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爷爷和小树》。谁来读第一段?记住要注意“爷”的轻声。让我们一起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在《爷爷和小树》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仔细听,竖起耳朵。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请把它圈出来,遇到难读的句子就读几遍。
三、趣味识字
这些词语你们能读出来吗?请指名读出来,我们一起开火车分组读。
同学们真聪明!小树的故事也被你们吸引住了。现在让我们来互相指名读,坐在一起的同桌互相读一读。
让我们来记住这些字的形状:可以通过联想、组词或者看图猜字的方式。还有,要认识每个字的偏旁部首。
让我们再次开火车,检查一下生字的读音。
四、分段指导,读懂课文
谁能读一下第一段?你读完了能理解它讲了什么吗?
(1) 你家门口有什么?(出示:我家门口有——)
(2) 每天小树守在我家门口,就像我的好朋友一样。每天看到小树,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能把你的高兴表达出来吗?请生动地读出来,让我们一起挑起嘴角来读吧,齐读。
(3) 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树?
(4) 你也可以用“有”来造一个句子吗?让你的同桌听一听,一起检查2到3个。
第二段
(1) 不知不觉冬天到了。(出示图片及模拟风声)北风呼呼地刮,听着这呼呼的风声,小树小树,你感觉怎么样?(冷)你想说些什么?
(2) 正在小树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谁来了?大家看,他在做什么?怎么做的?请看图描述。
这件“暖和的衣裳”是什么?(指的是包裹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者草席)当你穿上暖和的衣裳就不会冷了,你会感到多高兴啊。当他想到未来可以为人们做很多事情时,更是高兴了。齐读这些句子,男生读,女生读,一起来齐读。
爷爷和小树的教案设计2
一、激趣,揭题。
1、请学生读准"爷爷"。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2、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
3、出示"爷爷"、"爸爸",引导学生观察。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这些经验,在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导入到课文的阅读,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2、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3、学生齐读课文
1、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
2、学生练读。
3、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
4、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猜字游戏:(1)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看图猜字。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
2、教师范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
2、教师随机点击生字
4、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5、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
听读识字法是一种以无意记忆为主的识字方法,力求学生与生字的反复多次见面,来达到识记生字的目的。本教学板块的设计,力求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的结合,以此促进识记效果。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学生自己练习读。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3、指名读。4、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5、再读课文第一段。6、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7、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8、说说句子的意思。
9、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10、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
11、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12、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13、演一演第二段。
1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1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的------?
16、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17、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一)学习第一段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
3、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6、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
7、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
(三)第三段。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在初读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并以此为问题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是本课精读部分的设计主线;在对问题的探究中,以再次想象为基本策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设问、交流的起点,降低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难度,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发展.
四、连读全文、背诵
1、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2、试着*背诵。
3、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4、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小树。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不冷了。 ()到了,小树给爷爷()。爷爷()了。 (2)教师出示图画
依据画面,再次想象,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此基础上的表演活动,把文本内涵又拓展到一个新的层面,即在交往中运用语言的实践。
作业设计包括拓展资源
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板书设计
爷爷和小树
冬天暖和的衣裳
夏天绿*的凉伞
关于爷爷和小树的教案设计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爷爷和小树。谁来读?注意爷的轻声。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谁?(贴图)
二、整体感知
1、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你竖起耳朵仔细听
2、下面小朋友自己读读这个故事,遇到生字宝宝就把它圈出来,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3.说说课文讲了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什么事?板书
三、趣味识字
1.那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指名读,开火车2组
2.小朋友们真聪明,小树也被你们吸引来了(指名读同桌互读)3.记字形:加一加,说话组词看图猜字,偏旁识记4.开火车检查生字。
四、分段指导,读懂课文151、谁能读读第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1)你家门口有什么呢?(出示:我家门口有——)
(2)小树呀天天守在我家门口,就像是我的好朋友。天天看到小树心情怎么样?能读出你的高兴吗?指生读。让我们挑起嘴角一起来读吧。齐读。
(3)请小朋友看看,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树?
(4)——有————。你也能用有说一句话吗?(同桌互相听,检查2.3个)
2、第二自然段
(1)不知不觉冬天到了。(出示:图片及风声)北风呼呼地刮,听着这呼呼的风声,小树小树你感觉怎样?(冷)你想说些什么呢?
(2)正在小树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谁来了,大家看,他在做什么?怎么做的?看图说话。
这“暖和的衣裳”是什么呀?(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者草席)当你穿上暖和的衣服不冷了,多高兴啊,当他想到以后可为人们做很多事,更高兴了,齐读句子。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爷爷和小树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关于爷爷和小树教案设计4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发展。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四、五”
2、朗读课文比赛。
(二)、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组:暖和的衣裳、绿*的小伞、漂亮的衣服、雪白的云朵。指名读,并用这些词组练习说话。
(2)出示“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语,完成词语搭配。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暖和的()。问:还有什么是暖和的?
四人小组补充完成“绿*的()。漂亮的()。雪白的()”
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组练习说话。
(3)扩展练习。
完成词语搭配:清清的高大的
弯弯的可爱的
四人小组练说“什么样的什么”形式的词组。
四人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课本剧,在全班表演。
3、开展“小记者采访“的活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挑选几名“小记者“在班中自由采访,教师巡视点拨。
挑选几对在班中展示采访过程,引导学生评价。
(三)、练习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各两个。
—()人—()
—()父—()
—()
2、写出反义词。
冷—()关(guan)—()
3、组词。
爷()棵()穿()
爸()课()窗()
五、作业布置:练习说话:人与自然。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爷爷和小树-教案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父字头、立*旁、两点水、单人旁、四点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4、学习读书的方法:学会怎样提问。
5、培养认真读书、思考、提出问题的习惯。
3、6、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改进自己。
7、激发学生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板书:小树,(指名读)谁知道小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板书:爷爷,教学“爷爷”,板书,“和”
3.那么,我们该怎样对待小树呢?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爷爷和小树的故事,看谁听懂得最多?
●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4.反馈:你都听懂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教学部分生字。
6.及时鼓励:小朋友可真不简单,听了一次就听懂了那么多,如果自己再去读读,那就会知道得更多了。
7.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自由读,同桌互读互帮)
8.检查个别生是否读正确。(一段一段地检查,并且随机教学生字。)
9.认识自然段,并且动笔标一标。
关于《爷爷和小树》教案设计6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暖和的衣裳”、“绿*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
《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1、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⑵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⑶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⑷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2、自主识字:
⑴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⑵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⑶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⑷找朋友游戏:
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⑸猜字游戏:
①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②看图猜字:
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爷爷和小树》的教案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フ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暖和的衣裳、绿*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1、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⑵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⑶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⑷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2、自主识字。
⑴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⑵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⑶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⑷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⑸猜字游戏:
①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②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学习第一段
⑴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⑵学生自己练习读。
⑶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⑷指名读。
⑸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⑹再读课文第一段。
2、学习课文第二段。
⑴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⑵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⑶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⑷板书:穿衣,不冷。
⑸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⑹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⑺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
⑻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⑼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⑽演一演第二段。
《爷爷和小树》的教学教案设计小学语文8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暖和的衣裳、绿*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2、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3、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4、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猜字游戏:
(1)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2)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一)学习第一段
1、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2、学生自己练习读。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4、指名读。
5、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6、再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2、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7、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9、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10、演一演第二段。
(三)第三段。
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的------?
6、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7、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四、连读全文、背诵。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小树。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不冷了。
()到了,小树给爷爷()。爷爷()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学唱童谣。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六、拓展说话: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七、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学生打开书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在书上田字格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
4.让学生提出难写的字。(不、四)
(1)教师指导书写不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中的不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撇变绿*。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竖变橘黄*。点击鼠标,闪2下。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撇和点变绿*,点击鼠标,闪2下。
③学生说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展示学生书写的不字,进行评改。
(2)教师指导书写四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的四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四的第一笔在竖中线的左边,行笔向下略向右倾斜。电脑竖变成红*。
第四笔是竖弯,教师问:这是什么笔画,教学新笔画。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电脑:竖弯变成绿*,闪2下。?
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书写
⑤同桌同学互评并修改。
⑥展示书写优秀的字,共同欣赏。
5.同样指导写好五字。
6、将书上田格中不、开、四、五4个字各写一遍。
八、巩固练习
1、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2、后练习3,读一读,说一说。
3、唱一唱《小松树》
九、课外延伸:
1、演一演《爷爷和小树》
2、读一读:树1
树是一座吹不倒的凉亭,农夫们累了,
就会跑到他那里休息,他从未嫌弃过谁。
树2
树有很多手他想捉天上的云
他想捉天上的星星树的头发很多
不怕动物的袭击却怕暴风雨的来临
关于爷爷和小树的教学教案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父字头、立*旁、两点水、单人旁、四点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4、学习读书的方法:学会怎样提问。
5、培养认真读书、思考、提出问题的习惯。
3、6、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改进自己。
7、激发学生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板书:小树,(指名读)谁知道小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板书:爷爷,教学“爷爷”,板书,“和”
3.那么,我们该怎样对待小树呢?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爷爷和小树的故事,看谁听懂得最多?
●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4.反馈:你都听懂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教学部分生字。
6.及时鼓励:小朋友可真不简单,听了一次就听懂了那么多,如果自己再去读读,那就会知道得更多了。
7.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自由读,同桌互读互帮)
8.检查个别生是否读正确。(一段一段地检查,并且随机教学生字。)
9.认识自然段,并且动笔标一标。
第二课时
●学习课文。
第一、二段:
1、指名个别生读,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地方不懂?
2、疑:估计有:
(1)为什么要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服?
(2)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
(3)为什么小树就不冷了?(鼓励孩子不懂就问,并及时表扬会提问的孩子)
3、提了这么多问题,该怎么办呢?对了应该自己想办法去解决,真正不懂的,再去请教老师。
4、小组讨论,老师积极参与
5、反馈交流。
6、感情朗读指导并达到会背诵。
第三段:
1.第二段的学习非常棒,第三段的学习就交给你们自己了,好吗?你们也先在小小组里读通课文,然后有哪些问题提出来,看看伙伴能不能帮你解决?
2.自由学习讨论,
3.交流反馈:说一说你刚才是怎么提出问题,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4.朗读指导。
●总结
●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