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范仲淹渔家傲赏析,欢迎阅读。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赏析

原文: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

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赏析:

提到范仲淹,人们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因为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这首词,可以弥补这种认识的不足。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中的感怀之作。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特别是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虽则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下,却依然留有相同的印迹。

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端着一杯浑浊的酒,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边患没有平息,那能谈得到归去?再加上满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声碎,又叫人如何能够入睡?将士们只能是愁白了乌发,流下了浊泪。在这里,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综观全词,词的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李清照《渔家傲》赏析2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浩渺云浪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竞展舞姿。

宛若梦魂归返帝君处,闻得天语亲切殷勤慰问余。

我诉叹路途漫长,日暮黄昏临近,

学诗虽得惊人巧句,却空怀。

九万里长空鹏程正展翅起,

风啊莫要停息,助我轻舟直抵仙山三岛归。

词作鉴赏:

此词气势磅礴、豪迈雄壮,跳脱婉约派词宗李清照以往风格,呈现出显著的豪放派气度,近代梁启超赞其“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可谓一语中的。

南渡前,李清照深居闺阁,多抒发女儿情怀;南渡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豁然开朗。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在海上航行时历经风涛之险。词中关于大海、乘船的描写,与这段真实经历息息相关。

词一开篇,便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海天一*图景。辽阔的天穹与连绵的波涛相交接,弥漫的云雾中,星河仿佛欲要旋转,无数船帆在狂风中竞相飞舞。几个动词“接”、“连”、“转”、“舞”的精准运用,令画面生动灵现,动态感十足。

接着,笔锋一转,写词人梦中见到了天帝。“仿佛”三句,虚实结合,营造出梦境般的奇幻氛围。想象中的天帝态度温和、关心民瘼,“殷勤问我归何处”,饱含着深情厚谊,寄托着词人的美好希冀。

词的上、下片紧密相连,过片二句承接天帝的问话,写词人的回答。“路长日暮”道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辛*,暗合屈原《离骚》“路远日暮”之叹。下一句“学诗谩有惊人句”,流露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之感跃然纸上。

“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极具想象力,借《庄子·逍遥游》中大鹏抟扶摇而上的典故,烘托词人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的向往。“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则气吞山河,一往无前,表现了词人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和追求。词中仙山三岛隐喻词人的归宿,与开头梦中返帝所形成呼应,结构精巧严谨。

这首词将真实体验融入梦境,巧妙运用典故,虚实相生,气象恢宏。充分展现了李清照豪放不羁的一面,堪称豪放派词作的代表之作。

改写渔家傲秋思记叙文3

改写是改变了以前的状态,使得未来从此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改写渔家傲秋思记叙文一:

秋风萧瑟,风沙团起,阵阵秋风,刮得人脸生疼,战士们屹立在风沙之中,或许已经习惯了吧?铠甲在数年的征战中早就破烂不堪,但单?的背影依旧挺拔,於落日余晖,漫天风沙融为一体,却更显得威武雄壮!

远处传来了大雁的歌声,他们早知道秋天的来临,南飞越冬了。

夕阳西下,昏黄的晚霞照在孤零零的*营之上,除了远处连绵的高山,四周死寂一般!

边塞苦寒,食物的供应严重不足,战士们还奢求什么呢?一壶浊酒,思绪又回到了千里之外风景秀丽的家乡,家中父母早逝,剩下了妻子带着孩子过活,此时,多想回家去看看妻子,亲亲孩子?但如今,西夏还在对我大宋江山虎视眈眈,燕然未勒,我有何脸面去面对妻儿?面对家乡的父老乡亲?

夜寒霜重,将士们衣衫单薄,幽怨的羌笛声声吹起,清冷的月光更觉夜深寒重,将*和士兵们从少年的时光到满头的白发,在这清冷的夜晚,在这羌笛声中,行行热泪从有泪不轻*的男儿眼中落下!

改写渔家傲秋思记叙文二:

秋风瑟瑟,路上行人匆匆,他们都着急地回家呢。我很思念家乡的亲人,便准备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回到家,提起笔,可想了又想,却不知从何说起,因为想说的话太多太多,一时难以下笔……看看窗外,夜已经很深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紧紧地包裹着我。我终于提笔写了起来,写完之后读了又读,觉得它并不能很好的表达我心中的忧思,于是一遍一遍地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第二天,送信的人来了,准备把信拿走。他刚准备走,去又被我拦住了,我又要回了我的信,想看看自己有没有疏漏的地方,又提笔改了又改,总觉得有些话还没有说完……送信人实在等不及了,催促再三,这才依依不舍地把信封好,递给了送信人。

送信人骑着马走了,马蹄扬起了好多落叶,我心里滋生了长长的牵挂,看着远去的马儿,不禁黯然泪下……

改写渔家傲秋思记叙文三:

隔一程山水,你是我不能回去的故乡,于是,只能相对而望。

此时昏鸦披着夕阳的光晕,穿过那枯藤,那老树。它在低低地呼唤,呼唤……可唤来的是寂寞,无尽的寂寞。

你在微笑,笑得清浅从容,而我却仍在这里守望。

守望那梦境中的小桥:它憨然地蹲踞在那,一蹲就是百年。人流从它身上走过,船支从它心中划过,但它丝毫未动,也许它在等待。等待让它了然了沉寂的滋味。

守望那梦境中的流水:它曾拥抱过三月桃花的倒影,承接过如雨的落英,绚烂满天凄艳的红霞也对它久久凝望。而它,没有停止,依旧从容不迫地向前流动,也许它心里装了什么吧。可也许当心被填满时,繁华却会生出无限的寂寥。

守望那梦境中的人家:炊烟缓缓升起,指引着劳累一天的人们回到有生命的地方。那里有爱,所以就有了温暖,那里有可以听见的心跳,所以让我明了有人一直在等着我。

梦,易碎。而忘,却谈何容易?

在这个肃杀的季节,秋风吹乱了你的模样,也吹乱了我的心。我牵着匹瘦马,就这么与古道尽头的你,久久对视。你用你的柔情绾就我的心结。江南的水光潋滟了你眼,你成为了我一生的水源。忘记你,还不如忘记我自己。

我说,等我回来。

你在笑,笑得深不见底,笑得让我心颤。于是我颤抖的心无法停止了。对你的思念在刹那间奔放,你的容颜被无尽的放大,布满了我的眼,我的心,我想伸手抓住,再也不放开,可结果却只留下自己脸上那两道狼狈的泪痕。

忘却吧,在这残阳西落的天涯,我不愿再让泪水迎向这烈烈的西风。

回忆若能下酒,往事便可作为一场宿醉。第二天醒来,天依旧会清亮,风仍然会分明,可光*的两岸,为何却会如此无法相渡?

无需再多言语,让我与你忘于江湖吧,以沧桑为饮,以年华来果腹,以岁月为衣锦华服,于百转千回后,永远,相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