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妈妈的爱

教学目标:

《妈妈的爱》活动方案设计

1、在观察、欣赏、学唱等艺术活动中,感受并学习摇篮曲,了解摇篮曲的基本特点和演唱要求。

2、在艺术理论活动中体验妈妈的爱并表达和传递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摇篮曲的基本特点和演唱要求。

2、体验妈妈的爱并初步学会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准备:

音乐、图片、红蓝卡纸。

设计理念: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学习重在参与、体验。参与、体验是训练学生通过创作灵感的大门。因而,本课的设计主要以"情"的渲染和体验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并在学习和活动中体验情感。首先,从"妈妈的爱"中让学生讲述妈妈对自己的爱,再从"妈妈的歌"中充分感受母爱的温馨与幸福,最后在"我爱妈妈"的理论活动中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学

律动进教室

二、妈妈的爱

1、谈话导入

2、聆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3、评一评谁的妈妈最好:让学生介绍妈妈是怎样关心自己的。

(提示:生病、遇到困难等)

三、妈妈的歌

1、(出示图片)图上的妈妈在干什么呢?

2、生讨论回答并模仿妈妈的动作

3、介绍摇篮曲及其特点

4、聆听《小宝宝睡着了》体会摇篮曲的特点,用蓝卡轻轻的跟着音乐摇动

5、学唱歌曲

a、听听歌曲到底唱了什么?

b、分句跟师念歌词

c、有感情的`完整的念歌词

d、轻声哼唱

e、学唱歌词

轻声跟琴唱,比一比谁能最快学会

(有错的地方重点指出并纠正)

f、完整地跟唱

g、表演唱:分角*表演,有扮演妈妈的小朋友唱

四、我爱妈妈

1、妈妈这么爱你,那么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听歌曲《好妈妈》

2、生讨论回答并模仿妈妈做事情

3、情景表演:妈妈辛勤工作一天后回家了,你会怎么做

4、母亲节的献礼:你想对妈妈说句什么话?做一张卡片把自己的话

写在下面送给妈妈.

五、小结

妈妈的爱是最无私的、最巨大的,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一起来

唱一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六、在歌声中走出教室

《妈妈的爱》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够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懂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增强爱护父母、回报父母关爱的意识。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老师小时候非常喜欢听一首歌,每次听到它都会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你们想和我一起分享吗?

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一起欣赏。

听完后,让学生分享感受,说出内心最深刻的体会。

(二)初读课文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圈出生字词,认真读一遍。

展示生词卡片,指名读。

提问学生:读完课文后,你们都了解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发表意见。

板书:

清凉的风冬天的火

遮雨的伞明静的河

“遮”是翘舌音,“病”是后鼻音,“汗”是多音字,在本课中发第四声。

(三)自主学习,深入理解课文

学生认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

圈出涉及的词语或句子,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深化理解。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通过阅读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妈妈为我做的几件事情,展开联想,想象母亲关爱的动人场景。

这是一首诗歌,共4小节。前3小节描述了妈妈在炎热的夏夜为“我”扇扇子、在凉凉的雨天为“我”撑伞、在生病的日子里照顾“我”三个方面,具体描绘了妈妈对“我”的爱。第4小节通过“三八”妇女节“我”为妈妈献花和“我在妈妈的爱里一天天长大”说明懂得了回报母亲。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重点引导分析记以下几个字。

透:内外结构,第六笔是“横折折折钩”。

热:右上是“丸”,不是“九”。

病:内部有“*”,不是“两”。

书写教学。

透:先内后外,第六笔是“横折折折钩”。

摸: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捺”,不要写成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妈妈的爱》。

(二)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在小组内分享。

同学们谈谈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并解释原因。

遇到难题时,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老师巡回指导。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以下几个重点问题:

为什么说“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对比“很热很热”、“湿透”这两个词与“清凉”,体会母亲的辛劳和对我的关爱。

展示图:通过图片理解“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理解“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指读这一部分。

理解词语:很凉很凉遮打。

结合画面讨论“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妈妈的爱”。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理解“妈妈的爱是冬天的火”。

理解“妈妈的爱是明静的河”。

(四)总结全文

联系实际,谈谈妈妈对你的爱。

学生自由发表(生活中、学习上)。

此时,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妈妈,我爱你”。

(五)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放录音,学生齐唱歌曲。

板书设计:

探究(五)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放录音,学生齐唱歌曲。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反思:

学生是否能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是否能够正确、流利、富有感情?

学生是否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并能增强爱护父母、回报父母关爱的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有效交流,解决问题?

全班交流中,学生是否深入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问题?

我爱爸爸妈妈主题活动方案3

【设计思路】

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我感到现在的孩子享受着来自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却很少有孩子关心父母。许多孩子对父母的工作、生活只有一些粗浅的了解,而对于父母工作的意义和辛苦则一无所知。而真正意义的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孩子在接受父母爱的同时,也应该懂得如何去关心父母。

《纲要》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因此,我组织了“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我爱爸爸妈妈”是主题活动“我爱我家”的一个内容。前一个阶段,通过“我的一家”、“爸爸本领大”、“给我的爸爸妈妈画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系列活动,使孩子们对自己的家庭和父母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萌发了幼儿对家庭、对父母的关心热爱的情感。活动“我爱爸爸妈妈”采用了让孩子们采访、记录、观看录象、交流讨论等方法,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自主积极地表达表现。整个活动,我遵循了生活化的教育原则,充分利用了来自家庭的教育资源,为幼儿营造了宽松、自由、亲切、自然的氛围,有效地激起了幼儿尊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情感,促进了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

由于活动是自由、开放的,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对象、自由结伴交流、自由表达表现,因此,极大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和主动*,使幼儿的交往、合作、观察、语言表达等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也使“我爱爸爸妈妈”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活动目标】

1、通过采访、记录、交流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和意义。

2、幼儿能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激发幼儿尊重、关心父母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了解父母与*的工作生活情况,激发幼儿对父母的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

父母生活照录象资料记录用的`纸和笔投影器

【活动过程】

一、讨论交流

1、请小朋友把采访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情况,向好朋友作介绍。

(幼儿自主地交流与记录)

2、请个别幼儿把采访到的情况讲给大家听。

(个别幼儿边解释采访记录边讲述)

二、观看录象

师:原来我们每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在不同的单位里做着不同的事情,想知道更多精彩的内容吗?

1、幼儿观看录象:播放部分家长在不同单位的工作情况。

2、一起说说有关录象中的爸爸妈妈的情况。

(请幼儿本人介绍与补充说明、回答其他幼儿的现场提问。)

3、师: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忙忙碌碌地真辛苦,回到家里又在做些什么呢?我们再一起到***小朋友的家里去看一看。

再次看录象,了解爸爸妈妈在家里所做的一些事。

4、讨论: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情?

三、情感激发

1、提问:大家看了录象,也进行了讨论,你们了解到什么?有什么想法呢?

2、幼儿讨论并讲述

3、师简单小结:你们真懂事,想到了可以为爸爸妈妈做许多事情:为他们敲背、倒茶……向他们讲讲幼儿园里学到的本领;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他们*心、劳累,想出了那么多的好办法,爸爸妈妈一定会很高兴。

4、教师出示幼儿的采访记录,向幼儿介绍各自的采访情况和记录方法:有的在家中采访自己的父母,有的在单位采访其他幼儿的父母,有的通过电话进行采访;记录方式有:文字记录方式、图画记录方式、照片记录方式等等。

四、延伸活动

1、幼儿继续探索、了解采访的内容和记录的方式,让他们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

2、家园互动,以表扬、鼓励的方式带动更多的幼儿关心自己的父母,进一步激发幼儿尊重、关爱父母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