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爱婴医院创建的成效,并使所有管理措施和制度能够切实执行,旨在保障母婴健康为核心目标,“儿童优先、母亲安全”为行动方针,围绕建立持久*的管理体系,致力于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比例,从而减少婴儿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根据本院的爱婴行动计划,特此规划如下工作安排:
一、强化组织管理,确保爱婴医院成果的持续*
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并推动专门的技术指导小组、健康教育小组和支持组织来促进母乳喂养,这些团队各司其职,负责日常的爱婴医院管理工作。
二、提升爱婴医院日常运营的环节管理
根据《二级助产医院等级达标评审要求》优化产科服务,严格把控产科病历的质量控制,审慎决定剖宫产手术的必要*,力求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抢救设施和*品随时可用且*能良好,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执行爱婴医院的各项规定,严禁奶瓶、奶嘴和奶粉进入产科病房,坚持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的原则,保证产后30分钟内母婴肌肤接触,早吸吮率达到90%以上,24小时母婴同室率达到约95%,新生儿在院内的纯母乳喂养率维持在95%左右。
强化产前门诊服务,确保产前宣教和检查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专业人士进行。向孕妇及其家属提供关于母乳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需认真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并适时地为每位孕妇提*前、产时和产后的宣教,并做好登记,确保每位孕妇都能掌握基本的母乳喂养知识。
加强孕妇学校的运作,确保环境布置温馨舒适,授课内容应覆盖从孕前期到新生儿期各个阶段的特点与保健知识,每周至少举办一次大规模课程,采用滚动循环的方式。课程形式强调互动,包括图文讲解、视听结合、角*扮演、实际*作演练、有奖问答、小组讨论以及案例分析等,让准妈妈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母乳喂养的知识。
医院禁烟工作计划2
根据国家卫生部等部门《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以及《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开展控烟履约创建无烟医院工作实施方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创建无烟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全院干部职工、医务人员均应模范遵守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相关法规和制度,为创建无烟环境和文明医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医院各控烟组织机构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面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创建无烟医院实施方案》,重点加强医院所辖区域的控烟工作,切实实施奖惩考核办法,定期进行检查、督导控烟工作,确保创建无烟医院活动达到《规定》要求的标准。
三、医院各行政后勤、临床医技科室应履行《*控制框架公约》,负责开展控烟法规和吸烟有害健康宣传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医院信息宣传部门要强化控烟宣传工作,通过网络、院报、电子屏幕、展板、宣传栏、健康处方等多种形式促进和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
四、各巡查督导员要认真执行巡查督导工作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巡查督导工作要有定时、定点、定任务,同时实行奖励和惩罚制度,并保留相关记录。
五、实施医院、科室两级管理制度,各行政、后勤部门主任、副主任,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禁烟督导工作,确保全院室内场所完全禁止吸烟。
六、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戒烟,率先垂范。全院干部职工、医务人员应自觉做到“三不三有”,即:不在公共场所、办公室、会议室、病区病房等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不穿工作服在吸烟区吸烟;医务人员不在病人面前吸烟;对来院就诊、治疗、留观、陪护等人员有进行遵守禁烟规定宣传教育的义务,有制止、劝阻在医院区域吸烟的义务,有引导吸烟者到非禁烟区吸烟的义务。
七、严禁医院所属区域内商店、小卖部等销售*制品。在医院所辖区域设置明显的禁烟标识。在办公室、会议室、工作场所不设置烟具和与*有关的物品。
医院 审计工作3
医院审计工作伴随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监管已经成为医院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主要手段。由于审计观念已从“经济监管”转向“经济调控”,通过对医院预算、内控制度、专项资金、固定资产投资、基建项目等主要经济业务的效益审计,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近年来,市三院内审工作紧密围绕医院核心工作,科学整合审计资源,创新审计思路,有效拓展审计范围,旨在同时推动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为确保审计质量,市三院审计科多年来一直强调法律审计意识,建立了依法审计、依法监管的工作机制,自觉遵守法律规范,执行审计工作遵循审计规范,克服审计过程中的随意*,确保审计规范正当、审计行为规范、审计问题定*准确、审计结论客观合理。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思路,重点关注增强各类资金管理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审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在煤炭采购方面,由于之前由一家公司独家供货,质量不稳定、价格不透明,经过审计介入后,根据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跟踪,仅这一项就为医院节约了数万元资金。在印刷品方面,通过审计介入进行招标,显著降低了印刷品支出,取得了明显的审计减少率。
近年来,市三院审计科根据医院领导的“紧缩开支”和“关口前移”的要求,实施“三个提前”,即位置提前、时刻提前和工作提前。通过实施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的全过程审计,及时介入所有需要审计的费用支出活动,以确保医院资金的安全使用。同时,规范了物资采购流程和采购行为,参与了医院的材料设备采购、零星维修基建工程等招标比价或跟踪询价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审计工作,审计项目和范围不断扩大。自2008年以来,参与了招标比价工作44次,参与议价采购物品43批次,涉及60多个供应商,完成了119项专项项目审计。在总务和财政等部门的协作下,成功减少了18.16万元的支出,审减幅度为9.88%,最高审减率达到43.33%,为医院节约了大量资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医院作为服务的“窗口”行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并增长,必须建立优质、高效、低耗的科学管理模式。作为医院管理机制的核心环节,审计部门的作用更加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被推向市场,其生存不再仅仅依赖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意愿,而更取决于市场对医院的接受程度,以及医院是否能为患者提供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市场决定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医院要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向广大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必然会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因此,医院的经营过程就是资源消耗的过程,同时也是成本形成的过程。医院必须重视成本问题,因为每增加一元的成本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会减少医院的收益,影响医院的长期发展。因此,市三院内审工作将医疗服务成本作为基础审计,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找到浪费的主要表现和症结所在,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建议,促使医院有效节约和合理运用资源,降低成本,从而显著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审计工作为推动医院的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争创“三甲”专科医院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