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唱声部统一训练方法
找准合唱团的定位,了解了科学的发声知识,要对合唱团声音的训练有一个系统的规划,从而根据声音的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去进行训练。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合唱声部统一训练方法,欢迎阅读!
低音区声部的统一
低音区的个别音并不常用,但在某些作品中会常常存在,统一起来比较困难, 在专业合唱队中, 合格的女低音、 男低音是比较多的, 但是师范院的合唱队里面却是不多,教师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多加强男低音、 女低音的训练。解决低音区的统一主要是解决男低音与女低音声部内部的统一,有些作品的音比 g 音还要低,尤其是男低音有时候根本都不发出声音来, 合唱起来像是没有根, 听起来也不好听, 训练时应多加强男、 女低音的发声技巧训练, 尽可能的达到合唱整理的统一。
中声区声部的统一
中声区也是人们常用的音区,这个音区内的统一很容易做到,主要多在音色、 音量方面训练就足够了。合唱时,音区在中声区变化不大,只要合唱队中的每个个体的发声音色、 位置、 音量统一就可以的。合唱队员只要在音色、 音量上达到统一, 整个合唱的统一基本就达到了。
高声区声部的统一
高音区和低音区一样也是比较难统一的,高音区的统一首先要从剞劂声部的统一上下手。有些作品高潮部分的音是很难发的,我们首先要在音域上达到要求, 而后在对个别声色和力度上统一问题进行解决,最后使四个四部都达到统一,使合唱的整个效果达到理想境界。
结语
其实,合唱的统一与和谐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能够通过合唱团的和谐统一演唱, 领悟到合唱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
热身练习
身体的热身练习表面上看起来在合唱的排练当中似乎没有那么重要,然而通过研究发现,在正式开始排练之前,展开热身运动,对活动开声带是非常有帮助的,它能够有效地缩小因个体间的差异导致的开声快慢问题,激活身体的共鸣腔体,放松身体,增强横膈膜运用和呼吸的意识。以下几条热身练习供参考:
练习一
单脚站立,轻轻地抬起另一条腿,并转动脚板,先向右数次,然后向左。
练习二
慢慢地低下头移至右肩,并短暂地保持这个姿势,随后,沿着前胸做半圆式的摆动至左肩,短暂地保持这个姿势然后返回。
练习三
想象正在胯间转动一个呼啦圈,双手要放在跨上,双脚要固定好位置。
练习四
站立弯起右腿,尽可能抬高到腹部的高度,重复 4 次,换腿做相同动作。
练习五
弯腰,用双手尝试去碰触地面。
练习六
提起双肩,让他们松弛落下,然后分别转动左右肩数次,最后同时转动。
练习七
双手握拳 交替捶打胸口
练习八
队员们为彼此的肩、背进行按摩
呼吸训练
呼吸在声乐中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呼吸能让演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呼吸练习,我们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产生平稳、均匀的气息,激活呼吸肌群与横膈膜。
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吸气的过程中不要耸肩,不能有明显的吸气动作;
第二,吸气过程中保持身体地放松;
第三,不要让肺部吸得过满。
横膈膜强化训练
横膈膜是一块圆顶状肌肉,它将胸腔与腹腔分割开来,在呼吸的过程中,当肋骨提升或者外翻的时候,横膈膜会下降,进而使得胸腔增大,空气进入肺部,当肋骨恢复正常的位置,横膈膜会上升,进而将空气推出,完成呼气动作(嗓音解剖)。正确的横膈膜呼吸是悦耳音色重要的支撑,在声乐训练中,熟练掌握横膈膜呼吸尤为重要,团员将手放置胃部,能够感受呼吸过程中横膈膜的运动。
合唱声音的正确训练方法
一、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打好合唱基础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和谐是合唱的要求。音准与节奏是合唱艺术的基础,是合唱艺术生命力所在。要保证音准、节奏的绝对准确,必须进行严格、系统地训练。因此,在合唱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的识谱能力,这就必须加强单旋律的音准训练和节奏训练,从而为合唱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及发声方法
呼吸状态与歌唱时的姿势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了养成良好的歌唱呼吸习惯,在训练中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歌唱姿势,如驼背、挺肚子、下巴前伸、眼睛乱看等毛病。要让学生尽量注意身体站直,胸部放松,含胸但不能驼背,两肩和手自然下垂,眼睛平视等等。让学生从一参加合歌团就养成正确的歌唱姿势,良好的歌唱状态。
三、加强正确的咬字、吐字的训练
正确的咬字、吐字是唱歌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手段之一。熟练的咬字、吐字技巧,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声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字正腔圆”与“字正腔纯”的目的,从而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富有感染力的效果。
四、加强和声训练
合唱一般是多声部的歌曲,要想使合唱声音协调统一,各声部均衡和谐,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就必须重视和声训练。在正确的掌握了歌唱呼吸、发声等歌唱技能技巧及歌唱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要对学生进行和声训练,并开始接触一些合唱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