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又是一年清明到,我和家人一起回老家给外婆扫墓。外婆是前几年因病逝去的,我们一家人悲痛欲绝。叶落归根,外婆去世后,被安葬在老家邻近长江的一座偏僻而美丽的山上。出发之前,外公和妈妈便准备好供品,香烛,纸钱,鞭*等。来到外婆的坟前,一年没来,坟前长满了野草。我们一起把野草拔掉,外公张罗着布置供品摆放,把香烛点燃后分别插在坟前,我和妈妈一起烧纸钱,爸爸则拆开鞭*放在坟边地上摆好。外公对着坟喊着外婆的名字:“**,我带着孩子们来看你了,你要保佑他们工作顺利,保佑孙子身体健康,考试考百分。”一阵沉默,“哎,你走得太早了,还没享到福哟……”外公说着说着,声音哽咽起来。爸爸妈妈连忙安慰外公,领着我一起给外婆叩头祭拜。墓碑上的照片已经有些褪*,但外婆的音容笑貌却仿佛仍在眼前。我喃喃道:“外婆,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来看你的!”等我们拜完后,爸爸点燃鞭*,妈妈捂着我的耳朵把我抱在怀里,鞭*燃烧的*灰随风飘起,盘旋在空中许久,许久,仿佛是外婆在向我们招手。突然,我鼻子一*,扑进妈妈怀里,“我想外婆了。”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说“外婆虽然不在了,但是外婆希望我们都健康幸福。”我懂事地点点头。(*作文网原创投稿)走在回家的路上,听外公和妈妈讲着外婆的故事,我不知不觉握住妈妈的手,感受那无尽的温暖。死者已矣,生者长存,学会缅怀,学会珍惜,把握好每一天,好好爱自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想,这就是清明节给我的最大感触吧。
清明节作文600字左右2
一把推开教室门,仿佛拔掉沸水壶的气门,满室喧嚣扑面而来,我的脚步顿了一下,然后便迈进了教室。静静地放下书包,环视了一下教室,在同学们的脸上,看到了喜悦、看到了憧憬、看到了放松……我疑惑了,抬头看了看中考倒计时:距中考只余74天。我不懂:如此紧张的冲刺阶段,什么事能让他们如此兴奋,一扫往日的疲惫与*霾。正思考中,*便传入耳中:“……清明……放假……”我恍然大悟:“是啊,紧张的初三,放假之于我们,是如此的奢侈而激动人心。”我的心里也是一片欢欣,但随之就被一抹沉重压下。然后陷入了的深深地思考……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这是我们的传统,这是我们的节日。
今又清明,却仿佛变成了我们的假日。
父母背井离乡,带着我们异地奔波,清明节便变的可有可无起来,只知道它是一个节日,在这一天应祭奠死去的亲人。当几年前,清明节被定为法定节假日时,对学生来说,它好像又多了一重身份:可以放松身心的假日。
放学时,老师的一声“明天休息一天!”令同学们欢心鼓舞,怀着期待的心情,迈着轻快地步伐走出了校门。而我却有一丝茫然:今又清明,家在远方,让我去祭奠谁?呵!十几年的记忆里,仅儿时在老家随着姥姥度过一次清明。仔细回忆时,记忆却模糊了,只记得那时姥姥骑着单车,带着酒、冷食、冥币,穿过一片片荒田,去那坟头跪拜我不知是谁的亲戚。姥姥伏在地上,莫名地哭泣,冥币大把大把的烧,眼泪大把大把的流,仿佛要浇灭那窜起的火苗。空旷的地方,凉风袭来,荒坟上的招魂幡便沙拉沙拉地响。我那时心中害怕,便也跟着哭,后来便昏昏沉沉的回家了……
而现在,却连个拜祭的亲人都没有,心里空落落的,有点无奈,有点悲伤,亦有点释然:那时太小,不懂悲伤;现在长大,懂亦不懂,却没了悲伤的机会。
清明这天,我走在路上,却无法体会古人“清明雨纷,行人断魂”的悲戚。我看见很多人跪在公路边,高楼前,公园里,广场上……默默地烧着纸币,大多数人仅能在这样的地方为逝去亲人摆一些冷食,然后跪拜。我感到一抹深沉的悲哀,清明时“拜无可拜之人,跪无可跪之地”是现代人的一种尴尬处境。现在的我们连那令人心怵的坟头都无可跪拜。古人云“入土为安”,无法想象那在地下沉睡的逝者无法安然。当若干年后,他们的子孙后代是否仍能找到他们这“大隐隐于市”的沉睡之地?我的心头仿佛布满了铅重的*云。风起了,吹走了那灰烬,纷纷扬扬;雨开始下了,淅淅沥沥,浇灭了那火焰,青烟消逝。
清明,清明,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我走在路上,欲——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