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是小小书法家,我能拼准,我会填。(8分)

bēnténɡsōusuǒyánɡyìzhènɡzhònɡ

语文期末考核试卷(汇总9篇)

zhìhuìzàntínɡqīnɡyínɡtuījiàn

2、我会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3分)

勾当(dānɡdànɡ)圆圈(juànquān)喝彩(hèhē)

厌恶(èwù)盘旋(xuánxuàn)灾难(nánnàn)

3、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和目相处()受益非浅()血麦亲情()晃然大悟()

山洪爆发()出呼意料()画龙点精()神泰各异()

应接不()()费心机屏息()视()所当然

耀武扬()欣喜若()随()而安神清气()

隐隐约约(aabb)

思考思考(abab)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如

含有人体器官名称的成语,如

5、我会词语巧搭配。(4分)

()的太空灿烂的()()地发展()地发现

打得()说得()发扬()发挥()

6、按要求写句子。(6分)

①星星在夜空中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缩句)

②颐和园是个大公园。(扩句)

③刘翔冲向终点。(改为比喻句)

④小猫满月的时候不是更可爱吗?(改为陈述句)

⑤我和指导员去印刷厂取回了教科书。(改为把字句)

⑥这本书是你的?这本书是他的?(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我会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分)

①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完成作业。

②我们一定要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好学生。

③小明因为饿着,也不愿意吃面条。

8、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每空0.5分,共8分)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②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③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和中。

④一些猎食*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脑颅膨大。

⑤《题西林壁》有两句流传千古的名句。

⑥劝君更尽一杯酒。

⑦待到重阳日。

⑧四面荷花三面柳。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2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词海拾贝。8分

chúnpǔzǔzhòukuíwǔhúlúntūnzǎo

()()()()

wǎnzhuǎnshēnàoPángbóqiánzīànzhǎng

()()()()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5分

慨()询()峦()嫌()逾()

概()殉()恋()歉()愈()

三、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9分)

()精()神浮()跃()一()定()

惊()动()()思()虑螳()捕()

阿()奉()()()天开()尔不()

四、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6分

1、()大事小事,他做起来()是那么认真。

2、()这里是缺水地区,()人们对水格外珍惜。

3、()人类大肆砍伐森林,()会破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五、句子加工厂(请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周总理在工作。(扩句)

2、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3、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一个迷人的地方。(修改病句)

4、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改为陈述句)

5、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改写成拟人句)

六、常识填空.(11分)

(1)鲁迅,原名___________,是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1分)

(2)列夫托尔斯泰,________国伟大的_________.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1分)

(3)《墨梅图题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的诗人,诗中哪句交待了梅花生长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哪句说明了作者对民情的体察入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1分)

(4)《墨梅图题诗》中,表现郑板桥卧听风雨中竹声,联想百姓疾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本文为大家推荐的是语文期末试卷,预祝大家好运,考上理想的学校。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卷3

班级姓名成绩

评价等级优良达标待达标

在相应的等级下划“√”

一、看拼音写词语

gǔlìbàifǎngyǒnggǎnzhùyuànliáokuòxiāomiè

二、多读几遍,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上“一”线。

1.他用铁钉(dīngdìng)把画钉(dīngdìng)在了墙上。

2.放寒假期了,我得(děidé)回家看奶奶。

3.为(wéiwèi)了祖国的明天,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三、辨字组词

两()攻()烤()

俩()功()考()

浅()旁()托()

线()傍()拖()

记()进()脑()

计()近()恼()

期末复习可以说是一场“长久战”,对同学们的信心、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小学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希望大家多练习。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3)

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野沟湾小学:王生俊

一、按顺序把火车车箱上缺少的字母写上,然后带着它们一起快乐出发。

1.A()()()E()()H()()K()()()

2.()()()n()()()r()()()()w

二、做一次小警察,送字宝宝回家,一定要看仔细,相信你可以把每个字宝宝都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wánshuǎpiāodàngshāngliànghuòzhě()()()()bǎoguìbǎomǎnpánxuánshénzhōu()()()()róngyìwāixiécǐkèzhuīzhú()()()()

三、小小设计师。(填上合适的词语,看看谁的最有创意。)

刺眼的()遥远的()灿烂的()绿油油的()

()的冬天()的蓝天()地歌唱()地游戏

一()风一()雨一()楼一()宝石

()篮球踢()做()画()

四、魔术城堡。(给下面的字换个偏旁变成新字,再分别组词。)

邻()泡()诗()摇()()()()()

忙()描()脸()空()

()()()()

四、解释词语

习以为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是谁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会填。

要查的字部首再查几画音节组词

六、我会用圆圈圈出意思相反的词语,画上波浪线。

1、这件事看起来很容易做,但要做好却很困难。

2、一开始得意洋洋的梅花鹿,因为摘不到果子,变得垂头丧气了。

3、雾出现在海上,它把大海藏起来,海水、船只全都消失了。

七、能说会道:

1、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那本书没有一点印象,只知道______________.(1分)

3、我对__________没有一点印象,只知道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知道_______________.(2分)

八、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月服______________

肖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钅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按正确的顺序排列下面几段话。

()春天,梨树上开满了雪白的小花。

()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梨树。

()秋天,黄澄澄的梨挂满枝头,惹人喜爱。

()夏天,碧绿的树叶给我们带来凉爽。

()我爱我家的梨树。

十、阅读练习

用脚画画儿的杜兹纳

法国著名画家纪雷有一天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有个身材矮小的人走到他面前,向他深深一鞠躬,请求他收他为徒弟。

纪雷朝那人看了一眼,发现他是个缺了两只手臂的残疾人,就婉转地拒绝他,并说:“我想你画画恐怕不太方便吧?”

可是那个人并不在意,立刻说:“不,我虽然没有手,但是还有两只脚。”说着,便请主人拿来纸和笔,坐在地上,就用脚趾头夹着笔画了起来。他虽然用脚画画儿,但是画得很好,足见是下过一番苦功的。在场的客人,包括纪雷在内,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纪雷很高兴,马上便收他为徒弟。

这个矮个子自从拜纪雷为师之后,更加用心学习,没有几年的工夫便名扬天下,他就是有名的无臂画家杜兹纳。

1、一字组多词。

怕()()()刻()()()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矮小()拒绝()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立刻()

4、造句。

虽然......但是......

5、(1)纪雷为什么拒绝这个身材矮小的人当徒弟?

—————————————————————————

(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

(3)文章第几自然段最让你感动?说出理由。

——————————————————————————

十一、给老师写一个留言条。内容自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卷4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

A.澄澈(chéng)呻吟(yín)怂恿(sǒng)拈轻怕重(niān)

B.坍塌(dān)干涸(hé)缥缈(miǎo)哄堂大笑(hāng)

C.鄙薄(bǐ)蓦然(mò)蹒跚(pán)惊慌失措(cuò)

D.褴褛(lán)蜷伏(quán)倏地(shū)神采奕奕(yì)

2.下面各项中字书写有误的一项()。(2分)

A.热忱抽噎殉职参差不齐B.伫立掺和闪烁麻木不人

C.虐待禁锢消耗骇人听闻D.女娲丰腴突兀杞人忧天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⑴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

⑵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的骑士来了。

⑶“这布是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A.适当高雅美丽B.稳当富有富丽

C.妥当高贵华丽D。得当尊贵华美

4、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蚊子和狮子》的学习,使我知道了寓言的特点。

B.济南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C《皇帝的新装》的作者的国籍是丹麦的人。

D.同学们都喜欢《春》中描绘的美景。

5、古诗文默写。(6分)

(1) ,俭以养德。

(2)河流大野犹嫌束,。

(3)刘禹锡的《秋词》一诗中不写悲秋而写爱秋的诗句是,。

(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

6.名著阅读(4分)

行者辞了灵吉,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顷刻而至。

使铁棒打着洞门叫道:“开门!开门!老孙来借扇子使使哩!”

慌得那门里女童即忙来报:“奶奶,借扇子的又来了!”

罗刹闻言,心中悚惧道:“这泼猴真有本事!我的宝贝,扇着人,要去八万四千里,方能停止;他怎么才去就回来也?这番等我一连扇他两三扇,教他找不着归路!”

⑴上述文字出自(作家)的小说《》。(2分)

⑵文中的他是(人物),号称。(2分)

7.综合*学习。(7分)

“少年正是读书时”,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爱阅读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某校七年级举行了“爱阅读”的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读书现状调查表

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1.5小时1.2小时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所占比例27.8℅35.8℅45.6℅

分析上表,得出的结论是:(3分)

仿写一个句子。(2分)

原句: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

『寻找方法』

下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请找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

材料一:西汉的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家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便在墙上穿一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学习。

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各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不符合主题的材料:(2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古诗词赏析(3分)

8、对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风雨大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河入梦来。

A.首联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颔联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地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二)(11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劈狼首,又数*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②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鸣急;狼闻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③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④僵卧,久之有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去:距离③跑:同“刨”用足趴地。④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9、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乃悟前狼假寐

D.一狼径去相去数十步

10、用现代汉语表达文中划线句子。(4分)

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⑵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11、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了母爱。

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写两狼一明一暗“诱敌”。【乙】文开头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谋”的结果。

D.【甲】【乙】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描写和议论。

12、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应对方法不一样。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3分)

(三)(16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3、给文章命一个标题。(3分)

14.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结尾说“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中“长大”的具体表现是。(2分)

15.文中画线句子是描写,作用是

(3分)

16.“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2分)

17.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详写,略写),而“考上中学”和“长出青春痘”却是(详写,略写)。这样剪裁材料突出了这一主题。(4分)

18.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请结合本文主题,联系生活谈一谈你对“长大”的体会。(3分)

答:

(四)老汪栗子(15分)

①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露出诱人的暖黄*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⑦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选自《扬子晚报》2015年1月24日)

19.请通读全文,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

晚开店→→→收野栗→(3分)

20.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处关于打野栗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2.文章结尾说“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3.文中的老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3分)

三、作文(50分)

24、题目1:那是一张慈祥的脸,让我感受了生活的温暖;那是一张疲惫的脸,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辛;那是一张陌生的脸,让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那是一张阳光灿烂的脸……生活中,我们见过无数张脸。

请以“难忘那张的脸”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自选。②文章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题目2:爱,是非常珍贵而又奇妙的东西。在我们的人生中充满着爱,它伴随着我们成长,使人感动,让人勇敢,令人自信,促人前进……丰富着我们的人生。

请以“爱,让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语文期末试卷5

1、我是小小书法家,我能拼准,我会填。(8分)

bēnténɡsōusuǒyánɡyìzhènɡzhnɡzhìhuìzàntínɡqīnɡyínɡtuījiàn

2、我会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3分)

勾当(dānɡdànɡ)圆圈(juànquān)喝彩(hèhē)厌恶(èwù)盘旋(xuánxuàn)灾难(nánnàn)

3、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和目相处()受益非浅()血麦亲情()晃然大悟()山洪爆发()出呼意料()画龙点精()神泰各异()应接不()()费心机屏息()视()所当然耀武扬()欣喜若()随()而安神清气()

隐隐约约(aabb)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思考(abab)__________________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如____________

含有人体器官名称的成语,如________

5、我会词语巧搭配。(4分)

()的太空灿烂的()()地发展()地发现打得()说得()发扬()发挥()

6、按要求写句子。(6分)

①星星在夜空中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颐和园是个大公园。(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刘翔冲向终点。(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猫满月的时候不是更可爱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和指导员去印刷厂取回了教科书。(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这本书是你的?这本书是他的?(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会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分)

①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完成作业。

②我们一定要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好学生。

③小明因为饿着,也不愿意吃面条。

8、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每空0.5分,共8分)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战马__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②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______,没有重叠起来的______,也不留一点儿_______。

③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_____和______中。

④一些猎食*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_______;脑颅膨大,_______。

⑤《题西林壁》有两句流传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

⑥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

⑦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__。

⑧四面荷花三面柳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语文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6

距离三年级期末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同学们你们复习的如何?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三年级语文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事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一、看拼音,写词语(10)

jīdòngláilínqīngcuìjiǎncháguīju

()()()()()

zhíwùzhēngzháhóngqíqíjìfùzé

()()()()()

二、划去错误的读音(6)

重担(dāndàn)海参(cānshēn)扇动(shānshàn)

正月(zhēngzhèng)喘气(chuǎnchuǎi)尽管(jìnjǐn)

三、比一比,再组词(8)

争()反()滩()倍()

挣()返()推()陪()

低()阻()托()线()

底()组()拖()浅()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5)

()()入胜娓娓()()

()()释卷恍然()()

()()(),事竟成

五、补充句子(7)

1、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小心翼翼地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寸光*一寸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照样子,写词语(9)

盆地齿轮

苦*奇异

伸缩昼夜

七、先填空,再连线。(10)

()岳泰山险峻如壁五彩的浪花

()岳华山幽深秀丽晶莹的贝壳

()岳衡山巍峨雄伟雪白的珍珠

()岳恒山雄浑奇异轻轻的细沙

()岳嵩山陡峭深邃软软的海风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

达尔文是一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虫鱼怎样生活。他有时爬到树上,看母鸟怎么孵小鸟;有时到河边去钓鱼,把钓到的鱼养起来观察。蝴蝶啊、蜻蜓啊,他都捕捉来做标本。

达尔文每天工作以后,喜欢在树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就是在这休息的时候,他还要认真观察树林里的东西。一棵小草的变化,一条小虫的蠕动,也能使他产生极大的兴趣。

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有几只小鸟,就站住了,仰着头仔细观察。为了不惊动它们,他一动不动地在树下站了好久。一只小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

达尔文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创立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横线上。(1)

2.短文共有个自然段,将自然段序号标在段落前。(2)

3.文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达尔文认真观察树林里的生物?用“”在文中画出。(3)

4.达尔文这样认真观察,有什么作用?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4)

答:

5.你从达尔文身上学到了什么?(3)

答:

九、习作(30)

我爱_________

在生活中,你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人,朋友,同学吗?还是爱玩具,小狗,花草……等等。请选择一个内容写下来。请记住,一定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哦!


小学五年级期末试卷语文上册考试卷7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除了要认真复习学过的语文知识点,还要在课下多做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考试知识点,下面是由小编为你精心编辑的小学五年级期末试卷语文上册考试卷,欢迎阅读!

一、看拼音写字。(8%)

qi4nh4nzh0n@

()意遗()固()细()

ju6mi3nyu4nch$u

咀()互()抱()()谢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表示。(4%)

三、查字典。(4%)

1.“凹”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画,笔顺是()。

2.“惹”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第五画的名称是()。

四、按要求写词语。(14%)

1.组词。(4分)

暮()栽()撤()嫌()

墓()裁()撒()歉()

2.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非常喜爱,舍不得放手。()

形容回答问题脱口而出,很流利。()

3.写反义词(4分)

犹豫()仁慈()

4.按一定顺序排列词语(1分)

开花播种结果长叶生根()

5.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再加上标点符号(2分)

不然突然仍然安然

海力布说乡亲们赶快搬走吧()就来不及了

6.解释带点词的意思(1分)

五、造句。(4%)

毕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4%)

1.刘家峡水电站虽然能蓄水,但是能发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进的科学技术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宝贵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缩写句子。(4%)

1.一只老麻雀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在大海里的鲸是一种哺乳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原文填空。(3%)

向高处看去,隔着()的绿*,只见()望不到()。这时候,什么(),(),都()游人。

九、默写古诗。(6%)

题西林壁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三四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加标点。(3%)

读了()古井()一课()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我从古井联想到自己()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人()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

威武的“小狮子”

一天,我看见马路边一只“小狮子”威风凛凛地蹲着。它既不会跑,又不会跳,是个陶制的“小狮子”果壳箱。

这只“小狮子”真讨人喜欢。头上的毛一绺一绺的,像烫发似的。两只大耳朵耷拉着,像是在倾听周围的动静。透蓝的眼眶里镶嵌着一对黑溜溜的大眼睛,像在观察来往行人和车辆。一张大嘴张得大大的,露出尖尖的牙齿,好像在怒喝那些不爱清洁的人。它那四条粗粗的腿,前腿趴着,后腿蹲着,真有神采!锐利的爪子,像要把人们扔的果皮和纸屑,全都抓进自己的肚子里。它蜷着毛茸茸的大尾巴,显出一副调皮的模样。

我往远处一看,马路两旁整齐地蹲着一个个威武雄壮的“小狮子”。它们个个昂首挺胸地蹲着,像等候检阅的仪仗队。

“小狮子”多像不分昼夜值勤的小卫兵啊。自从有了它们,几条马路变得清洁了。人们把纸屑、果皮塞进它的大嘴,它好像吃蜜糖一样,吃得津津有味。“小狮子”日日夜夜不辞辛劳地守卫着马路,它们的功劳真大啊!

1.概括第一自然段段落大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二自然段,这段话共()句话,是围绕()这?/t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把短文分成三段,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作文。(20分)

1、记一次劳动,要把劳动过程写清楚,有条理,情况真实,还要把主要情节写具体。

2、题目:记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要求:(1)要把使自己深受感动而印象深刻的事写完整;

(2)注意把感动人的地方写具体;

(3)写400字左右。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8

春学期期末检测已经结束,为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现结合试题及学生的答卷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一、试卷特点

纵观此次期末检测试题,主要是从七个方面设置语境,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的检测。

题一:考查的是学生的书写技能。

题二:考查的是学生联系生活、在语境中活用生字词的能力及语言的运用能力。

题三:分别考查学生:读准该掌握的多音字以及方言习惯中易读错的字;运用字谜等形式分析汉字的结构;分辨常用词语中的同/近音字、形近字;理解常用词语的基本意思,包括其中关键字的意思。

题四:考查学生对课文题目、作者与诗文等有关文史常识的把握。

题五:考查学生根据语境提示,记忆教材中要求读、背、述的优美诗句和关键词语。

题六:考查学生*阅读方面的概括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题七: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整套试题紧扣教材,注重学生实际,设计了许多开放*的题目,充分尊重学生个*差异,努力在有限的题目中拓宽学生的空间;知识的灵活*适度,题量和难度适中,考查要点准确;题目样式上杜绝了语文考试试题形式上的花样翻新和偏题、怪题、难题的设置,且知识的覆盖面较广,和以往的试卷相比,更准确地诠释了课改理念。不失为一套优秀的综合检测试题。

二、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我班实际参考人数43人,总分3620分,平均84分,最高得94.5分,最低得61分,及格率100%。整体情况较上学期有明显进步。收获之余,倍感欣慰,些许的遗憾将成为我与孩子们今后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三、答题分析

题一:内容选自练习六《清平乐六盘山》。根据卷面来看,不少学生书写的不够整洁,写错后用涂改液涂抹的频率很高,不得不引起重视。

题二:本学期的课文生字,个别学生仍掌握不住;相当一部分学生还缺乏在设置的环境中正确使用教材和生活中词汇的能力,语言的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题三:内容全部源自课本,且都是突出的重点训练内容,也是本册教材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部分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要求未看清,答非所问;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似是而非,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

题四:个别学生还不能准确把握课文题目、作者与诗文等有关文史的常识。

题五:学生答题的整体情况较好,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是写了些许错别字。

题六:阅读分析。欣喜地看到,通过平时的训练,不少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他们能读懂原文,按要求作答,失分较少。但少数学生在“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的特点”方面,做的不够好。

题七是习作,整体较好:学生能按提示的要求去写;多数学生写作内容具体,层次表达清楚,语句通顺;结构比较完整……当然,

这要得益于作文题目采用二选一的形式,给学生留下了选择的余地,每一道题的设计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切近,学生比较容易写出来。但部分学生作文中表现出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有几个学生写离题了,说明审题时不够认真;少数学生写得平淡,缺乏表现力,病句也不少;还有一些学生的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楚。

四、几点反思

1、加强字词教学。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以字词为基础,以句子为关键,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学生共同唱好“认读——理解——积累——运用”四部曲。

2、强化阅读训练。从试卷反映的情况来看,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缺乏,说明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还不强。今后的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实践,强化训练,重点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的*阅读、提取信息、理解词语、体会表达方法、把握文本内容等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叙事类的课文,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3、重视语言积累。《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下学期起,我打算尝试采取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的语文教学模式,坚持语言积累和语文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训练,促进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从而达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的目的。

4、加强写作训练。小学生学语文,作文最棘手。日常学习中,很多学生不愿意提笔,习作时也常常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所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很重要。同时,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比华丽的辞藻更为重要,一篇优秀的文章离不开真情实感,只有真实的才能打动自己,表达出来的情感才真实可信。总之,今后的作文教学,一定要把学生引入生活中去,让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说心里的话,讲求一个“实”字。

五、两点建议

1、试题的命制反映着课改的方向,传递着课改的理念,彰显着语文学科的特点,对我们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试题命制的基本指导思想一旦确定,不可随意变换,常常“翻新”的话,将会搞得我们无所适从。

2、这次中高年级的语文试卷,要求另附作文纸,无端地给我们收卷、装订试卷、阅卷(阅后要拆,分数统计后还要装订)制造了许多麻烦。多出半页纸,要给教师们省去多少事啊!

1.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2017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3.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4.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5.初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6.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7.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8.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9

一、试卷及命题评价

1、指导思想:

整份试卷以新课标为指导,试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给学生以人文薰陶;依然注重于能力这个核心点,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在具体语言环境与实际生活中语言的理解分析、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2、命题范围、目标要求

整份试卷以七年级上册为出题范围,内容涉及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段理解与阅读,写作与综合探究,课外语段选取的是与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等相当的课外说明文语段,试题内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3、试卷结构:试卷结构延续了上一年的期末考试试卷的形式,共有四个大题,分别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现代文语段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能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试题卷上的提示语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4、难度系数:本次抽样的得分率是81.64,基本符合0.8的难度,易于检查学生的整体情况。

5、题型、题量:题量适中,便于学生在90分钟内完成。

6、命题自创或使用成题:在试题的命制上,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基本含盖了八上的学习范围,现代文阅读能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命制,这种考察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语句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能从最基本阅读能力的建构上出题,这一点无疑是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文言文的考察注重文言词语的积累与迁移,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语段内容的整体理解,把握了文言考察的立足点,有利于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写作能从学生熟悉的课文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的点滴,便于学生动笔,利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7评分标准是否科学:主观题的参考*大都有“意思相符合即可”,体现了*与思维的多样化,易于学生表达个*化的*。

二、定量分析

各题平均分及难度统计(样本容量=100)

题号一12345678二(一)910

应得分21222252421022

平均分18.591.861.81.731.884.11.773.611.8481.921.93

得分率88.5939086.590.48288.592.592809696.5

题号1112二

(二)13141516三17181920

应得分33113224152232

平均分1.822.339.662.381.521.893.0711.151.751.592.761.85

得分率60.177.687.8797694.576.7576.787.579.59292.5

题号2122四23五总分

应得分2240403100

平均分1.531.6731.0531.052.9381.64

得分率76.583.577.677.696.581.64

从上表可以看出:

1、整份试卷的得分率为81.64,基本符合难度系数0.75—0.8左右的要求。

2、得分率较低的是5,11,18小题,说明初一学生在阅读能力特别是整体把握能力及对文中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欠佳。

三、定*分析(答题情况分析)

(一)答题错误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大题

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很多学生把còu写成“揍、奏”等字说明部分学生对同音异形字的辨别能力欠缺。

题3:考察学生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的理解。学生答题错误的关键在于对书中出现过的词语的含义理解不到位而造成了选错*的现象。

题5:古诗文默写,考查学生对本册书中规定篇目的诗句的识记。主要错误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句中的“骥、伏、枥”等字学生误写成“冀、历、以”;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中的“渐、欲”二字,学生误写成“溅、预、浴”等字;“海日生残夜”一句中的“夜”字学生误写成“月”。原因分析:学生对诗句的掌握程度不高,其次是对诗句中的字词默写未过关。

题6:考查学生对句子语病的辨识能力。题中的四个选项学生可以根据语感来判断句子的语序是否恰当以及是否重复累赘。许多学生对三重否定意思理解不透彻,因而错选D项。

题7:考查学生对课后名著的熟悉程度,不少学生对*心的诗集不够清楚,把《繁星》写成了《繁心》或《凡心》,原因是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强调名著导读,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不到位。

第二(一)大题:

本题得分率最低的是第9、11题,尤其是第11题,分析如下:

题9:典型错误:①“我爬下了悬崖”*相关的要素有残缺;②答“父亲帮我建立自信心,我有了很强大的成就感”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出现偏差。原因分析:①是记叙的要素不明确;②是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培养还有欠缺。

题11:典型错误:①答“探”字写出了我的自信心不足。②改为“踏”就不能体现我当时的心理。原因分析:本题是考察学生对问中关键词的理解。而许多学生对于题目本身未读清楚,本题*应该为两部分组成即不能及其理由,学生只回答了“探”而对“踩”只字未提,应该是把两个字进行比较,要么是像②那样自己的*根本未说清楚,从而导致失分,可见在解读关键词句上课堂上教师的必要的指导还是很重要的。

第二(二)大题:

题13:考查学生对“我”在被追赶过程中的心里变化的过程。其中错误较多的是选C项。原因是:本题中的选项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描述心理的词语,一是描写人活动的词语。学生没有审清题目,没有根据描写我心里变化的要求来选择,因而所选就答非所问了。

题14:考察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典型错误:①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②我在夏日原野上被追赶的事。原因分析:①学生读题不清,题干告诉学生*就在第一段,可是部分学生自己回答一气。②概括不够简洁,把第一段中的“然而,……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一句完全照抄。

题15:考察学生对文中比喻句的表达作用的理解。典型错误是学生把本句中的描述对象只放在我身上,而未提及追赶的老人,只写出了我当时恐慌的心理。*不完整。原因分析: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清楚的告诉学生比喻句表达作用的解题技巧即“描述对象、对象当时的情状、动作或心理状态”。从而导致学生在解题时解答不全面。好在评分尺度较松,否则本题失分会较多。

题16:由于设问贴近生活实际和文本,学生便于回答,而且评分尺度较宽,因此得分率较高。

第三大题:

题17:考查文言文重要实词的理解能力。第①题的“不、委”在文中应是“通“否”;丢下、舍去”的意思,部分学生解释成“没有;给予”,类似的通假字、古今异义的词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强调,让学生清楚其在古今语境中的不同意义。

题18: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大多数学生的错误集中在“顾”字的理解上,其次在整句的翻译上许多学生只是大概意思对了,其准确*是值得推敲的。可以看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语句的翻译的要求是比较宽松的,但是有时翻译考察的就是学生能否准确翻译整句的能力。

题19:考察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大部分学生由于是课内的语段,比较熟悉,因而在解答上比较顺利。

题20:考察学生对书本中重要词语的迁移运用能力。“使、罔、亦、汝”等四字在课文中都曾出现过加上题目中已经给出了*,学生只要进行判别就可以了,因而得分较高。

题21:考察学生对文言虚词“之”字迁移运用能力。主要考察“之”字的两种用法即作代词、助词。错误主要集中在对“故时有物外之趣”的理解上部分学生理解不清楚,实际上四个选项中的“之”字均在课文中学到过,就看学生是否能较熟练地掌握。

题22:考察学生本段内容的理解。要说清楚本文总该责怪的是谁及其原因,必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先会其意,再从中体察其道理。不少学生找不到该责怪的人,写成了“自己、侄子、流辈”,因此出现失分。原因分析:①学生缺少必要的耐心阅读本文,内容理解上产生一知半解。②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感到困难,有一定心理因素。

第四大题

23题以“感谢”作为题目,要求学生作文。可以说“感谢”的选材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易于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便于考察学生的真实的写作能力。现将本次作文解析如下:

错误及原因分析:

一、审题上:①从本题的引言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命题者想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与情感,而部分学生却误解为“什么是感谢”。②不会“以小见大”,决不会想到以自己的切身体验来表达中心。因此在表达时常常会出现“记得有一次,还有差一次”等内容,如果真能选取生活中的2、3个细节以表现“感谢”那自然也就无可厚非了。但这些同学的作文却只是为了凑满字数。

二、结构上:

①作为考场作文,许多学生的作文切入正题太慢,往往用上200字左右来谈“感谢是什么”,然后再转入正题,似乎是可以经营的开头结果让文章的主体部分显得头重脚轻。

②形式单一,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三段式,采用第一段开头,中间一段叙事,结尾一段。

③部分学生的作文还是出现了一段到底的现象,却少必要的过度。

④不会拟题。部分学生以“感谢”作为题目未补题,或者题目有逻辑错误。

⑤许多学生事情叙述完毕,自然也就结束文章的内容,缺少必要的点题,以深化文章的中心。

三、选材上:

①题材陈旧,不会去挖掘日常生活中感人的细节,缺乏创意,近50%的学生写“感谢老师、感谢父母”,其余的大多数写“感谢台灯、感谢小路”等,只有少数同学颇有创意。

②写作内容大同小异,缺少真情实感。写感谢老师总写“辅导、批评、送医院、补课”等,写感谢父母总写“生病送医院或照顾,送衣送伞,考试之后对我的教育”;感谢台灯、小路就把他当作个人来写,硬生生地歌颂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语言表达上:

部分学生采取叙述*的语言,缺少具体、生动、传神的描写,文才不够,甚至有病句连篇;同时有些同学的文章中,标点一逗到底,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

对今后教学与命题的建议:

(一)学科教学方面:

关于基础和习惯

1、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答题时主要集中在写错别字、古诗词默写错误、学生的概括能力等方面,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落实字词的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去强化学生字词积累的语境运用意识,把字词教学真正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教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根据语境理积累词语的能力,又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字词的兴趣。

2、加强学生概括、理解、分析、阐释等语言运用能力与解题技能的训练。在平时的课文时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有意地注重一下这方面的训练,只有把工夫放在平时,考试时才不会出现很多的失分。

3、教师要关注综合*活动的开展,落实好教材的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于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考察的是“整体阅读能力、直指语言表达中心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词句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评价和赏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思想感情的能力”等。在阅读教学时应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出发点。个人以为现代文教学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注重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读,都是以建构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为基础的。

3、关注文章的思路教学。注意与不同的文体相结合,注意蛛蛛文中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来沥青行文的思路。

4、加强课内的阅读量,每片课文确定一个方面作为训练的点,不要求面面俱到,并以此为出发点,加大课内阅读的量,因为在现实中我们只能从课堂上去想办法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如果指望于课外基本上就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二)文言文阅读

1、加强诵读和背诵,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文言文书面材料,克服因架空分析而剥夺学生读书的时间和机会的弊端。背诵不仅要求背得出,还要要求默写正确。

2、文言文的字词教学还需要踏踏实实地落实到位。决不能不闻不问。帮助学生适时的归纳与迁移训练,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3、强化文言文的人文主义教学,注意从这些文学典籍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关于写作

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人生,关注自身周围的事,扩大阅读面,多读报刊杂志,为作文提供源头活水。

1、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确立一个观念:即平时阅读优秀作文选等刊物时,要求借鉴的是文章的写作思路,而非文章的内容。因为在平时许多学生手中的的读物只是起到了应急之用。

2、加大作文指导课、讲评课的次数,提高作文指导课、讲评课的质量。在平时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极少有教师认真准备平时作文的讲评内容,随意*太大。

3、加强学生的审题、立意训练,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选材的习惯。

4、关注细节描写,培养学生叙事能力,以表达真情实感。

(二)命题与阅卷方面

1、命题方面:①增加原创题目的分量,提高命题教师的命题水平,最好能体现试卷的风格与主题,提高试卷的质量。②试题命制时尽量避免从同一层面上去考察学生,可以适当参考每年的中考说明。

2、阅卷方面:在阅读的主观题的评分上,阅卷教师应该以参考*为依据按照“能给分则给分”的原则,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不能死板地以参考*去评定学生的答题。在作文的批阅上应该统一尺度,而不是以个人的想法为中心去评判学生的作文,以避免人为化的倾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