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及时供应,依据《区生活必需品物资保障应急预案》相关要求,特制定以下应急保障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一、工作目标
确保辖区居民在新冠疫情期间不出现生活物资短缺,尤其保障粮食、油、肉、菜等基本生活需求的供应。通过合理整合辖区资源,优化人力配置,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二、配送点设置
根据测算,辖区内现有居民15329户,每户每周蔬菜粮食使用量为13公斤,合计每周需求量约为20万公斤。因此,将在区乒乓球学校训练馆设立集中配送点,用于物资的集中储存与分发。
三、人员安排
街道物资集中分捡点将配置100名工作人员,若人员不足,将由区里统一调配支持。此外,辖区内12个配送点平均每个点负责1277户居民,每个配送点安排7名工作人员,平均每人负责182户。具体安排如下:
1. 加强组织领导
街道党工委书记与办事处主任为物资配送工作承担总责任,每位班子成员将负责两个配送点的协调工作。社区居委会主任需提前规划,确保每个配送点的工作流程清晰,便于高效运作。
2. 确保人力投入
街道及社区工作人员将按照统一部署进行分工,各司其职,确保在物资配送工作启动时,能迅速有效地到位。
3. 加强宣传发动
一方面,鼓励辖区内年轻居民加入物资保障志愿者队伍,增强人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渠道提高居民的知晓度,告知居民在物资配送时,不必恐慌,不要抢购,蔬菜配送到家时按顺序等待,确保配送工作有序进行。
急救应急预案2
为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保护生命和健康、减少伤残的救护理念,区红十字会在9月12日迎来第21个“世界急救日”之际,开展了以“疫情下的急救”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该活动旨在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推动应急救护工作,提升市民的健康生活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的应急能力。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疫情下的急救”——世界急救日市民应急安全教育大讲堂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8日至9月25日
三、活动内容
以“疫情下的急救”为主题,开展“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应急救护知识普及讲座及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积极推动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和机关,不断提升公众的急救知识普及率。
针对全区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举办4学时的心肺复苏技能培训。
主责单位:区红十字会
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开展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知识普及及心肺复苏技能培训(4学时),提升全区单位工作人员的急救意识、自救技能和服务群众能力。
主责单位:全区各单位
各街道红十字会将在辖区内组织救护知识大讲堂、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及主题宣传等活动。
主责单位:各街道红十字会
以健康促进校为平台,结合学校应急预案,在全区各学校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心肺复苏技能培训(4学时)、应急演练等活动,涵盖日常活动、安全教育和突发事件处置。
主责单位:区学工委
在街道举办“疫情下的急救”主题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的急救知识,并现场教授心肺复苏和创伤包扎急救技能,以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主责单位:区红十字会
四、活动支持
提供师资力量。
配备培训所需的物品:模拟人、AED、训练包和教材。
准备宣传材料及宣传品。
五、工作要求
各街道红十字会及各红十字工作委员会需在活动期间至少组织一期应急救护培训、大讲堂或其他宣传活动。
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应急救护培训的组织工作,并于9月14日前将培训的时间、地点、人数及参训人员情况通过政务网发送至区红会业务部邮箱。
附件:
市民应急安全教育大讲堂课程效果调查表
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体育应急预案3
一、训练项目
1. 体能(耐力)项目 :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2. 速度(跳跃、力量、技能)项目 :50米短跑、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2公斤实心球掷远、篮球运球投篮、引体向上(男生)或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注:考试报名时,考生需从6个项目中选择一项参加。
二、训练对象
2. 速度(跳跃、力量、技能)项目 :所有初三年级学生必须在6个项目中选择一项进行专项训练。如学生对所选项目的成绩没有信心达到9分以上,建议选择篮球运球投篮项目。
三、训练时间及运动量
训练自12月25日开始,持续至学期结束。
1. 体能(耐力)项目 :训练主要在大课间*时间进行。成绩为9分及以上的学生,运动量为围绕校园一圈约800米;成绩为8分及以下的学生,运动量为围绕校园二圈约1600米。每周一下午第四节课,将安排专门的测试训练,供8分及以下的学生进行训练与评估。
2. 速度(跳跃、力量、技能)项目 :训练以体育课为主要开展方式,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训练。建议各班级利用活动课、班队课等时间组织集体训练,强化班级整体的运动能力。
四、注意事项
1. 所有参与训练的学生应穿着适合的运动服和运动鞋,确保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因不当装备导致运动损伤,从而影响训练进程。
2. 学生的训练出勤情况将作为其参与学校体育课(活动)项目评分的依据,占总评分的10分。
五、训练负责人
颜刚宁、交龙
附:8分及以下学生名单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