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我就仰慕芭蕾舞者:穿上舞裙和舞鞋,将头发高高盘起,舒展双臂,踮起脚尖,舞鞋在台上左右转动,舞裙在灯前上下摆动,那一刻,她就是圣洁的公主,能聚集所有的目光……当我看见芭蕾舞者那姿态优美的舞步,我就想我也要成为一名脚尖上的舞者。
芭蕾,一举一动,每个舞姿造型,每个动作的过程都要美。芭蕾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它既像时间艺术——音乐那样受时间的制约,又像空间艺术——雕塑那样占有一定的空间。同时它又是一种视觉艺术,有很强的观赏*。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芭蕾是一门对美要求最高的艺术,也是人类迄今所创造的最美的艺术。要在最美的艺术中达到比较高的境界当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芭蕾也是一门非常残酷的艺术。人们一般都认为跳舞很开心,蹦蹦跳跳,轻松快活,实际却不然。
随着音乐,那踏节的盘和鼓已经摆好,舞人从容而舞,形舒意广。她的心遨游在无垠的太空,自由地远思长想。开始的动作,像是俯身,又像是仰望;像是来、又像是往。是那样的雍容不迫,又是那么不已的惆怅,实难用语言来形象。接着舞下去,像是飞翔,又像步行;像是辣立,又像斜倾。不经意的动作也决不失法度,手眼身法都应着鼓声。纤细的罗衣从风飘舞,缭绕的长袖左右交横。络绎不绝的姿态飞舞散开,曲折的身段手脚合并。
轻步曼舞像燕子伏巢、疾飞高翔像鹊鸟夜惊。美丽的舞姿闲婉柔靡,机敏的迅飞体轻如风。她的妙态绝伦,她的素质玉洁*清。修仪容*行以显其心志,独自驰思于杳远幽冥。志在高山表现峨峨之势,意在流水舞出荡荡之情。芭蕾是流动的音乐,是凝固的雕塑,是肢体的奇迹,是极致的美……芭蕾是梦,是幻想,是最美感情宣泄,是精神的升华,是心灵的飞翔……
舞人从容而舞,形舒意广。她的心遨游在无垠的太空,自由地远思长想。开始的动作,像是俯身,又像是仰望;像是来、又像是往。是那样的雍容不迫,又是那么不已的惆怅,实难用语言来形象。接着舞下去,像是飞翔,又像步行;像是辣立,又像斜倾。不经意的动作也决不失法度,手眼身法都应着鼓声。纤细的罗衣从风飘舞,缭绕的长袖左右交横。络绎不绝的姿态飞舞散开,曲折的身段手脚合并。
那段现代芭蕾至今仍流转于心的眼眸。她卧于地面,亦如冬眠的蝴蝶,慢慢苏醒。起身,柔韧的肢体均匀伸展,轻柔如纱。渐进,芭蕾跳动出音乐的脉搏,seminova单脚支立,构成华美曲线的舞姿,身体伸展于最大的上拔圆圈。高潮浮现,轻跃当空,如蝶般迎风展翅。落地,一干净利落支撑动作,衔接连贯,修长的身形印刻在记忆的年轮上,她的舞就象空中滑翔的蝶,又如水中的水滴,纤尘不染,清澈明丽。
第一次在现场欣赏到芭蕾舞,看到两位芭蕾舞演员出场有点激动,没想到他们出场的方式如此特别,在天鹅湖中那位漂亮的阿姨把小天鹅演的像真的一样,特别是脚尖,垫起来跳上跳下,脚尖落地在地板时候还有彭彭的响声,走路也是像天鹅一样,斜着脚步走,真是活生生的一只美丽,高傲的天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一定花了好多心血了。
我喜爱这脚尖上的流光溢彩、浪漫动人,有着无穷的音乐和肢体舞蹈语言的古典芭蕾舞蹈,尤其是俄罗斯年青的女芭蕾舞蹈家巴甫洛娃演出的由柴可夫斯基作曲,伊万诺夫导演的芭蕾舞剧《天鹅舞》。以前,年少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芭蕾舞,后来看了前苏联的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里的一段古典优美的芭蕾舞《天鹅舞》的片段,才被这脚尖上优美的舞姿所吸引,被这悦耳动听的音乐所打动。就是这么一小段电影中四小天鹅舞的片段,竟然让当时的观众目瞪口呆。可见其多么具有艺术的魅力啊!
那蹁跹轻盈轻快的舞姿,加上名家大师所作曲的优美悦耳动听的乐曲伴奏的旋律,使得芭蕾舞特有的脚尖舞姿形体,更加拔高修美了舞者的身段。主角紧身艳丽的舞蹈服装,更加刻画凸出人体曲线的优美感。一连串的挥动双臂,优美旋转的舞姿,空中*跳劈叉,把女演员身着的薄如蝉翼的短裙,绽放的如花似锦般秀美轻盈,显示出青春的热烈和洋溢着青春的美感。把男女外在的形体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柔韧的肢体语言,如梦似幻地浪漫经典的古典主义爱情主题,尽情地挥洒演绎着舞剧中的人物传奇*彩的动人曲折的爱情故事和无标题的音乐自然魅力相*,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和张力,突出了美的高雅的音乐自然节律情*和人物的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红*娘子*芭蕾舞剧2
现代舞(Contemporary)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其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真实的现代社会生活,最鲜明的特点是借助舞蹈艺术来反映现代西方社会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特征,故称为现代舞。匈牙利人鲁道夫·拉班系统地为现代舞派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训练体系。他创造了一种被称为自然法则的训练方法,将人体动作的构成归纳为“砍、压、冲、扭、滑动、闪烁、点打、飘浮”八大要素,并认为正确地处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能组成各种动作。至今,“拉班舞谱”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舞谱之一。
一、地面上的脊椎练习
首先,人平躺在地面,以颈椎和尾椎作为两个撑点,尝试使中间所有的椎关节与地面全面接触。人在自然状态下,脊椎呈S型。当有意识地把脊椎放平时,人的身体会自然舒展并拉长,椎关节之间的距离也会增大。保持此状态一定时间后,骨关节会变得非常松弛灵活,有助于增加动作的活动范围和灵敏程度。
其次,在保持此状态的情况下,将头转向一侧,同时将同一侧的胯关节和膝盖向相反方向伸展。此时脊椎呈现“麻花”状,颈椎和尾椎仍然是撑点。加大两个相反方向的伸展作用力,将椎关节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拉到最大限度。这种练习有利于动作的舒展放松,也是很好的训练准备活动。可以进行相反方向的训练。
再次,进行脊椎在地面上的旋转练习。同样保持平躺地面的状态,将各椎关节之间的距离拉到最大。一侧脚向相反方向斜下方45度角延伸,带动膝关节通过尾椎向上一节一节旋转。注意每个关节的动力都来自上一个关节的旋转带动。通过这种方式慢慢旋转到脊椎的最上端,使身体变成面朝下的状态。此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脊椎运动的动力点,明白脊椎如何通过运动产生动作。
地面上对脊椎的训练还有其他多种形式,主要以放松、延伸、拉长等为目的,为直立运动做好准备。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增强动作的灵活*和舒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身体,关注动作的运动方式,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直立的脊椎训练主要通过重量的带动使脊椎产生变化。人垂直站立,两脚分开,脚尖朝前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朝下,头部放松到颈椎位置。颈椎作为此动作的重量起始点,头的自然重量慢慢带动颈椎第一关节向下移动。人保持放松状态,所有动力完全来自于头的重量。依此类推至尾椎,此时上半身完全与下肢折叠。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外力控制身体,尽可能地保持放松状态。这时脊椎在不需要用力的情况下被重力和地心引力拉长。在行进的过程中注意感受关节的牵引和被牵引的关系。每个关节都是通过上一个关节的重力带动进行移动。在进行相反的训练时,从尾椎开始带动,一节一节往上类推。没到的关节保持放松状态,直到到达时再做相应的反应,直到脊椎最上面的一节颈椎。这个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由自然力带动的脊椎变化,使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在自己的身体上,而不是只有外力才能产生动作变化。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节奏、速度、空间等因素的变化进行更复杂的训练。
二、综合*的脊椎练习
所谓综合*的脊椎练习是指在运动中脊椎产生的变化。如前所述,所有的舞蹈动作都离不开脊椎的运动,而脊椎的训练也是舞蹈训练中最具挑战*的核心部分。在进行动作时,脊椎会根据动作的走向、动作的幅度、发力点等因素产生不同的变化。作为人体最大的支柱,脊椎的运动空间相对受限,这就需要在动作中不断探索最大的运动范围。
芭蕾舞通常要求上半身垂直挺拔,时刻保持脊椎的伸展和拉长。所有上半身与下半身的动作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与此不同,现代舞的训练并不要求学生时刻保持身体的收紧,而是注重在一个松弛的状态下进行训练。现代舞的训练组合也更为多样,对脊椎的要求并不像芭蕾舞那样高。然而,对脊椎的单独训练仍然需要极高的重视。在完成动作时,学生需要时刻注意脊椎的运动走向和在动作中产生的变化,尽可能地利用脊椎完成各种舞蹈动作。
此外,脊椎在舞蹈训练中是一个容易受伤的部位,特别是腰部在训练中使用较为频繁。由于舞蹈动作的幅度大、强度高、运动量超负荷,尤其是在现代舞的训练中,需要更高的灵活*和技术*,这常常使脊椎产生关节或肌肉的损伤。因此,在训练中需要更加科学地进行训练,加强对脊椎的保护,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科学地对脊椎进行训练在现代舞课堂中至关重要。脊椎是一个在运动中容易被忽略但又非常关键的部位,需要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关注脊椎在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脊椎的变化,从而使现代舞的训练更加科学和完善。
芭蕾舞怎样训练3
芭蕾舞,欧洲古典舞蹈,源自法语ballet音译而来。那么,芭蕾舞的训练是如何进行的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芭蕾舞的最新舞蹈要求可以总结为开、绷、直、立、轻、准、稳、美八个关键点。具体来说:
“开”指的是舞者肩、胸、跨、膝、踝等五大关节左右对称地外开,尤其要求两脚向外180度展开,以最大程度延长舞者的肢体线条,扩大舞蹈动作的运动范围,增强表现力,并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灵活*。
美国著名舞蹈评论家珍妮·科恩指出:“芭蕾的古典风格以脚的五个位置为基础。这五个位置的外开表现出贵族气派,在舞台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出张扬和炫耀。”贵族气度不仅是芭蕾的历史体现,也是审美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使身体达到非职业舞者所不能的境界,实现身体理想化和职业化。
“绷”指舞者踝部脚背的绷直,是古典芭蕾审美的根本标准之一。通过Battementtendu的练习和各种跳跃过程中下肢的收紧,使身体线条延长,展现出芭蕾的线条美。
“直”是指主力腿和动力腿的膝盖伸直,后背垂直,即将全身肌肉拉长,使舞姿达到舒展、长线条完美的视觉造型。古典芭蕾运动路线多呈直线形,与西方思维方式一致,与*“圆、曲线”的审美标准有所不同。
“立”是指身体直立、挺拔,并将身体重心准确放置在两腿或一条腿的重心上,展现出傲然挺立和气宇轩昂的宫殿似的占有感。这体现了古典芭蕾的皇家贵族风格,要求演员收腹、挺胸、重心上提,使舞姿准确完成。
“轻”指舞者动作轻盈、自如,如跳跃动作时加强身体控制,使动作看起来轻松、自然。优秀的芭蕾舞者能够在疲劳时仍能控制身体和气息,展现出优美、轻盈的舞姿,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
“准”是指准确完成每个动作和舞姿的规格要求,使动作运动路线和位置准确无误。在古典芭蕾中,即使是技术*很强的动作也要表现得准确无误,否则将失去光彩。
“稳”是指动作要稳健、扎实,如双人舞中的托举技巧需要男女演员默契配合,保持稳定*。在旋转动作中要保持良好的稳定*,结束时准确地停在一个点上,结合音乐渲染,展现出艺术表现力。
“美”是芭蕾舞的核心,需要一举一动都有美感,如“流动的音乐、活动的雕塑”。编导家通过发现美,运用美的舞蹈形式反映美的生活,观众通过对舞蹈美的感知进行想象创造,引起情感共鸣。
通过以上训练要求,芭蕾舞者能够达到高度的艺术境界,展现出优雅、美丽的舞姿,为观众带来视觉和情感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