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番茄”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蒙蒙细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蒙蒙细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蒙蒙细雨》
《蒙蒙细雨》
第一课时
一、揭题。
二、范读课文,思考。
要求:1、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听准字音,注意生字字形,在疑难之处做上记号。
三、检查,反馈。
1、学习生字新词。
肾炎 歌咏 撅着嘴 冤枉
(朗读,“冤”查什么部首,再查几画)
2、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妈妈一件什么事?
3、齐读:写“我”那当老师的妈妈为了一位学生,冒雨赶回家里取一件蓝制服,又匆匆赶住学校一件事。
4、指导分段。
(1)哪几小节直接写妈妈?
(2)按妈妈在不在场把课文分为三段。
四、教学第二段。
1、自由读,要求:(1)想办法读好我和妈妈的对话。
(2)用线划出直接写出了妈妈的品质的一段话。
2、理解句子:
妈妈斜了我一眼:“答应……演出呢?”
(1)齐读句子。
(2)妈妈答应谁一件什么事?
(3)“失信”是什么意思?妈妈有没有失信,从哪里看出来?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回来的?
3、说话练习:
天上飘起了蒙蒙细雨,妈妈加快了脚步,快到学校门口,突然,妈妈看到( ),想起( )。她停住了脚步,心想:( ),于是,她( )。
4、“我”同意不同意?
5、出示句子: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
(1)什么叫“冤枉路”,我有什么理由说这是冤枉路?在这句话中找找。
6、比较句子:
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
7、你支持谁的理由:小玲为什么这么说,说说理由。妈妈说这句话时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斜)
体会“斜”的含义,感情朗读。
8、理解句子:“妈妈取出蓝制服塞进提包,转身就走。”
师:把“塞”改成“放”行不行?
师:妈妈为什么而急?
朗读指导。
9、指导朗读妈妈的其它语言。
(1)自读。
(2)指名读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句子。
五、.总结,练习。
1、在你的心目中,小玲的妈妈是一位怎样的人?
2、望着妈妈远去,小玲心里又想说什么?
我倚在门边,望着( )。心里又是( ),又是( ),想起( ),我真想对妈妈说:“( )”。
3、把小玲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继续学习有关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2、认识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3、利用文中的空白,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了解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感受“妈妈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为了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继续学习有关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了解了本文介绍的人物,也知道了文章所描写的是一个蒙蒙细雨的早晨发生的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课文第二段录音,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反馈。(妈妈冒雨回家取借给许小燕的蓝制服。)
(3)学生自读,读后议一议(四人小组讨论)
A、母女俩有哪些意见分岐,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B、你认为谁的意见对,为什么?
(4)交流。在交流中落实句式训练。
①比较句子。(投影出示)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
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跑一趟冤枉路。
(相同点:前后两句话表达的是对妈妈这样做所持的不同看法及其理由。
不同点:句式不同。后一句将两个理由一气说出,缺乏重点和层次,前一句则先说出其中的一个理由和看法,而将要强调的另一个理由“还下着雨”放在后面,以“再说”带出,强调了说话的语势,使该句具有一种理由充足,无可辨驳的意味。)
读句子――比较异同――感情读
②练习:根据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改写句子,并说出句子表达的不同作用。
A、再见了,亲人!
B、家乡杨梅那舐津津酸溜溜的滋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5)教师小结。
(6)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妈妈的品质。)
3、学习第三段。
(1)齐读课文。
(2)结尾与课文的开头有什么联系?(出示文章的开头)
(3)比较,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4)比较读,体会.写作的.特点。(与文章的开头呼应,照应文章的开头,语言优美,且耐人寻味。课文对“细雨”的描写,不但突出了妈妈的忘我精神,而且具有象征意义。作者运用象征手法用蒙蒙细雨来比喻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
4、.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们感受了一对学生位无私奉献,对工作默默无闻的老师。)
5、读写练习。
假如许小燕知道了理情的真相后,接过老师冒雨给她带来的蓝制服后,会怎么对做,怎能么说,其他同学会怎么说,结合自己的想象,续说:假如许小燕知道了理情的真相后,接过老师冒雨给她带来的蓝制服后……
6、课外延伸。
阅读《红色的烈焰》一文,体会作者的结尾的含义。
《蒙蒙细雨》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蒙蒙细雨作文
夏天,个多雨的季节,狂风暴雨不断的进军,很久没漫步在细雨当中,让冰凉如毛的雨敲打着我的躯体……
春天中时,在温暖的中午下了一场蒙蒙细雨,这雨显得多么清爽,站在房檐下远看那雨就好似水晶窗帘,把手放在雨中,却感觉不到雨滴下落,而是一层薄薄的纱轻轻套在了手心上一样,大叔大娘们扛着锄头准备下地干活,他们走在这细雨中,微笑着。记得爷爷曾经说过,在农村我们最希望下这种雨,庄稼可以得到良好的滋润,也凉快,春天的雨不像夏天的雨,春天下的雨都是细的,它是慢慢的下,好象人品茶似的,夏天的雨则来的猛烈些,别看那闪电雷鸣的,它来的快去的也快,总是很匆忙。以前我的想法是那么的幼稚,也很让爷爷觉得无奈,从小我就特喜欢水,玩水是我最大快乐,所以我每天都期望如果哪天下雨,一下就是几天,最好那雨下的要大,这样几天后,后院的小河就会泛滥,那样就可以趟水玩喽!爷爷老责怪我是傻子,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现在想想,也真是够让我汗颜的。
看着大人小孩都陆续的走进水晶窗帘中,我按奈不住好奇的心情也跟了过去,哇……好凉啊!虽然是小细雨,可是待长的的话,衣服也会淋湿的,我没再想,只想享受现在的美好时光,我闭起眼睛仰着头,如线一般的雨水降落在我的脸上,不一会的时间就把我的脸完全打湿了,想着想着,不经意的也会触动情感,这蒙蒙细雨不经常下,应该说很罕见的了,这不正像离别亲情么?爸爸妈妈也是百年才回家乡一次,每一次来,在那过程中我真的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可那只是短时间的。我不打算一直停留在一个地方淋着,我一路直走,从这条巷子走到那条巷子,前院走到后院,遇到朋友会打招呼,他们都说这样会感冒,于是劝我回家,是么?到底他们不懂还是我不懂,我现在很高兴,再说这么小的雨怎么会生病呢?我第一次在雨里散步,感觉就是不相同。
天边已经泛着微红,我还在雨中自由的走着,突然间我更喜欢走在雨中了,因为当你哭的时候别人会看不见,雨水会帮你掩饰,不管你的眼泪滴的有多么的快,别人都不知道,烟雨蒙蒙的春天,我独自一人尽享着这一份属于自己世界,尽情的释放……
篇3:蒙蒙细雨作文
蒙蒙细雨
天阴沉沉的,似乎将要有一场大雨来临到人间,此刻,我的心情也如同这乌云一般,又厚又重。在上课的几分钟前,班长念了老师认为有作文潜力的同学名单。这时,我的.心情非常紧张,我想要成为老师认可的人。 在上学期时,老师公布了她认为有潜力的人的名单,但只有十个。当我听到没自己名字之时,我的心情失落了许久,犹如大雨前一般的心情。后来老师又加了5个人 的名字,其中包括了我,这让我万分高兴。今天,老师重新公布了15个人的名单,我不在其内,我听后,比上学期第一次没我的名字时心情更为沉重,甚至是痛苦。
天正下着蒙蒙细雨,而我的心却像被千斤石压住一般。但回想起来,我在被老师认可的日子里,给老师的表现是怎样的,是认真`努力,还是随意`放松?答案又在我心中浮现。
没被老师选上,不能怨别人,只有怨自己,为何不努力,为何不认真?
天仍下着雨,下着蒙蒙的雨……
篇4:蒙蒙细雨作文五百字
蒙蒙细雨作文五百字
今儿早上起来还是个大晴天,这夏季还真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蒙蒙细雨作文500字。这不!还没过12:00,就飘起了蒙蒙细雨。
在雨中,同学们怕雨的——躲在教室里,是在憋不住了,才出来去走廊里玩一会。不怕雨的——在蒙蒙细雨中尽情的玩耍。
放学了!同学们不打伞、慢吞吞的.、一点一点的走回家。这是因为雨已经变得小多了,都在感受雨的气息呢!
我呢?去了冯宇川家里,一路的还有罗胜吉。我们三个人一路上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到了冯宇川的家里。
我们在他的家里玩了一会儿,一看表,1:40了!快走!由于冯宇川的爸爸有车,所以就送我们去了学校,优秀作文500字《蒙蒙细雨作文500字》。
到学校后,发现柳树、冬青树、龙爪槐的叶子都变得格外绿、格外鲜、格外的亮,这可都是雨弟弟的功劳啊!人们都喜欢在蒙蒙细雨中散步、跑步,因为人们觉得在蒙蒙细雨中跑步会更有力气。
晚上,我做完作业,吃晚饭,就跟着爸爸妈妈去外面散步。
走在小路上,一路都是“噼里啪啦”的声响。我们一家三口在细雨中漫步,发现花草树木比下午的还要亮、绿、鲜,因为雨弟弟冲刷了一整天了,树叶能不亮吗!
在漫步的过程中,我不停的找干净的水坑,好在里面玩一会儿,看来,雨弟弟不仅美化了环境,还给我们这些小学生增添了许多乐趣。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我们一家人在蒙蒙细雨中欢快的漫步……
篇5:蒙蒙细雨造句
蒙蒙细雨造句
1.初夏的星期天清晨,天下着蒙蒙细雨,我和同学们来到野外散步,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心情格外舒畅。
2.火车驶进亚特兰大时,暮色已浓,加上一片蒙蒙细雨,城市就更显得朦胧不清了。
3.下着蒙蒙细雨的寒冷的一天。
4.第二天早晨他醒来时天在下着蒙蒙细雨。
5.我真想挨着蒙蒙细雨搭一个伞桌,望着蒙蒙细雨品着一盏茶,从有味到无味,从清晨到傍晚,从日出到日落,这一个人的狂欢。
6.海裳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7.于蒙蒙细雨间,踏过青石古道,看脚尖微湿,清浅流年。
8.很喜欢这种生活,走在蒙蒙细雨中,接受上苍的洗礼。雨水打湿了双肩,淌进了心田,涤荡着被污染的灵魂,享受生命的升华!轻柔,安静,空灵!雨天,亦有她妖娆的身姿,低调的.奢华!
9.喜欢独自一人走过飘着花香的林荫小路,慢慢回味下着蒙蒙细雨时花坛边撑伞赏花的你那一脸纯净的微笑,花香犹在你的美丽容颜如今盛开在谁柔情的眼里?
10.蒙蒙细雨,所有的曾经都被洗刷,只有回忆还是还是回忆,不曾改变。不知道是真的下雨,还是雨在默默的流着眼泪。
11.蒙蒙细雨一直下了几个小时。
12.天正下着蒙蒙细雨。
13.入夜,气温下降,溅起的水珠如蒙蒙细雨飘洒在黄果树街头。
14.清明时节,天空往往会飘下蒙蒙细雨,仿佛也在为人间的哀伤而哭泣。
15.窗外的蒙蒙细雨真美呀,这表示了春天来啦!
16.那个地区冬天常下蒙蒙细雨。
17.这一天落着蒙蒙细雨。
18.一重秋雾夹着蒙蒙细雨笼罩着这番景象。
19.次日,我们在不停的蒙蒙细雨中驱车前往伦敦。
20.第二天早晨他醒来时天在下著蒙蒙细雨。
21.在节庆期间,天空下著蒙蒙细雨在参加者身上。
22.蒙蒙细雨像罗纱、像烟雾、像飘发、像丝纱、像愁思。
23.微冷的秋风夹着蒙蒙细雨,然而连绵起伏的山脉,夏天的绿色却竞显苍翠,没有黄叶,没有飘落,是不愿老去么?
篇6:蒙蒙细雨教案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
3、认识课文开头、结尾描写雨景句子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
4、了解教师工作既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感受“妈妈”对工作高度负责,为培养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难点:学懂课文开头、结尾描写雨景句子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课文中有关句子,通过角色朗读,感受妈妈对工作高度负责,为培养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认识课文开头、结尾描写雨景句子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
3、根据课文内容,合理想象,以《许小燕流泪了》为题,写一段“我”妈妈冒雨赶到学校,将衣服带给许小燕时,老师和同学们的言语和神情。
教学准备:
录音、灯片、课外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与学生一起欣赏《春雨沙沙》一歌。
一、揭题,激发学习兴趣。
1、课前,我们一起欣赏了《春雨沙沙》这首歌。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课文的题目与这首歌很相近。
出示课题《蒙蒙细雨》,齐读课题。
2、你是如何理解“蒙蒙细雨”这个词语的?
自由发言:雨很小,很细;几乎没有声音
在第4课《春》中,是怎样描写春雨的?
指名说: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像薄烟
3、大家都已预习过课文了,文中是怎样描写这蒙蒙细雨的?请大家打开课用“~~~~~~~~~”划出描写雨句子。指名读(有2句)。
比较:(投影出示)
那雨小得听不见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
那雨很小,很细。
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引导学生比较:第一句,从视觉、听觉上,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雨下得很小。
4、你能不用朗读读出雨下得细、下得小的感觉,注意节奏控制。(指名读,范读,齐读)
这么美的一句话,在课文中还有什么别的意思吗?下面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下去。
二、初学课文,了解内容,感受教师品质。
1、听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反馈。板书:妈妈 我
2、这件事虽小,但很感人,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表现了妈妈什么品质?在书中作出记号。
先个人再小组讨论,给充足的时间。
交流,板书:
冒雨小跑
无私奉献患过肾炎
关心学生借制服
要上课
同时引导理解:
A、冒雨路上折回来取制服。请大家估算一下妈妈这天早晨共在雨中行了约多少时间?(约55分钟 说50分钟也可以,因为今天妈妈小跑)
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第8自然段)
在雨中,行了30分钟,会怎样?(身上会淋得很湿)
书中有没有描写?指名读。
假如妈妈的行走速度是每小时5公里,再计算一次,妈妈这天早晨共走了多少路?20×3÷60×5=5公里
连续走5公里路会怎样?(人很累)
B、妈妈既走得很累,又淋了雨,而且患过“肾炎”,会怎样?我们从课前补充材料的阅读中了解到对妈妈的身体有什么危害?从这个地方可看出妈妈怎样的品质?
全身心扑在教育上,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用一个词归纳一下。(无私奉献)
3、朗读训练
A、正因为妈妈曾患过肾炎,所以“我”对妈妈特别关心,请大家仔细读课文,“我”心情有哪些变化?板书
担心 放心 惊奇 (抱怨) 关心
B、先请学生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再指名读一读相应的段落,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结合比较: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
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
这两句有什么差别?启发想象,假如是你,你会说哪一句?为什么?
前一句有层次,有轻重,强调了天下雨这层意思,较后一句更有气势更有说服力。
小玲对妈妈的埋怨对不对?从中可以看出什么?(看似埋怨,实为关心,衬托出妈妈忘我工作的精神。
读读这个句子。读出既抱怨又关心的语气。
C、而妈妈的语气该是怎么样呢?读读看。
D、分角色朗读第4至15自然段。同桌读读,指名读,分组读。
4、再次理解重点句。
听了妈妈的话,又看着她在雨中小跑渐渐远去的身影,小玲心里会想些什么?
启发学生想象,说话训练。
再次出示:那雨小得听不见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
这句话不但写出了雨下得小而且细,这里“听不见沙沙的声音”和把雨比作春蚕吐出来的丝还有什么更深的意思呢?
结尾也用相近的一句话写雨景有什么作用呢?(与开头呼应,照应课题,语言优美)
赞美了教师无私奉献的春蚕精神
听不见沙沙的声音:春雨默默地下着。
妈妈正像这雨,无声地培育着下一代;妈妈又像春蚕吐丝,无私奉献,平凡而伟大。
齐读描写雨的两句话。
三、感情深化
1、联系学校实际,说说自己的老师这样的事例。
2、让学生念念收集的赞美老师的诗歌(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音乐,无歌词)
3、教师总结:这一首首诗凝聚着学生对老师的爱,多么的感人啊。今天,我们已是一位六年级的学生了,快要毕业离开母校,你能不能写一首小诗,献给即将告别的母校教师。
学生写作
交流发言。
四、作业:
作业本1、2、5题
附板书:
蒙蒙细雨
我
冒雨小跑 担心
无私奉献 患过肾炎 安心
工作负责 借制服 惊讶
要上课 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