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鹤云肖鹤云肘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背井离乡的出处与成语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背井离乡的出处与成语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背井离乡的出处与成语故事

篇1:背井离乡的出处与成语故事

背井离乡的出处与成语故事

【出处】

《汉宫秋》。

元朝著名剧作家马致远,在他的杂剧《汉宫秋》中讲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

汉元帝下诏书,要各州郡选美女入宫,充当妃嫔。大批美女入宫,元帝又无暇一一挑选。便让画师毛延寿画美女图以供挑选。毛延寿是一个见利忘义、贪赃枉法、善于玩弄权术的卑鄙小人。他来到成都,成都郡便把秭归县香溪村的一位农家姑娘王嫱(字昭君)推荐给他。他一见王嫱,便知她是汉元帝所喜欢的那种类型的美人。于是他向王嫱的家人索要一百两黄金,保证让王嫱排在百名美女的首位,保证她很快能得到皇帝的恩宠,给家人带来荣华富贵。王嫱一家人义正辞严地拒绝了他的要求。因此,毛延寿在王昭君的画像上做了手脚。这样,皇帝在观看美女的肖像画后,把王嫱打入了冷宫。

王昭君每日靠弹琵琶打发无聊的日子。一天傍晚,闲暇散步的元帝循着琵琶声发现了幽居冷宫十年的王昭君。

汉元帝将王昭君带出冷宫,宠爱有加,封王昭君为明妃。经过一番调查,元帝终于弄清了事实真相。元帝龙颜大怒,下令追责毛延寿。

毛延寿闻讯后如丧家之犬逃出了长安,投奔北番国。临走之前,还不忘带上王昭君的第一张肖像画。他将此画献给北番王,极力发挥他的“才能”描绘王昭君是如何光彩照人、不可多得的绝世美人,唆使北番向汉朝索要王昭君为妻,不惜动用武力。

北番王听信了毛延寿的谗言,果然如此行事。汉元帝迫于北番的`压力,答应了北番王的要求。王昭君听说此事后,深深体谅皇上的苦心,表示愿意前往北番国,她不愿意看到因为自己而使生灵涂炭,愿以此来报答元帝的厚爱。

数日后,元帝在灞陵桥头设宴送别王昭君。尚书、大臣们一点也不理解皇帝此刻复杂的心情,一直催促王昭君同北番使者尽快启程。元帝本来就有一腔的怒火不知向谁发,此刻终于忍不住斥责尚书:“你是总揽朝政的大臣,理应能够安邦治国,保卫边疆。可是面对北番的武力威胁,你却只能让一个弱女子前去和番。如果我是汉高祖那样坚强的皇帝,我就指派你去给昭君娘娘当侍从,让你也一起去尝一尝远离家乡,卧雪眠霜的滋味。要是你不留恋京城的生活而愿意去北番国居住一辈子,我愿封你为王!”

在汉番国界的界河边上,王昭君向故乡、向元帝敬酒告别后,突然纵身跃入波涛汹涌的江里,不见了。

北番王为昭君的壮烈自尽惊醒,意识到使用武力并不能得到美满的婚姻。他怀着崇敬之情为昭君修建了纪念碑,并将毛延寿逮捕送归汉朝处置,两国又恢复了和平友好的关系。

后人从汉元帝送别昭君斥责大臣的话,引出了“背井离乡”这个成语。

释义

背井离乡又称“离乡背井”。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离开家乡到外地。

背井离乡的出处与成语故事

篇2:简单成语故事及出处

南北朝时期,宋国有位大将名叫檀道济,身出寒门,从军二十多年,从士兵做到大将军。晋朝末期,从刘裕攻后秦战争中屡立战功,升职到太尉参军。宋文帝刘义隆上位后,檀道济因为名声太高,左右部将又都骁勇善战,他的几个儿子也都掌管兵权,所以皇帝很不放心。加上朝中一些大臣的挑拨,宋文帝起了除掉檀道济的心思。

一次宋文帝患重病,彭城王刘义康由此拟了一道圣旨招檀道济入京。檀道济入京后住在建康(南京)的檀城,过了一段时间他看宋文帝病好后准备动身回去。结果檀道济刚上船时又被招回宫,并把他捕捉下狱,罪名是图谋造反。接着他的儿子和部将也全部被杀戮。檀道济被扣上谋反的罪名关进大牢,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临刑前他又气又恨,一口喝下一斛酒(一斛能装五斗米),大吼道真是自毁长城。

【出处】《南史·檀道济传》

篇3:简单成语故事及出处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里没有井。做饭,浇菜地,都要用水。他家只得派一个劳动力,每天到村外去挑水。后来,姓丁的在家里打了一口井,用水就很方便了。姓丁的逢人便说:“我家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人。”这话三传两传便走了样,说成:“丁家凿井挖出一个活人来了。”越传越奇,越奇越传,最后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君就派官吏到丁家调查。姓丁的说:“我说的是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里挖出一个活人来呀。”

【出处】《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