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无别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二分队成功进行家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二分队成功进行家访,希望大家喜欢!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二分队成功进行家访

篇1: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二分队成功进行家访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二分队成功进行家访

7月20号下午5点,在完成全部教学内容后,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二分队集体进行一次家访。该家庭是凤凰小学一名叫李继同学的家庭,家访内容主要为支教团队员和家长探讨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在家里的表现。

下午5点半,支教团队员到达李继家中。很快大家落座,李继家人端上了茶水,十分和善的开始了交流。在交谈中,支教团队员主要以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也很配合,详细叙述了孩子们们在家里的表现。整个谈话氛围异常融洽。晚6点40分,拒绝李继家人的盛邀后,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二分队开始返回。

家访过后,我们基本上了解了学生在家的学习状况以及以往当地的教学状况,以便于我们接下来教学的安排!

和家长亲切交流

和家长亲切交流

篇2: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二分队举办家访活动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二分队举办家访活动

正值酷暑,当同学们在家里享受着空调带来的丝丝凉意之时,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的成员仍然在贵州山区里奔走,为支教活动紧张忙碌着。7月27日清晨,“筑梦”第二分队支教成员前往二年级焦艳同学家中举行家访活动,关注她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加深入地理解西部人民的生活。

天朗气清,烈日当头,一如支教团成员高涨的'热情。在焦艳同学的指引下,步行约半小时之后,支教团成员顺利抵达其家中。刚一进屋,成员们便受到来自焦艳父母的热烈欢迎与盛情款待。在和他们的聊天中,成员们得知焦艳同学的家庭情况并不优越。其父母均为老实勤恳的农民,通过常年售卖庄稼攒下的微薄积蓄来满足一家老小的日常开销,还要供给焦艳同学上学,压力着实很大。然而,就算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焦艳同学的父母也没有放弃供她上学的念头。小焦艳也十分体恤父母,除了在学习上刻苦用功之外,还负责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更在空闲时间帮助父母打理田地。她勤勉踏实、孝顺体贴的品格赢得了左领右舍的交口称赞,更博得支教团成员的敬佩与仰慕。

午饭过后,支教团成员与焦艳同学一家道别,返回凤凰小学。此次家访活动不仅使队员们了解到以焦艳同学为代表的贵州老乡家中的具体情形,还为成员们日后的支教工作提供了信心与动力。只要每人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山区孩子们的光明未来就会近在咫尺,全民族所期盼的“中国梦”也将指日可待!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二分队成功进行家访

篇3: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一分队进行第一次家访活动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一分队进行第一次家访活动

前几天的支教过程中,力建学院“筑梦”第一分队成员在各方面都表现良好,充分体现了大学生风采。和教学过程中的尽职尽责的一面。207月21日,正值周日,晴空万里,空气怡人,今天也是支教以来的第一个休息日,甲哨小学支教老师前往离校较远的同学家中进行了一次家访。主要是针对班上一些留守儿童,了解并关注他们,以便更好地走近他们的.生活。

虽然山路崎岖,但甲哨小学支教老师却没有放慢脚步,在行走大约二三十分钟后,安全抵达学生家中。面对老师的造访,学生们表示了热情的欢迎。经过一番谈话,队员们发现,村里大部分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留下年幼的孩子和老人。虽然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但孩子们却很懂事,平时除了学习以外,还会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虽然辛苦,但学习也没有落下,相比其他学生,他们更多了自立和自强的优秀品格,条件艰苦不能磨灭他们对生活的希望,反而使得他们变得更加成熟。支教老师认真做好家访记录,同时也对学生们表达了自己殷切的期盼。

此次家访进行了近四个小时,支教老师告别了学生,带着更多的感动和不舍,回到小学。这次家访活动不仅增进支教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也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的基础。希望社会各界能更多地关注山区留守儿童,关注他们的声音,和他们一同努力!

留守儿童

孩子们快乐的学习

老师们与学生合影

篇4: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三分队顺利开展家访活动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三分队顺利开展家访活动

7月20日,是“筑梦”支教团第三分队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桃林乡永胜小学支教活动开展的第五天。在支教团完成了这一天基本的课程之后,就再次开展家访活动。

通过此次的家访活动,让支教团队员们对孩子们在家的学习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合影

篇5: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四分队深入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四分队深入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

7月23日,中国矿业大学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四分队队员很早就起来,开始准备今天的支教任务,今天的主要支教任务是深入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

在结束了上午的教学活动后,队员们送同学们回家后,顺便去几位同学家里家访。其中的一个家访对象就是龚建美同学,她是二年级的.学习委员,热爱学习。家访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龚建美同学家中比较贫困,她父亲去世,全家四个孩子由妈妈抚养,生活的重肩落到了妈妈身上。但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龚建美同学仍然热爱学习,在刚结束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当支教队员向她介绍大学生活时,她望着“老师”说:“老师,我也能上大学吗?”当得到支教队员的肯定时,她高兴地笑了起来。其实就在力建学院支教队的支教所在地―阴河小学中,像龚建美这样的同学很多,为了实现他们心中的大学梦,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通过这次家访,让支教队员们更了解了当地学校学习条件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这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青海贫困地区的发展情况和孩子们的受教育情况,来更加有针对性的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支教队员在给学生上课

支教队员与龚建美同学合影

篇6:筑梦支教团第四分队积极进行家访工作

筑梦支教团第四分队积极进行家访工作

7月21日 ,中国矿业大学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赴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阴河小学第四分队迎来了支教的第一个周末,各队员精心准备,积极进行了短期支教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家访工作。

雨过天晴,通往各家的道路仍然十分泥泞,加上学校学生居住得较为分散,给家访工作增添了部分难度。支教队伍共分为五组,分别赶往各家开展工作。此次家访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家庭境况、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于大学生短期支教的态度,采用问卷、交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调查。因地区方言以及家长普遍文化程度较低,问卷与沟通方式都进行得较为不易,给家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经调查,学生的居住环境差别很大,贫富差距也较为明显。虽然在道路两旁时常会出现“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宣传标语,但一般学生家庭都会有三到四个兄弟姐妹,都处于小学到高中不等的程度,再加上虽处于偏远山区,但学费、生活费却与外界相差无几,这无疑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身处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只身一人抚育三四个孩子的家庭境况,甚者双亲都在外,将孩子托付给亲友的学生也占一定比例。诸多情况导致了很多学生学习处在“放养”程度状态,在学习方面很难受到家长的严厉敦促,进步有一定难度。家长们表示对大学生短期支教基本持有不反对的态度,但给予的建设性意见较少。

通过这次家访,队员们大致可以了解到山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多数人得不到足够的教育资源,家长大多持有“放任发展、能读到什么水平全靠孩子自己”的不成熟的教育观念,山区孩子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增加教育资源,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