。
醉月侬心愁,长夜如斯,窗前月色淡抹蝉翼,凉风悲冷,梦太短,碧玉半遮羞,几多矫情。桌上凌乱的空酒瓶子被风吹散在地上,地板很湿,隔着凉席感受到远方送来的冰凉。眼泪散在青石板,溅碎飞花,键盘上敲打着潦落的伤情,酒精飞速的在大脑中漫延,扩散。心里永远有一处心海,那里天很蓝,那里水很静,那里风很轻……静水流潭钟磬音,云絮飘远直孤烟。爱简纯眼波温馨,你韶好颜不变。一支花落为谁研?生生世世伴花前。一曲情歌意惋怜,世世深爱也浮云。曾经流连的钟声在耳旁轻轻的敲打,我还在落寞的听着,倦了谁能懂?
挚友是一生的动力,冷漠的街道上,和你不期而遇,擦肩的一刹那,我们听懂了对方的`心跳声,霓虹灯闪烁的是红色的灵魂,你曾经说过素材多了,不是生活变得绚丽,是我们在向命运低头,心有灵犀是彼此的话题,苍白的记忆里是谁在侯守,单纯的眼敛是谁在轻唤,谁会记得那一湾潋滟湖光,今生我们只是刻在三生石上的一卷青史。寂寞深闺,万卷柔肠情不予,冷艳孤芳,只是无心?雨后天晴,沽酒买笑?容颜娇美,游子心伤,何时对晚,月如钩,午夜黑幕一览,心寂然,记忆点点离人,心海如诗,玄廊外,飞柳纤纤,彩蝶迷绕,辽远星空,璀璨银河,爱过你,心海如诗,弥漫情毒,思绪絮乱。
快乐我何从选择,不是你我的半封城门一直烽火不息,眼泪成诗,是否回忆太美,峥嵘的岁月,你把我的城池半掩,独守空隘,湘潭隔险,何时是你的彼岸边上,我的笙笛绕城,你的旌旗早已在我的心海飘扬。心海如诗的女孩,赤着脚走过我的情关,能否驻足?给你的爱念是翌日的朝阳,城下三月飞雪,湘江上满载的是记忆里你的素颜静靥。
心海如诗的女孩是否回想起那氤氲的花香下有一颗细小的晨露,亲爱的人儿,请用你的手轻轻捧起。泪浪轻吻露痕,风干的泪敛,相忘江湖,细风吹雨,约相见,脉脉潇湘,湛蓝海水。
苦涩情缘下孤星闪烁,心海如诗,夏日的清了凉,晨曦里我信步走在那条林阴的青石板上,早上的黄莺嘻笑的在耳边浅唱。心海如诗的女孩是否还在熟睡?好想让朝阳穿过你的风岚,给你送来一丝馨暖,隔着风,笛声悠扬,亲爱的人儿是否看到那一片心海如诗。那里我搭起了小木屋,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喜欢你,心海如诗的女孩,梦乡里我们絮叨着昨天和明天。
篇2: 心海拾贝散文
心海拾贝散文
昨天比以往睡得更晚。和二十多年未见的老师聊了很久,接着又和好友聊到很晚,打算睡觉时,却发现自己一点都不困。记忆的潮水在心海起伏翻涌,一朵朵晶莹的浪花幻化成一张张昔日熟悉的面孔。
往事堪回首。在我不长不短的学生生涯中最难忘的老师有两位,一位是教了我六年的小学班主任刘老师,一位是陪我度过三年的初中班主任闫老师。刘老师始终有联系,因为同在一地。闫老师教我们毕业后就去了外地,久未联系。之所以难忘,是因为这两位老师不只是我的师长,更多时候她们让我感受到的是那种近于母亲的关爱。在她们眼里,我也不只是学生,更是一个孩子,一个离家在外需要关心的孩子。她们在把师恩以知识的形式传授给我的同时,也把师爱赠与了我。
记得过节时,闫老师怕我们几个住宿的学生想家,便把我们找到家里的同她们全家一同过节。那时山上住宿的孩子较多,几乎每个班都有,而把学生带回家过节的却只有我们的老师。那时都有些孩子气,免不了要在同宿舍其他班孩子前显摆下,惹得她们很是羡慕。老师家的饭吃了不止一次,可有一次印象最深刻,因为那天老师做的菜其中有一道我之前从未吃过,菜花炒肉。记得有一次我和女儿说起这件事,女儿笑说,菜花炒肉你都没吃过,那你小时候吃过啥啊?小时候吃啥了,忘了,不过没饿着。我说:“不骗你,真的,我第一次吃菜花的.确是在我的老师家,而且觉得那时老师做的菜花特别好吃。”昨天和老师聊天时我提到了这件事,老师听完笑了,说这么小的事我还记得这么清楚。我说,不觉得这是很小的事啊,第一次吃的东西当然印象深刻了,所以到现在还记得,贪吃呗!老师笑我也笑。
我们边聊边回忆,又想起很多事。时隔二十多年,老师那久违的声音听起来一点都不觉陌生,反而更觉亲切。许久以来积聚心中的情感也伴着回忆涌起,不知不觉间,激动的泪花已在眼中闪现。恰巧女儿推门进来,我忙转过身去,不然又会被她取笑,说我泪腺发达,她哪里会懂得泪中有情呢?
花开花谢,岁月的脚步从不停歇。许多人事也随岁月远去,了无痕迹,但有些却一直幽居在心底,如同退潮时大海赠与的美丽贝壳,我轻轻捡拾,无比珍惜。
篇3:时光如诗经典散文
时光如诗经典散文
时光如诗,莫名,心底里就喜欢上了这四个字。
守着一份小清欢,把时光过成一首清丽的小诗,多好啊!这一刻,那艳丽的玫瑰花瓣,在水面漂浮成瑰丽的画面。愈发葱茏的是案头那几盆玲珑的绿植。我慵懒的翻阅着一些零零散散的文字,把一些繁重的俗务在一旁搁置,只那么闲散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这一刻,光阴清瘦,时光如诗。
因是喜欢把日子过成满满的诗意的女子。夏日,裙装,照例是要买几条的。
打开衣橱:长的,短的,连衣的,半身的,修身的,休闲的,不同款式的衣裙如同后宫的三千佳丽,期待皇帝的悦目。这个皇帝却在年年换季时,喜欢选秀。
有人说:女人,一到换季的时节,总是觉得自己的衣橱里少了几件衣服。我亦不能免俗。
随着年龄渐长,越发喜欢棉麻的舒适和飘逸。从网上搜寻了一些棉麻的衣裙图例:长长的裙摆,飘逸的长发,别致的挂饰。把图片发给女友,就美美地坐在一旁,等着她的赞誉。她回我:衣服很有韵味,瘦俏的你穿上就如同从江南雨巷里,缓缓走来的一首清丽的唐诗
把自己也活成一首小诗,那该多好啊!我兴冲冲地回她。女友知道我是个喜欢精致的女子。一日,她路过一家衣店,看到一款旗袍,就急急地发信息给我:我在衣店里看到一款旗袍,很适合你的气质,你去试穿吧!
看着这些有温度的文字,心里有份淡淡的满足。她为我留意,我满心欢喜。有时,人生就是这么充满诗意,一份真情,两三个知己,爱在左右,情在心底。
日子一直在忙碌中充实,总想放下一切羁绊,在心里修篱种菊,做回自由自在的自己,哪怕只有短短的惬意,已经足矣。
每年的假期,总时要避开平时的喧嚣和忙碌,暂时放下尘世的俗物,奔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喜欢城市的繁华和热闹。只喜欢山弄一些绿,云弄一些雨的空灵和淡雅。与山水,照例是要进行一些零距离的亲近。
在山脚路过一户人家,石头砌成的矮墙和房屋,院前闲散地走着几只鸡鸭,绿藤爬满了房屋周围的花架。与友人羡慕之际,只想,等到老了,我们也找一个小镇住下,让绿藤爬满房屋,馨香熏染整个花架,把简约的日子过的如诗如画。
行走于山水间,折几枝绿茸,采几朵小花,与溪水潺潺中嬉戏,与清风握手,与花香旖旎,与山石对话。看着与山水融合在一起的我,他说,这一刻风景如画,时光如诗。
五月,满庭的蔷薇在初夏的天空开到荼蘼,不用费力轻轻一握,便是满手暗香。那枝枝绿树,在细雨的洗刷下,越发葱茏如碧。慵懒的坐在花架下,把一盏茶喝到无味,把一本书翻到无字。做自己喜欢的事,读几页喜欢的书,爱一个喜欢的人,静守淡淡的光阴。一切风轻云淡,时光如诗。
窗外的几声鸟鸣,惊醒了初夏的酣梦。着一件素衣,任晨风吹起妩媚的裙裾。漂染过的长发,早已没有你喜爱的青丝的香气。打开那本发旧的日记,在一行行青涩的字迹里,搜寻你的足迹。那株干枯的桃花,一直不舍得丢弃。因为,那一季春色里有你。一朝相遇,一世相记。你只是我青葱岁月发白的记忆。
一个下午,整个人都在那首循环播放的老歌里沉沦。有时候,真的不是在听歌,而是在等自己的`灵魂。夜,依然拉下了黑色的帷幕,一切喧嚣恢复了夜色的寂静。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就用它在夜里寻找属于我的光明。不想错过今生的梵音,我只要一弦清音的诗意地追寻。
想让时光慢一些,再慢一些。采下一篮初夏的馨香,避开烟火中的些许薄凉,依着那些清丽的诗句,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不管可不可以,都努力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一盆喜爱的绿植,一件别致的小手饰,一条心仪的裙裾,一份暖暖的惦念,自然会在心底萌生一份甜甜的小欢喜。把时光里的碎碎念念,打结,轻绾成掌心的花瓣,写成喜欢的词行和诗句。
我从春天走过,采摘了无数娇艳的花朵,装进那个叫做时光的宝盒。用指尖的轻柔,酝酿出满满的馨香。把最爱的如雪樱花,在胸口别成一朵云的模样,漫步走向夏日的快乐时光。天依然蓝,花依然香,最美的时光依然在诗句里徜徉。最美好的是我依然住在你的心上。
一直觉得,人的一生不必繁华,素简最好。依着清丽的韵脚,任一些小欢喜在左右传递,在心底旖旎。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眸相遇,一世相惜;一生相伴,不离不弃。依着樱花飘落的足迹,我只把自己明媚成一朵花的模样,你来与不来,我依然欢喜。
年华向晚的岁月里,时时满足于一份份小欢喜。捻一指墨香,我只把清浅的小时光,描摹成跨越廊桥的诗行。
篇4:如诗现代散文
如诗现代散文
冬日的雨雪让回忆措手不及,我靠在家门外的柿子树上,看着邻居们坐在屋檐下将年久的往事重提。将左右手揣进衣袖里互相取暖,姿态安然,让人很容易从城市的陌生回到乡村的熟悉。母亲似乎并不习惯退休的生活,一个劲地给侄子灌输日后的知识。而父亲距离退休还有一年,还在黑板上写着关于席慕蓉的诗。
父亲在镇上的中心小学里教书,教了三十年了。记得清楚是因为从我出生那年开始,父母亲便做起了教师,如今我三十岁整。母亲退休前一直在我们村教书,上到四五十岁的大人,小到十来岁的孩子,几乎都是她的学生。因此在我们村不论是谁,不论辈分高低,都称呼母亲为“白老师”,称呼父亲为“刘老师”。
以前我总觉得父母亲是因为职业大家才这样称呼,后来才渐渐明白,是因为尊重。
我一直在外工作,回家是因为结婚的事宜,父母亲含辛茹苦将我养大,如今我即将结婚,最开心的人当属父母亲了。
记得回来的那一日,当我拖着行李箱中被生活打压后重重的疲惫感,便看到母亲站在家门外,直感叹这路途遥远,走的`太慢。我满心的愧疚,搭配冬日的气候,也不够来说明母亲一把夺过行李箱时粗糙的手。母亲见我一脸憔悴,微微张嘴:“回来了就好。”

我惭愧,只能呆呆地喊了一声:“妈。”
那一日父亲还在学校里,我本以为等到夜里的时候才会看到父亲,因为父亲中午一般不回家,在学校食堂里吃饭。可是中午的时候父亲还是回来了,骑着那辆破旧的电动车,缓缓地由远至近,直到我的眼前。我叫了一声“爸”,父亲应了一声,便与我一同进门,问我母亲做了什么样的饭菜,然后去到厨房帮忙。
我一直想要做点什么,他们却一直让我待在客厅中等着。我不喜欢等待,或者说:我很纠结于这种等待,因为这种等待像极了小时候。小时候不懂事,放学回家,我只顾着写作业跟玩耍,或者看动画城等着父母亲将饭菜端到桌上,然后洗手吃饭。多年以后,在我而立之年,却依旧还是看着电视等着他们将饭菜摆放在桌上。想要帮忙,却敌不过他们的一句——“你别管了,妈做就好。”
黄瓜片用鲜嫩的颜色与这个季节拉开距离,这季节少了雨滴,无法隐藏躲在酱汁里那份关于爱的秘密。天灰灰地等待着放晴的消息,瓷碗与筷子等待着我品尝那份久违的熟悉。
饭间。母亲一直在问我有关工作、有关我与未婚妻之间的事情,我都一一作答。只敢将那些过往的艰辛说成成长,只敢将我与未婚妻之间的争吵说成玩闹,面对母亲的含辛茹苦,我无以为报。父亲从没有搭一句话,一直在静静地吃饭,不时看看我与母亲。
在我的记忆中,我还是童年的时候,父亲是我最怕的那个人。父亲对学生的严厉是出了名的,他一直辗转于镇上的各所小学,几乎每个村子里的学校他都教过书。我读初中的时候,在镇子里唯一的中学上学,我们班的同学来自于各个村子里,大多都曾是我父亲的学生。他们每一个人在认识我之后都会跟我说一句:“你爸教我的时候没少训我!”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变得没有那么严肃了。就如同坐在我身边吃饭的时候一样,安安静静地如同流淌在诗歌中的文字一般,把所有爱的意象都隐藏起来,让人很难读懂。
那天中午吃完了饭,母亲急着帮我整理带回来的衣物与生活用品,而父亲则要去学校里赶着上课。当他跨上电动车,准备离开时说:“下午的时候好好睡一觉,赶了那么久路,好好歇歇。”我看着父亲离开,看着他的身影一直顺着路往北延伸,越来越小,然后被远处路旁的植物遮挡。
母亲提着被单出来晾晒,见我默不作声,便说:“你爸就那样,你赶紧进屋歇歇。”
母亲的担忧让我很愧疚。父亲专门从学校里回来吃中饭,根本就是为了第一时间看见我而已,我一直在外工作,虽然为了婚事辞职回家会一直待在家里,以后会天天见到我,但父亲还是回来了,如果连这点温情我也看不懂,那真的是枉为人子了。
侄子阵阵欢喜地从屋里跑了出来,打断了邻居们之间的闲言碎语。邻居们逗乐着他,而我却在回忆过去,陷入那很难再记起来、为数不多的画面里。母亲追出了门,在意侄子未完成的选择题,我却选择置之不理,更在意过去被我忽略的那些父母亲爱我的痕迹。
在多年以前,我还很小的时候,农村教师的工资根本无法支撑起一个家庭。母亲整日里除了教书,就是在田里打理田地。父亲家门口的地里种了很多蔬菜,等到蔬菜成熟的时候,他总是拉着家里的板车,徒步十公里去镇上卖菜。
在记忆的最深处,小时候我只跟父亲去过一次。那一日天微微亮,父亲装了很多菜,将我抱起来放在板车上,然后拉着车往镇子上赶。那是我第一次去镇子上,看着平顶的两排屋子,蓝砖墙,木板门上掉落的红油漆写着各种各样的招牌。父亲与别人交谈了几句,便在那人的店铺门外摆起了摊,开始叫卖。
在那次之后,我再也没有跟随父亲去过镇子上卖菜,因为太远太无聊。彼时我根本不懂父亲所做的一切因为什么,他平日里教学,还要抽空去赚钱,而那些一点一滴的回忆,如同电影场景不停地置换,而父亲的身躯却还在其中,慢慢地变得沧桑、变得苍老、变得如同昨日那般头发斑白的模样。如今,过往已成过往,可是父母亲对我的爱却从未减少过。
我将所有感性的句子搬出城市,在乡村的路上却忘了怎么写诗,而一些文字却在执意坚持,用婉约的方式将那些爱来解释。或许只有情感足够肥沃,才能写出潸然泪下的小说,而我选择用散文的笔墨,去描述过往里颜色浓郁的生活,怀念那些粉笔摩擦黑板的动作,铭记那两张日渐消瘦的轮廓。
篇5:母爱如诗散文
母爱如诗散文
我出生在物质与精神娱乐都相当匮乏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多年以后,当年龄相仿的人们用一种痛心、不堪回首的口吻谈论起那个年代的生活时,我心里竟会涌起一股深深的怀念之情。那个年代给予我的回忆,多是一种田园牧歌般的诗意与畅快,究其原因,与我的母亲有关。
母亲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她虽然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却与普通的农村妇女很不一样,这一方面是个性使然,另一方面是由于她多念了几年书,积淀出了温婉沉静的气质。当单位上的大妈阿姨们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喋喋不休时,她要么专心地看一本书,要么静静地做着女红针线,要么领我到田野边散步。童年的家旁边有条小河,河畔有毛茸茸、绿茵茵的草地。幼时的我,就常常由妈妈带着,在黄昏时坐在河边的草地上玩。妈妈会用野花编花环戴在我的头上,教我用河边的一种草杆编制宝塔,有时妈妈会吹起口琴,有时会给我讲故事。河水清清的,倒映着河边的小树、小花,夕阳的余晖中,河水变得金灿灿的,神奇而瑰丽。现在想起来,这一切是那么美好,充满诗意,仿佛是脑海中幻化出的幻境。
母亲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小时候听人家讲田螺姑娘的故事,我总会把田螺姑娘的样子想成我的母亲,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就像田螺姑娘一样神奇,会做出无米之炊,有她在,我们不会饿肚子,生活并不艰辛还充满乐趣。妹妹出生后,母亲把曾祖母接来照看妹妹,那时父亲工作单位离得远,几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我们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生活应该是很艰难的,但却从来不曾听母亲抱怨过。傍晚,母亲会领着我们到田埂散步,顺便采野菜。那些水芹菜、抽筋菜、荠菜、癞蛤蟆叶、苦马菜,在母亲的巧手下,或凉拌、或小炒、或煮汤、或包饺,味道蛮香。还有一种小黄花,开在田埂上,黄黄的很可爱,拿来煎饼,味道很诱人。挖野菜这件事,已不只是一种解决温饱的办法,更重要的,是童年的一种乐趣,也是今日可想而不可及的一种田园生活,珍藏在我的记忆中。
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她会用白色的棉线钩织出精美的桌帕、茶杯罩,那细细密密的图案,由菠萝花、叶子花、三叶草、梅花的形状组合在一起,真真可以称得上艺术品的。特别绝的是她会钩出文字,鲜花簇拥下的“革命到底”、“友谊长存”字样做成的枕套,着实记载了母亲那个年代的浪漫与坚定,枕着它睡觉心里面踏踏实实的。母亲自己给我们做衣服,碎布头就用来绣鞋垫、做鞋子,她用线手套拆成棉线织出的毛衣都式样新颖,花色别致,走到哪里都有人啧啧赞叹。衣服破了,母亲就用碎布头剪成一个个好看的形状做补丁,倒像是特意绣上去的一样。所以在别的孩子衣裳褴褛的时候,我们姐妹能光光鲜鲜地走出去,不能不说她是很动了一些心思的。
母亲是一个很有点诗意的人。在那个大家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她还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她喜欢唱歌,能识谱、会弹扬琴、吹口琴。她是自娱自乐,我便是她忠实的观众。那些叮叮咚咚的乐曲声,并不专业,却给我许多美好的遐想,伴我进入一个个甜美的梦乡。母亲说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事,会遭遇挫折、遭受打击,而音乐是调节心情的一种好办法,所以在我初中时,她请人从外地带回一把吉他。没有老师,她便一边看吉他入门一边练习,最后教会了我简单的弹唱。那把吉他一直伴着我,在吉他声中,真的会忘掉烦恼,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后来母亲生病了,从发现患有心脏病到去世,母亲与病魔斗争了十年。这十年中,她从来不主动谈起她的病痛,除了配合治疗吃药、自己去住院,她一样地工作、生活,以至于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她病情是那样严重。她开始锻炼身体,清晨早早把我们姐妹俩叫醒,和她一起跑步,说:“你们两姐妹一定要有个好身体啊!”在她去世前两个月,她交给我一摞婴儿的小罩衫、毛衣、裤、鞋、袜,我嗔怪地说:“妈,我都还没结婚,你就准备这些。”她说:“趁我现在还做得动,就给你准备着吧,要是以后病重了,那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后来,又说:“唉,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如果能安安静静地走了,倒也是福气,就怕半死不活地躺在床上,自己痛苦,也给亲人带来麻烦。”我突然觉得心里冒起寒气,不许她再说,她笑笑,从此再没提起这个话题。
不能忘记那天收假我要去上班,看到她坐在沙发上,精神有些不济,无端地心里很不舍,就说:“妈,要不我请几天假陪陪你。”她坚决地说:“我没事,你快走吧,不要耽误正事。”十天后,接到母亲病重住院的消息,等我辗转回到家,母亲已昏迷数小时。我在她耳边轻轻唤她,她睁开眼,就那么平静地看着我,却已说不出话来。我强忍眼泪,说:“妈妈,我们会坚强的,您放心吧!”母亲安详地闭上眼,就像她自己期望的那样,没有给家人带来任何麻烦,静静地离开了。其实,我想她早在两个月前可能就有预感了吧,这个温婉的女子,就以这样特别的方式和她的女儿告别,告诉女儿不要悲伤,要把她的离去也当成是一种福气,让她静静地走。
这些年,我经历过许多旁人眼里值得同情的艰难困苦:排队两年多,才等到了单位分十多平米的婚房;暴雨突降,半夜家突然变成了汪洋,婚房变成了危房,不得不挺着大肚搬家,住到单位招待所里;单位发不出工资,孩子刚出生不久就下岗;拉扯着年幼的儿子开一个花店,儿子就咿咿呀呀坐在我进货的三轮车上……有同学曾经说:“我真是佩服你啊!从你身上,我才知道一个人的潜力有多大!”其实,我一点也不觉得我走过的路是艰难的,因为在我心里,一直住着一个温婉坚强、恬淡如诗的女子,她教会我体味这个世界的美好,把苦日子活出甜味来,乐观地生活;教会我把喜乐悲伤都当作是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得而不喜、失而不忧,荣辱不惊;教会我哪怕是泰山崩于前也要面不改色,在心里吟唱着那首只属于自己的快乐的诗歌。
母亲的爱并不张扬,并不热烈奔放,但它是那样厚重,那样回味悠长,它就是那首只属于我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小诗,永远在我心间回响。
篇6:心海
路
早晨上学的时候,天下起了小雨。一个人是不可能完全遮蔽自己的,任何阴蔽都只是片面的,比如雨衣。即使有它的庇护,冰冷的雨点不是是劈头盖脸地打来。可怜我这个近视眼啊,眼镜被水一打,立刻模糊不清,根本看不到前面的路。由于不清楚路况,我骑着车东倒西歪,跌跌撞撞,前进得十分艰难。
正在苦恼着呢,有一个姐姐骑的自行车超过了我。我立刻欣喜万分,不再眯着眼睛使劲去看那根本看不清的路,而是盯着前面的车,她从哪里走,我就从哪里走。这样一来,果然少吃了不少苦头。
正当我得意万分的时候,忽然车子一震,原来车轮子陷入一个水坑里了。我用一蹬,车子没反应;再用力一蹬,车子倒塌是上来了,可溅起的“泥花”却沾满了鞋子的裤脚。哎,我明明是跟在大姐姐后面啊?
突然间恍然大悟了。姐姐比我大,当然比我有力气啊,这样的小水洼,她一用力就过去了。而还没达到这个程度,自然就要栽跟斗啊!
所以,该自己探的路,还是应该自己去探的。
别人走过的路,并不一定适合你。
“人”
不知你意识到没有,“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的称呼了。
而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又真的是那么伟大吗?
花儿懂得送人芳香,而人却总是自私自利;小草懂得默默无闻,而人却总是追求免名利;竹子生来虚心正直,而人却总愿与腐败的事物同流合污;梅花总是傲雪开放,而人在困难面前却总是软弱低头。
流浪的狗儿懂得四海为家,而人拥有真正的家却不愿回家;蚂蚁、群鹤演绎着生死相依、团结奋斗的伟大力量,而人却总是勾心斗角,尔欺我诈;乌鸦尚且懂得反哺父母,而许多人拥有最伟大的亲情却从来不知道去珍惜、去回报……
上帝赋予我们思想与智慧,是为了让我们把这个世界治理得更美。
同时,上帝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要我们去学习。
习惯
下午,发语文练习册。别人的都已经发到了,可就是没有我的。正纳闷着,一个同学举着一本练习册问我:“这是你的吗?”我打开一看,正是我的。我疑惑地张口要问,她又接着说:“你怎么不写名字呀?”我很吃惊,我明明写了名字啊,而且是在封面上,难道她看不见?我翻开封面给她看,她一拍脑门说:“哎呀,原来你写在这里呀,大多数人都有是把名字写在里面的,我刚才只看了里面,而没有看外面呀!”
我愕然无语。
有些时候,习惯了谬误,连真理也变得荒唐了。
娘的心
晚上吃饭,妈妈对我说:“凌凌,幸好你不在学校住宿啊!就连你中午不回来,我都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很不踏实。家里没有你的笑声寂寞多了。有时了丰盛的饭菜,却总也吃不好,总在想:这个菜是凌凌爱吃的呢,这么好的汤凌凌又没喝到……”
听完这些,外婆笑着对妈妈说:“我当年不也是这样么?你在一中读的时候,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那一个星期可真是漫长啊!每天傍晚煮好了饭菜,我总是站在门边,掂记着:你怎么还没回来呀?后来你考上了大学,更是一个学期才回来一次,你知道妈那时候是怎么过的吗?”
听着听着,我和妈妈眼里都闪动着泪花。
这就是娘的心啊!
撒哈拉沙漠
明天有地理课,得赶紧预习。
课本上说,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占非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突然想起一句关于撒合拉沙漠的传说。
“有人说,当你想念一个人时,上帝便会从天上掉下一粒沙子,于是便有了撒哈拉。”
这真是一个很美好的寓言呢!我多么希望它是真的。
当撒哈拉沙漠真的成为思念与爱的凝聚时,这个世界便会成为真正的天堂。
眼镜
终于做完了作业。我摘下重重的近视眼镜,揉了揉疲惫的眼睛,抬头一看,咦,镜子里的我,怎么比平时好看了三分呢?我又带上眼镜仔细一看,原来,由于我的近视,把人看得朦朦胧胧,再加上看不清一些斑斑点点,整个人都显得更美了。
我又一次摘下了眼镜。
并不是因为失望。
只是我想,生活不也是一样么?
既然如此的话,我们又何不去做一个近视眼呢?
摘下挑剔的眼镜,把世界看得更美。
后记:在浩瀚的心海当中,一点点的闪烁思想的白帆是那么微不足道。而正是这星星点点的闪烁,点缀了我们美妙的人生。
篇7: 心海
喧嚣时刻
你却和我一样的恬淡
淡成水天一色的流影
静静地看着行色匆匆的车流
行走于桥面
耳畔又响起开场前的紧锣密鼓
凌晨时分我才最后见到你
细小的波纹
舒展的水草
嬉戏的鱼儿
你是如此自在的快乐着
一如少不经事的孩童
在一片绿草地上
我们就这样相互依偎着
更像是两个懵懂纯情少年无所顾忌地
轻声诉说着各自的心思
天空慢慢炫蓝云也亮了
而我的世界里竟幻化成一片海
波涛里满是湛蓝色的欢欣。。。。。。
篇8: 心海
漫长的严冬终于过去了,但初春的料峭依然不能给世界增添些色彩。工作的繁忙、生活的无趣、琐事俗务扰得我的心情灰蒙蒙的。正好有人约我去云梦山游玩,我也乐得放飞一下心情,便欣然结伴出行。
那天是阴历2月19日,晴,微风。乘车到达云梦山时刚刚早上7点,我们将车停泊在山坳里。穿行于庙宇之间,游荡于吊桥之上,或攀越,或拍照,但欢乐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我所看到的是灰黑的庙宇、枯黄的山峦。从鬼谷祠到孙膑洞,再到舍身台,游走中华第一古军校,认知合纵连横术之鼻祖。有多少人或为名或为利,拜倒在鬼谷子足下,苦心修炼,一将功成万骨枯,哪管百姓荣与苦? -
从鬼谷祠下来乘车去云梦山的桃园,坐在车上,放眼望去,山峦起伏,层层叠叠,座座山峰没有夏季的碧绿和苍翠,也没有秋季的饱满和韵味,此时给我的感觉似乎只是单调。我知道山水的美还在孕育之中,我们来的太早,不合时宜啊。
结伴漫步在桃园的“云梦大草原”,心中不由暗笑:这是大草原吗?没有青葱的草,没有芳香的花。去年的枯草东一缕,西一片的扭动着,方圆数千平方米草原一片苍黄,此时说是“云梦大荒原”似乎更确切些。今年春寒,春姑娘似乎把豫北给遗忘了,所以花儿啊、草儿啊醒的特别迟。或许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高高的山上,突显一片宽阔而平坦的原野,弥望着青青的草,偶尔点缀几个蒙古包样的亭子,真真是梦中的草原了。
环顾四周,索然无味,我悻悻地走向山边,想去体会登高望远的情趣。
“ 快来看啊!真美。”不知是谁喝一声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随即又想:切!这儿会有奇迹吗?但是,心理的不屑再也阻挡不住快速前进的步伐,全力向悬崖边奔去……在这片草原的东端,是长长的蜿蜒的花岗岩护栏,而护栏下则是陡峭的山崖,凭栏向南t望,隐约可见村庄的轮廓。阡陌交通,纵横于碧绿的麦田之间,真有些春的含义了。探身向悬崖下望去,我的'心跳加快了......啊!看!那是怎样的情景啊!在悬崖半腰处,伸出一块峭石,在峭石的隙缝间竟然长出一棵树!这个顽强的生命竟然在春寒未尽悬崖绝壁的环境中独自开花了!那红色的花苞,那粉红的花瓣,在微风中羞羞答答地颤动着,惹人无限疼惜。在众人纷纷猜测时,我毫不犹豫地说:“这是桃花仙子降临了!”随后有人附和:“对,这是桃花!看,粉红粉红的,多美啊!” -
我痴痴地望着那粉红的桃花,惊奇于大自然的杰作。那色彩,红一点则深,粉一点则浅,粉里透着红,红中染着粉,美到极致。那神韵,花儿绽而未展,欲露含羞,婀娜多姿,娇艳欲滴,真是惹人千般珍惜,万般疼爱。这不是桃花,这是天地间的奇葩;这不是奇葩,这是大自然孕育出的精灵。那醉人的粉红啊,那迷人的神韵啊,让我如何比拟呢?又怎能比拟得出呢?我好想摘下一朵,不,哪怕是一片,捧在手里,去欣赏她的姿态,去嗅着她的清香,甚至掬她入口轻吻她的肌肤。但是,这又怎么可能呢?她纯洁无瑕,永远不能被丝毫玷污!
我热切的望着那粉红的桃花,惊诧于她的顽强和执着。在寒冷的气温下,在艰难的环境中,在生命饱满之时毅然绽放自己,向人们报告春的讯息,向人们展示春的美丽,向人们洋溢春的芳香。有人欣赏是缘,无人欣赏也罢,美丽着自己的美丽,芳香着自己的芳香,执着于生命的追求,体现着现着生命的价值。看着那精灵,我的眼睛湿润了,心里却一片春意。
我忘情于桃园悬崖,我钟情于悬崖生命,我陶醉于灵异桃花。不知过了多久,在游人的催促下,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下一个游览景点是灵山,听说也不错,但在我心中再也装不下其它景致了,因为我的心里只有那迷人的粉红了。
云梦归来,我的心情变得恬静而美好,工作和生活也快乐而充实。因为顽强和执着已驻进我的心灵,花瓣已开满我的心海。
谢谢来访的朋友,因为有你们我才有动力,有热情。也欢迎大家转载,但是要尊重我的劳动.再次感谢朋友的支持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