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因,孩子是果;家庭是船,孩子是帆;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出不同的孩子;西方式*教育出*自主的孩子,东方式集中教育出乖巧顺从的孩子,两者各有千秋,最怕是两种教育方式混用,分不清主次,还好自己比较认同李子勋先生所言,“要接受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我们就不得不相信孩子比我们更知道他自己”,给孩子一片天空,他们就会自由翱翔,我们只需慢慢引导而已。
书中讲到这样一幅场景:孩子快乐地回到家,兴奋地说:“爸!妈!我今天物理考试拿了95分。”妈妈认真地说:“先别高兴,告诉我你们班上的最好成绩是多少?”爸爸接着说:“想想那5分为什么要丢。”待孩子收藏笑脸,快乐尽失,躲进自己的小屋,父母脸上才有了笑容,说道:“我们的孩子真不错。”
这一幕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对待孩子上大多数的父母都会选择这种做法,美其名曰,防止他骄傲。但这样对吗?每个人都渴望别人认同,更何况孩子,他已经努力,做父母的难道就不能多些笑容、关心、鼓励。试想,我们工作做完,向领导汇报时,领导直接问其他部门完成情况,我们作何感想?学会换位思考,多些掌声,少些嘘声;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多些赞扬,少些指责,让孩子在赞赏中成长,才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学会分享,分享孩子的喜悦、愤怒,陪她开心,伴她烦恼,帮她平抑怒气,梳理情绪,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逐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不再做任*的小皇帝、小公主,为所欲为。
记得黑幼龙先生在《慢养》中提出,要培养青少年具有健康的心态,具备良好的*格,才能适应社会。现在社会压力较大,学习是一方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孩子心理健康,才能够快乐的生活。
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孩子,让孩子适应社会,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这是做家长首要考虑的问题,不是以分数定成败,而要培养一种健康的心态,希望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中具备良好的*格,担负起肩上的责任,成为一个快乐的人,笑对人生,这正是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用担当成就梦想的700字读后感2
假期里,我阅读了《用担当成就梦想》。我合上书本,闭上眼睛,回味着书中的情节,我有不少体会,也对洪战辉有了一定的了解,读完他的人生经历后,一股敬佩与憧憬之情也油然而生。他的人生之路虽然坎坷而又崎岖,但这并阻挡不了他走向成功。
洪战辉,原名洪全会。小时候,他生活在幸福的五口之家中。由于父亲的压力过大,得了精神病,一发病就砸东西,打妈妈,甚至连妹妹也被她摔死了。母亲也扛不住巨大的压力,离开了这个不幸的家。爸爸又捡回了一个小女孩,负担变得更重了。从此洪战辉带着妹妹艰难求学,为了治好父亲的病以及学费努力打工。弟弟也因家境贫困,过早辍学,去浙江打工。经过洪战辉的努力,他终于成功了,成名了,日子也一天天变好了,还当选了“2005年感动*十大人物”之一。
对于洪战辉来说,他的人生有两个境界:在逆境中自强,在顺境中感悟。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贫困的家庭,悲惨的人生,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去奋斗,去拼搏,去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顺境中,他也不会懈怠,仍旧努力,用自己的心去感悟人生。
看着洪战辉的经历,再回想自己的经历,简直是天差地别。他的生活环境贫困,用餐也都很随意,虽然贫困,但他也是个有骨气的人,他不接受别人的捐赠,只用靠自己努力赚来的钱。而我的生活环境比较优异,衣来伸手,饭拉张口,已经是衣食无忧了。当遇到困难时,我总是轻言放弃或是依赖他人,从没有想过靠自己的力量去努力。
洪战辉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有责任,有担当。他的责任是呵护好妹妹,治好父亲的病,让妈妈回家……他的肩膀上背负着沉重的责任。他是个有担当的人,就算生活再困难,他也未曾想过丢下这个家不管,对他来说没有逃避可言,正是责任与担当督促着他,使他成功了。
只要像洪战辉那样,有责任,有担当,就会成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