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一搭一档 【汉语拼音】yīdāyīdàng 【近义词】:一唱一和、遥相呼应、亦步亦趋、一拍即合 【反义词】:貌合神离、格格不入 【成语出处】周立波《夏天的晚上》:“两个朋友一搭一档的,说了许多挖苦这首歌的话,实际上是挖苦因为这首歌而惹起了伤感的人们。” 【成语解释】指互相配合,彼此协作,有时含有贬义。 【一搭一档造句】他们俩在任何场合都是这么一唱一和,一搭一档,配合默契。 【一搭一档的成语故事】 1967年4月22日,周立波出生于上海市黄浦区。1981年,上海曲艺剧团招生,初中时的周立波姐弟俩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去应试。周立波从28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入上海滑稽剧团,师从上海曲艺界暨滑稽界元老周柏春。1990年,周立波因故意伤人在监狱待了205天后被释放,并暂告别舞台。在1993年至2006年期间,他和朋友们涉足金融业,同时也从事过建材批发、演出承包商、装潢装饰等行业。
《搭一搭》的教后反思2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在教学《搭一搭》这一课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显得尤为关键。只有对立体图形进行多方位的认知,我们才能全面把握事物的属*,真正理解观察物体内在本质。
本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如“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是什么形状”,设计了一个由探究、解答、小结、再探究组成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无遮挡和有遮挡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进行观察和想象。课程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紧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摆一摆”活动,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再通过个人和小组合作*作观察来验证学生的想象是否正确。最后,通过“试一试”练习进行学生思维和推理能力的训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动手、实践以及练习都是强调学生空间思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培养的重点。我们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通过多层面的推断和多策略的探索,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索,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体验。通过这一课程,学生能够自然地感知到二维与三维的关系,培养看到表象并猜测内部结构的能力。学生还能领悟到“没看到并不代表没有”的重要空间理念,并将这一观念应用到其他类似情境中。最终,学生通过两个不同方向无法确定立体图形形状的体验,能够确定搭建这个立体图形所需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等结论。
总的来说,通过这一教学过程,我们为学生打下了学习几何图形空间想象的基础,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我的搭档作文400字3
我有一个跆拳道搭档,名叫朱原庆。他是一个身材稍高、皮肤白皙的小男孩,和我同岁。每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总是闪烁着,头上剪着一个小平头。他非常幽默,经常以改变品式动作的方式逗笑我们。他还喜欢搞怪,在玩石头剪*布的时候,总是先做一连串热身动作,然后再出手。他*格开朗大方,但有时也会像个文静的女生。
我们已经合作一年多了,虽然不是同校的,却是在跆拳道馆相识。2009年,为了参加一场跆拳道比赛,教练将我和朱原庆组成混双。起初,我们互不认识,练习时各自默默进行,互不交流。然而,由于我们的速度不一致,我终于忍不住开口:“你打得比我慢,能不能快点?”他却回答道:“那你为什么不慢下来呢?”起初我有些生气,但教练的指导让我们意识到混双需要动作一致,打得像一个人。于是,朱原庆主动提出各自退一步,我慢一点,他快一点,以此来达到默契。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默契越来越好。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们的混双屡次夺得第一名。朱原庆不仅是我的出*搭档,也成了我亲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