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创意】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中的名篇。其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课文前一层次主要写杨志与众人的矛盾,为生辰纲被劫埋下伏笔。后一层次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作为名著中名篇,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品味,真正走进名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后人对名著的精彩品评,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出发,筛选与教学有关的资料进行助读,从而达到以评促读,为名著欣赏营造氛围,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多种阅读方法作出合理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创设恰合的阅读情境,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方法、增强阅读效果的目的。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大意。
2.多角度地处理课文信息,优化阅读情境,品评欣赏名著。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读:了解杨志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概述杨志事迹。明确:
①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
②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
③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被提拔做管*提辖使;
④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
⑤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
过渡:对于杨志的故事,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有专门的点评。请看资料:
资料助读一:
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得官,失陷生辰纲。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故事是不同的。林冲的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的故事却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
──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师生归纳:
①失意、得志、幻灭是杨志*格发展的三部曲。失陷生辰纲是杨志命运的转折点。杨志最终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
②茅盾先生认为:“梁中书用人不专”在课文具体指什么?
明确:既然让杨志做押送生辰纲负责人,又安排老都管随行制约杨志。
2.研读:把握整体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
过渡:对于《智取生辰纲》的情节设置和叙事手法,明末清初金圣叹已有论述。请看资料:
资料助读二:
《智取生辰纲》的情节设置,“花攒锦凑,龙飞凤走”。看他写枣子客人自一处,挑酒人自一处,酒自一处,瓢自一处,虽读者亦几忘其为东溪村中饮酒聚义之人,何况当日身在庐山者耶?
资料助读三:
从来叙事之法,有宾有主,有虎有鼠。夫杨志虎也,主也;彼老都管与两虞候特宾也,鼠也。设叙事者于此不分宾主,不辨虎鼠……将何以表其为杨志哉?《智取生辰纲》的“叙事之法”,妙在“有宾有主”以“宾”衬“主”。
(2)根据上面资料,联系课文,围绕“课文中的两”进行概述。
明确:
①说说故事中的“两个场面”
小说写两个场面,即押送场面和失陷场面。前者为后者作铺垫。写杨志与都管、虞候的矛盾,不但令晁盖一行有机可趁,而且写出杨志失败之必然。
②说说故事中的“两种矛盾”
一种是杨志与*健、虞侯、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这是故事的次要矛盾。另一种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这是故事的主要矛盾。
③说说故事中的两组人物
一组是以杨志为首的押送队,一组是以晁盖为首的八位好汉。这些人物的立身行事,*格特征都各不相同。
④说说故事中的“两条线索”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处处小心都管掣肘押送失败。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预设机关团结合作智取成功。
师生小结故事情节结构艺术。
3.品读:突破重点。
主问题:文题为“智取生辰纲”,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吴用之“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智”具体表现在:
(1)“智”定策略。
一是智用“天时”。利用天时——天气炎热,以*酒作武器。
二是智用“地利”。黄泥冈人烟稀少,于此设伏,占有“地利”。
三是智用“矛盾”。杨志等人内部矛盾重重,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2)“智”施计谋。
一是乔装歇凉,先声喝问,麻痹杨志一行。
二是买酒一桶,当面吃尽,迷惑杨志一行。
三是假意饶酒,巧下麻*,蒙骗杨志一行。
四是赌气不卖,假意调解,引诱杨志一行。
2.勾画文中表现“天气炎热”的语句,在品读中体会作者是表现“天热”手法。
明确:
(1)文章写“天热”二十余处,有的通过作者介绍直接写,有的通过人物语言、动作间接写。
(2)描写作用
①渲染气氛,增强实感。“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挑夫如何不怨?
②文不在多,妙在传神。“那石头热了脚疼”,一句七字,热极之苦,描画已尽。
③烘托心理,形神毕现。“众*人看那天时……”,天气之炎热难当,*健之怨怒怅恨,俱从四字道出。
④转换场景,发展情节。“赤日炎炎似火烧”,众*汉口渴难当,白胜所唱山歌恰好唱入众*汉之耳,另一场面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资料助读四:
《智取生辰纲》的环境描写,“不费笔墨”,“分寸不失”。看他写天气酷热,不费笔墨,只一句两句,便已焦热杀人。古称盛冬挂云汉图,满座烦闷,今读此书,乃知真有是事。
教师小结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挈全文
导入:上节课我们围绕小说题目中的“智”研读文本,了解了吴用等人“智”的具体表现(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矛盾以及智用计谋)。在这场斗争中吴用等人取得了胜利。不过老师一直在想:曾经杀牛二、战林冲、斗索超的杨志,是个武艺超群的英雄。作为押解官,他肩负重要使命,握有重权,应该说是一个骁勇善战、统率生辰纲的最佳人选。但他在押送生辰纲中却落得个失败的下场。那么失败的杨志是否就无“智”可言呢?如果有智,那么他的“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杨志最终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明确:杨志也有“智”,具体表现在:
1.要求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
2.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了空子。
3.在路上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开始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天正热时赶路,而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岗的松林里休息。
4.后来兵士要买酒喝,他又千方百计阻拦。
师生小结杨志失败的原因:
一方面固然是吴用计策的高妙和无懈可击,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急功近利、粗暴蛮横。正是如此,使得他对手下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从而激化了运送队伍的内部矛盾。
二、创设活动情境——突破重点
1.文章哪一部分表现了杨志等十五人内部矛盾已全面激化?
明确:文章第四节。
2.请学生自由放声朗读第四节,揣摩人物的语言特点,体会一下人物的心理,理解杨志一行人内部矛盾的体现。
3.分角*朗读。(旁白、杨志、老都管、虞侯、众*汉、数中一人,共计6人。)
要求:朗读时要注意把握人物的语言特点,揣摩人物的心理,其他学生认真听读,听完作出评价。
三、创设体验情境——品味情感
在分角*朗读这一环节完成后,请学生对几位扮演者的朗读作出点评。
明确:
对杨志的朗读,要在把握杨志粗鲁、暴躁的*格基础上,根据杨志说话的对象来确定。
如对老都管有的要用平和的语气。如“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有的用协商、无奈的语气。如“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里,那里知道路途上千难万难!”有的则要在平和中略带责备、抱怨的语气。如“你也没分晓了!如何使得?这里下冈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没人家。甚么去处,敢在此歇凉!”
生朗读体会,师适时启发:为何杨志对老都管的态度会不同于其他人呢?如何准确朗读老都管的语言?
明确:
押送生辰纲的领导者表面是杨志,实际上老都管才是真正的主人。
学生勾画描写老都管的语言描写。引导学生分析老都管的*格。
过渡:对老都管的语言品析,金圣叹早有精彩的点评。请看资料:
资料助读五
《智取生辰纲》的人物语言,“描摹入画”,“凿凿可听”。看他写一路老都管掣人肘处,真乃描摹入画……写都管骂杨志言语:“量你是个遭死的*人,相公可怜抬取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值得恁地逞能!”金圣叹作四次夹批:“第一句,说破杨志不是提辖,恶极。‘“第二句,说提辖实是我家所与,恶极。”“第三句,说杨志即使是个提辖,亦只比之芥子,恶极。”“已上骂杨志……妙绝。”
师生小结朗读要求:读出老都管盛气凌人、鄙夷杨志的语气。
四、创设质疑情境——举一反三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欣赏了课文精彩的人物语言描写,学完课文后,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还会有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疑惑,请说出来交流一下。教学时,不时有学生突发奇想,蹦出“思维的火花”,列举如下:
生1:(在讲吴用智用杨志内部矛盾而取得胜利时)问:老师,吴用他们怎么知道杨志等人内部矛盾重重的?
生2:白胜是如何算好时间在那个时候挑酒上黄泥冈的?
生3:我看杨志失败的关键还在于杨志自身。他要不是时时在意,处处留心,过于谨慎,一开始就让*健们把酒喝了,即使他们内部不和,吴用等人的计谋也会落空,生辰纲也就不会丢失了。
……
明确:
激发学生踊跃地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所有的质疑从学生中来,
再回到学生中去,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再走出名著,深化对名著的阅读的体验,再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生疑、质疑、解疑的习惯。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2
【设计意图】
按照教材编排意图,《智取生辰纲》篇在于继续培养学生小说欣赏的能力。
小说欣赏包括方方面面,因课时有限,仅能涉及一、二。本篇名为“智取”,“斗智”便是欣赏的关键。“智”体现在如何麻痹对手,如何下*,这“天气”与“酒”又是“斗智”的关键。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天气”与“酒”的关系及它们在小说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格上所起的作用。同时,作为课文又必须承担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责任,教学本篇也要讲求综合效应。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欣赏小说巧妙构思的能力。
2、抛砖引玉,激发学生阅读《水浒》全篇。
【教学重点】
理解“天气”与“酒”的关系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
1、探究讨论;
2、点拨。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后,注释词语并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概述杨志等人黄泥冈被劫经过(故事梗概,锻炼缩写能力)。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下面我们先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2、下列词语的正确读法与意义是:
趱行怨怅虞侯怄气恁地罗唣省得逞辩气喘聒噪
还言语吹嘘干系不争
3、学生交流所写故事梗概。
4、老师范读自己所写的故事梗概,以求教与学交流促进。
三、思考
1、本文反复描述天气炎热,请用“”划出来,回顾《在烈日和暴风雨下》中描写天气的作用。本篇运用白描,写得极简约,其在小说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黄泥冈卖酒有几个过程,“酒”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四、讨论
本文中“天气”的描写和”酒”在小说中的关系和作用。
(之后,老师或学生小结,引起学生阅读《水浒》全篇的欲望。)
五、课外作业
以“天气──酒”为一组关系展开联想和想象,编写一篇文章。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人教设计3
教学目的:
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2、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格。
3、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
4、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格。
2、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好汉歌》。同学们,刚才大家听了一首歌,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是哪部电视剧的歌曲?《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水浒传》中一共有多少好汉?你都知道哪些好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的世界,去看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著有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
2、简介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有一个好汉,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块青记,腮边微露些赤须,他就是青面兽——杨志,他是宋代杨家将的后代。
三、整体感知
1、课文标题“智取生辰纲”以最简洁的语言交待了小说的什么要素?
是对小说情节最简洁的概括。
2、你能补充一些必要的人物信息,使课文题目内容更加完整吗?
“杨志智押生辰纲,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
3、学生复述基本故事情节。
要点:杨志智押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
4、通过上面的复述,我们可以知道,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两个部分:第1~6自然段是写杨志押送生辰纲,第7~12自然段是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其中第12自然段是补叙。
5、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上路──中计──失纲
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定计──施计──劫纲
6、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小说题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吴用等人如何安排的,并没有直接写,这一方面照应了小说前一情节中吴用设计,另一方面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7、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
杨志与*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
四、教学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小说的情节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主要学习人物的就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划出小说中能够表现杨志思想*格的语句,归纳其*格特点;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与他的*格有很大的关系。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划的语句,讨论、归纳杨志的思想*格,分析一下他失败的原因。
二、授新
1、学生讨论、交流杨志的思想*格特点。
杨志相当精明,相当警惕。杨志致命的弱点,则是不善带兵,不善处理关系。
2、写杨志处处小心,除了突出杨志的*格特征外,对刻画其他人物形象与展开故事情节有什么帮助?
⑴、反衬出老都管、虞候与众*健的无知与草率;
⑵、突出了吴用的“计”高一筹;
⑶、为后文逆转作好反面的伏笔,使情节更富有趣味*。
3、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是指天气酷热,伏下文的众人行动困难,伏下文的*士买酒解渴;是指黄泥岗上松树林内,交待劫生辰纲的地方。
社会环境:一方面是指当时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另一方面是指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个遭死的*人”“芥菜子大小的管职,值得恁地逞能”,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待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
小说的环境描写,在作品中一方面为推动情节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则烘托人物*格与暗示人物命运。
4、体会小说中的“智”。
晁盖、吴用等人的智举:
⑴利用卖枣子的身份,在黄泥冈上“巧遇”杨志等人;
⑵利用夏日炎炎的时机,让白胜上山岗卖酒,激起都管、虞候与*健们的需要;
⑶晁盖等人先吃掉一桶酒,以示酒中无毒,麻痹杨志,更加激起众人买酒的欲望;
⑷借舀酒作掩护,一瓢装作占便宜,二瓢下*;
⑸白胜与平常小贩一样,争瓢夺酒,故意斗气,不卖给杨志,再一次麻痹杨志。
这是八个好汉智设圈套取生辰纲,那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智”呢?
天时:红日当天,大热;地利:黄泥冈,松林;人不和:杨志。
杨志的智举:
⑴扮成普通的商人,开始乘凉行路;
⑵山路地带,改为天热行路;
⑶禁止众人买酒。
5、小说中以“智”对“智”,这样安排情节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样安排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增强艺术效果。
三、教学小结
《智取生辰纲》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它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出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杨修之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公开课教案4
教材分析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九年级上册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之内,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本册教材分编有诗歌、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三个单元,诗歌单元以大自然的颂歌为主题,小说单元以少年生活为主题,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主要以古典名著为主。议论*文章作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编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演讲和书信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也兼顾议论的方法;一个是纯粹的议论文单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议论文文体安排的单元。以求知为主题,学习立论和驳论的特点和方法。文言文单元以史传为主题,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并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编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前面也学过一些小说体裁的文章,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现在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小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
2.扫清字词障碍。
3.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扫清字词障碍。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及目标。
二,作者作品简介。
三,字词检测。
四,速读课文,合作完成。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五,探究。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六,小结。
v杨志:精细能干,但刚愎自用,对部下蛮横,粗暴。其失败的根源在于内部的分化。
v吴用:足智多谋,智用天时,地利,人和。其成功的根源在于内部的团结。
七,课堂总结。让我们记住这些话
v村子团结力量大,家庭团结幸福多。(藏族)谚语
v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重要知识点整理5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趱zǎn行虞yú候尴尬gāngà这厮sī
朴pō*恁nèn地省xǐng得崎岖qíqū
兀的wùdì怄òu剜wān唣zào忒tuī
面面厮觑qù聒guō噪阮ruǎn嗔chēn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取:这里有“赶”的意思。
(2)这干系须是俺的干系:责任。
(3)且睡了,却理会却:且。
(4)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兀自:尚且,还。
(5)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逞辩:卖弄口舌。
(6)也合依我劝一劝:合:应该。
(7)早是我不卖与你吃早是:“幸亏”的意思。
(8)卖一桶与你不争。不争:这里是不要紧的意思。
(9)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吃:被。
(10)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计较:计策。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情知道被差出来。
心里都知道被派遣出来(是苦差使)。
2、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你们不要怨恨,赶到东京时,我亲自赏你。
3、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
你反正打算到村里去卖,一起付给你钱,就卖些给我们,有什么要紧。
4、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你这客人好不规矩,体面人也这样找麻烦。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朝代)人。
2、“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受*大名府留守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
3、写出下面人物的绰号。
吴用:智多星杨志:青面兽白胜:白日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智取生辰纲》的教学反思6
《智取生辰纲》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文章故事情节吸引学生,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我在教学中紧扣文题中“智取”二字,引导学生探究,谁“智取”?怎么“智取”?设计教学环节。
在导入新课环节中,我巧用《水浒》中人物进行自我介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而且较为自然的从吴用的善用计谋过渡到《智取生辰纲》的感知教学环节。
针对文本篇幅长、切入点难定,文白间杂、相互转化困难的特点,采用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和学生一起理清杨志失陷生辰纲前面的情节,进而把教学的重点直指吴用等人如何“智取”上。这样既能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又给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空间。
在分析吴用等人如何施计智取生辰纲时,能紧扣“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人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共同探究“智取”的故事情节,指导学生理清“下*”的整个过程,感受吴用等人的智慧和谋略,通过杨志语言、心理、动作描写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传神的细节描写,品析杨志的*格特征。
整堂课上下来,总体感觉思路是清晰的,重点是突出的,最终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落实。只要对课堂教学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师生交流活动,本文难点也是可以突破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五单元作文:《智取生辰纲》缩写-200字7
杨志受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五月中旬天气酷热难当,杨志却叫随从*士晚出早息,顶着烈日赶路,众人怨声载道。到了黄泥冈,众人不顾杨志的劝阻,放下车子休息。吴用等人化成贩枣商人也歇息在此。白胜装扮成卖酒汉子沿路叫卖。杨志担心酒里有毒不让*士买。吴用等人先买了一桶喝,再从另一桶里舀了一瓢并借机下了毒。杨志等人不明就里,糊里糊涂买了酒喝,结果一个个晕倒,生辰纲全部被吴用等人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