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今月古月
【汉语拼音】jīnyuègǔyuè
【近义词】:世事变幻
【反义词】:亘古不变
【成语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成语解释】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今月古月造句】人要活在当下,不要总做今月古月的叹惜。
【今月古月的成语故事】 《把酒问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咏月抒怀诗。此诗写诗人端着酒杯向月亮发问,从饮酒问月开始,以邀月临酒结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困惑不解。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格。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转韵,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更觉一气呵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情理趣俱好,历来为人所激赏。
千古明月观后感2
古月苍穹,时光流转,儿时的幻想在床头童话中弥漫,登月的激昂在千古流传中回响。嫦娥玉兔的神话,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词,李清照"遥寄相思与明月"的词句,与流行歌曲"都是月亮惹的祸"遥相呼应,无不展现着月亮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从神话传说,到诗词歌赋,甚至民间谚语"月是故乡明",月亮留给我们的记忆浩瀚如海。于丹老师的"千古明月"一书,带领我们领略了月亮的神话、祝福、童年和故乡印记,更让我们感受到岁月流转中那些斑驳却亘古不变的生命记忆与文化传承。
然而,当我们仰望明月时,究竟对它了解多少?
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皆是感怀月亮陪伴我们从年少到老,从过去到未来。月亮见证了世界文化的兴衰演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承和神话寓意。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对于月亮的文化与传承同样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
自古以来,月亮与**联系在一起,《周易》、《老子》、《吕氏春秋》等经典著作中均有*阳平衡的阐述。月亮的*晴圆缺,诉说着物极必反、悲欢离合的人生哲理。正如于丹老师所说:"月亮代表着我们自然人格中的平常心,当一个人心中总是对这个世界的要求欲望永远不满足而缺乏平常心得时候,这个人就会过于亢奋过于的纠结,很多事情会可能因为自己的期待值太高而反而达不到了。"
于丹老师还告诉我们,大自然对人是最深刻的教育,而穿越万古山川、天地江河给我们的感动和心灵触动,正是这份教育的体现。佛语有云:"最珍贵的是得不到与已失去",一个人也要做到"拿得起放得下",这是一种胸襟和度量。正如老子所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禅宗也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千古明月,岁月悠悠,不正是包含了这个寓意吗?
然而,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还会抬头仰望那一轮明月?儿时的童话,又有几人还会记得?当我们凝望月亮时,心中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江天一*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记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亮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禅意,更是那令人感伤的美景与情感,那李白《把酒问月》中的惆怅与凄美:"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小学生古诗词:古朗月行3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成,问言与谁餐?
诵读: 感情基调:轻快明朗。用轻快的语气朗读,表达出儿童稚嫩、好奇的心理。
注释: ①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乐府《杂曲歌辞》里原有的题目,李白在这里借用古典的题目,所以称为“古朗月行”。全诗共十六句,这里节录的是前八句。 ②呼作:叫做。 ③白玉盘:白玉做成的盘子,这里用来比喻月亮又圆又大。 ④疑:怀疑。 ⑤瑶台:古代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⑥青:蓝*。 ⑦仙人垂两足:古代神话说,当月亮初升时先看到月中仙人的两只脚,然后逐渐看到仙人的全貌。 ⑧桂树:传说月亮里面有桂树。 ⑨何:多么。 ⑩团团:圆圆的形状。 ⑪白兔捣*:古代神话传说中,月亮里面有白兔在桂树下捣*。 ⑫问言:就是问,言是助词,没有意义。 ⑬与谁餐:给谁吃。
译文: 小时候因为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又猜想它是天宫里的明镜,飞到青蓝*的云端。月亮初升,先看到神仙露出两只脚,然后才见圆月中桂树的样子。陪伴嫦娥的小白兔,一直在忙着捣*。真想问问它,*捣成以后是给谁吃的呢?
赏析: 这是全诗的前半部分。诗人先写自己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展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奇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然后,诗人运用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具体写出了月亮中的仙人、桂树、玉兔,构成神奇瑰丽的意境,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最后的问句,恰切地表达了儿童幼稚、好奇的心理,更添了一番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