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醉》,出自《诗经·大雅》第十三篇,描绘了周代统治者祭祀祖先、宴饮欢乐的场景。全诗八章,每章四句,是汉族诗歌的珍贵遗产,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酒醇意醉,恩德满怀。祝愿君主万寿,享受天赐的洪福。

诗经《七月》原文赏析(热门9篇)

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美酒旖旎,佳肴呈上。祝愿君主寿不尽,光明普照。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始。公尸嘉告。 光明灿烂,善终美好,善始由此展开。神主赐福。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神主祝言何如?美酒美食静静摆列。朋友共祭,礼仪庄严。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仪态庄重,君子有孝子。孝子代代相传,福泽无穷。

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家风何如?家道传家齐。君子长寿,后代福泽。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后代福分如何?天佑尔家福。君主长生福,奴仆众多。

其仆维何?厘尔女士。厘尔女士,从以孙子。 奴仆何如?男女仪表出众,子孙代代相传。

诗中用典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周代祭祀与家族美好愿景,至今仍然令人感慨。


诗经采薇原文赏析2

诗经采薇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唱出从*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朝代:先秦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注释

(1)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一说指野生的豌豆苗。

(2)作:生出,冒出地面,新长出来。止:语助词。

(3)曰:说,或谓乃语助词,无义。归:回家。

(4)莫:“暮”的本字。岁暮,一年将尽之时。

(5)靡:无。

(6)?狁(xiǎnyǔn):亦作“猃狁”。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

(7)不遑:没空。遑,闲暇。启:跪坐。居:安居。一说启是跪,居是坐,启居指休整。

(8)柔:柔弱,柔嫩。

(9)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此处形容忧心如焚。

(10)载:语助词,又。

(11)戍:驻守。定:安定。

(12)靡使:没有捎信的人。使,传达消息的人。归聘:带回问候。聘,探问。

(13)刚:指薇菜由嫩而老,变得粗硬。

(14)阳:阳月,指夏历四月以后。一说指夏历十月。

(15)王事靡?(gǔ):征役没有停止。王事,指征役。?:休止。

(16)启处:与“启居”同义。

(17)孔疚:非常痛苦。孔,很。疚,痛苦。

(18)不来:不归。来,回家。

(19)尔:“?”的假借字,花盛开貌。维何:是什么。维,语气助词。

(20)常:棠棣,即扶移,木名。

(21)路:同“辂”,高大的马车。斯:语助词,无实义。

(22)君子:指将帅,主帅。

(23)戎车:兵车。

(24)四牡:驾兵车的四匹雄马。业业:马高大貌。

(25)三捷:与敌人交战多次。捷,同“接”。一说指胜利,三捷,指多次打胜仗。

(26)?(kuí)?:马强壮貌。

(27)依:乘,指将帅靠立在车上。

(28)小人所腓:士兵以车为掩护。小人:指士卒。腓(fěi):“庇”的假借,隐蔽。

(29)翼翼:行止整齐熟练貌。

(30)象弭:象牙镶饰的弓。鱼服:鱼皮制成的箭袋。服,“?”的假借。此句形容装备精良。

(31)日戒:每日警备。

(32)孔棘:非常紧急。棘:同“急”。

(33)昔:过去,当初离家应征的时候。往:指当初从*。

(34)依依:柳枝随风飘拂貌。

(35)思:语助词。

(36)雨(yù):作动词,下雪。霏霏:雪花纷飞貌。

(37)行道:归途。迟迟:步履缓慢貌。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寒冬,*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此诗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不能不“忧心烈烈”。后四句为什么戍役难归的问题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第四、五章追述行*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毛序》根据这两章对*旅生活的描写,认为《采薇》是“遣戍役”、劝将士之诗。这与诗意不符。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似乎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因此,在漫长的归途上追忆起昨日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活,是极自然的。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不能不令“我心伤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现代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的忧惧心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家口头禅。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今来自露??”(《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等等。


诗经采薇原文及赏析3

导语:《小雅·采薇》是*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唱出从*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采薇》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玁(xiǎn)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盬(gǔ)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①蔽:一种野菜。②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作:初生。止: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③莫:同“暮’,晚。④玁狁(xianyun):北方少数民族戎狄。⑤遑:空闲。启:坐下。居:住下。(6)柔:软嫩。这里指初生的菠菜。(7)聘:问候。(8)刚:坚硬。这里指菠菜已长大。(9)阳:指农历十月。(10)盬(gu):止息。(11)疚:病。(12)尔:花开茂盛的样子。(13)路:辂,大车。(14)业业:强壮的样子。(15)捷:交战,作战。(16)騤騤(ku);马强壮的样子。(17)腓(fei):隐蔽,掩护.(18)翼翼:排列整齐的样子。(19)弭(mi):弓两头的弯曲处。鱼服:鱼皮制的箭袋。(20)棘:危急。(21)依依:茂盛的样子。(22)霏霏:纷纷下落的样子。

采薇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刚才长出来。

说回家啊说回家,

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

都是因为玁狁故。

没有空闲安定下,

都是因为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初生正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

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

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

没法托人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已经长老了。

说回家啊说回家,

十月已是小阳春。

战事频仍没止息,

没有空闲歇下来。

心中忧愁积成病,

回家只怕难上难。

光彩艳丽什么花?

棠棣开花真烂漫。

又高又大什么车?

将帅乘坐的战车。

兵车早已驾好了,

四匹雄马真强壮。

哪敢安然定居下,

一月之内仗不停。

驾驭拉车四雄马,

四匹雄马高又大。

乘坐这车是将帅,

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马排整齐,

鱼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严防范,

玁狁犹猖狂情势急。

当初离家出征时,

杨柳低垂枝依依。

如今战罢回家来,

雨雪纷纷漫天下。

行路艰难走得慢,

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心中多伤悲,

没人知道我悲哀。

采薇赏析

战争的策划和发动是“肉食者”们的勾当,被迫卷入其中的个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犹如随风飘动的落叶,随波逐流的小、舢任命运之手随意摆弄,疲惫忧伤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不由乙只有暗自嗟叹、仰天长啸的份儿。恐怕这是普通士兵们剩下的唯一属于自己的权利和“财产”。

凭了这点权利唱一曲忧伤的歌,总不至于得罪了大人君子们吧!无家无室的忧虑,居无定所的烦闷,频繁作战的辛劳和疲惫,思念故乡的痛苦,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触景生情的感伤,命运无常的恐惧,遥遥无期的等待,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敏感多思忧患焦虑的心灵。把它们吟唱出来,是一种自我遣怀,自我抚慰,犹如受伤的小动物,只有自己*吮伤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体验悲伤。

倘若受伤后连哀叫的欲望和本能都丧失了,那便彻底麻木了,物质化了。对于受惯了命运摆弄、痛苦煎熬、忧伤折磨的心灵来说,艰难坎坷辛劳疲惫*林*箭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形如搞札,心如死灰,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活的生命个体的灵*和生气。

对忧伤和痛苦的敏感,不仅表明个体对自己生存处境的真切关注,也表明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意志。对忧伤和痛苦的表也不仅仅是一种无助的感叹和哀伤,而且也是表达不甘于忍受比伤和痛苦、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一种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诉我们的无我忧伤,我痛苦,我无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能够这样去想、去做的个体,实际上并不“小”。从他无能为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角度说,他是弱小的;从他不愿屈服于命运的摆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说,他却是了不起的。正因为这样,吟唱自己的内心忧伤和痛苦,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经意地这样做,然而其内心深处的动机却昭然若揭。

整个人生就如一场战争。活着就会被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就会有忧伤、痛苦、烦恼,恐惧、绝望。向往。追求、无助等等生存体验。表达这些体验的诗,本身就是动人的生存哲学。


诗经《式微》原文及赏析4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

①式:语气助词,没有实义。微:幽暗不明。②胡:为什么。③微:非,不是。故:为了某事。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译文

暮*昏暗天将黑,

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为了官家事,

怎会顶风又饮露!

暮*昏暗天将黑,

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为了老爷们,

怎会污泥沾满身!

赏析

这首小人物不堪苦役而发牢骚的小,让人想起卡夫卡的一个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广大民众得到命令去修筑长城,据说这是来自遥远京城中皇帝的圣旨。京城遥远得难以想象,皇帝是谁也不知道,更不明白何以要修筑长城,反正不得不修。

这篇寓言式的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处境,大概适合于所有的小人物的生存将况。小人物没有大多的奢望,没有无止境的野心,只求食饱穿暖居安。他们的`纯朴忠厚与愚昧无知并存,如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划船便划船,椿米便椿米,即使叫坐下也只敢站着。他们只管埋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所以鲁迅说他之所以写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在现在来看,身为小人物而敢于发牢骚,并且牢骚之辞竟可录入书中,成为经典,来教育后代,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现象。它让人想到,千方百计要维护自己统治的人,把不满自己统治的言论记录下来传给后世,究竟是愚昧还是一种权谋?

1.诗经式微赏析

2.诗经邶风·式微赏析

3.诗经《式微》

4.诗经式微

5.式微诗经

6.诗经式微

7.诗经·国风·邶风·式微

8.诗经《式微》原诗以及译文赏析


诗经《日月》原文及赏析5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赏析:

本诗描写受男子抛弃的妇女对自己不幸遭遇的'哀叹,以及结束

这种痛苦生活的沉痛呼吁。诗写对日月倾诉,正是因为绝情男子变

心带来的走投无路的呼吁,甚至于埋怨父母,这正是穷而呼天,

“忧患疾痛之极,必呼父母”的人生至情。但就这样,女子还仍然

无法忘记,所谓“俾也可忘”,正是因为无法可忘,这更反衬了男

子的无情,女子的多情。

1.日月诗经

2.日月·诗经

3.诗经《日月》

4.诗经:日月

5.诗经日月全文

6.诗经·国风·邶风·日月

7.诗经《终风》原文及赏析

8.《猗嗟》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经.采薇》原文及赏析6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xiǎn)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gǔ)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翻译

(一)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二)作:生。止:语助词。(三)曰:说,或谓乃语助词,无义。(四)莫:“暮”的本字。岁暮,一年将尽之时。(五)靡:无。(六)?狁(xiǎnyǔn):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七)不遑:没空。遑,闲暇。启:跪坐。居:安居。(八)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此处形容忧心如焚。(九)载:语助词。(一零)戍:驻守。定:安定。(一一)使:传达消息的人。聘:探问。(一二)刚:指薇菜由嫩而老,变得粗硬。(一三)阳:阳月,指夏历四月以后。(一四)?(gǔ):休止。(一五)疚:痛苦。孔疚,非常痛苦。(一六)来:回家。不来,不归。(一七)尔:“?”的假借字,花盛开貌。维何:是什么。(一八)常:常棣,棠棣。诗经采薇翻译(一九)路:同“辂”,高大的马车。(二零)君子:指将帅。(二一)戎车:兵车。(二二)四牡:驾兵车的四匹雄马。业业:马高大貌。(二三)?(kuí)?:马强壮貌。(二四)依:乘。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刚才长出来。

说回家啊说回家,

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

都是因为?狁故。

没有空闲安定下,

都是因为?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初生正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

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

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

没法托人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已经长老了。

说回家啊说回家,

十月已是小阳春。

战事频仍没止息,

没有空闲歇下来。

心中忧愁积成病,

回家只怕难上难。

光彩艳丽什么花?

棠棣开花真烂漫。

又高又大什么车?

将帅乘坐的战车。

兵车早已驾好了,

四匹雄马真强壮。

哪敢安然定居下,

一月之内仗不停。

驾驭拉车四雄马,

四匹雄马高又大。

乘坐这车是将帅,

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马排整齐,

鱼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严防范,

?狁犹猖狂情势急。

当初离家出征时,

杨柳低垂枝依依。

如今战罢回家来,

雨雪纷纷漫天下。

行路艰难走得慢,

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心中多伤悲,

没人知道我悲哀。

赏析

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而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家*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戊役,守卫*,*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诗经采薇翻译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战争的策划和发动是“肉食者”们的勾当,被迫卷入其中的个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犹如随风飘动的落叶,随波逐流的小、舢任命运之手随意摆弄,疲惫忧伤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不由乙只有暗自嗟叹、仰天长啸的份儿。恐怕这是普通士兵们剩下的唯一属于自己的权利和“财产”。

凭了这点权利唱一曲忧伤的歌,总不至于得罪了大人君子们吧!无家无室的忧虑,居无定所的烦闷,频繁作战的辛劳和疲惫,思念故乡的痛苦,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触景生情的感伤,命运无常的恐惧,遥遥无期的等待,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敏感多思忧患焦虑的心灵。把它们吟唱出来,是一种自我遣怀,自我抚慰,犹如受伤的小动物,只有自己*吮伤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体验悲伤。

倘若受伤后连哀叫的`欲望和本能都丧失了,那便彻底麻木了,物质化了。对于受惯了命运摆弄、痛苦煎熬、忧伤折磨的心灵来说,艰难坎坷辛劳疲惫*林*箭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形如搞札,心如死灰,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活的生命个体的灵*和生气。

对忧伤和痛苦的敏感,不仅表明个体对自己生存处境的真切关注,也表明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意志。对忧伤和痛苦的表也不仅仅是一种无助的感叹和哀伤,而且也是表达不甘于忍受比伤和痛苦、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一种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诉我们的无我忧伤,我痛苦,我无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能够这样去想、去做的个体,实际上并不“小”。从他无能为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角度说,他是弱小的;从他不愿屈服于命运的摆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说,他却是了不起的。正因为这样,吟唱自己的内心忧伤和痛苦,就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经意地这样做,然而其内心深处的动机却昭然若揭。

整个人生就如一场战争。活着就会被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就会有忧伤、痛苦、烦恼,恐惧、绝望。向往。追求、无助等等生存体验。

1.诗经采薇原文赏析

2.诗经《采薇》原文及赏析

3.诗经采薇原文

4.诗经采薇原文

5.诗经采薇原文及译文

6.诗经采薇节选的原文翻译

7.诗经采薇原文注音

8.诗经采薇原文翻译


诗经《七月》原文赏析7

七月

作者:诗经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v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1]彼南亩,田[2]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3],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V[4],八月载绩。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5],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q[6],献][7]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8]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9],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c[10],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T(11)。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冲冲,三之日纳于凌*。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注释】:

流火: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就已西沉了

v发:风寒盛。

栗烈:凛冽

一之日,二之日:夏历十一月,十二月

三之日,四之日:夏历正月,二月

于耜:整修农具。

举趾:举足耕耘

[1]:音夜,给人食品

[2]:音郡,管农事的管家

仓庚:黄莺

懿筐:采桑用的.深筐

女:女子。

殆:恐

萑苇:长成的荻苇。

[3]:音*,斧,受柄之孔方形

[4]:音局,伯劳鸟。

载绩:纺麻

孔阳:甚为鲜明

[5]:草名,即远志。

蜩:音条,蝉

陨箨:草木之叶陨落。箨音唾

同:会集。

缵:继续

[6]:音宗,一岁的猪

[7]:音间,三岁的猪

穹窒:堵好墙洞。

[8]:音尽,涂

郁:树名。

[9]:音玉,李属

断壶:摘葫芦。

叔苴:收拾青麻。苴音居

荼:音涂,一种苦菜。

樗:音初,臭椿树

[10]:音路,晚种早熟的谷类

(11):音陶,绳子

凌*:*窖

兕觥:音四公,酒具


古诗关山月原文赏析8

【原文】:

关山月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①映②疏勒,③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复几年?

【注释】

①星旗:星名。②疏勒:西域国名,也是其王城。③云阵:*队。

【翻译】:

在遥远的边塞,正是三五之月,我这个客居在外的征人想起了我的家乡。在遥远的秦川故里,满腹心事的妻子肯定也没有入睡,她登上高楼,倚著窗儿,正在眺望中天寒月,思念着远在边关的亲人。星辰映照在遥远的西域,云阵积聚在高高的祁连山上。目前的战争气氛还是很浓厚,不知道我还要从*多久?

【赏析】:

关山月”是乐府《横吹曲》题,本篇写关山客子的室家之思。开头两句点出诗题,以一个“忆”字逗出无尽情思。三四句写所“忆”情景。客子设想,在遥远的秦川故里,满腹心事的妻子肯定也没有入睡,她登上高楼,倚著窗儿,正在眺望中天寒月,思念着远在边关的亲人。设想的真切,表现出思念的殷切。接下去写边关景象,这一带地区兵象频现、战云密布,客子不由发出深长的叹息:“战气今如此,从*复几年?”一个“复”字倾泄出无尽怨情。这首诗构思巧妙。中天明月,光照四海,而仰望“三五月”的边关征人和秦川思妇却远隔山水;月可望而人不可见,只好“寄情千里光”。

【阅读训练】:

1、诗歌表现了“客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5分)

2、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6分)

3、有人说,此诗的三四句委婉别致,尤为动人,请简析这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4、“战气今如此,从*复几年?”联系全诗,说说诗人的追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

1.①思念家乡亲人。(3分)②厌倦战争,渴望回家团聚。(2分)

2.虚实结合。关山客子思念家乡是实写,思妇夜间未眠当窗远眺丈夫是虚写。【或答想象,客子身处边塞想象妻子深夜不眠的情景;或从对方写起(衬托),用家中思妇的不眠衬托*中客子的思乡,均可得分。】手法3分,说明3分。

3、诗的前六句主要是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和追想,三四句的意思是说,离人惆怅之时,思妇应该也守候在窗边难以成眠吧。诗人从亲临者的角度以己度人来表达痛苦与无奈之情,尤为动人。

4、诗人述说“客子”之忆和“思妇”之思,叙写战争的进程,重在表现战争的漫长和造成的深沉痛苦,思乡与无奈之情明显,表达了反对战争、期待和平的强烈情感。


古诗原文赏析:《月赋》9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抽豪进牍,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

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朒朓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祗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驰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诉皓月而长歌。歌曰: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徨如失。又称歌曰:

月既没兮露欲曦,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善。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怿。

南朝谢庄所作,与宋玉《风赋》、谢惠连《雪赋》并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