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养成主动帮助有困难同伴的意识。
2. 初步了解摔伤、高处取物、自己接水喝时的应对方法。
3. 培养帮助同伴、保护自己的意识。
4. 学会轮流交谈,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 乐于助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重点难点:
理解摔伤、高处取物、自己接水喝时的应对方法。
活动准备:
情境图片
情境短故事
情境表演道具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三个遇到困难的孩子》引题
1. 边看图边讲述故事,介绍三个遇到困难的小朋友:摔倒受伤的小蓝帽、够不着玩具的小绿衣、口渴想喝水的小辫子姑娘。
2. 引导幼儿回顾故事,了解三位小朋友遇到的困难。
二、分析理解故事
1. 图一:小蓝帽摔倒受伤
- 提问:小蓝帽遇到了什么困难?
- 引导幼儿提出帮助小蓝帽的办法。
- 情景表演:帮助小蓝帽处理伤口。
2. 图二:小绿衣高处取物
- 提问:小绿衣遇到了什么困难?
-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变高取物,强调安全。
- 情景表演:使用凳子取物,注意大人保护。
3. 图三:小辫子姑娘想接水喝
- 提问:小辫子姑娘遇到了什么困难?
- 引导幼儿识别冷热水龙头,强调烫伤危险。
- 情景表演:请老师帮忙接热水。
三、活动小结
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寻求帮助。
帮助同伴时,要保护自己,有危险时请大人帮忙。
保护自己和帮助他人,都是很重要的事。
四、延伸任务
在幼儿园看故事图片,讨论小朋友解决困难的办法。
回家请父母分享帮助别人的故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采用讨论、表演等形式,激发了幼儿的积极参与。幼儿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将继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自我保护意识。
小百科:
“帮助”是指为了减轻他人的负担,自愿付出努力协助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
小班社会谁来帮帮我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具有同伴有困难要主动想办法帮助的意识。
2、简单了解摔伤、高处取物、自己接水喝时怎样解决问题。
3、粗浅懂得帮助同伴、保护自己。
重点、难点:
简单了解摔伤、高处取物、自己接水喝时怎样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情境图片、根据情境创编短故事、情境表演用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三个遇到困难的孩子》,引题。
1、边看图边讲述:“蓝帽子”喜欢运动,又一次因为鞋带松了,不小心摔倒了,膝盖受伤了,他大声问:谁来帮帮我呀?“绿衣服”喜欢玩玩具,他看见柜子上放着一个地球仪,想要仔细看一看,可是柜子有点高够不着,他大声问:谁来帮帮我呀?“小辫子”姑娘第一天上幼儿园,口渴了想喝水,可是饮水机有蓝*和红*两个接水龙头,她不知道怎么办,大声问:谁来帮帮我呀?
2、引导幼儿回顾:故事里三个小朋友遇到了什么事?他们的困难是什么?(看图引导,个别讲述,大家倾听)
二、分析、理解故事
1、看图一:“蓝帽子”摔倒受伤。问:这个时候,我们该怎样帮助他呢?
(1)引导幼儿表达自己想到的办法。
(2)引导幼儿根据想到的办法进行简单的情景表演。
2、看图二:“绿衣服“高处取物。问:个子矮取不到想要的东西怎么办?
(1)引导幼儿说说怎样变高;知道自己借助凳子变高拿东西时要有大人在旁边保护才行。
(2)引导进行简单的情景表演。
3、看图三:“小辫子”姑娘想接水喝。问:喝热水应该使用哪个龙头?万一水很烫怎么办?
(1)引导幼儿说出:小班小朋友饮水机上喝水,要主动请老师帮忙,不能自己拧开水龙头,会烫伤。
(2)引导进行简单的情景表演。
三、活动小结
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告诉别人;身边的小伙伴遇到困难了要想办法帮助他,但是有危险的事情要请大人帮忙才行,小朋友们要知道保护自己。
四、延伸任务
1、在幼儿园看故事情境图,讲讲小朋友想到的解决困难的办法。
2、回家请父母讲讲帮助别人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你帮我来我帮你》3
一、活动目标: (一) 引导幼儿学习关心身边的人。 (二) 感受互帮互助,体验助人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准备《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故事。
三、活动过程: (一) 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 师生共同讨论:
教师引导: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
教师引导:当你遇到困难时,谁帮助了你?你因得到帮助而感到高兴吗?
教师引导:你有过帮助别人的经历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情如何? (三) 引导幼儿表演互相帮助的场景。 教师提问:你们能演绎一下互相帮助的情景吗? (四) 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相关*作内容。 教师引导: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你们能像他们一样做吗? 通过使用彩*贴纸中的小红花,引导幼儿学习判断对错。 (五) 教师小结: 只有乐于关心、帮助他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拥有更多的朋友。这样,我们的周围才会充满爱。
四、活动建议: 鼓励幼儿运用绘画等多种方式表现幼儿之间的互相帮助。
活动资料: 《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故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