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我演讲的题目是《视如己出》。

关于幼师师德师风的演讲稿

随着本市轰轰烈烈的“师德师风建设年”的启动,“师德师风”这个沉重、久远的话题又一次震撼着每一位教育者的心。也许是由于媒体不断暴光一些师德师风败坏的事件,造成恶劣的影响吧。无论如何,这对于新时期的孩子来说是一场及时雨。新时期的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师德师风呢?

国家经济日益快速发展,社会渴求人才。需要教师们尽职尽责的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健康发展,努力成才。如果教师只是一味追求教授知识、追求成绩,那么他顶多是完成复制“人才”的责任。要培养人才,我们不光要考虑到传授知识,我想更多还应考虑到孩子的心灵。试问一个人的知识再高再深,要是他终日无心工作,沉迷于黄、赌、毒或其他一些破坏社会秩序的事情中,那我们培养出来的还是人才吗?

孩子是天真的、无邪的,他们需要更多的是真诚以待。要是孩子面对一个麻木不仁、或是对学生的情感无动于衷的教师,他们会喜欢这个教师,会愿意接受这个教师的教导吗?谁会和一个毫无情感的人为朋?

“母爱”是世界上最无微不至、最令人感动的。因此,我们只有象母亲般地爱我们的学生,他们才愿意靠近我们,接受我们,才会愿意听我们说的每一句话。爱可以把一些枯燥的知识变成一种美妙的“音乐”、一个动听的故事、一场好玩的游戏。只有把孩子视如己出,你才会切身处地去想他们所想,思他们所思;只有尽职尽责地爱,你才能很好地完成国家赋予你的任务。

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天真的、脆弱的。它好比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期待着我们去灌溉、去呵爱。它经不起狂风暴雨的吹打,而向来都被称作“园丁”的教师们,您的每一个不当的行为、每一句过火的言语都有可能对他们的弱小心灵进行摧残。如老师的一句小小的“你真笨”、“蠢猪”,都会使孩子受到创伤。

记得上学期我刚接手一年级时,由于缺乏教一年级孩子的经验,再加上公开课时学生表现出的纪律涣散、不听指挥。我的名欲催使我要学学老一套做法——打手板,以此来杀一儆百。试了一次,这招果真有效,学生的课堂纪律当堂好了。可是从此以后,曾被我打手板的那名学生课间不敢再抱我的手。当其他同学一如既往地紧紧抱着我时,她却站在远远的地方看。那时我十分的疑惑,此生向来都是最喜欢抱着我的手的,怎么现在却会这样呢?于是我找她单独谈话。一开始,她只是默默地流泪,不愿意开口说。可是当我再三询问:“你是否害怕老师,不理我啦?”她痛哭起来。她说出那次被打手板之后的想法和感受,我的泪水忍不住涌出了。我怎么了?竟这样无情地伤害着这颗幼小的心灵。我紧抱着她,连忙地向她说“对不起!都是老师不对,我不应该打你手板的。请你原谅我吧!好不好?以后老师都不会再这样做了。”此时,她一双小手抱着我,她宽容地原谅了我。

打从那一次以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孩子的心灵是那么的弱小,就算我们一向认为是不为过分的小惩罚,他们也会承受不了的,一点点的伤害都有可能在他们的幼小心灵印上落下不可磨灭的烙印。所以我们应该好好保护他们,不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这样才能真正对得起我们的孩子,对得起我们的职责。不顾孩子们的感受,一味地追求教师个人荣誉、金钱,我们真的能扪心无愧?

古人云: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是天生模仿能力最强的人。他们时刻观察着老师、家长等人的所作所为,并加以模仿。教师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说一套做一套,或是毫不避讳地在学生的面前做出各种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格的事情,学生同样会加以“学习”的。那样就算老师说更多的子乎者也,讲再多的大道理,也将是徒然。例如:在某一次升国旗中,一名教师走到一位有身体缺陷的学生面前,模仿该生的动作、讲话,周围的学生都笑了,该生却低下了头。离场时,那几个旁观的学生也模仿该教师这么做。也许该老师只是出于一时的好玩,可是对学生已经造成不可言语的伤害了。而对于我们教师常说的言传不如身教,该教师的所作所为不正是起到一个反面教材的作用吗?

只有把学生都视如己出的看待,才能真正的爱学生,才会尽职尽责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教育。如果那位老师也有一个这样的残疾孩子,我深信他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的。

师德师风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与各位分享的主题是“师德因奉献而醇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所谓师德,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则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教师的师德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关系着教育这一伟大事业的成败和兴衰。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教师,犹如辛勤的农夫,在自己所钟爱的这片土地上,一年又一年精心耕作、无私奉献。

师德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爱与责任则是师德的灵魂。回到对孩子的教育上来,我想正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与责任,我开始了对教育的深入思考。爱与责任是母亲的天*,也是教师的天*,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小学特级教师陶淑范曾经这样说过:“我把一生献给孩子们。我深感其乐无穷,很有价值。在小学教育的田野耕耘收获,给了我一生的充实。”

优秀教师无不把教育事业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也许正是以这种爱与责任为出发点,他们才能不停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靠近学生。正所谓“大道无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育的爱必须通过教育的智慧表达出来,否则可能出现恨铁不成钢的体罚、侵占学生自习课、罚抄作业等现象的泛滥。如果说爱是一种内存的情感,那尊重则是外在的行为,尊重学生是师爱的底线。马卡连柯曾说过:“如果有人问我,你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你教育经验的根本时,我就回答说,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我爱我的学生,虽然他们成绩并不优秀;我爱我的学生,虽然他们经常触犯错误;我爱我的学生,虽然他们听不进我的谆谆教诲。但既然成了他们的老师,我就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到他们身上。

当我刚接手这个班级时,头脑一阵发蒙,这可怎么办?后来一想,难题既然推不掉,那就积极面对。课余时间,我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并坚信所谓的“落后生”、“问题生”是可以改变的。针对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不守纪律、迷惘厌学等问题,我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我经常和他们谈心,给他们讲打架的危害;每当星期放假时,和他们的家长进行电话家访,反映学生一周的在校情况;平时抓住一切机会对他们及时进行表扬,把他们放到好学生的行列中,并且让他们担任班中的班干部,管理同学的同时,学会管理自己。一次次的行动,使他们内心深处树立一个观念:“我是好学生”,从而思想表现各个方面都得到极大的好转。

我对学生管理工作充满了爱,但“爱”仅仅是“师爱”内涵的一半,其另一半则是“严”。从严要求,严格管理,“严”字当头,是我的一贯要求。学生都知道,老师严中施爱,爱中求严,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围绕成长与成才、学习与做人这个基本问题,我经常找学生谈心,一方面把大道理讲实、讲清,要求学生要把现实与理想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个人追求融入理想之中;另一方面坚持把小道理讲深、讲透。引导学生跳出个人的圈子,正确把握“小家”与“大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清任何个人的成长与进步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更离不开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从而使学生自觉把个人现实愿望与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在实现个人理想和志愿的同时,将来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我的苦口婆心与循循善诱终于有了回报,一个又一个“问题生”终于逐渐明白了自己应该追求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么去做,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神圣的情感。我对学生的爱不仅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同时又转化为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凝聚力。学生们喜欢我,尊重我,爱戴我,佩服我,愿意接受我教诲,并和我交朋友。在师爱感召下,同学们快乐地进步成长。

朋友们,让我们为教育事业多献一份爱,多发一份热。共同为我们欣欣向荣的祖国添一份明媚的春光,添一片绚丽的春*。让爱在教育事业中永远闪光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师风师德的教师演讲稿3

我喜欢这样一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有一根魔棒最为神奇,那就是粉笔;有一种平台最为神圣,那就是讲台;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播种着希望……”

当初为人师的我把它工工整整地抄在日记本扉页上的时候,“用爱撒播希望,用真诚对待学生”便成了我无悔的承诺。

在这满是孩子们的天堂里,我望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听着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感受着心与心碰撞时的那份快乐,我觉得自己仿佛走进了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于是每天,我早早来到教室,看着同学们陆续走进来,耳边随之响起一声声亲切的问候,有时候我来不及回应,他们会再问一遍,我被这份亲密感动着;为了提高作业质量,我把批作业的空间转移到了教室,这时候,总有几个学生静静地站在桌前,一个把改好的作业发下去,一个又把即将要改的本子轻轻打开,我被这份默契感动着;感冒了,嗓子沙哑,为了不耽误上课,我坚持走上讲台,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杯清凉的开水和几粒“胖大海”,我被这份真情感动着……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会想起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而这份深沉的爱正是源于学生们那种感人的力量。看着孩子们一拨一拨在涓涓细流的浇灌下健康成长,我由衷地感受到了为人师表的幸福,感受到了真诚无价的甜蜜。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才智都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毫无保留地献给每一个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融的情谊。

有一个学生,最初转到我们班的时候,学习zongshuj滞后于其他同学,人也总是无精打采,沉默寡言。经过了解我才知道,他在三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父亲每天骑摩托打铃,孩子的生活起居仅靠种地的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这种不幸的家庭遭遇使他幼小的心灵承受着难言的重创,自卑心理在周围淡漠的环境中日益严重。面对他,我知道他最需要的是什么,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让我下定决心:心灵的创伤要用“心*”医治。刚转来时没有秋、冬季校服,为了减轻他的家庭负担,我主动问以前教过的学生要了这两种校服送给他;平日里,我利用课余时间跟他谈心,鼓励他“人穷志不穷”;天冷了,我提醒他加厚衣服;没钱坐车了,我默默掏出钱塞到他的手里……

记得一个冬天,他的手上早早地就长满了冻疮,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我就想把自己以前戴过的一副半旧手套送给他,当我交给他并为这手套不好意思时,这个学生却紧紧地把手套贴在胸前,向我鞠了一躬,眼泪汪汪地说:“老师,您对我真的挺好!”听着他动情的话语,我的心被震撼了,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老师只要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真的,他变了,人变得有精神了,上课听课专注了,也爱回答问题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看着这个在阳光下振作起来的少年,我又怎能不眷恋我正在营造的这片美丽的“风景”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付出的同时,我也体验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每个教师节,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一张张饱含深情的贺卡,一句句感激不已的话语……从孩子们的手里递过来,这时我的心里总是填满了骄傲和自豪。尤其记忆深刻的是一位学生在短信中说:“王老师,您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的人生导师,我会向您一样堂堂正正做人。”这些无声的话语时时激励着我,我也在心里默默发誓: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这些淳朴的学生,我也要把小学教师这份名不见经传的工作做好,不求辉煌一世但求踏实一生!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的事业是常青的,我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无悔于我的生命,更无悔于我的选择!在这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苦苦耕耘,用我的爱心、诚心、耐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领导的舒心!

亲爱的老师们,一起来吧,为了我们的梦想与希望!奋斗吧,老师们,我们的选择无尚光荣!我们的承诺无怨无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