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海洋平台offshoreplatform为在海上进行钻井、采油、集运、观测、*、施工等活动提供生产和生活设施的构筑物。由于离陆地较远,通讯技术一般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卫星、微波等作为主要通讯手段。随着海上平台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对无线通信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海上平台通讯与当前最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结合使用是当前海上平台通信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无线通信;3g通信技术;海上平台

利用3G技术解决海上平台通信的可行*分析

无线通信

中文名称:无线通信

英文名称:wirelessmunication

定义:仅利用电磁波而不通过线缆进行的通信方式。与有线通信相对。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原理与基本技术(二级学科)

3g通信技术

“3g”(英语3rd-generation)或“三代”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

海上平台

英文名称:platform;offshoreunit

定义:用于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移动式、固定式平台等统称。由上部结构、设施与设备、支承结构等组成。

所属学科:船舶工程(一级学科);海洋油气开发工程设施与设备(二级学科)

第一章3g技术概述

第一节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wireless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

早在1897年,马可尼使用800khz中波信号进行了从英国至北美纽芬兰的世界上第一次横跨大西洋的线无电报通信试验,开创了人类无线通信的新纪元。在无线通信初期,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大量使用长波及中波进行通信。20世纪20年代初人们发现的短波通信,直到20世纪60年代卫星通信兴起前,它一直是远程*通信的重要手段,并且目前对应急通信和*用通信依然有一定实用价值。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产生了传输频带较宽、*能较稳定的微波通信,成为长距离大容量地面干线无线传输的重要手段。模拟调频传输容量高达2700路,亦可同时传输高质量彩*电视信号;逐步进入中容量至大容量数字微波传输。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频率选择**散衰落对数字微波传输中断影响的发现及一系列自适应衰落对抗技术与高状态调制与检测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微波传输产生了一个**变化。特别应该指出的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整套高速多状态自适应编码调制解调技术与信息号处理及信号检测技术,对现今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全数字hdtv传输、通用高速有线/无线接入,乃至高质量磁*记录等诸多领域的信号设计与信号处理及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人们要通信息化开创新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商贸方式、金融方式、思想交流方式、文化教育方式、医疗保健方式以及消费与生活方式。无线通信也从固定方式发展为移动方式,

第二节3g技术概述

2000年5月,*电信联盟正式公布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我国提交的td-scdma正式成为*标准,与欧洲wcdma、美国cdma2000成为3g时代最主流的三大技术之一。3g技术标准,它们分别是wcdma(欧洲版)、cdma2000(美国版)和td-scdma(*版)。

第二章海上平台通讯

第一节海上平台

海上平台除与陆地一样受天气的影响外,海上油田开发还要受海洋环境的影响,海浪、潮流、海*、台风、季风的综合作用,将对海上油田生产设施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复杂的海洋自然环境给海上开发油田带来高风险。

由于海上平台的特殊*,离岸较远,水位深,对于有线线路来说铺设成本高、难度大,主要通讯手段以无线通信为主,如微波、卫星通讯。

近年来,海上平台多以油田群形式进行建设,油田群之间以铺设海底光缆解决内部平台之间的通信手段。平台至陆地由于离岸较远仍然采用无线的方式,一般100km以内,多以微波技术,距离较远的才采用卫星通讯技术。

第二节海上平台的通讯需求

平台覆盖需求:

海油平台上的室内外区域、采油平台到周边船只的覆盖、船只上室内外区域。

fpso覆盖需求:

固定单点系泊fpso,生活区天线可以架设,平台与fpso部分有光纤连接;其余为微波链路;fpso轨迹为单点系泊,随潮汐圆周运动;需解决船舱内的覆盖问题,大部分的通话以及业务发生在船舱中。

平台覆盖需求:

平台内部要求实现覆盖;面积100x100x40(长*宽*高)平米,主要解决船舱内的覆盖问题,大部分的通话以及业务发生在船舱中。

油轮覆盖需求:

与平台的距离要求在25km内实现无线通信,大部分的通话以及业务发生在船舱中。

结论:

(1)对于话音业务,覆盖主要受限于上行。(2)对于下行ps384k,ue在油轮室外能支持的距离可达到视距43.6km,ue在室内考虑10db穿透损耗能支持41.1km,ue在室内考虑20db穿透损耗能支持19.7km,ue在室内考虑30db穿透损耗能支持6.2km。

(3)对于hsupa500k,ue在油轮室外能支持的距离可达到视距43.6km,ue在室内考虑10db穿透损耗能支持28.6km,ue在室内考虑20db穿透损耗能支持10.3km,ue在室内考虑30db穿透损耗能支持3.3km。

(4)对于hsdpa500k,ue在油轮室外能支持的距离可达到视距43.6km,ue在室内考虑10db穿透损耗能支持26.7km,ue在室内考虑20db穿透损耗能支持9.2km,ue在室内考虑30db穿透损耗能支持2.9km。

(5)在终端用户在船舱外时,覆盖距离可以达到25km的需求,满足海油的需求。终端用户在油轮船舱内部时由于链路损耗覆盖距离可能不能达到25km的要求,第一阶段可通过需考虑通过室内分布的方式完成覆盖。

第三章3g技术在海上平台应用

第一节3g技术在海上平台的技术应用

一、技术可行*分析

1个平台按照10部语音终端,10部数据终端考虑,每个钻井平台按照1m-2m数据速率进行设计。1个油轮按照10部语音终端,10部数据终端考虑,每个油轮按照1m-2m数据速率进行设计。

油轮上可使用固定终端,移动终端要求三防。对于钻井平台上终端存在移动*要求。

生产区设备需要防爆证书。

在终端用户在船舱外时,覆盖距离可以达到25km的需求,满足海油的需求。终端用户在油轮船舱内部时由于链路损耗覆盖距离可能不能达到25km的要求,第一阶段可通过需考虑通过室内分布的方式完成覆盖。

天线选型:

为了增强海面覆盖,选用扇区化天线完成宏覆盖。即每个钻井平台的室外覆盖部分的配置为s3/3/3至s6/6/6.由于在较为空旷地方采用垂直极化天线比采用其他极化的天线的效果要好,若需要尽可能地覆盖得更远些,建议选用单极化天线条件。海面覆盖小区建议选用单极化(垂直极化)天线。另外为了抗风,天线采用镂空天线,减少天线受风面积。

天线与基站架设方式:

按照链路预算,在存在直视径的情况下,室外覆盖可以达到25公里以上,而平台本身40米高了,25公里内存在直视径,因此不需要特别架高。安装在室外,以抱杆或者其他的方式进行安装,并且安装时考虑防风设计。安装在室内机房中,通过光纤拉远的方式相连。

第二节基于3g技术的新应用

基于3g网络可承载各种新业务在海上平台进行应用。

一、多媒体调度业务

传统的指挥调度中心仍然使用一套语音调度系统,用以实现对紧急或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工作。传统的语音调度系统只能上传和下达语音信息,不够形象具体,也不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例如在对某一突发事件进行决策时,需要某个领域的专家提出建议,而专家又不可能及时出现在事件的现场了解情况,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将现场的音视频信号及时、同步的传送到指挥中心,领导及专家们可以根据现场的状况,依据多年的经验及时作出果断的决策。多媒体调度已经成为了新的调度业务主流。

传统的2g移动通信系统由于无数据业务带宽的支持,不能支持多媒体调度业务,而td系统由于数据带宽业务的可支持多媒体调度业务。

二、poc业务

poc全称push-to-talkovercellu-lar,是指在公共蜂窝网络上实现ptt(push-to-talk)业务。可快速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通话。

poc采用双向、即时、多方通信方式,允许用户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进行通信。通过poc业务不仅能够实现一对一的通话,而且能够实现对讲,组呼功能,可以进行更加快速的生产调度。具有以下的特*:

用户与调度台之间一按即通的通信能力

调度台与用户之间的一对一半双工呼叫

调度台与用户之间的一对一全双工呼叫

调度台与用户之间的一对多半双工呼叫

调度台与用户之间的一对多全双工呼叫

调度台与用户之间的一对一即时消息

调度台与用户之间的一对多及时消息

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及时消息

用户之间的一按即通的通信能力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2

首先,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是至关重要的。初学写作的学生常常带有一种畏惧心理,认为作文是神秘而高深的。为了改变这种心理,我带领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的优秀儿童少年网页,如“金*少年网”、“*少年雏鹰网”、“*儿童网”等,阅读了大量同龄人的作文。当同学们发现许多同龄人都在网站上建立了个人主页,将自己的各类作品发布在网上时,他们非常羡慕。我积极鼓励学生,只要他们努力,他们的作品也能够在网上发表,并且拥有自己的主页。通过这样的激励,学生们逐渐产生了表达自己的欲望,并且开始主动写作。我根据学生们渴望得到赞赏的心理,及时发现并编辑他们平时写的优秀日记和作文,制作成《小小鸟》作文小报,并上传到学校网站,放在“学生作品”栏目下。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在网上“出版”了九辑《小小鸟》和两辑《童话岛》。这样,所有上网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及时查看到我班同学的最新作品。通过观察作品的人气指数,学生们获得了一种成就感,进而激励他们进一步努力写作,不断超越自我。为了鼓励每个学生,我也关注并提供写作机会给弱势学生,以此激发全班同学的写作热情,形成了“比、学、赶”的良好氛围。这样的做法不仅使学生们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他们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当然,对于特别优秀的作品,我们还积极向网上作文期刊投稿,推荐学生参加网上作文大赛,为他们的成长打开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有一个更高的目标和追求。

其次,建立电子报可以进一步扩大作文交流的面。为了更好地办好《小小鸟》作文小报,我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了《小小鸟》电子报。这样,电子报的样式更加活泼,插图更加精美,*彩更加丰富,可读*也更强,上传速度也更快。其他班级的同学也常常上网查看我们班的《小小鸟》电子报,并对其中的作品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当我们班的学生徐韬的作品《喜悦》上传后,五班的汪远平阅读后及时发表了自己的评论。他指出:“看了这篇作文,我们感受不到作者的喜悦。因为虽然作文中描述了去动物园的经历,但却过于简单,没有展现出作者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这样的交流不仅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人的作品,也促进了他们在写作中的进步和提高。

综上所述,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和电子报的推广,我们不仅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作文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进步。

对计算机软件技术不可靠*的分析3

计算机软件可靠*对计算机功能的重要*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所在,其可靠*对于计算机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摘要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可靠*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计算机软件可靠*相关问题,以期为提高软件可靠*提供借鉴。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可靠*

1. 计算机软件技术概述

计算机软件技术是指使计算机正常工作的程序、方法、文档及相关数据的*。它在计算机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方面。软件是计算机发挥功能的基础,其可靠*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2. 计算机软件技术不可靠*分析

计算机软件的可靠*是指软件的*能和质量,主要通过故障率等指标进行评估。目前,我国对软件可靠*的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

软件故障与硬件故障不同,软件不存在物理磨损,其故障主要表现为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我国从事软件开发的人员主要集中在基础程序开发领域,缺乏高层次研发人员,影响软件维护。

当前解决软件故障的主要方式是替换或恢复系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国缺乏核心软件技术,导致自研软件质量较低。

3. 提高计算机软件可靠*的方法

要提高计算机软件的可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关注软件故障

识别和减少软件中的错误是提高可靠*的关键。这需要软件开发人员深入了解用户需求,避免低级错误。

3.2 重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评审工作

在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评审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软件故障率。评审人员应具有多元化背景,以发现不同层面的问题。

3.3 建立有效的软件质量监测机制

建立完善的软件质量监测体系,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软件可靠*。这需要软件开发人员按照标准要求对软件进行测试和检验,及时发现问题。

4. 结语

计算机软件的可靠*是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的基础。本文分析了计算机软件技术不可靠*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软件可靠*的方法。通过关注软件故障、加强评审工作和建立质量监测机制,我们可以提高计算机软件的可靠*,从而促进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才华,冯法池,任*.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分析[J]. 煤炭技术,2013,03:210~212.

[2] 乔国荣.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分析[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5:200+202.

[3] 严仲兴.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分析研究[J]. 科技资讯,2013,28:11.

[4] 刘唐荣. 对计算机软件技术不可靠*的几点探讨[J]. 通讯世界,2015,15:201.

[5] 邓勇. 有关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的思考[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1:60.

[6] 张伟杰.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0:66.

[7] 樊莉丽. 计算机软件技术中不可靠*的分析与判断[J]. 网友世界,2014,12: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