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大白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糙聚盘衣共生菌液体培养营养条件的优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糙聚盘衣共生菌液体培养营养条件的优化,欢迎参阅。

篇1:糙聚盘衣共生菌液体培养营养条件的优化
糙聚盘衣共生菌液体培养营养条件的优化
以糙聚盘衣[Glypholecia scabra(Pers.)Miill.Arg]共生茵为试验材料,对其营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得到最佳碳源为葡萄糖20 g/L,最佳氮源为大豆蛋白胨2 g/L,最佳维生素为VB12 200μg/L,最佳植物激素为萘乙酸(NAA)2 μmmol/L,最佳金属离子为Ca2+0.5g/L,为以后培养条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 者:曹叔楠 魏江春 CAO Shu-nan WEI Jiang-chun 作者单位:曹叔楠,CAO Shu-nan(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魏江春,WEI Jiang-chun(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刊 名:畜牧与饲料科学 英文刊名: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年,卷(期): 30(4) 分类号:Q949.34 关键词:最佳条件 碳源 氮源 维生素 激素 金属离子篇2:聚苹果酸的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聚苹果酸的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对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 BS02发酵制备生物降解材料聚苹果酸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出芽短梗霉发酵制备聚苹果酸的'摇瓶培养条件.由实验结果可知:优化的培养基(g/L)为葡萄糖 120.0、丁二酸铵3.0、丁二酸2.0、MnSO_4・H_2O 0.005、MgSO_4・7H_2O 0.1,另外每升发酵液加玉米浆0.5 mL,CaCO_3 50 g/L,培养条件为pH 4.0~4.5、24 ℃、500 mL摇瓶装发酵液100 mL、摇床转速220 r/min,在最优条件下,聚苹果酸产量可达到30 g/L.
作 者:王丽燕 郑谊丰 刘婷婷 周华 万红贵 韦萍 WANG Li-yan ZHENG Yi-feng LIU Ting-ting ZHOU Hua WAN Hong-gui WEI Ping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南京,210009 刊 名:生物加工过程 ISTIC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年,卷(期): 8(2) 分类号:Q93 关键词:出芽短梗霉 生物降解 发酵 聚苹果酸 Aureobasidium pullulans biodegradable fermentation polymalic acid篇3: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季丽媛,JI Li-yuan(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期 刊: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 27(2) 分类号:X703.5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 菌种筛选 正交实验 培养条件优化篇4: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摘要: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命名为BacillusBC-11.试验表明,菌BacillusBC-11在葡萄糖2%,NaNO30.1%,KH2PO40.2%,MgSO4・7H2O0.05%,CaCl20.05%,pH7.0的'培养基培养,30℃下180r/min摇床培养72h的条件下,能得到对高岭土的絮凝率达98.73%的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作 者:朱丹 冯贵颖 呼世斌 ZHU Dan FENG Gui-ying HU Shi-bin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期 刊:水处理技术 ISTICPKU Journal: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年,卷(期):, 32(9) 分类号:XQ314.253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 筛选 絮凝活性 培养条件篇5:一株新的拟盘多毛孢菌液体培养特性研究
一株新的拟盘多毛孢菌液体培养特性研究
对影响红豆杉内生真菌拟盘多毛孢属菌株H619生长的11个发酵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适宜生长的C源、N源、C/N、pH值、Ca2+和Mg2+浓度分别约为蔗糖、玉米粉、25:1~35:1、7~8、1.5‰、0.07‰;最优培养条件约为装料比50 mL/250 mL、接种量10%、转速176 r/min,温度25℃,发酵周期7 d.探讨了各因素影响菌丝生长的显著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 者:徐应文 贺新生 蔡平钟 XU Ying-wen HE Xing-sheng CAI Ping-zhong 作者单位:徐应文,XU Ying-wen(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种,成都,610066;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雅安,625014)贺新生,HE Xing-sheng(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蔡平钟,CAI Ping-zhong(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种,成都,610066;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刊 名:微生物学杂志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MICROBIOLOGY 年,卷(期): 28(3) 分类号:Q939.9 关键词:红豆杉 内生真菌 拟盘多毛孢属 发酵篇6: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摘要:以苍山土壤作为筛选对象,分离出高效絮凝剂产生菌CS-26.对培养基的组成及培养条件的`优化试验表明:菌CS-26在培养基为:淀粉2.0%,KH2PO42.0%,蛋白胨0.1%,CaCl20.05%,MgSO4・7H2O0.05%,pH7.0,30℃下180 r/min摇床培养72 h的条件下,能得到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8.85%的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作 者:朱丹 苏鸿雁 岳玉春 ZHU Dan SU Hongyan YUE Yuchun 作者单位:朱丹,苏鸿雁,ZHU Dan,SU Hongyan(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671000)岳玉春,YUE Yuchun(曲靖市陆良五中,云南曲靖,655600)
期 刊:大理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年,卷(期):, 09(4) 分类号:X703.5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 筛选 絮凝活性 培养条件篇7: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从沈阳市浑河河水底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稳定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BS-5.考察了碳源、氮源、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初始pH值、摇床转速等因素对BS-5所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是其良好的`碳源,NaNO3位最佳氮源,最适宜培养时间为32 h,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值为6~7,摇床转速为150 r/min.在此条件下,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效率可高达97.5%.和其他微生物产生菌培养基相比较,BS-5培养基组成成分简单,价格低廉,培养时间短,可以减少生产时间和生产费用,可解决微生物絮凝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作 者:李亮 董怡华 胡筱敏 张永利 LI Liang DONG Yi-hua HU Xiao-min ZHANG Yong-li 作者单位:李亮,胡筱敏,张永利,LI Liang,HU Xiao-min,ZHANG Yong-li(东北大学环境工程系,沈阳,110004)董怡华,DONG Yi-hua(东北大学环境工程系,沈阳,110004;沈阳大学环境工程系,沈阳,110016)
刊 名:安全与环境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5(4) 分类号:X172 关键词:环境生物学 微生物絮凝剂 筛选 培养条件 絮凝活性篇8:木聚糖酶产生菌XY1432液体发酵的响应面法优化
木聚糖酶产生菌XY1432液体发酵的响应面法优化
用响应面法对短小芽孢杆菌XY1432液体发酵生产木聚糖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用单因素试验,选出最佳的碳源为玉米芯+麸皮,氮源为碳酸铵,pH为8;然后用Plakett-Birman法对12个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选出3个主要的影响因素碳源,硫酸镁和磷酸二氢钾做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产酶区域;最后用响应面法分析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使酶活性由638IU提高到1882IU.
作 者:崔月明 樊妙姬 韦莉莉 栾桂龙 童小国 CUI Yue-ming FAN Miao-ji WEI Li-li LUAN Gui-long TONG Xiao-guo 作者单位:崔月明,韦莉莉,栾桂龙,CUI Yue-ming,WEI Li-li,LUAN Gui-long(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樊妙姬,FAN Miao-ji(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童小国,TONG Xiao-guo(珠海金钱饲料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4)
刊 名:化工技术与开发 英文刊名:TECHNOLOGY &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 37(11) 分类号:Q814 关键词:木聚糖酶 短小芽孢杆菌 Plackett-Burman法 响应面法 优化篇9: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反应器中聚磷菌实验条件优化及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反应器中聚磷菌实验条件优化及应用
文章简要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通过正交试验筛检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检测反应器中聚磷菌时的最佳及适合的实验条件.结果显示,样品预处理较优的条件为:样品在固定前应先经过1×PBS清洗两次,37℃热固定3 h,乙醇脱水3 min;FISH技术检测反应器中聚磷菌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杂交温度46℃,杂交时间2 h,清洗缓冲液中NaCl浓度70 mmol/L.FISH技术检测反应器样品中聚磷菌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捷、简便、准确的优点,在研究环境微生物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 者:张勇 宋吟玲 Zhang Yong Song Yinling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11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8 33(2) 分类号:X830.2 关键词:除磷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聚磷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