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
文章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和注释2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注释:
1.纶巾:以青丝做成的头巾
2.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3.遥想:远想。
4.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嫁给了周瑜为妻。
5.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6.樯橹:船上的桅杆和橹。这里代指曹*的水*战船。强大的敌人,又作强虏狂虏。
7.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8.华发:花白的头发。
9.尊:通樽,酒杯。
10.大江:长江。
11.淘:冲洗。
12.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13.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14.雪:比喻浪花。
15.穿空:*天空,又作崩云。
16.英发:英俊勃发。
念奴娇3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已凋谢,匆匆跨过清明时节。东风恣意吹袭旅人梦,寒气透过云屏,枕上心怯难安。曲岸间,我举杯持觞,马儿系于垂杨之下,此地曾别离。楼空寂寞,旧游如飞燕,只留余音悠扬。
闻说绮陌东头,行人曾窥见,帘底弯月如丝。旧恨未能随春江尽流,新恨云山千叠又添。预感明朝,再次相见,镜中花难以折断。也应在惊讶中询问,这段时间,是否已添白发几缕?
【赏析】 这首词写于淳熙五年春,辛弃疾赴临安途经东流村时作。他通过描绘旅途的凄寂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往日恋情的深深思念。上片点明了季节和旅途的凄寂,通过描述东风欺客梦的画面,增强了寂寞的氛围。对曲岸持觞、马儿垂杨的描绘,使得别离的情景更加深刻。
下片则通过“闻道”引出了传闻中女子的身份,以及对旧日怀念和今日怅恨的交替表达。在描绘旧恨和新恨的同时,预感着明朝的重逢,通过“镜里花难折”巧妙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不可逆转的变化。整首词通过巧妙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辛词婉约而沉郁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