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收益质量的研究文献已经很充分,大多数论述了其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本文则通过对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的综合分析,旨在帮助投资者在阅读上市公司年报时能够迅速初步评估公司收益的质量。
一、现金流量表分析
直接阅读报表:详细阅读现金流量表的各项流入和流出项目,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进行对照验证。通过这一过程,投资者能够了解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及其主要原因。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现金流量表无法提供关于销售规模、销售能力、盈利能力、赊销政策变化等方面的信息。结合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来源,包括以前债权的收回和当期现金销售比例的提高,同时评估收益质量和坏账风险。
例如,在阅读LT公司现金流量表时,发现公司职员平均每月收入仅为144.5元,这与公司一向优异的盈利能力不符合逻辑。在ZGJL公司的中报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中的“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占了合计的43.27%,而“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占了合计的5980%。这些大额数字未经充分披露,需要引起关注。
进行结构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包括量的分析和结构分析,其中结构分析尤为重要。通过结构分析,投资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公司各项活动中现金流量的变动规律、变动趋势以及公司经营周期所处的阶段等情况。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分析,分别包括总体结构和三项(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内部结构分析。投资者可以通过历史比较和同业比较获取更有意义的信息。
利用指标预警:利用现金流量表结合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采用一系列指标如盈利现金比率、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净收益营运指数、现金营运指数、每股现金流量增长率、现金毛利率、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等,来分析和判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例如,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是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有效补充,可以揭示公司收益中的一些潜在问题。
在投资决策时,特别是在特殊行业中,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应该对这些指标进行连续几期的计算,以更准确地评估公司的业绩和现金流状况。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分析以及若干建议2
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在证券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根据去年1243家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尤其关注非标准审计意见及相关事项的披露情况,可以看出,这些公司在执行准则、会计制度以及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准则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分析这一现象,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总体分析
(一)审计意见类型及比例
截至2002年,1243家已披露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有1077家(约占86.64%)收到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而166家(约占13.36%)收到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其中包括102家(占8.21%)收到了带有解释*说明的无保留审计意见,46家(占3.70%)收到了保留意见,18家(占1.37%)收到了无法表示意见。
(二)审计意见类型的年度变化分析
自1998年以来,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公司数量呈上升趋势,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一直在下降。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连续两年保持在15%以下,低于之前几年的平均水平。1998年以来非标准审计意见比例的变化如表1所示。
表1:审计意见类型在年度间的变化情况统计
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加强监管:证券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核力度,确保信息披露的准确*和透明度。
提高公司内部管理水平: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和合规*。
注重会计准则执行:上市公司应严格执行会计准则,避免出现违规行为。
增强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提高审计质量,及时发现并报告财务违规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审计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为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企业资产的质量分析3
【摘要】企业的资产按照其变现能力可以分为活动资产和非活动资产(长期资产)。但是,这种分类并不能进一步揭示资产的质量。为了揭示资产的质量,有必要考虑将资产按照质量进行重新分类和分析。
【关键词】资产质量、账面价值、潜在价值
在探讨资产质量分析方法之前,我们先看一个案例。外国投资者在我国的B市找到了C企业。双方约定,由A和C共同出资500万美元,引进全套生产线,兴建一个合资企业(中方出资150万美元,外方出资350万美元),产品将以某外国品牌全部用于出口。同时,中方投资者为了表示对此项合作的诚意,决定将自己已拥有十余年的生产类似产品(全部用于国内销售)的D企业,无偿送给未来的合资企业。
A方的财务顾问在得知有关情况后认为,必须对D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D企业的财务报表显示:资产总额1亿元,其中,应收账款4000万元,估计回收率50%;负债为1.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0.3亿元。对此,A方的财务顾问认为,D企业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考虑到应收账款50%的回收可能带来的坏账损失2000万元,D企业的净资产实际为-5000万元。这意味着,即使C企业再投资5000万元,其对合资企业的贡献也将为零。因此,A方不接受这种“赠予”。
得知A方财务顾问的意见后,C企业的负责人认为,D企业有多种增值因素:(1)D企业的品牌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2)D企业有自己的销售网络;(3)D企业有自己的治理模式;(4)D企业具备与现有生产线相关的技术;(5)D企业拥有房屋、建筑和土地等资产,其价值高于现有的账面价值。
A方财务顾问认为,在上述所有因素中,只有房屋、建筑和土地等资产能够为未来的合资企业做出贡献,而其他因素不可能为未来的合资企业带来贡献,因此,不应在未来的合资企业中考虑这些资产。
以上是一个涉及资产质量分析的典型案例。A方财务顾问的观点是否正确?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探讨一下资产的质量,以及如何对企业资产质量进行分析。
资产的质量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被企业在未来进一步利用或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潜力。资产质量的好坏主要表现为资产的账面价值量与其变现价值量或潜在价值量之间的差异。可按照资产质量将资产分为三类:
一、按照账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主要包括企业的货币资金。这些资产在任何时期均能按照账面价值实现其价值。
二、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是指那些账面价值较高,但变现价值或潜在价值较低的资产。这类资产主要包括短期债权、部分短期投资、部分存货和部分长期投资。对这些资产进行质量分析时,需要考虑坏账损失、投资损失等因素。
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在进行存货质量分析时,还应结合存货构成、存货周转率和现金流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三、潜在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资产,这些资产可能会在未来带来更高的收益。对这类资产进行质量分析时,需要考虑其未来增值潜力以及可能的风险因素。
因此,在对企业资产质量进行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更准确地评估资产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