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困境:难以培养企业管理人才
一位电子企业董事长向我倾诉:虽然每年都聘请资深讲师为干部员工进行培训,但三年下来,却找不到一位具备副总经理能力的人选。企业亟需上市,却苦于缺乏管理人才。
另一家家具企业老板十分重视员工培训,聘请中山大学教授讲授,还成立了自己的商业学校,固定时间组织学习。然而,至今连一名能够编写内部流程的人员都找不到,更遑论了解部门职责。
我曾受邀为一家集团企业干部开设管理基础培训。课堂效果评分普遍在96分以上,但在随后的半开卷考试中,及格率却不到一半。讲授的内容无人实际应用,其他案例也不胜枚举。
培训无效的原因:缺乏改变动力
为何学员在课堂上踊跃回应,课后却置若罔闻?为何他们被课程感动激励,却难以在工作中付诸行动?为何众多管理者渴望升迁,却不愿自我提升?这些因素导致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徒劳无功。
从人*角度分析,人们普遍排斥改变,也不愿意主动改变自己。面临机遇和鼓励时,往往豪言壮语,但最终难以为继。缺乏成长意识和成功欲望,更缺乏强烈的外在刺激。除非经历刻骨铭心的挫折或激励,否则难以真正接纳改变。
企业困境:安逸环境抑制自我提升
上述三家企业均规模可观,处于成熟期,薪资福利处于行业中上水平。在这种环境下,员工无需付出额外努力,便能获得丰厚的报酬,足以安逸度日。久而久之,自然难以激发热情和自我提升的动力。即使失去工作,也不必过于担忧,于是很多人一次次将自己的改变计划搁置。
解决方案:危机管理激发内部潜力
对于企业而言,与其长期进行无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不如反向思考,实施“危机管理”来激发内部潜力。通过机制变革,唤醒员工的危机意识、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推动脱胎换骨般的改变和提升。(姚绍龙)
人力资源计划书2
人事主管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 深入了解公司情况 我将重点掌握公司的愿景、发展战略、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主营业务、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等信息。获取信息的方法包括:
在人力资源部经理的批准下,调阅文件档案室关于公司愿景、发展战略、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及主营业务等的相关文件。
在得到人力资源部经理同意的前提下,查阅企业内刊及近期的内刊文章,以进一步了解公司的愿景和战略。
参加新员工入职培训,初步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
向老员工请教,通过交流获取公司发展背景和历程的信息。
(二) 深入理解工作职责 在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后,我将明确人事主管在公司职位序列中的定位。
(三) 确定工作定位及目标 基于对公司愿景和发展战略的理解,以及对职责的认识,我将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位,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和重点。
(四) 开展具体业务
在人力资源部经理同意后,领取人事主管职位说明书和前任的交接清单,以熟悉日常工作和了解前任已完成和未完成的工作计划。
针对人事主管工作范围内发现的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并针对最重要的事项拟定提案,与人力资源部经理沟通。
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方案,包括目标、参与人员、分工、时间表及评估标准。
和人力资源部经理讨论提案及计划方案,并征求其意见,获得某一方案的批准。
召开下属会议,明确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及在计划中的角*和时间表,共同推动实施。
根据评估标准对实施成果进行评估,并上报评估报告给人力资源部经理。
开展下一个工作计划。
注意,在实施这些计划的同时,确保日常工作正常进行。
按照工作进度审阅下属工作计划,报告人力资源部经理,听取指导意见。
(六) 加强沟通 人力资源工作属于服务支援*工作,需要与上级、其他部门及员工进行充分沟通:
与上级领导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其对工作的看法,尽量减少错误。
和下属及中基层员工交流,了解他们对公司的看法,鼓励提出意见与建议。
让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3
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一个时髦且广泛接受的术语。原先的人事部门纷纷改名为人力资源部门。如今,当你去应聘时,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并不是高高在上地审视你,而是表现得非常谦和和尊重。他们甚至可能会倒杯水给你,为整个面试过程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即便你的求职被拒绝,你也可能会收到一封告知信。这封信通常会首先感谢你对公司的信任,然后给予你一些正面的评价,最后以一些“由于名额有限”之类的解释来结束,并表示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够与你合作。虽然我们几乎不能指望对方真的会再来找我们合作,但这种态度让我们感到非常舒适。因此,我们终于感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人才”,而不再是被随意挑选的砖头。我们已经成为公司视为重要且急需的“资源”。
然而,仅仅将人力视为资源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将人力转化为资本,使其成为企业的财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尽管资源和资本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在本质上存在着巨大的区别。首先,资源是未经开发的形成物,而资本经过精心的开发和策划,成为企业盈利的基础。其次,资源和资本在使用上考虑的角度完全不同。在追求资源时,人们渴望最好的,希望有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以及能力更强的人才。然而,在看待资本时,人们更多地关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关心成本,考虑企业的利润。
此外,人们对待资源和资本的心态也有所不同。当提到资源时,人们更多地寻求和拥有;而提到资本时,人们更多地考虑如何使其增值生利。资源是未经开发的潜力,而资本则是已经开发并利用了的资源。
由于上述区别,将人力视为资源和将其视为资本有着很大的差别。在人才招募上,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更注重挖掘和培养员工的潜力,将他们视为可以发展和增值的资产,而不仅仅是满足当前需求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