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龙先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宋代思乡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宋代思乡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代思乡的古诗

篇1:宋代思乡的古诗

宋代思乡的古诗

思念,如涓涓流淌的溪水,奔流在隔山隔水的岁月里,用心感觉,温暖依然。用感恩的心去收获更多的感悟、更多的美好、更多的幸福快乐。

一、泊船瓜洲

朝代:宋代

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顾,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如此强化政治色彩来解析《泊船瓜洲》诗的诗意,是很有代表性的。

但这样的解析,却存在着无法自圆其说的自相矛盾处:诗人既想早日辞官,就不可能有奉召回京之欣喜,既想急于赴京上任,也就不可能有想早日辞官的想法,这二者犹如水火,是难以相容的。也有论者断言,诗人此次复出还政,可谓春风得意,大喜过望,那所谓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恋乡情绪,不过是虚晃一枪的矫情之词而已,是不可以认真对待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骨子里说的是对皇恩的感激,是对新法实施前景的乐观描绘,是诗人内心的还朝施政喜悦的移情于景,诗的感情基调是欢快的,乐观的。

上述两论,是历来解读《泊船瓜洲》诗的论点中最具代表性的,但把该诗作为政治抒情诗来解读,是既不符合诗人作诗时特定的际遇和心境,也不切合诗作自身建构的艺术形象的内蕴的。《泊船瓜洲》应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它的感情基调应是忧郁伤感的,是毫无轻松、喜悦、乐观的色彩可言的。

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几年来,围绕着新法旧法,朝廷上无休止地争论和攻讦,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艰难。因而本来就有些消极思想的王安石,在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罢相的坎坷遭遇之后,心力交瘁,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罢官期间,他曾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写闲情逸趣的诗作。对于这次的朝廷以“同平章事”的重任重新起用,王安石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这次的上任,从心情上说,是十分勉强的。而在他上任以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重又回到家乡江宁,过起了舒心适意的隐居生活。从这次短暂的复出过程可以看出,重新还朝施政并非王安石所期盼的,所热衷的,相反地他还把复出视为畏途而屡拒屡辞。显而易见,在这样的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不在字里行间注满忧郁、伤感、消沉的感情了,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又怎么可能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喻皇恩浩荡,抒发什么如愿以偿的为复出而欣喜的感情呢? 再从诗作本身看。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以直抒胸臆的形式为全诗定下了忧郁、伤感的感情基调,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诗人对复出还政并无如愿以偿的喜悦,更无急不可待的热切。相反,诗人还远没有到达京城,家乡还未从视线中消失,内心里就已真诚地发出了回家乡的念头,这思乡之情还不深切真挚吗?今日明月送我而走,他日明月“何时”送我而还?仕途险恶,吉凶难测,那“何时”二字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沉重叹息,蕴含了诗人对险恶仕途的担忧,对施行新法前途的顾虑。诗意忧思深切,格调也十分苍凉,是如闻其声的一声喟然长叹,是诗人抑郁消沉心态的真实自然的流露。

从结句定下的乡愁沉重忧切的感情基调反观,“京口瓜洲一水间”也不可能是在时间上强调船行之快来写诗人心情的轻松愉快了,它与“钟山只隔数重山”一样,都是从空间上强调家乡的山山水水离此时旅次江北瓜洲的诗人距离之近。此时诗人“泊船瓜洲”,回首南望,那熟悉而亲切的“京口”仅一水相间,“钟山”也只隔数重山,真是近在咫尺。但空间距离上的近,却反衬了诗人心理距离上的远。因为家乡虽如此之近,但可望而不可及,看近实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还会越来越大,更何况这一去又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这家乡的山山水水,甚至他可能还会更为悲观地想到,将来还能不能再回到自己的家乡。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以近写远、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忧惋深切、无可奈何的伤感心情,展现了诗人心灵深处的巨大的失落感、孤独感。其实,一水长江,数重大山,相间相隔的空间上的距离也是很大的,诗人反以近写之,也是为了强调诗人对家乡的强烈依恋,是恋恋不舍的思乡爱乡眷乡之情的自然流露,又何来轻松愉快的喜悦心情呢?

正因为这首诗的主旨是浓浓的乡愁的抒发,所以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重心,也不是像一般论者所说的落在了对江南春天美景的描绘上,它的语言重心不是“绿”字而是“又”字。而人们之所以特别欣赏“绿”的形容词用作动词对春天美景的生动形象、富有色彩感和感染力的描绘,原因就在洪迈的《容斋续笔》所记载的那一段脍炙人口的炼字故事上。其实王安石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作势,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由此看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并不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而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

二、春日偶成

朝代:宋代

原文: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诗的前二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其一,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其二,着重写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这种心情主要是通过‘近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所谓“近午天”,并不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近”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这样,这两句诗尽管描写的只是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稚情调,正是这种情调,才使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假如说,诗的前两句主要是写情写景的话,那么,“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则主要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本来,在云淡风轻的大好春色中漫游,在春花绿柳的簇拥中陶冶自己的情性,这应该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在扼杀人们性灵的封建时代,这似乎只应该是有些“狂”劲儿的少年人才能千,而须眉长者只应该端然危坐,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然而,尽管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写这首诗时很可能已经是一位蔼然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的举动。这其中包括了他对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时也包括了他对一般“时人”的嘲笑与讽刺,既表现了他对子人生价值的另一种认识,也表现出了他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至此,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也有意无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他不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还是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的感情经常被“理”压抑和扭曲罢了。

篇2:宋代思乡诗

宋代思乡诗大全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蝶恋花·密州上元》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永遇乐》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篇3:宋代思乡诗

宋代思乡诗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篇4:宋代思乡诗词集

宋代思乡诗词集

宋代思乡诗词集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蝶恋花·密州上元》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永遇乐》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关河令·秋阴里晴渐向暝》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临江仙·过尽征鸿来尽燕》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索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阮郎归 客中见梅》赵长卿

年年为客遍天涯。梦迟归路赊。无端星月浸窗纱。

一枝寒影斜。肠未断,鬓先华。新来瘦转加。

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

篇5:思乡古诗

思乡古诗六首

1、点绛唇情如故

风送斜阳,霜催叶落寒山暮。

不知来路,醉在残红处。

冬日初长,盖柳烟无数。

心如絮,绵绵浓处,回首情如故。

2、行香子小雪又至寄他乡

衰草遗青,色染轻霜。

菊花残,只影萧蔷。

微寒轻送,叶落枯黄。

小雪新至,夜初冷,月初凉。

清风明月,星疏云旷。

却彷徨,虚老轻狂。

黄粱一梦,再断愁肠。

路行他乡,心犹乱,意情长。

3、满江红情难寄

秋色初浓,晓月夜、残光如洗。

遥相望、雾帘深处,小村幽蔽。

老院枯藤遮绿瓦,篱笆古井横舂米。

黯影崇、不自若心生,风轻替。

心归去,身相抵。离愁恨,漂零意。

薄寒空独染,一汀霜地。

十里烟陂铺落叶,不清灯火朦胧里。

云天遥、几梦却无期。情难寄。

4、鹊桥仙红尘无寄岁相迎

秋风轻弄,零飘叶落,席卷潇潇尽处。

单衣欲去浴新尘,又浅醉、残云日暮。

花开花懈,寒来暑往,忘却轮回几度。

红尘无寄岁相迎,再回首,迢迢去路。

5、念奴娇乡浓

红砖绿瓦,树苍枯藤绕,飞檐衔草。

寒意初来追暮至,不觉凉冬新早。

云淡风高,浅星拥月,身已非年少。

宋代思乡的古诗(锦集10篇)风情依旧,雾沾催发淼淼。

心醉故里如歌,举杯小酌,岁岁年年好。

得意人生风露下,今夕谁携同笑!

几欲乘风,幡然不舍,难得时时傲。

人间天上,古今吹笛飘渺。

6、卜算子葡萄美酒惹闲愁

明月照高楼,

岁岁声无度。

美酒陈香惹旧愁,

独坐盈盈处。

能饮一杯无,

谁与围炉煮。

做客孤身浴碾尘,

夜色深如故。

篇6:思乡古诗

思乡古诗大全

思乡古诗大全

1、《登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3、《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1、《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2、《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13、《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4、《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篇7:思乡古诗

思乡古诗四首

巜思乡》四首

放眼两岸娇,婆娑芳菲舞。

思绪意绵绵,风尘和雨露。

几许相思情,梦回千百度。

陋室小屋居,杨柳飞花吐。

慈母疼爱深,音容仍在目。

泪飞忆往昔,伤心断肠赋。

韶华东逝水,难解相思苦。

两鬓生花发,青春早已故。

红尘千万绪,万事无归路。

际遇何须怜,酸苦和谁诉。

天高云度白,燃情蒸福禄。

* * * * 梨花飘雪何时了,往事如烟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西风,困倚楼窗望星空。

遥思故人今何在,悲欢离合月朦胧。

尘封过往随梦远,蹉跎留在岁月中。

沉舟侧畔千帆过,善辩江流航道通。

* **** *

离别家乡岁月多,物事人非半消磨。

唯有门前松江水,东风不改旧时波。

花红柳绿曲径幽,水榭亭台游人多。

无边景色焕然新,风情万种舞婆娑。

岁月悠悠路漫漫,亦喜亦忧亦心愁。

* * * *

日出山花红似火,春来河水绿波澜。

去年时节旧亭台,似曾相识燕归来。

飞絮蒙蒙垂柳青,小河香径自徘徊。

春意阑珊雨潺潺,溥衾不耐五更寒。

流水落花春去也,相见时难别亦难。

几度沧桑尘与士,咫尺天涯云和月。

离情别绪独自忧,困倚楼窗寂寞愁。

我欲乘风归故里,极目高天愁更愁。

悲欢离合月圆缺,此情自古难两全。

但愿世间人长久,千里云途共婵娟。

篇8:思乡古诗

思乡古诗精选

1、《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0、《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14、《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1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篇9:思乡古诗

思乡古诗集锦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鸿雁满回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静夜思

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黄鹤楼

崔 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碛中作

岑 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篇10:思乡古诗

有关思乡古诗大全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思乡的情怀总是难以排解。

无名氏《明月皎夜光》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白居易《邯郸至除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王维《杂诗》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张籍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高适《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白居易 《阴雨》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司空图 《故乡杏花》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