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这本书后,我领悟到了如何超越自我,如何不畏惧前方可能的艰难险阻。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人生如航行,时有强风暴雨。”人生就是一场不断的磨炼和挑战,只有通过经历种种困难,我们才能成就更多。如果生活总是如平静的海面般单调无味,那只有当巨浪翻滚,撞击着坚不可摧的岩石时,那些波涛汹涌、令人心悸的浪花,才能激起无限的力量和活力。但这并不是说平淡的生活就没有追求的意义,只是在那样的生活中,挫折、挑战和磨炼太少。我们应该像不屈不挠的勇者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使自己更加坚强。不要成为温室里的花朵,而应该是那种只有在风雨中才能生存的花朵。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中的一篇文章——“倾听智慧”。我们应该尊重讲台上的人,不应该在下面窃窃私语,这样会极大地不尊重正在演讲的人。即使他的讲话很乏味,很无聊,或者有些你听不懂的内容,也应该耐心聆听,学会尊重、包容和理解。也许讲台上的人会对你心怀感激,因为你给了他面子,不是吗?如果你站在台上,你不也渴望得到尊重吗?
另一个我喜欢的部分是——“把握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一寸光*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上帝给予每个人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在一小时内完成任务,而有些人却需要两到三个小时呢?也许其中一个原因是写作速度的差异,但更可能的是积极*和专注力的不同。那些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的人,可能是因为他们专注致志、积极进取,想要尽快完成工作。而那些花费更长时间完成任务的人,可能是因为他们一边打字一边分心,所以花费了比别人多一倍的时间。为什么不尽早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然后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呢?要及时行动,不要把事情拖延到明天甚至后天。因为每天都有每天的任务,如果总是拖延,最终可能会陷入极度的疲惫之中。因此,要学会珍惜时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草房子》读书心得2
有一本书,虽然没有一个字,却处处流淌着爱。这本书名叫生活,每个人都是它的作者。无论是慈爱还是严厉,都在奏响着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旋律。
每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房屋上,我就会想起《草房子》中那些可爱的孩子:桑桑、杜小康、陆鹤,以及那些充满爱心的大人:桑乔、蒋一轮、白雀、温幼菊,还有那些朴实的老人:秦大奶奶、邱二爷、邱二奶、老中医。
俗话说:“母爱如海,父爱如山。”桑乔的父爱如山一般伟岸,高耸入云。一次,桑桑和杜小康在麦场上烤红薯,火堆引燃了连着麦子的一捆秸秆,导致麦场失火。桑乔追查火灾原因,唯有杜小康勇敢站出来承认过错,而桑桑却畏缩在原地。当晚,桑乔严厉地惩罚了桑桑。另一次,桑乔发现桑桑有撕纸的习惯,甚至撕毁了他的奖状,他愤怒地责备了桑桑。
桑乔对桑桑的严厉爱让人铭记在心,而他慈爱的一面也深深地感动了我。当桑桑病重时,桑乔不辞辛苦地奔波求医,尽管结果是无法治愈。为了孩子,他付出了一切,无论是心力还是财力。
阅读《草房子》,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母亲,她时而严厉,时而慈祥。
有一次,我在写作文,因为一边玩耍一边写,所以进度缓慢。一个小时只写了一页。妈妈愤怒地责备我:“快过来,让我看看你这一个小时的成果。”我战战兢兢地递上我的作文,等待妈妈的评价。
“很好!”妈妈脸上没有表情,“但你写得实在太差劲了,下午你要重新写。”我后悔莫及。
然而,有时候,妈妈又会温柔可亲。记得那次我参加二胡考级,我紧张得手心出汗。妈妈也同样焦虑,但她不断地安慰我:“这只是小考试,你一定能通过,不要担心。”在她的鼓励下,我成功地完成了考试。
我们在爱中成长,在爱中歌唱,在爱中嬉戏……爱如繁星般闪耀,照亮我们成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